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五 在封锁中

在淡路丸上,郑孝胥讲了一整天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十三日早晨,我们到达了辽宁省营口市的“满铁”码头。

为什么去沈一陽一要从营口登陆,这个问题我根本不曾考虑过,我想到的只是东北民众将如何在营口码头上来接我。在我的想象中,那里必定有一场民众欢呼的场面,就像我在天津日租界日侨小学里看到的那样,人们摇着小旗,向我高呼万岁。但是船身越靠近码头,越不像那么回事。那里并没有人群,更没有什么旗帜。等到上了岸,这才明白,不但迎接的人很少,而且全是日本人。

经过上角利一的介绍,才知道这都是板垣派来的人,为首的叫甘粕正彦。此人在中国知道他的不多,在日本却大有名气。他原是个宪兵大尉。日本大地震时,日本军部趁着震灾造成的混乱,迫害进步人士,遭难的大杉荣夫妇和七岁的孩子就是死在他手里的。震灾后,这个惨案被人揭发出来,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军部不得不让他充当替罪羊,交付军事法庭会审,处以无期徒刑。过了不久,他获得了假释,被送往法国去念书。他在法国学的是美术和音乐,几年之后,这位艺术家回到日本,随即被派到关东军特务机关。据二次大战后日本出版的一本书上说,作为“九一八”事变信号的柳条沟铁道的爆炸,就是他的一件杰作。在营口码头上,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彬彬有礼的戴细腿近视眼镜的人,会有这么不平凡的经历。如果没有他的杰作,也许我还不会到东北来哩。

甘粕正彦把我和郑氏父子让进预备好的马车,把我们载到火车站。坐了大约一个多钟头的火车,又换上了马车。一路上没听到任何解释,稀里胡涂地到了汤岗子温泉疗养区。我怀着狐疑的心情走进了对翠阁温泉旅馆。

对翠阁旅馆是日本“满铁”的企业,日本风格的欧式洋楼,设备相当华丽,只有日本军官、满铁高级人员和中国的官僚有资格住。我被带进了楼上的非常讲究的客房,在这里见着了罗振玉、商衍瀛和佟济煦。罗振玉给我请安后即刻告诉我,他正在和关东军商洽复辟建国的事,又说在商谈结束前,不宜把我到达这里的消息泄露出去,而且除了他之外别人也不宜出头露面。他这话的真正用意我没有领会,我却自以为弄清了一个疑团:怪不得没有热烈欢迎的场面,原来人们还都不知我来。我相信和关东军的谈判是容易的,不久就可以宣布我这大清皇帝在沈一陽一故宫里复位的消息,那时就不会是这样冷冷清清的了。我想得很高兴,全然没有注意到郑氏父子的异样神色。我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餐别有风味的日本饭菜,在窗口眺望了一会这个风景区的夜色,就心旷神怡地睡觉去了。

过了一宿,我才明白这次又乐得太早了。

漱洗之后,我招呼随侍祁继忠,说我要出去蹓跶一下,看看左近的风景。

“不行呵,不让出去啦!”祁继忠愁眉苦脸地说。

“怎么不行?”我诧异地问。“谁说的?到楼下去问问!”

“连楼也不让下呵!”

我这时才知道,对翠阁旅馆已经被封锁起来,不但外面的人不准进到旅馆范围里来,就是住在楼下的人也休想上楼(楼上只有我们这几个人住)。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连楼上的人也不许下去呢?找罗振玉,罗振玉已不知何往。郑孝胥父子都很生气,请我找日本人问问这是怎么回事。陪我们住在这里的日本人,带头的是上角利一和甘粕正彦。祁继忠把上角找来了,他笑嘻嘻地用日本腔的中国话说:

“这是为了安全的,为了宣统帝安全的。”

“我们在这里住到什么时候?”郑孝胥问。

“这要听板垣大佐的。”

“熙洽他们呢?不是罗振玉说熙洽要接我到奉天吗?”

“这,也要听板垣大佐的。”

“罗振玉呢?”郑垂问。

“到沈一陽一找板垣大住去了。现在还在讨论着新国家的问题,讨论出一致的意见,就来请宣统帝去的。”

“糟!”郑垂一甩手,忿忿地走到一边去了。这个“君前失礼”的举动很使我看不惯,不过这时更引起我注意的,却是上角说的“新国家”问题还在讨论。这可太奇怪了,不是土肥原和熙洽都说一切没问题,就等我来主持大计了吗?上角现在说“还在讨论”,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上角利一含糊其词地回答说:

“这样的大事,哪能说办就办的?宣统帝不要着急,到时候自然要请宣统帝去的。”

“到哪里去呢?”郑垂匆匆地走过来插嘴,“到奉天吗?”

“这要听板垣大佐的。”

我很生气地躲开了他们,到另一间屋子叫来了佟济煦,问他从沈一陽一拍来电报说“万事俱妥”是什么意思。佟济煦说这是袁金铠说的,不知这是怎么闹的。我又问商衍瀛,他对这件事怎么看,他也没说出个什么道理来,只抱怨这地方没有“乩坛”,否则的话,他一定可以得到神仙的解答。

这时我还不知道,日本人正在忙乱中。日本在国际上处势孤立,内部对于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这块殖民地,意见还不统一,关东军自然还不便于立刻让我出场。我只感觉出日本人对我不像在天津那么尊敬了,这个上角也不是在天津驻屯军司令部里的那个上角了。我在不安的预感中,等待了一个星期,忽然接到了板垣的电话,请我搬到旅顺去。

为什么不去沈一陽一呢?上角利一笑嘻嘻地解释说,这还要等和板垣大佐谈过才能定。为什么要到旅顺等呢?据上角说,因为汤岗子这地方附近有“匪”,很不安全,不如住旅顺好,旅顺是个大地方,一切很方便。我听着有理,于是这天晚上搭上火车,第二天一早到了旅顺。

在旅顺住的是大和旅馆。又是在对翠阁的一套做法,楼上全部归我们这几个人占用,告诉我不要下楼,楼下的人也不准上来。上角和甘粕对我说的还是那几句:新国家问题还在讨论,不要着急,到时候就有人请我到沈一陽一去。在这里住了不多天,郑孝胥父子便获得了罗振玉一样的待遇,不但外出不受阻拦,而且还可以到大连去。这时郑孝胥脸上的郁郁不乐的神色没有了,说话的调子也和罗振玉一样了,说什么“皇上天威,不宜出头露面,一切宜由臣子们去办,待为臣子的办好,到时候皇上自然就会顺理成章地面南受贺”。又说在事成之前,不宜宣扬,因此也不要接见一切人员,关东军目前是这里的主人,我在“登极”之前,在这里暂时还算是客人,客随主便,也是理所当然。听了他们的话,我虽然心里着急,也只好捺下心等着。

事实上,这些口口声声叫我皇上的,这些绞着脑汁、不辞劳苦、为我奔波着的,他们心里的我,不过是纸牌上的皇帝,这种皇帝的作用不过是可以吃掉别人的牌,以赢得一笔赌注而已。日本人为了应付西方的磨擦和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才准备下我这张牌,自然他们在需要打出去之前,要严密加以保藏。郑罗之流为了应付别的竞争者,独得日本人的犒赏,也都想独占我这张牌,都费尽心机把持我。于是就形成了对我的封锁,使我处于被隔离的状态中。在汤岗子,罗振玉想利用日本人规定的限制来断绝我和别人的来往,曾阻止我和郑孝胥与日本关东军的接触,以保障他的独家包办。到了旅顺,郑孝胥和日本人方面发生了关系,跟他唱上了对台戏,于是他只好亡羊补牢,设法再不要有第三个人插进来。在防范我这方面,罗和郑联合起来,这就出现了郑罗二人一方面联合垄断我,一方面又勾心斗角地在日本人方面争宠。

这些事实的内幕,我当时自然不明白。我只觉出了罗振玉和郑孝胥父子跟日本人沆瀣一气,要把我和别人隔离开。他们对于佟济煦和只知道算卦求神的商衍瀛,不怎么注意,对于从天津来的要见我的人,却防范得很厉害,甚至连对婉容都不客气。

我在离开静园以前,留下了一道手谕,叫一名随侍交给胡嗣瑗,命他随后来找我,命陈曾寿送婉容来。这三个人听说我在旅顺,就来到了大连。罗振玉派人去给他们找了地方住下,说关东军有命令,不许他们到旅顺来。婉容对这个命令起了疑心,以为我出了什么岔子,便大哭大闹,非来不可,这样才得到允许来旅顺看了我一次。过了大概一个月,关东军把我迁到善耆(这时已死)的儿子宪章家里去住,这才让婉容和后来赶到的二妹、三妹搬到我住的地方来。

我本来还想让胡嗣瑗、陈曾寿两人也搬到我身边,但郑孝胥说关东军规定,除了他父子加上罗振玉和万绳栻这几个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许见我。我请求他去和甘粕、上角商量,结果只准许胡嗣瑗见一面,条件是当天必须回大连。胡嗣瑗在这种情形下,一看见我就咧开大嘴哭起来了,说他真想不到在我身旁多年,今日落得连见一面都受人限制,说得我心里很不自在。一种孤立无援的恐惧在压迫着我,我只能安慰胡嗣瑗几句,告诉他等我到了可以说话的时候,一定“传谕”叫他和陈曾寿到我身边来。胡嗣瑗听了我的话,止住了哭泣,趁着室里没人,一五一十地向我叙说了郑罗二人对他们的多方刁难,攻击他们是“架空欺罔,挟上压下、排挤忠良”。

胡嗣瑗和陈曾寿住在大连,一有机会就托人带奏折和条陈来,在痛骂郑罗“虽秦桧、仇士良之所为,,尚不敢公然无状、欺侮挟持一至于此”之外,总要酸劲十足和焦急万分地一再说些“当兹皇上广选才俊,登用贤良之时,如此掣肘,尚有何希望乎?”这类的话。胡嗣瑗曾劝我向日本人要求恢复天津的形势,身边应有亲信二三人,意思是他仍要当个代拆代行的大军机。陈曾寿则对我大谈“建国之道,内治莫先于纲纪,外交莫重于主权”,所谓“纲纪最要者,魁柄必操自上,主权最要者,政令必出自上”,总之一句话,我必须有权能用人,因为这样他才能做大官。这些人自然斗不过郑罗,在后来封官晋爵的时候,显贵角色里根本没有他们。后来经我要求,给了陈曾寿一个秘书职务,但他不干,请假走了,直到以后设立了内廷局叫他当局长,他才回来。胡嗣瑗曾和陈曾寿表示决不做官,“愿以白衣追随左右”,我给他弄上个秘书长的位置,他才不再提什么“白衣”。由于他恨极了当国务总理的郑孝胥,后来便和罗振玉联合起来攻郑。结果没有攻倒,自己反倒连秘书长也没有做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我到旅顺的两个月后,陈宝琛也来了。郑孝胥这时成了关东军的红人,罗振玉眼看就要败在他手里,正当他接近全胜,他和关东军的交易接近成熟的时候,看见威望超过他的“帝师”出现在大连,立刻引起了他的警惕。他生怕他这位同乡会引起日本人更大的兴趣,急忙想撵陈回去。所以陈宝琛在旅顺一共住了两宿,只和我见了两面,就被郑孝胥借口日本人要在旅馆开会给送走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脱脱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九·柯劭忞
  卷一百六十一·毕沅
  ◎蕃夷(上)·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一百四十五 曹寅奏陈商议刻书并审科场事摺·佚名
  第七册 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佚名
  一三五一 谕内阁着江浙督抚等谆饬所属俟全书排架后许士子到阁抄阅·佚名
  卷四十七·班固
  马士英、阮大铖传·张廷玉
  一四五、庄子见赵惠文王论剑乃庄辛非庄周辨·钱穆
  一八 英文教员·邹韬奋
  卷三十五·佚名
  卷六十六·雍正
  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在西晋及南朝】·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五言古诗五陶琛过徐良夫耕渔轩次倪元镇韵西山久思往经春复逾秋回看岸傍树尚系烟中舟日月倐飞腾不异川波流至今逺游兴浩然殊未休东风江上来沄沄水生洲便欲引双屩飞行紫岩头如何苦蹉跎徒睇云

  • 第九场·田汉

    [王有才与春花打上。春花用桨打王,王辟易。船夫爬上船猛犯,春花也 被他拉下水,斗下。[王有才不善操舟,船乱转下。

  •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范晔

    郑众 蔡伦 孙程 曹腾 单超 侯览 曹节 吕强 张让《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月令》:「仲冬,命阉尹审门

  • 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脱脱

        沈铢 路昌衡 谢文瓘 陆蕴 黄寔 姚祐 楼异 沈积中 李伯宗 汪澥 何常 叶祖洽 时彦 霍端友 俞栗 蔡薿   沈铢,字子平,真州扬子人。父季长,王安石妹婿也。铢少从安石学,进士高第,至国子直讲。季长领监事,改审

  • 卷二十五·毕沅

      ◎宋纪二十五 ∷起阏逢执徐十一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   十一月,乙卯,遣使安抚河北。   以知瀛州李延渥为本州团练使,

  • 科试考四·王世贞

    乙酉,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张一桂、司经局洗马兼修撰陈(子陆)【于陛】主顺天试。 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于慎行、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李长春主应天试。 分命翰林院修撰孙继皋主浙江,翰林院编修黄洪宪主

  • 随着日子往前走·陆小曼

    实在不是我不写,更不是我不爱写:我心里实在是想写得不得了。自从你提起了写东西,我两年来死灰色的心灵里又好像闪出了一点儿光芒,手也不觉有点儿发痒,所以前天很坚决的答应了你两天内一定挤出一点东西。谁知道昨天勇气十足

  • 江彬传·张廷玉

    江彬,宣府人。初任蔚州卫指挥佥事。正德六年(1511),畿内闹贼,京军不能制服,便调遣边兵。江彬以大同游击的身份隶属于总兵官张俊开赴畿内。经过蓟州时,他杀一家老小二十余人,将他们诬陷为贼,获得了奖赏。后来他与贼人在淮河上

  • 卷十·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十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宋【沛梁楚山阳济隂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补曰汉志寿张下有今之睢阳四字】景公【嗣元公元年恭王四年乙酉补曰史年表景公名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乐

  •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四雍正十三年四月上谕七道初三日奉上谕据浙江廵抚程元章奏称向因杭州汉军四旗壮丁生齿蕃衍於雍正十一年间仿照闽省之例挑选余兵三百名拨归督抚标下顶补緑旗名粮臣查浙省向无

  • 治兵第三·吴起

    治兵,即治理军队的意思。全篇共八节,主要讲的是进军、作战、训练、编组、指挥等问题。15、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

  • 答徐恒志问(二则)·太虚

    问一:显教说成佛须三大阿僧祇,而密教说即身成佛,其异同处何在?凡夫慧照观心,有即身成佛之可能否?答一:密教外,禅宗亦言即身成佛,华严宗亦言三生成佛,此皆大乘教之一部份。禅宗自法身言,悟法身即成佛;密宗自身修成幻化身,即成化身佛

  •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

    ──二十年八月在华北居士林讲──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现熏何等种,由何等种起何等现,这是因果通常法则,可

  •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佉罗坻迦山古昔神仙所居之处。与大一切比丘众俱。度量已过皆悉漏尽诸大沙门。复有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恒河沙数诸大人俱。乃至世尊授功德天记莂讫已。尔时世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二地业道品之余◎菩萨住此地自然不行恶深乐善法故自然行善道问曰。十不善道自然不作。自然行十善道。此二种道。几是身行。几是口行。几是意行。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七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七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八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若染污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若不染污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受蕴有三句。或有

  • 卷第一·丈雪通醉

    续藏经 锦江禅灯 清 通醉辑 锦江禅灯卷第一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金陵牛头山智威法嗣 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 彭州陈氏子。唐乾元初。往舒州天柱山创寺。永泰元年赐额。僧问

  • 周官集传·毛应龙

    十六卷。元毛应龙撰。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据张萱《内阁书目》记载,应龙字介石,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周官集传》各家着录均为二十四部,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