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一十五

 

  卷215_1 【剑池】李岘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卷215_2 【张公洞】李栖筠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

  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

  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

  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

  稽首谢真侣,辞满归崆峒。

  卷215_3 【投宋大夫】李栖筠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

  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

  卷215_4 【宝林寺作】徐浩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

  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

  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

  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

  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

  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瑰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

  卷215_5 【谒禹庙】徐浩

  亩浍敷四海,川源涤九州。既膺九命锡,乃建洪范畴。

  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肇开宅土业,永庇昏垫忧。

  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象筵陈玉帛,容卫俨戈矛。

  探穴图书朽,卑宫堂殿修。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

  负责故乡近,朅来申俎羞。为鱼知造化,叹凤仰徽猷。

  不复闻夏乐,唯馀奏楚幽。婆娑非舞羽,镗鞳异鸣球。

  盛德吾无间,高功谁与俦。灾淫破凶慝,祚圣拥神休。

  出谷莺初语,空山猿独愁。春晖生草树,柳色暖汀州。

  恩贷题舆重,荣殊衣锦游。宦情同械系,生理任桴浮。

  地极临沧海,天遥过斗牛。精诚如可谅,他日寄冥搜。

  卷215_6 【自悼】薛令之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卷215_7 【灵岩寺】薛令之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卷215_8 【湘夫人】邹绍先

  枫叶下秋渚,二妃愁渡湘。疑山空杳蔼,何处望君王。

  日落水云里,悠悠心自伤。

  卷215_9 【寄妻父刘长卿(一作严维诗,题作发桐庐寄刘员外)】李穆

  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

  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

  卷215_10 【短歌行】冯著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

  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

  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卷215_11 【洛阳道】冯著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皮裘毡帐不相识,

  万户千门闭春色。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蓬莱殿中寝胡人,

  鳷鹊楼前放胡马。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

  卷215_12 【行路难】冯著

  男儿轗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

  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

  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

  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

  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

  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

  苍蝇苍蝇奈尔何。

  卷215_13 【燕衔泥】冯著

  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裴回绕我床头飞。

  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尔莫厌老翁茅屋低,

  梁头作窠梁下栖。尔不见东家黄鷇鸣啧啧,

  蛇盘瓦沟鼠穿壁。豪家大屋尔莫居,骄儿少妇采尔雏。

  井旁写水泥自足,衔泥上屋随尔欲。

  卷215_14 【同孟浩然宴赋(一作题壁歌)】王迥

  屈宋英声今止已,江山继嗣多才子。作者于今尽相似,

  聚宴王家其乐矣。共赋新诗发宫徵,书于屋壁彰厥美。

  卷215_15 【尚书都堂瓦松】李晔2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卷215_16 【省试七月流火】敬括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

  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

  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一百七十三·彭定求
  李璆·唐圭璋
  康仲伯·唐圭璋
  第十八出 改图·李渔
  ●怀香记目录·陆采
  第一折·孔文卿
  姚守中·隋树森
  赵孟頫·隋树森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杨慎
  珊瑚·徐志摩
  卷十九·王十朋
  卷三十一·朱彝尊
  卷三百三十四·陈廷敬
  卷四百二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花草蒙拾·王士祯

    往读花间、草堂,偶有所触,辄以丹铅书之,积数十条。程屯阝强刻此集卷首,仆不能禁,题曰花草蒙拾。盖未及广为扬榷,且自鬼童蒙云尔。○温韦非变体州谓苏、黄、稼轩为词之变体,是也。谓温、韦为词之变体,非也。夫温、韦视晏、

  • 提要·姜夔

    【臣】等谨案白石道人诗集二卷宋姜夔撰夔有绛帖平已著录罗大经鹤林玉露称夔学诗于萧而卷首有夔自序二篇其一篇称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不若无所学者之为得其一篇称作诗求与古人合不如求

  • 卷八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三含曦含曦元和太和间长夀寺僧诗一首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一本无不遇题壁四字卢仝冇访含曦上人诗】长夀寺石壁卢公一首诗渴读【一作饮】即不渴饥读【一作食】即不饥鲸吞海水尽露出珊

  • 第八十五回 新抚赴援孤城却敌 叛徒归命首逆伏诛·蔡东藩

      却说樊龙开门潜走,正遇着朱燮元的伏兵,四面围住,任你樊龙凶悍过人,至此也无从狡脱,只好束手就擒,余酋亦多被缚住。燮元遂克重庆,移兵攻泸州,崇明父子,弃城夜走,直奔遵义。遵义已为贵州兵所复,不防水西土目安邦彦,也揭竿起事,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纪昀

    列传宋 【六十三】○宋六十三孙觉【览】 李常李周鲜于侁 顾临李之纯【之仪】王觌【俊义】马默 刘安世邹浩【田昼王回曾诞】陈瓘任伯雨孙觉李常李周鲜于侁顾临李之纯王觌马默刘安世邹浩陈瓘任伯雨△孙觉孙觉字莘老高

  • 提要·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名臣经济録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名臣经济録五十三卷明黄训编训歙县人嘉靖已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书辑洪武至嘉靖九朝名臣经世之言中阙建文一朝以革除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 洪武十三年冬十月戊午朔,享太庙。 敕四辅官王本等曰:“自胡惟庸不法之后,特召天下贤材,而有司又多泛举,尚书范敏独能荐卿等以辅朕。朕视卿等皆年高笃厚,故九月告于太庙,议立四辅,以王本、杜

  •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第二·晏婴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阳,酒酣,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吾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弃是国也而死,其孰可为乎!”晏子独搏其髀,仰天而大笑曰:“乐哉!今日之饮也。”公怫然怒

  • 卷首七·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七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大小序 家语子夏习於诗而通其义王肃注云子夏所叙诗义今之毛诗序是也 後汉书儒林传卫宏从谢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 隋书经籍志先儒相承谓毛诗序子夏所创毛

  • 春秋传卷十九·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成公上【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定王十七年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襄公十五年鲁成公四年襄公卒悼公费立成六年悼公卒弟成公睔立】齐【顷公九年鲁成公九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宋【

  • 春秋经解卷十三·孙觉

    宋 孙觉 撰哀公元年春鼷防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鲁郊非礼也非礼之中有可见之者不可不着矣春秋书郊牛伤者四皆正月春秋之正月夏时之十一月也牛在涤三月然后郊鲁郊夏之二月三王之郊一用夏正而鲁郊夏之二月鲁诸侯不

  •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第二十七   [一]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衆生爲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閒獨善其身棄捨衆生。   答曰.菩薩身雖遠

  • 第五卷·佚名

    罥索成就品第六之一世尊若欲广大神通游历三十三天宫殿。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诸佛报身所住宫殿处者。及日宫月宫龙宫药叉宫罗刹宫乾闼婆宫阿素洛宫[薛/米]鲁茶宫紧那罗宫莫呼罗伽宫者。乃至成就出世世间一切法者。先承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禅师住黎川罗汉禅寺语录卷之二门人德因 编侍者德玹记录师受苏州府吴江县黎里镇缙绅工部金同太史张刑部韦鸿胪朱文学毛秦沈周吴众檀信并法侣剖初元超等请入院。师指山门云玄珠斫象拈

  • 柳河县乡土志·张翼廷

    清代典籍。张翼廷修,张士达、奎斌、邹铭勋纂。一册,不分卷。翼廷,字翊宸,河北承德人。士达,生平不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翼廷以柳河知事聘士达编纂是书,并亲自审定。约八千字。为柳河县第一部方志。记事止于光

  • 内丹还元诀·佚名

    内丹还元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解释内丹之五行、四象、七宝、九仙真炁、八卦内属等术语。谓五行即五脏,肝之余炁流于上腭之左名金液,肺之余炁流于上腭之右名还丹,心之余炁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佚名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

  • 净土十要·智旭

    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