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明彻传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祖父吴景安,齐朝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梁朝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父母双亡,本性很孝顺,十四岁时,感叹坟茔还没有修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可用来修建坟茔,于是勤劳耕种。当时天下大旱,禾苗庄稼都枯死了,他又悲又气,每次去到田中,都哭泣不止,仰天倾诉不幸。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更生,他不相信,说是欺骗自己,到田中去看时,发现竟和那人说的一样。秋天获得大丰收,足够安葬用。当时有一个姓伊的人,擅长风水墓地之术,对他的哥哥说:“您安葬父母的那一天,一定有骑白马逐鹿的人经过坟地,这是最小的儿子大贵的征兆。”后来果然这事应验,吴明彻就是吴树最小的儿子。

吴明彻离家出任梁朝东宫直后。侯景进犯京师时,天下大乱,他有粟麦三千余斛,而乡亲们饥饿无食,于是告诉几位哥哥说:“当今草野盗贼四起,人不能考虑太长远,怎么能有这些粮食却不和乡亲们共用呢?”于是按人口平分,和他们同丰俭,盗贼们听说了就避开,赖以生存下来的人很多。

高祖镇守京口时,深切邀约他,吴明彻于是谒见高祖,高祖走下台阶接他,拉着他的手入席,和他谈论当世的事情。吴明彻也略读过书史经传,随汝南的周弘正学习天文、虚空、遁甲,略通晓其中奥妙,非常自负为英雄,高祖认为他非常不平常。

承圣三年(554),被任命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绍泰初年,随周文育讨伐杜龛、张彪等。东道平定后,被授职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南兖州刺史,封为安吴县侯。高祖受禅称帝,任命吴明彻为安南将军,仍然和侯安都、周文育率军讨伐王琳。大军失败覆灭后,吴明彻拔营回都。世祖即位,诏令由原职加任右卫将军。王琳失败后,被授职为都督武州、沅州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武州刺史,其他职衔全部不变。北周派大将军贺若敦率领骑兵步兵一万多人忽然到达武陵,吴明彻寡不敌众,把部队带到巴陵,仍然在双林打败了北周的偏军。

天嘉三年(562),被授职为安西将军。周迪在临川反叛,诏令吴明彻任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兼任豫章太守,统率众军,来讨伐周迪。吴明彻平素性格刚直,所辖内部不很和睦,世祖听说后,派安成王陈顼安慰告知吴明彻,命令他以原号还朝。不久又被任命为镇前将军。

五年(564)迁任镇东将军、吴陈书兴太守。告辞去吴兴郡就任时,世祖对吴明彻说:“吴兴虽然只是一个郡,但它是皇帝故乡,很重要,所以把它交给你。要尽力啊!”世祖身体不适时,征召授职为中领军。

废帝即位,任命他为领军将军,不久迁任丹陽尹,又诏令他可带四十名武装士兵出入皇帝和公爵住处。到仲举假托高宗传令,毛喜知道他的陰谋,高宗疑忌害怕,派毛喜和吴明彻谋划此事。吴明彻对毛喜说:“高宗居丧,日常纷繁的政务不免有过失,外临强敌,内有大丧。皇上亲近之人比周、邵还真诚,品德高过伊、霍,社稷最为重要,希望皇上能把到仲举的奏章留在禁中不批示,好好计议,千万不要过于疑忌。”

湘州刺史华皎暗里有叛朝之志,诏令吴明彻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桂州、武州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湘州刺史,送给他一部鼓吹,援助征南大将军淳于量等主兵讨伐华皎。华皎被平定后,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公。太建元年(569),授职为镇南将军。四年,征召为侍中、镇前将军,其他职衔不变。

适逢朝廷商议北伐之事,公卿们有不同的意见,吴明彻决定计策请求前往。五年,诏令升任他为侍中、都督征讨诸军事,又给他一部女乐。吴明彻统率十多万大军,从京师出发,长江沿线的城镇相继投降,并殷情款待大军。大军抵达秦郡,攻克水栅。北齐派大将尉破胡率军援救,吴明彻打跑了他们,歼敌很多,秦郡于是投降。高宗因为秦郡是吴明彻的故乡,诏令准备牛、羊、猪三牲,下令拜祠上坟,文武羽仪很盛大,乡里都以此为荣。

攻克仁州,授职为征北大将军,晋爵为南平郡公,增加食邑至二千五百户。又攻克峡石岸上的二座城池。进逼寿陽,北齐派王琳率军守卫。王琳抵达,和刺史王贵显保住寿陽外城。吴明彻认为王琳刚到,军心尚未归附,趁夜晚攻打,半夜打败敌军,北齐军退据相国城和金城。吴明彻命令部队加紧修治进攻器械,又逼肥水灌城。城中很潮湿,很多人都患痢疾,手脚都肿了,死者达十分之七。适逢北齐派大将军皮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前来援救,在距离寿春三十里远的地方,驻扎下来不前进。将领们都说:“牢固的城池还没有攻克,敌人强大的救援部队就在附近,不知道您的计策将如何制订?”吴明彻说:“用兵贵在迅速,而敌人扎营不进,自己折损自己的锋芒,我知道敌人不敢交战这一点是明确的了。”于是亲自穿上铠甲,戴上头盔,从四面猛攻,城中震动恐慌,一鼓作气攻克了敌城,生擒王琳、王贵显、扶风王可朱浑孝裕、尚书卢潜、左丞李..马余,送到京师。皮景和惊慌害怕而逃跑,缴获了他的全部驼马和辎重。王琳被捉住后,他的老部下大多留在军中,王琳一向都得将士之心,看见他的人都抽泣着低下头来,不敢望他,吴明彻担心会有祸乱,派亲信追杀了王琳,传送他的首级。皇帝下诏说:“寿春是古都会,有淮河、汝水环绕,地势险要,控制黄河、洛水,地理位置重要。重臣吴明彻,图谋宏伟,一举攻克。他远大的谋略压倒当世。往日夷族在这里驻扎,营造天子基业,乌烟瘴气。如今一举扫平,恢复我疆土,功勋卓著,应任都督豫州、合州、建州、光州、朔州、北徐州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增封食邑至三千五百户,其他职衔不变。”诏令派谒者萧淳风,去寿陽册封吴明彻,在城南设坛,二十万将士列旗击鼓操戈披甲,吴明彻登坛接受册封,礼仪完毕后退下,将士们无不欢呼雀跃。

起先,秦郡隶属南兖州,后来隶属谯州,到此时,诏令谯州的秦、盱眙、神农三郡还隶于南兖州,是因为吴明彻的缘故。

六年(574),吴明彻从寿陽入朝,皇帝车马驾临他的住宅,赐给他一部钟磬、一万斛米、二千匹绢布。

七年(575),吴明彻进攻鼓城。大军抵达吕梁,北齐所派援兵先后到达的有几万人,吴明彻又大败他们。八年,晋升为司空,其他职衔不变。皇帝又下诏说:“往日军事行动都树起旗帜,两军交战都击鼓助阵,近来谬误更替,多与旧章不和,至于队伍,不能互相识别。今日应供给司空、大都督的钅夫钺和龙麾,他的次将也各有差别。”不久被授职为都督南兖州、北兖州、南青州、北青州、谯州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适逢周氏灭北齐,高宗打算征服徐州、兖州。九年,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命令他的大儿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兼理州中事务。吴明彻的部队抵达吕梁,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率军抵抗交战,吴明彻多次打败他,于是梁士彦退兵守卫城池,不再敢出战。吴明彻又逼清水来灌城,在城下环列船舰,加紧攻打。北周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救援。王轨轻装从清水进到淮口,横在水中竖起木头,用铁锁穿住车轮,阻断船的通道。将领们听说后,很惊慌害怕,商议想劈开拦河坝,移动军营,用船载马,马主裴子烈建议说:“要是劈开拦河坝放船下去,船肯定倾覆,怎么能行呢?不如先把马打发出来,这样就行了。”刚巧吴明彻苦于背上生病很厉害,知道事情不会成功,还是同意了。于是派萧摩诃率领几千兵马先回来。吴明彻又自己陈书掘开拦河坝,趁着水势退军,希望获得成功。到清口时水势渐渐小下来,船舰都不能渡过,部队都溃散,吴明彻走投无路,于是被擒。不久因为忧愤加重病情,死于长安,时年六十七岁。

至德元年(583),皇帝下诏,表彰吴明彻一生功绩,对他百战百胜的谋略和勇猛深加赞赏,对他被俘而不能赦免深表同情。追封为邵陵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其子吴惠觉嗣爵。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蔡东藩
  卷五·陈康祺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绎史卷七十二·马骕
  卷八十七·佚名
  卷二·佚名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司马光
  卷三十八 职官十·龙文彬
  卷十九·徐一夔
  卷二百四十·佚名
  第四节 唐灭前蜀·吕思勉
  152.张说不做伪证·林汉达
  光緒五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董康

      ○合歡圖   不知何人所作。以寒山、拾得與金仙、玉眞犯律被謫。男則降生於名醫堯典家爲弟兄。女則降生安南國爲姊妹。劉海蟾示以合歡圖。使各成夫婦。行滿歸眞。故曰合歡圖。按寒山、拾得見天台志。豐干謂寒山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夏四月丙戌朔李横奏巳还军汝州有边机事欲轻骑诣行朝奏禀诏俟边事稍定日赴行在 是日端明殿学士江西安抚大使赵鼎至境上视事鼎言臣本由拙直受知于陛下亦以招怨于人昨蒙陛下除臣知建康外镇责任之剧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藁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四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四上·袁枢

    宋 袁枢 撰伾文用事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初翰林待诏王伾善书山隂王叔文善碁俱出入东宫娱侍太子伾杭州人也叔文谲诡多计自言读书知治道乘闲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太子尝与诸侍读及叔文等论及宫市事太子曰寡人方欲极言之众

  • 卷一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一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高帝纪第一下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师古曰夏音工雅反已解於上】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

  • 卞彬传·萧子显

    卞彬字士蔚,是济陰冤句人。其祖卞嗣之,曾任中领军。其父卞延之,为人刚强,做过上虞县令。卞彬才调节操非同一般,为文多有指责讥刺。州里聘任他为西曹主簿,奉朝请,员外郎。宋朝元徽末年,“四贵”辅政。卞彬对太祖(萧道成)说:“外

  • 毛伯温传·张廷玉

    毛伯温,字汝厉,江西吉水人。祖父毛超,做过广西知府。伯温考中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绍兴府推官,后升任御史,先后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后,宦官张锐、张忠等被判死刑,他们的同伙萧敬、韦靈暗中想拖延行刑。伯温上书请一并

  • 卷九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二王礼考君臣冠冕服章辽太祖丙寅岁即皇帝位朝服衷甲以备非常其後行瑟瑟礼大射柳即此服太宗会同元年八月诏羣臣及年高凡授大臣爵秩皆赐锦?金带

  • 論衡校釋附編六·黄晖

      論衡舊序   宋慶歷楊刻本序通津本、天啟本、程本、鄭本並載。   王氏族姓行狀,於自紀篇述之詳矣。范曄東漢列傳云:「充字仲任,嘗受業太學,師事班彪,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嘗遊雒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

  • 卷七·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七左庶子叶酉撰僖公下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宋襄之伐齐纳孝公也传称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管仲非从君于昏者其立孝

  • 卷二百六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十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五防礼仪礼士防礼【郑目録云士防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于五礼属凶 疏此诸侯之士也士有上中下及行防礼其节同但铭旌有异耳郑直

  • 雍正湖广通志·迈柱

    湖南、湖北合修省志。120卷,卷首1卷。清迈柱、魏廷珍修,夏力恕、柯煜编纂。迈柱,姓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历官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江西巡抚、湖广总督、吏部尚书、

  • 丹台玉案·孙文胤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书成于崇祯九年(1636年)。积作者平日治验,书中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75门病证及脉形、脏象图说、各脏用药治法。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

  • 律诗定体·王士祯

    一卷。清代王士祯撰。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律诗定体》选录五、七言律诗各四首,字旁标平仄符号,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王士祯解释说: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

  • 入楞伽心玄义·法藏

    全一卷。又作入楞伽经心玄义。唐代僧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乃注解入楞伽经之著作。分为十门,即: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

  •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佚名

    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