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平王元匡传

广平王洛侯,是和平二年(461)所封的。死后谥为“殇”。他没有儿子,后来以阳平幽王的第五个儿子匡作为他的后嗣。

  元匡字建扶,性情刚直,有气节。孝文帝很器重他,并说:“叔父以后必定能够成为社稷的表率,匡辅帝室。今可改名为匡,以终成其美。”宣武帝即位后,屡迁至给事黄门侍郎。茹皓这时正为皇帝所宠爱,百官们都有些害怕他。有一次,皇帝从陵园归来,诏令元匡作为陪乘,又让茹皓上车。茹皓提起衣裳正准备登车,元匡向皇帝进谏,皇帝便推着茹皓让他下去,茹皓恼恨元匡,脸气得变了色。当时人们都赞美他的忠直胆量。宣武帝亲理朝政后,任命元匡为肆州刺史。元匡既然得罪了茹皓,担心受到他的暗算,便特别注意自我的修行,很有声名和政绩。改任恒州刺史。又征召他回朝担任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

  元匡上奏说,亲王和始封的藩王、二代藩王的妻子,都有王妃的封号,而三代藩王以下,都称为妻。上不能同称为王妃名号,下还比不上五品以上官员妻子有命妇的称号,私下以为不妥。皇帝下诏说:“丈夫贵于朝,妻子荣于室。妇女没有固定的称号,升迁都是随从她们的丈夫。三代藩王既然是王的封号,妃子的名号也应当相同。妻者,齐也,理应与己齐一,可以跟王妃同例。”从此,三代藩王妻子的名号才算确定下来。后来,元匡被任命为度支尚书。元匡援引乐陵、章武的例子,上表请求袭广平王洛侯的爵位。皇帝下诏交付尚书议定。尚书上奏说应当同意他袭封王号,以表示朝廷兴灭国、继绝世的意图。

  当时,宣武帝把政事委托给高肇处置,皇家宗亲们都害怕高肇,只有元匡敢于和高肇相抗衡。他先让人制作了一具棺材,放在厅堂上,打算要抬着棺材进宫,论奏高肇的罪恶,自杀以劝谏。高肇知道以后很讨厌他。后来,元匡因为和太常卿刘芳争论有关权量的大小,进而和高肇发生争吵。御史中尉王显上奏说“:元匡诬告和毁坏宰相的声誉,诽谤时政,阻碍和干扰皇帝正常的听言,是不敬之至。请求将高肇、元匡都囚禁在尚书省,追究事情的根源,然后交给廷尉定罪。”皇帝下诏同意了奏请。有关方面上奏,说元匡诬告高肇,判处元匡死刑。宣武帝赦免了元匡的死刑,降职为光禄大夫,同时兼任宗正卿。

  后出任兖州刺史。元匡临出发时,皇帝在东堂召见他,加以安慰和勉励。元匡又提出测量金石乐器的事情,是国家的重大经典问题,自己虽被南台御史弹劾,但以后应仍允许复议,如果重议的时候,请求允许他暂赴朝廷。皇帝说:“刘芳学问高深于时,深明典故。他所依据的,是和先朝尺寸相符,你的意见怎么能说是符合先朝的原意呢?你所坚持的不合经典,以后复议的时候,何必再回京都呢?”

  明帝初,入朝任御史中尉。元匡严加弹劾,开始奏告于忠,接着又弹劾高聪等,请求罢免他们的官职,灵太后都不听。由于灵太后未能听从元匡的纠察除恶之心,同时又担心元匡有其他的辩解之辞,便打算通过嘉奖来安抚他,于是加封他为安南将军,后来又加封镇东将军称号。

  元匡多次请求改变权衡的规定,于是下诏说:“谨于权衡的审定,是自古以来的重要典章;确定法制和改革历法,是历代的优良传统。元匡是宗室贤明之士,留心研究时久,可让再次聚合儒者贤士,因时加以检验决断,务必使权衡适中,没有差错。”又下诏说:“已故的广平殇王洛侯是恭宗的后代,盛年去世,国除祀废。元匡亲如其子,私下过继年数已久,应当正式予以确定,永如磐石,可特准袭封王爵,封为东平郡王。”元匡所制定的尺度器物造成之后,请求集合朝臣议定是否准确。朝廷下诏让交付门下、尚书、三府、九卿议定上奏。太师、高阳王雍等人商议后,认为“晋朝中书监荀勖所造的尺度,和高祖所制定的尺度,毫厘大致相同。侍中崔光曾经获得古时的象牙尺,当时也打算作为标准下令施用。但孝文皇帝德高于以前的帝王,睿智明察秋毫,他所确定的是不可改变的法式,因而事已难于更改。我们经过商议,请求朝廷停止元匡的建议,永远遵从于先皇的定制。”朝廷下诏听从。

  元匡每次有所上奏请求时,尚书令、任城王澄经常加以驳回。元匡性格刚直,气量狭隘,心中便愤愤不平。他过去所建造的棺材,仍然放在佛寺里,于是便想再照过去的办法,和任城王澄相互攻击。澄也已经知道这件事。后来元澄准备上朝时,遇见了元匡,手下的随从们相互殴斗,朝廷内外,都十分惊讶。任城王澄于是上奏元匡的罪状三十多条,廷尉判处元匡死刑。朝廷下诏,依照八议减刑的规定,特别予以宽赦,削去爵位,罢免官职。三公郎中辛雄上奏为他辩护,后来特地任命他为平州刺史,又改任青州刺史。不久又任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因病而回到京城。孝昌初年死去,谥为“文贞”。后来又追赠恢复本来的爵位,改封为济南王。

  元匡的第四个儿子元献袭封,去世后由儿子祖育袭封。武定初年,坠马而死。他的儿子勒叉袭封。齐受禅,王爵依例下降。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九·刘昫
  卷二百三十五·表第二十六·脱脱
  卷一百六十一·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脱脱
  ●卷二十九·邵博
  尧山堂外纪颠末·蒋一葵
  第十四节 郑经之苦节·陈匪石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八二一 军机大臣奏陈辉祖前进书内并无《体孝录》等书谨拟询问谕旨进呈片·佚名
  五五八 谕内阁杨魁办理韦玉振擅用「赦」字等事殊属过当着交部议处·佚名
  卷三·汪越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儒林传序·李延寿
  李进传·宋濂
  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老舍

    东方文化协会以“东方文化”为题,托我写一本话剧。想了许多日子,我想不出办法来。一个剧本,尽管可以不要完密的穿插,可多少总得有个故事;我找不到足以表现“东方文化”的故事。即使用象征法,以人物代表抽象观念,“文化”中所

  • 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译诗)·徐志摩

    哈代 原作太阳往西边落, 我跟着他赛跑,看谁先赶下地, 到地里去躲好。那时他赶上我前, 但胜利还是我的,因为他,还得出现, 我从此躲在地里。

  • 唐诗镜卷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五 高适【本传云字达夫渤海人少濩落不事生产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每吟一篇已为好亊者称诵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骑兵曹掌书记禄山乱拜监察御史及翰兵败奔赴

  • 曹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

  • 追昔游集巻上·李绅

    唐 李绅 撰南梁行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清光杂英飞尽空昼景緑杨重阴官舍静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元和十四年防故山南仆射崔公奏观察判官防以书奏见委常戯拙速】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征石渠【是嵗五月

  • 载记第二 刘聪·房玄龄

    刘聪,字玄明,一名载,元海第四子也。母曰张夫人。初,聪之在孕也,张氏梦日入怀,寤而以告,元海曰:“此吉征也,慎勿言。”十五月而生聪焉,夜有白光之异。形体非常,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余,甚光泽。幼而聪悟好学,博士硃纪大奇之。年十四,究

  • 卷四十三·志第二十四·舆服上·脱脱

        ◎舆服上   ○天子车辂 皇后妃嫔车辇 皇太子车制 王公以下车制及鞍勒饰   古者军舆之制,各有名物表识,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别上下、明等威也。历代相承,互有损益,或因时创始,或袭旧致文,奇巧日滋,浮靡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七月辛卯朔享祀太庙遣英国公张维贤行礼○总督漕运李三才请补大僚选科道用废弃三事不报其用废弃一节言废弃诸臣祗以议论意见一触当路遂永斥不收总之于 皇上无忤今乃假主怒之威以锢诸臣又借忤主之名以饰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年九月丁巳朔吏科右给事中乔□亻ㄠ月□□<锍-釒>救总督魏学曾攻城师老之罪为可原而退虏斩获之功不可不录乞免逮问以全国体并参巡抚朱正色心险行谲职方司郎中杨于廷贪诈巧媚学曾之祸佥谓正色于廷媒蘖之若不

  • 竹萌乳毂·胡兰成

    竹萌乳毂三月韶华胜极,《红楼梦》里一枝花名签上却道是“开到荼蘼春事了”,未免丧气,不如苏洵的句子“竹萌抱静节,乳鷇含淳音”来得好。惟苏洵当年自是写他庭前两个小孩,苏轼苏辙兄弟,与我何乾,而我却如

  •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范晔

    (张衡)◆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陽西鄂县人。世为大姓。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张衡少年时会做文章,曾在三辅游学,因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六艺。虽才高于世,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爱与俗人相交。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

  • 张玉传·张廷玉

    张玉,字世美,祥符人。元朝时任枢密知院。元朝灭亡后,他跟随逃往漠北。洪武十八年(1385),前来归附太祖。他随大军出塞,到达捕鱼儿海,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升为安庆卫指挥佥事。又随征远顺、散毛诸洞,北逐骚扰边境的元朝人,追

  • 卷九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六 朱批徐鼎奏摺 雍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浙江杭嘉湖道【臣】徐鼎谨 奏为恭谢 天恩并陈微忱仰祈 睿鉴事窃【臣】一介庸愚蒙 皇上殊恩补授今职於本年二月初七日到任巳经报明督抚在案兹於六月

  • 卷五十二·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二 乐 雅乐四 国朝圆丘乐章 迎神 协律郎奏中和之曲 昊天苍兮穹窿广覆焘兮龎洪建圆丘兮於国之阳合黄太夹太南林黄南夹林太黄黄大夹黄黄林南林黄衆神兮来临

  • 羯磨仪式卷上·书玉

      清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编时事○第一黑白忏摩篇(四法)初先明悔过法梵语忏摩。此翻悔过。谓犯罪之人。应如法悔过也。本云阿钵底提舍那。阿钵底。是罪。提舍那。是说。应云说罪。谓自知有罪。当向清净比丘

  • 生命的奇迹·茨威格

    《生命的奇迹》是茨威格早期作品之一。一位年迈的画家受人委托,需要完成一幅圣母的画像,用来装饰教堂的祭坛。在寻找作为圣母的模特过程中,老画家遇到年轻的犹太少女艾斯特。孤苦无依的艾斯特,在与老画家的相处中逐渐被种

  • 重楼玉钥续编·郑瀚

    喉科著作。清郑瀚撰,一卷。瀚,安徽歙县人,嘉庆九年(1804) 撰成是编,以补其父郑梅涧《重楼玉钥》一书,但未刊行。一九二九年章洪均整理,入郑氏家传《喉症白腐》一书,又由裘吉生收入 《三三医书》 第三集中,另有单行本

  •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虎丘绍隆

    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和州开圣禅院语、宣州彰教禅院语、平江府虎丘云岩禅寺语、初祖赞、宋临济正传虎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