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鸠摩罗什传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世代做相国。他父亲鸠摩罗炎,聪颖贤德有气节,正要继任相位时,却推辞回避而出家,向东越过葱岭。龟兹王听说过他的名声,在城郊迎接他,请求他做国师。龟兹王有个妹妹,芳年二十,聪明而有才干,各国争相求婚,都没有答应。等到见了鸠摩罗炎,就想嫁给他,龟兹王便逼着鸠摩罗炎娶了王妹为妻。不久,就怀上了罗什。鸠摩罗什的母亲聪慧超凡,等罗什长到七岁时,就同罗什一起出家了。

鸠摩罗什跟着师傅学经,日诵千偈,每偈有三十二字,总共有三万二千字,每句句义都能无师自通。十二岁,他母亲带他到沙勒国,国王非常器重他,于是便在那里停留了一年。他博览文学、哲学、医学、技术、伦理等五明著论以及陰陽算术,还可以精妙地预言吉凶,灵验如同符契一般。为人性情直率豁达,不拘小节,与他一起修行的人都很怀疑他。可是鸠摩罗什自得于心,毫不介意,专门将大乘化经钻研透彻,其他学者纷纷拜他为师。二十岁时,龟兹国王迎他回国,广泛地讲论各种经典,四方学士没有人能同他抗衡。

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辞别龟兹国王,前往天竺,留下鸠摩罗什,对他说:“此教高深莫测,不可思议。要将它传遍东土,就全仗你的努力了。但成功对你无利,你当如何?”罗什说:“我一定要使大乘佛法流遍东土,虽苦无憾。”他母亲到天竺后,修道而成,进登第三果。西域各国都为罗什的神俊而倾倒,每到讲说佛法时,各位王侯都长跪在罗什座侧,让罗什从他们身上踏过而登上讲台。

苻坚听说罗什的事迹后,暗里有迎接罗什的想法。碰巧有太史上奏说:“有颗明星在外国分野出现,当有大智之士来辅佐中国。”苻坚说:“我听说西域有个鸠摩罗什,他莫非就是这个大智之人吧?”便派骁骑将军吕光等率兵七万,向西讨伐龟兹,并嘱咐吕光说:“若得到罗什,立即用快马送回来。”吕光大军未到,罗什对龟兹王白纯说:“国运衰败,当有劲敌从日边而来,应该恭敬欢迎,不要触其锋芒。”白纯不听,出兵抵抗,被吕光打败,并得到了罗什。吕光见罗什年岁轻轻,便拿他当凡人戏弄,强迫他娶龟兹王的女儿为妻,罗什拒不接受,言辞十分恳切。吕光说:“道士的节操不超过先父,为什么这等执意地推辞?”于是,便拿烈酒给他喝,酒后把他同龟兹王的女儿同关一室。罗什被逼无奈,便成了亲。吕光撤军,中途在山下驻军休息,将士们已经安歇了,罗什说:“在这里必将狼狈不堪,应该将大军转移到山陇上。”吕光没有采纳。半夜里,果然天降大雨,洪水暴起,水深数丈,军士死亡数千人。从此,吕光内心认定罗什是个奇人。

吕光想留在西国为王,罗什对他说:“这是凶险死亡之地,不应久留,中途自有福地可居。”吕光回到凉州,听说苻坚已被姚苌杀害,于是便在河东自立为王。时值姑臧之地刮起大风,罗什说:“刮不祥之风当有奸贼叛逆,可这叛逆不烦征讨,便能自行平息。”果真有叛逆发生,但时过不久,便各个破灭了。

沮渠蒙逊起先推举建康太守段业为主公,吕光派儿子吕纂率领大军去征讨。时人认定段业等人属乌合之众,吕纂威名远扬,此去势必克敌制胜。吕光去走访罗什,罗什回答说:“此一去未必胜利。”不久便传来吕纂败于合黎的消息。不久郭..又起兵反叛,吕纂抛却大军,轻装逃回,又被郭..打败。仅免于一死。

中书监张资病了,吕光遍求名医救治。有个叫罗叉的外国道人,说自己能治好张资的病。吕光很高兴,赏赐了许多财物。罗什知道罗叉是诈骗,告诉张资说:“罗叉对病人无所补益,只是徒费金钱罢了。寿命虽然幽隐难测,但还是可以用一些办法测试的。”便用五色丝作绳结,点燃烧成灰末,投进水中,灰若出水后还成绳,病便不可痊愈。不一会儿,灰聚在一块浮出,重新成绳。罗叉治疗果然无效,不几日张资便死了。

过了不久,吕光死了,吕纂继位。有头猪生下一头小猪,一个身子上长着三颗头。又有一条龙从东厢井中出来,在朝殿前盘卧,等到天亮时又不见了。吕纂认为是吉兆,把这座殿称为龙翔殿。不久又有一条黑龙从当陽九宫门中升起,吕纂又改九宫门为龙兴门。罗什说:“近些日子潜龙出游,妖猪现异。龙是陰美,出没有一定时间,现在屡次出现,实则灾兆,一定会有下人陰谋篡位。应该克己修德,来报答上天的警诫。”吕纂不听,后来果然被吕超杀害。

罗什在凉州多年,但吕光父子都不弘扬佛道,所以他只能怀抱佛教教义,无所宣扬。姚兴派姚硕德西伐,打败吕隆,迎接罗什,以国师之礼相待,并派人进入西明阁和逍遥阁,翻译各种佛学经典。这些经典罗什大多已经熟诵,无不揣摩精微,并找出了旧典中的多处纰漏和错误。姚光派僧睿、僧肇等八百人学习罗什的教义,同时进一步译出了经论三百余卷。和尚慧睿才识高明,常随罗什传写佛经,罗什每每为慧睿讲授西方文辞,商讨中西文辞同异,说:“天竺国风俗重视文化礼制,它的音律体韵,以能入管弦乐器为最好。凡是进见国王,都要歌诵他的美德,佛经中的偈颂,都是它的体式。”罗什爱好大乘佛法,立志将它演绎出来,常常叹息说:“我如果下笔作出大乘阿毗昙,其功德不是迦旃子所能比拟的。如今能懂它的人很少,将到哪儿去找人谈论呢?”只好为姚兴著作了《实相论》二卷,姚兴把这部书奉若神灵。

鸠摩罗什曾经在长安草堂寺讲经,姚兴同朝臣、大德和尚一千多人肃容观听。罗什忽然走下高座,对姚兴说:“有两个小孩坐在我的肩膀上,想是要妇人了。”姚兴便召令宫女进奉,一经交合,生下两个儿子。姚兴曾经对罗什说:“大师聪明超绝,天下无双,哪能让法种绝嗣呢?”于是又把十个艺妓送给他,逼着他接受下来。从此罗什不再住僧房了,另盖厢房居住,其他的僧人也多仿效他。罗什于是便装满一钵小针,召集众僧人对他们说:“你们若能仿效我吃针,便可成家养妻了。”说罢,拿起汤匙吃针,像吃一般食物一样。众僧人自愧不能服食,便自动停止了私蓄妻室。

杯渡比丘在彭城,听说罗什在长安,便叹息说:“我同这人游息,一别已经三百余年。今生相见杳然无期,迟了只有来生相遇。”罗什临终前几天,觉得四体欠安,便三次念诵佛咒,又令外国弟子念诵来挽救他,神力还未生效,但已察觉生命危殆,于是竭尽全力向众僧告诉说:“因奉扬佛法,与诸位相遇,我未能尽心传授,只有待于来世,悲伤之情何可言状?!”死在长安。姚兴在逍遥园依外国的方式用火焚尸,柴火熄灭以后,尸身破碎了,只有舌头完好如故。

猜你喜欢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班固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四十·赵尔巽
  八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闻悉十八阿哥薨逝及异常之变摺[注]·佚名
  卷之一百一·祁韵士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中·袁枢
  四·张资平
  卷三十九物产志二·黄遵宪
  王昙首传·李延寿
  赵思绾传·薛居正
  张鹏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阿桂
  附录一 台湾东部碑志·佚名
  卷一百十九·佚名
  卷一百十二·佚名
  礼二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锡熊诗集·陆锡熊

    《舟中晓发》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读史》其一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

  • 第四折·佚名

    (杂当做抬郭华上科)(张千同正旦上,云)上命官差,事不由己。自家张千是也,奉老爷的言语,押着王月英到相国寺里去。王月英,你是好人家儿女,怎做这等的勾当?快行动些!(正旦云)王月英,谁想有这一场祸事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

  • 拜献·徐志摩

    山,我不赞美你的壮健, 海,我不歌咏你的阔大, 风波,我不颂扬你威力的无边; 但那在雪地里挣扎的小草花, 路旁冥盲中无告的孤寡, 烧死在沙漠里想归去的雏燕,—— 给他们,给宇宙间一切无名的不幸, 我拜献,拜献我胸胁间的热, 管里的血,灵

  •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司马迁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

  • 列传第五十二 陈寿 王长文 虞溥 司马彪 王隐 虞预 孙盛 干宝邓粲 谢沉 习凿齿 徐广·房玄龄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

  • 燕魏杂记 全文·吕颐浩

      相州北三十五里梨园镇,有西门豹祠堂。《史记》载,西门豹尝为邺令,叙河伯娶妇事甚详。豹发民引漳河水,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当时民治渠,老少皆烦苦之。豹曰:“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万历十年十二月乙酉朔 上遣医视大学士申时行疾○升大理寺左少卿刘良弼为太仆寺卿○起原任狭西提学副使王世懋补江西提学副使升刑部员外郎金应炤为山东佥事○朝鲜国陪臣孙轼等以庆贺及进贡赐宴赏如例○丙戌 上遣中使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七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给还应退书籍折·佚名

    一七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给还应退书籍折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覆奏事。七月廿九日接奉上谕:各省购办云云。仰见圣主稽古右文,嘉惠士林,以期世藏珍守之至意。伏查浙省办理遗书一事,臣前于奏覆

  • 续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欧阳珣 字全美吉之永和人中崇宁五年进士乙科授忠州教知杭州盐官罢起授南安録靖康初如京师遇国难议割地力争忤时相命出使河朔进秩朝请郎将作监丞至深州犹力争金

  • 崔彧传·宋濂

    崔彧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儿,弘州人。为人自负有才,刚直敢言,深受世祖的器重。至元十六年(1279),奉诏与牙纳木到江南访求阴阳占卜之人。第二年从江南回京,向朝廷报告使臣忽都带儿追索原宋朝的财货,烦扰百姓等情形。世祖尚不能判

  • 王观传·张廷玉

    王观,字尚宾,祥符人。性情耿直,颇有见地,仪表英伟,善于谈论。由乡荐进入太学,被提升为苏州知府,王观为官公正、清廉,很有威信。有一黠吏钱英屡次陷害长官,王观施以杖刑而将其处死。事情上奏朝廷,太祖派遣行人携诏褒奖王观,并以御

  • 书録后跋·董史

    庚申之火藏书荡尽而书録亦不复存念始者编类非一日采摭非一书功成而废唯切怅怅因忆曩时此録之成惟匡庐曹谷中称之盖尝转冩□□寄声昌谷因致此意咸淳乙丑之夏乃能以旧録为寄用充修校复成此编或可传之好事以毕□志也是岁

  • 鬻子卷下·鬻熊

    华州郑县尉逄行珪注曲阜鲁周公政甲第十四曲阜之地方七百里,少昊之墟,是鲁周公所封之邑,以周公裨益政礼,故称之以为篇耳。政曰: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於政也,称周公之言,以明政者也。知善不行者谓之狂,善者,体道怀德也。人主行善於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林语堂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 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语译人类能否和平共处,实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六·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道[一]土品第八十   [二]爾時具夀善現作是念言.何謂[三]菩薩摩訶薩道.諸菩薩摩訶薩安住此道能被種種勝   功德鎧如實饒益一切有情。世尊知彼心之所念便告之言.善現當知.布施

  • 佛说普门品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四万二千——得诸总持,神通已达,圣智弘畅,辩才无碍,三昧已定,无所不博。  时有菩萨名离垢藏,与九万二千菩萨,从普

  • 济诸方等学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乘方广总持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