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场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旦、末回家科)(末云)大嫂,咱到家见母亲,问孩儿,说甚的好?(旦云)只说明了不见。(离大安州,下山科) 【双调】【新水令】泪汪汪心攘攘出城门,好教人眼睁睁有家难奔。仰天掩泪眼,低着揾啼痕。懒步红尘,倦到山村,入的宅门,愁的是母

  • 卷五十八·徐世昌

    张照张照,字得天,娄县人。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沈归愚曰:“文敏性地高明,通释氏教。所作诗左磕右触,皆禅语也。”寿云上人七十云松老画师,现身为德士。兰

  • 中州乐府跋·元好问

    声音之道与政通固矣然以三百篇考之成周治矣而夫子不无删焉郑卫乱矣而夫子或有取焉何哉则亦以天理之在人心不可变而人之贤不肖不可必故圣贤之所去取惟其人不惟其时惟其言不惟其人惟其意不惟其言中州乐府作于金人吴彦高

  •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七张谓张谓字正言河南人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间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诗一卷读後汉逸人传二首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此肩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

  • 列传第三十七 王韩苏薛王柳冯蒋·欧阳修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客于魏。孤且窭,事母谨甚。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不肯造请贵势,太宗使宰相听其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五·王祎

    【晋髙祖皇帝石敬瑭天福元年 吴睿帝天祚二年南汉髙祖皇帝大有九年 蜀秦国公孟昶明徳三年闽帝王昶通文元年 楚王马希范 南平王髙从诲 吴越王钱元瓘 契丹天显十一年】春三月唐端明殿学士李崧吕琦请和契丹枢宻直学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今献备遗卷三十五·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谢铎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甲申进士选翰林庻吉士授编修奉旨校勘通鉴纲目上疏言宋神宗喜通鉴理宗好纲目而不能推之政治因劝求贤讲学以史册质经传穷义理则大本立而万目自随矣歴升南京国子祭酒上疏请増杨

  •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佚名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太子太傅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解堪备采择遗书并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查缴遗编暨

  • 卷十七·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七元 胡一桂 撰李唐既亡司马氏通监直接朱梁繋年纪事以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修】五代史亦然而文公纲目自唐天佑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余年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注之中先後予

  • 卷十八·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八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冠服国朝上下冠服具载大明集礼及诸司职掌嘉靖初又厘正衮冕及朝祭等服而武弁燕弁保和忠静等冠服特出创制今备列焉皇帝冕服衮冕凡

  • 一零零、秦始称王考·钱穆

    《志疑》云:&ldquo;秦惠称王,《秦纪》《秦表》均不书。而《楚世家》怀王四年,《田完世家》宣王十八年,附书之。(今按:是年实齐威王三十三年,《史记》误。)《张仪传》亦云: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周本纪》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

  • 第五章 独商与公商之比·梁启超

    以商业言之,商人各自经营,各自开店用伙,无能统一,于一地之人口,所需什器,不能得其统算之实。即能统算,而各店竞利,不能不预储广蓄以待人之取求,所储蓄者,人未必求,人所求者未必储蓄,不独甲店有余而乙店不足,抑且人人皆在有余不足

  • 思辨録辑要卷十九·陆世仪

    治平类[井田]三代而上天下非天子所得私也秦废封建而始以天下奉一人三代而上田产非庶人所得私也秦废井田而始以田产予百姓此数语说得最确井田之法行之春秋战国而寻其遗迹也易行之后代而更新开拓也难行之于创造而产无専

  • 卷十四·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四     宋 卫湜 撰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郑氏曰为其渎神也废举谓若殷废农祀弃後不可复废弃祀农也

  • 卷十五·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五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文公一【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周【襄王二十六年○鲁文公八年襄王崩子顷王立文十四年顷王崩子匡王立】郑【穆公二年○详见僖公

  • 大清律例·佚名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清朝初入关时,沿用明律,至顺治三年(1646)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后经康熙、雍正两代屡次增订,乾隆时重修,对原有律令逐条考证,于乾隆五年(1740)编成《大清律例》。该法典从开始修律到最

  • 书画跋跋·孙鑛

    三卷。续三卷。杂著。明代孙鑛撰。矿,字文融,号月峰,谥文简,余姚(今浙江)人。万历(1574年)会试第一,累进兵部侍郎,右都御使,南京兵部尚书。是书名为书画跋跋,因先有王世贞书画跋的著作,矿又跋其所跋,故称“跋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