首页 / 正文

永贞

№永贞001

【盖】

失。

【志文】

唐故九华观书□师藏形记侄朝议郎行秘书省著作佐郎上柱国□□张ぁ撰叔母谯郡□氏,即睿宗真皇帝之外孙,蔡国长公主之季女。祖玄本,□州刺史。父镇,不仕。叔母志意弘静,识量高明。淑德自然,非因师傅之训,闲名夙著,无劳环佩之节。以总发之年,爰归我族大鸿胪卿讳倜,即玉真长公主之次子也。义惟齐耦,选穷秦疋。及移天作合,贺母事姑;人伦之序,自家形国。叔上元中得罪,流窜遐荒,茂年倾逝,终於南土。既而凌虚失翼,偕老云亏。峻节愈明,执义弥坚。乃游心上善,注意玄风。建中末,敕度,赐名尚简,方冀考终介福,永锡遐期。岂谓余庆无闻,福善冥寞。以贞元廿一年六月寝疾,终於九华观本院,春秋七十有六。感慈□之遗泽,号穹而靡诉。仰维叔母,资性仁厚,执怀端确,风仪盖时,容貌绝代。加以雅好书史,一览无遗。善妙秦筝,备该曲。

爰自疾亟,神用不亏。乃曰:

夫刊石立铭,虑陵谷无久,丹青易歇,俾後代之人知氏族耳。今之文士,撰述多虚,谬演芳□,吾不取也。可自序真事,□□□戒期,奉迁有典。以永贞元年岁次乙酉八月廿四日,窆於万年县之毕茔地□。魂归上霄,形重壤。背帝城而东转,望神茔而南迈。白骥嘶咽,千□□郁,日黯色而衔松,风含悲而振野。

嗟夫!经天月光,没而复出,芳□□□,□□省还。生人事伊,何去无反。攀云举而殒绝,瞻堂□以崩摧。□遵遗言,哀塞成记。

侄孙宣德郎行江陵府参军张龚书(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二册)

№永贞002

【盖】

无。

【志文】

唐东宫三卫萧氏夫人王氏,贞元十八年□□□□终於河中府解县。藁权窆於县南条山下。至永贞元午乙酉岁十月十九,归葬于偃师县石桥店东北大茔之侧。

故记。

(录自《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

№永贞003

【盖】

大唐故米府君墓志铭

【志文】

□□左神策军故散副将游骑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同正兼□大□□上柱国京兆米府君墓志铭并序 乡贡进士翟运撰并书公讳继芬,字继芬,其先西域米国人也。代为君长,家族之贤。祖父讳□,任本国长史。父讳突骑施,远慕皇化,来於王庭。迎□京师,永通国好。特承恩宠,累践班荣。历任辅国大将军□□左领军卫大将军。公承袭质子,身处禁军,孝以敬亲,忠以□□。四善在意,十德居心。信行为远迩所称,德义实闾里咸荷。

风□磊落,度量宏深。爰以尊年,因婴疾疹,何图积善无□,奄从逝川矣。永贞元年九月廿一日终於醴泉里之私第,春秋九十二。其年十月十九日,安厝於长安县龙门乡龙首原,礼也。夫人米氏,痛移夫之终,恨居孀之苦。公有二男:长曰国进,任右神威军□散将宁远将军守京兆府崇仁府折冲都尉同正。幼曰僧思圆,□大秦寺。皆号慕绝浆,哀毁过礼。攀思罔极,闷擗崩心。虑陵谷迁移,以贞石永固。运奉招纪德,实惭陋於文。铭曰:

国步顷艰兮忠义建名,雄雄英勇兮膺时间生。尝致命兮竭节输诚,珍凶孽兮身授官荣。位祟□兮是居禁营,寿既尊兮遘其疾苦。去高堂兮永归泉户,列松柏於凤城之西,封马鬣於漕渠之浒。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二册)

№永贞004

【盖】

无。

【志文】

唐蔡州司法参军翟□晋亡妻萧氏墓志萧氏十九娘,汉中山相後,故舒州太湖县令良玉长女。唐贞元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卒於陕州安邑县乐贵坊私第,权窆於县南郭。以无子息至永贞元年十月十九日,归葬於偃师县石桥店东北本家大茔之侧,礼也。其年岁在乙酉记。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十二册)

№永贞005

【盖】

失。

【志文】

唐故吴郡朱府君墓志铭并序公讳阳,字正中,其先承汉侍御粱公绪,今为杭州盐官县人也。祖讳初,父讳□,□即养之第四子。幼有壮气,长而敦行之仰也。公伏枕之日,二子左右晨夕不离,出不改齐,人有忧色。奈何天之命也。呜呼!以永贞元年九月廿四日*於此邑长平乡之私第,年六十有七。公娶闵氏。有子长曰亮,次曰清。毁不灭形,哀而执礼。以其年十月廿日,窆於此乡紫微山建茔,礼也。恐桑田改,而为志焉。词曰:

长风萧*,悲乎松柏,一旦泉台,千秋永隔。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大学卷第二册)

№永贞006

【盖】

失。

【志文】

大唐故府君墓志并序亡人田广进府君讳,其先雁门郡人也。自宫食邑於洛,迁於河南数代矣。曾皇岳,祖皇文桂,皆侯伯受国,令德听时,叶贵烈於数朝,爵花芳乎前史。父讳早忄吴艰世,厌礼属构身,视家冠为桎梏。遂不求闻达。大哉辱阝惟公元怀金谷之风亮,受洛川之秀气,户封八县,家急依轻,上下和悦,家国墨治。性念三真,自在於金台辽川;鹤号碧洞,指玉阙兮於霓裳九龙。馆号於紫府,曳云服於玄都。斌斌有信,济济安人。孟冬渐首,昔叶银霜。是月也,晓中律应。日也末旬,兴功择兆,卜原圃於华迁,孤坟寂寂,松柏千年,奄坟空闺,朝吸东遐,怡然自乐,温冫青无闻。修道有教之门,立身於无遇之地。将有道之家,面持福,付何锉砾,久寿无期。以永贞元年岁在乙酉八月廿七日癸寅,不胜厥疾,药茸无痊,福尽命殂,秋年七十六矣。遂於再□十月廿六日辛酉,次男岫、次男岘、小男及、长孙公每、次孙公□付脯蕙宅,迁*难兮,需车与灵,魂马前摧,哀哀叩烈伯,鸟哭西分。迁神以窆於河南县平乐乡之北□□兆,礼也。期日也,祥云泌赴,玉女持浆,风条雨顺,石随於皇堂。

(录自《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

№永贞007

【盖】

唐故陇西李公墓志铭

【志文】

大唐故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伯,字千,其先陇西人也。老君因生於李树之下,遂以为氏。君即伯阳之後胤也。自源分流,别别子为祖,从宦□暨,今为清河郡沟河县人也。曾祖崇仁,祖思贞,父金马,并家承余庆,缵祖象贤,徽尚儒素,锱铢禄利,不以名害义,不以利伤人。辩论徇齐,识度玄默,不*德以求达,允忘机以怡志。君即府君之第四子也。幼而岐嶷,长复倜傥,天与纯和之性,志存贞廉之操。才同荆玉,量苞沧溟。器宇深沉,明鉴灼彻。有经济之略,居家理治,蕴良之德徽也,优游也,居绊骥之乡,宅乃依仁之里。日惟三省,行备九思。惠敏圆回,标□峰峻,颇精圆教,至於耆年夙夜,常勤於念诵,心不懈倦。悟浮生之如幻,祈妙法以为因。命也有涯,岁不我与,以永贞元年龙集二月十三日寝疾,终於清河域之北五十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六。遂以当年十二月廿五日,卜宅於先茔之後凤浦,下通龙泉,劝农之平原,礼也。嗣子芬先死同共欢,号风树之不止,恐桑田之再变,同申罔极之情,以终安厝之礼。乃刊贞石,以贲佳城。其词曰:

地望雄杰,大枝令族,节操如筠,温良比玉。克明克哲,不吴不阳,操仁蕴德,好义韬光。敦善崇因,悟身如电,耆年不倦,命有定分。寿不能返,刊石勒名,千秋永记。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北卷第一册)

猜你喜欢
  卷二 周语中·左丘明
  卷四百四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一百三十 曹寅奏陈江南三月雨水粮价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纪昀
  凡例·鄂尔泰
  卷七十三·班固
  卷六十二·班固
  ●魂南记·易顺鼎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唐纪三十五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载(丙申、756)·司马光
  卷第八·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隐君谦(子平遗稿)·顾嗣立

    谦字子平,吴郡人。父疾革,思食鳜鱼,进鳜而没,遂终身不食鳜。兄训字师敬,为吏,谦事之甚谨。尝从林处士宽、龚教授璛学,以所业就试场屋,吏卒搜捡怀挟者,甚无状。因叹曰:待士如此,尚何以侥幸得失为哉!即尽弃举子业,折节读书。虞集、黄

  • 柴氏四隐集原序·柴望

    余绾墨绶而莅江山盖尝俯察民俗以需渐摩闻有长台里者共城侯裔居之是为柴氏著名也非着封也代有贤隽奕叶相辉映为江之望族时于公暇披邑乘稽之以论其世道学则国史禹声与兄禹功待制中行节义则铨部天锡水部德载政事则殿中侍

  • 卷二十·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起在黄州尽元丰七年甲子量移汝州作】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孔毅父名平仲家世见第十卷父长源挽词注】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

  • 第十七回 南北夹攻完颜赤族 东西遣将蒙古张威·蔡东藩

      却说金叛臣崔立,既劫后妃等送蒙古军,遂迎速不台入汴城。速不台遣使告捷,且以攻汴日久,士卒多伤,请屠城以雪愤。窝阔台汗欲从其请,亏得耶律楚材多方劝阻,乃令除完颜氏一族外,余皆赦免。是时汴城民居,尚有百四十万户,幸得保

  • 提要·王祎

    臣等谨案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明王祎撰祎字子充义乌人少游栁贯黄溍之门明初征为中书省掾修元史成拜翰林待制使云南抗节死赠翰林学士追諡忠文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乃续吕祖谦大事记而作体例悉遵祖谦之旧惟解题不别为一书即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三·刘恕

    周纪一百八十一年起共和元年上章涒滩尽上起武王元年己至厉王四十年己未二七十一年章敦牂凡武王元年即西伯之十三年己春武王将伐纣问于太公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为之有道乎对曰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

  • 卷二十三·叶盛

    ●水东日记卷二十三文潞公新修文庙记夏忠靖谑语许可用乡贤祠堂记银青金紫巧对王交山论寇准李纲李性学文章精义孟氏祖庭图记薏苡仁治疝疾○文潞公新修文庙记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潞国文忠烈公生真

  • ◎林宗孟与郭松龄·刘以芬

    郭松龄之反张(作霖)也,闽县林宗孟(长民)实参帷幄,且同死于是役。林与郭素无渊源,何时而始结合,因何而相投契,论者惑焉。欲明此,不可不先溯林之生平,及其当时遭际。 清季闽人宦浙之有政声者,为林迪臣(启)、卓芝南(孝复)两太守,及林伯颖(

  •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孙中山

    一百四十八节权宜问题之性质第五章曾经论及,凡议场循规举动,当由正式动议出之。但有时事件发生,有不能待新动议秩序之至者。如遇有破坏议则之事、发生错误之事与夫一切急要之事,必当立刻应付,而应付之方,则谓之为权宜问题及

  • 泰而不骄·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读解】 在《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

  • 卷二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三文王世子此篇详言教世子之法因首述文王之为世子故以名篇文王之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

  • 西归直指卷四·周梦颜

      往生事略  [发明]天下无凭无据者,其言不足信;有征有验者,其说必定真。念佛往生,有征有验者也。盖天下万事可假托,独死生之事,纤毫不可假托。古今来圣贤豪杰,讲道论德,修仁行义者,不啻千万,然其没也,不过以疾卧床,斯为考终命矣

  • 观音慈林集目录·弘赞

    上卷 诸经  观音普门品玄义  悲华经  观音势至授记经  大悲陀罗尼经  观音普门品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华严经  无量寿经  十一面神咒经  庄严宝王经  请观音经中卷 感应  大商主  孤山灵像

  • 第一 大分别·佚名

    一[四波罗夷]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世尊,于何处制立第一波罗夷耶?因何人耶?为何事耶?其处有制、随制、不随犯制耶?[于一切处]遍通制耶?[一处]限定制耶?[比丘、比丘尼]共通制耶?不共通制耶?[比丘、比丘尼中]一部众制耶?两部众

  • 千金食治·孙思邈

    本草著作。1卷。唐孙思邈约撰于公元652年。原为《千金要方》卷26“食治”,然后世多单独引此篇名。《证类本草》称之为《孙真人食忌》,《本草纲目》引作《千金食治》。孙氏此卷原名《五味损益食治篇》,引黄帝、张仲景

  • 丹方鉴源·佚名

    题“紫閤山叟独孤滔撰”。何丙郁《道藏丹方鉴源》认为此书为独孤撰于南唐。释外丹黄白术所用药物之性质、反应和应用,并对之进行分类,具有手册功能。日本汤安道藏有1804年手抄本。

  • 杜工部草堂诗话·蔡梦弼

    宋代诗评汇编。又简称《草堂诗话》。宋蔡梦弼辑录。二卷。梦弼有《杜工部草堂诗笺》已著录。此编凡二百余条,均为宋人诗话、语录、文集中论杜甫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曰:“曰‘草堂’者,甫客蜀时所居也。近代注者

  • 长杨赋·扬雄

    汉赋。西汉杨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又见于《文选》。这是一篇田猎赋,借汉成帝猎于长杨之事,宣扬汉帝国声威并表示讽谏之意。赋前有序,交待作此赋的背景和用意:汉成帝于校猎甘泉的次年(元延元年·前12),又田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