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四十

  莫洛陈福王之鼎费雅达李兴元陈启泰吴万福

  陈丹赤马閟叶映榴

  莫洛,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呼纳赫鲁。祖温察,太祖时来归。莫洛初授刑部理事官,累迁工部郎中。康熙六年,擢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为山西陕西总督。陕西饥,平凉、临洮、巩昌、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兴安诸府州多逋赋,有司令现户均输,民苦之,奏请蠲免。迭疏清釐加派、火耗诸弊。八年,辅政大臣鼇拜获谴,法司以莫洛附鼇拜,请逮问,诏以能任事,贷勿治,仍留任。九年,计典,仍以前罪夺职。陕西民籥留,甘肃巡抚刘斗同,提督张勇、柏永馥等疏言莫洛清正,在官有善政,乞留以慰民望。上谕曰:“简用督抚,原以绥辑地方,爱养百姓。莫洛既能得民,其免处分,供职如故。”俄擢刑部尚书。

  十三年,吴三桂等奏请撤藩,上敕廷臣议,皆主勿徙,惟莫洛与米思翰、明珠议撤。三桂反,四川提督郑蛟麟等叛应之。二月,命莫洛经略陕西,拜武英殿大学士,仍管兵部,赐以敕印,既至,策遣诸军征四川。时蛟麟兵据广元百丈关,莫洛遣都统马一宝、将军席卜臣赴汉中,副都统科尔宽赴广元,击贼。十月,蛟麟将何德成犯宁羌,为官军所败,还奔四川,莫洛因遣提督王辅臣驻其地。逾月,蛟麟将彭时亨复据七盘、百丈诸关,劫略阳粮艘,截陆运栈道。

  广元军缺饷两月矣,总兵王怀忠所部溃散,而辅臣亦阴怀异志。辅臣故与莫洛有郄,奉檄使随征,益怏怏,藉口戎备寡,莫洛益以骑兵二千,少之;又以马疲瘠不任用摇军心,军无斗志。十二月,莫洛至宁羌,两营相去二里许。先是,上命莫洛统绿营步旅下四川,嗣虑巴蜀道险,令贝勒洞鄂率满洲骑兵兼程继进。军未至,是月庚寅朔,癸巳,辅臣煽所部噪饷,袭劫莫洛。莫洛督兵击却之。甫定,辅臣复率悍党至,炮矢雨坌,莫洛被创,卒于军。恤典久未行,二十二年,命予祭葬,谥忠愍,授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子常安,袭。

  陈福,字箕演,陕西榆林人。国初师定陕西,福以武举应募,从宁夏总兵刘芳名剿寇。叙功,授守备。又从都统李国翰下四川,迁遵义游击。康熙初,从总督李国英讨李自成遗党郝摇旗、李来亨等。叙功,加右都督衔,擢成都副将,迁重庆总兵。十二年,入觐,授宁夏总兵。

  吴三桂反,郑蛟麟以四川叛应之,遣使诱福。福家留重庆,弟奇官守备,妻子亦在贼中,贼以是劫福。福执其使,具疏入告,遣其弟诸生寿赍诣京师。上嘉福忠,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并官寿主事。辅臣据平凉,福上战守方略。十四年,擢陕西提督,进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又官奇参将。进规花马池,惠安、安定、定边诸城堡,以次皆下。上擢寿鸿胪寺少卿。福率副将泰必图乘胜薄固原,围之匝月。辅臣遣其将来援,城贼亦突出,泰必图战死。福引兵还灵州,斩逃将贾从哲、张元经以徇。

  上命福佐贝勒洞鄂攻平凉。福疏言固原有贼万馀,若我兵径趋平凉,虑贼断我饷道,当先取固原,上韪之。十二月,福督兵取固原。天寒大雪,士卒苦远役,且惩前败,有戒心。是月甲寅朔,乙亥,师次惠安,下令:“五鼓会食,集城下,后者斩。”夜半时,参将熊虎等鼓譟入,刺福死。上以赵良栋代,收虎及首谋把总刘德及营兵戕福者悉诛之,赠福三等公,以三等精奇尼哈番世袭,谥忠愍。建祠宁夏。擢奇天津总兵。时福子世琳、世勋并陷贼,命以寿子世怡袭爵。

  事定,寿弃官入四川求福妻子,得之遵义山中,将入都,上召世琳入见,问母子流离状,深愍之,命袭爵,改籍宁夏。旋授直隶三屯协副将。累迁古北镇总兵、銮仪使。世琳子益,益子大用,相继袭爵。益官至楚姚镇总兵。大用乾隆间官江南提督,所属游击杨天相,获海盗,总督苏凌阿谳以为诬,诛天相,大用亦被谴。嘉庆初,予守备衔,休致。

  王之鼎,字公定,汉军正红旗人。父世选,仕明为参将。归太宗,授三等昂邦章京。从世祖入关,征江南有功,进二等。卒,之鼎袭,进一等精奇尼哈番,署参领。从贝勒屯齐征湖南,击走李定国、孙可望。授正红旗汉军副都统。驻防贵州。康熙元年,授福建中路总兵,讨郑锦,克厦门、金门、古浪诸岛。三年,败锦将黄盛、林茂、裴德等,拔铜山卫,进三等伯。八年,召还,仍授本旗副都统。十年,授江南提督。

  十二年,授镇海将军,驻守京口。吴三桂、耿精忠相继反。上命之鼎分兵防安庆,而以安南将军华善帅师佐之。之鼎调崇明沙船,江阴、瓜洲战舰,扼津要,令绿旗水师驻黄浦操防,兼备水陆。上命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驻江宁,之鼎赞军事。十七年,改福建水师提督,加定海将军。闽寇日蹙,而楚、蜀间军事方亟,请移镇要地自效。

  十八年,调四川提督。十九年,到官,会寇犯永宁,遂率总兵李芳述等讨之,战屡胜。六月,勇略将军赵良栋将进剿云、贵,调芳述守叙州,之鼎留镇永宁。九月,吴世璠遣将尤廷玉、胡国柱攻永宁,围之数匝。时城中粮尽已两阅月,之鼎犹率兵挑战,士气倍奋。嗣为贼诇知,筑长围以守。至是月甲子,寇穴城入,总兵费雅达,副将杨三虎,游击周尚功,守备李逢春、鲁明芝、席豹督兵巷战,皆死。之鼎解印付家人,令间道走成都,率总兵杨魁、何成德、王永世、傅汝友,游击陈先凤、陈田、刘应科等出御贼,身受重创。贼涌至,之鼎自度不能免,拔剑自刎,未殊,与魁等俱被执,传送贵阳。贼党夏国相等百计诱降,之鼎厉声叱曰:“死则死耳,肯向鼠辈乞活耶?”久之,贼知不可夺,遂遇害。魁等皆不屈死。事闻,赠之鼎太子少保,谥忠毅。子毓贤,官至贵州布政使,毓秀袭爵。

  费雅达,汉军正白旗人。自整仪尉累迁潼关副将。王辅臣叛,廷议设汉中总兵讨贼,以授费雅达,署都督佥事。进取汉中,破贼彝门镇,抵秦岭,拔北木城,与王进宝会师夺武关。叙功,加都督同知。永宁之役,城陷身死,赠左都督、太子少傅,谥忠勇。魁等皆予恤。

  从三虎等战死者,又有千总蒋得福、赵鸣凤、王英杰;从之鼎死者,又有从军荫生潘济世:并恤如例。

  李兴元,字若始,汉军镶黄旗人。以拔贡授直隶沙河知县,报最,迁祁州。历江西吉安、直隶永平知府,晋陕西陇右道。康熙十一年,授云南按察使。其明年,诏敕有司审理平西藩下逃兵。时平西勋庄棋布,管庄者杀人夺货,滋为民患。讼牒命、盗两案,兵居半。又勒平民为馀丁;不从,则曰:“是我逃兵也。”称贷重息,人或丝毫负,亦以“逃兵”诬之,有司亡谁何。兴元素持风力,谂知刘昆强项,令为审事官。有犯者论如法,部民德之,而大忤三桂意。

  三桂将叛,使冶者铸印,昆诇知,白兴元,兴元启巡抚朱国治,趣入告。国治迟数日始发,为三桂逻卒所得,遂作乱。召各官集议,以国治苛虐失民心,杀之;迫授兴元伪职,兴元叱之曰:“汝内为国戚,外封亲王,受恩重矣,何叛为?我为丈夫,义可杀不可辱,惟一死以报朝廷。”三桂怒,杖而下之狱。云南知府高显辰及昆皆不屈,旋以兴元及昆戍腾越卫。十八年,师克湖南,时三桂已死,其子世璠使刺杀兴元。师困滇城,兴元二子荫秀、奇秀亦被杀。

  事定,其三子萃秀诣军所申诉,巡抚王继文上其状,赠太常寺卿。萃秀官至安陆府知府。昆当兴元未死,出避民间。事定,复补登州同知,迁常德知府。

  陈启泰,字大来,汉军镶红旗人。顺治四年,自贡生知直隶滑县,有声。行取,擢御史。奏言:“满洲部院官凡遇亲丧,宜离任守制,以广孝治。”从之。十一年,出为苏松粮道。康熙三年,调福建漳南道。八年,转巡海道。时山寇遍受耿精忠劄,势汹汹。启泰严保甲,立团长,亲督所司捕贼。有干禁令者,辄痛绳以法,奸宄屏息。

  十三年,精忠叛,伪檄至漳州。启泰密与海澄公黄梧议拒守,会梧病,精忠复招郑锦为助。启泰自度不能守,语妻刘曰:“义不偷生,忠不附贼,死吾事也。然死而妻子为僇,吾何以瞑?”刘请殉,家人皆原从死。乃以巨盎置酒下药,刘及侍妾婢仆饮者二十一人。幼子方六岁,持觞拜而饮。启泰朝服坐堂皇,召僚属与诀,引弓弦自绞死,僚属为殡。锦兵入,见置棺纵横,皆垂泪。事闻,赠通政使,赐葬祭。

  启泰子汝器,闻变,赴漳州迎丧,为郑锦兵掠去。逾二年乃脱还,诣京师,上念其父子忠义,加赠工部侍郎,授汝器右通政。三十三年,复予启泰谥忠毅。建祠福州,御书“忠义流芳”为祠额。汝器官至安徽巡抚。方精忠叛时,诸郡望风纳叛;所不肯以城降者,启泰死漳州,总兵吴万福死福宁。

  万福,汉军镶红旗人。初仕明为守备。崇德七年,师围松山,从副将夏承德来归,授牛录额真。入关,从征李自成有功,累叙二等阿达哈哈番。出为福宁总兵。张煌言兵屡入,与总兵李长荣分路击却之,累进右都督,精忠叛,万福婴城固守,城破,死之,阖家被害。幕客孙墢、百总潘腾凤并殉。事闻,赠万福左都督、太子少保,谥忠愍。

  陈丹赤,字献之,福建侯官人。顺治十七年举人,选授重庆推官,摄府事,兼署夔州府。时张献忠初灭,蜀东尚沦于贼,征师四集,丹赤给饷不乏。垦荒莱,缓刑禁,报最,迁刑部主事,再晋兵部郎中。出为浙江按察司佥事、分巡温处道,署按察使。

  康熙十三年,入觐,道山东。会吴三桂反,诏入觐官悉还治所。丹赤归至东昌,闻耿精忠亦叛,亟间道还。适平阳叛将司定猷构精忠兵偪瑞安,丹赤独居城上,泣谕父老,誓与城存亡。海寇朱飞熊乘间肆掠,乡民争入城,总兵祖弘勋欲不纳。丹赤曰:“城以人为固,人以食为命。民辇粟入城,民即兵,食即饷。亟宜纳之,与共守。”于是来者数万。寇涌至,攻南门甚亟,副将杨春芳忽撤兵去,人心汹惧。丹赤日驰牒乞援,晨夜徼循,以忠义厉士卒,皆感泣,愿死守。

  弘勋将以温州叛,阳遣游击马文始助守,实以诇丹赤,丹赤誓以身殉。六月甲午朔,弘勋陈甲仗华盖山,集文武官计事,欲以胁丹赤。千总姚绍英知其谋,劝勿往,丹赤不顾,策马去。至则兵露刃夹阶立,坐定,弘勋曰:“彼众我寡,将若何?”丹赤曰:“提标前锋五千人已集,且民心效死,战即不足,守自有馀。吾此来商以舟济师,顾乃计多寡邪?”弘勋曰:“舟安在?”丹赤语通判白鼇宸曰:“河干泊舟不少,皆乡民所弃。以济援师,何患无舟?”弘勋语塞,春芳厉声言曰:“城中粮尽,纵有兵有舟,谁为我用?”丹赤曰:“若言误矣。吾军粮饷足供六阅月,且远近乡民输粟入。若乃为此言惑军心邪?”有自怀中出帛书者,精忠招弘勋献城檄也,丹赤怒,碎而掷之地,曰:“此岂可污吾目?吾头可断,城不可得也!”弘勋执其手,好语慰之,丹赤曰:“封疆之臣死封疆,不知其他。”弘勋知不可夺,目千总高魁持斧拥丹赤出,骂益厉,执斧者断其臂,大呼曰:“臣事毕矣!”兵刃交下,遂遇害。十六年,浙江巡抚陈秉直疏请恤,赠通政使,谥忠毅。三十八年,上南巡,丹赤子一夔时为湖州知府,迎谒,上书额赐之。

  马閟,字奉璋,陕西武功人。顺治十一年举人,授山东昌乐知县,有惠政。康熙十三年,补永嘉。明决有才,清覈图籍,不数月而政成。华盖山集议,弘勋戕丹赤,閟跃而起曰:“国家豢若辈,反党贼杀封疆大吏,吾耻与若辈俱生!”遂骂不绝口,同时遇害。事闻,赠布政司参政。三十五年,敕建祠温州,祀丹赤及閟,亦曰“双忠”。四十二年,上南巡,閟子逸姿官江南布政司参议督粮道,迎谒,疏引丹赤例求赐谥,上允之,谥忠勤,亦赐御书额如一夔。丹赤役林莪、仆张亦宝,閟从子颖姿,皆从死。

  叶映榴,字炳霞,江南上海人。顺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时方严治江南逋赋士绅,映榴在籍中,降国子监博士。累迁礼部郎中。出榷赣关,会吴三桂叛,赣南北路绝。映榴与同官守险要,抚流民,境获宁。提学陕西巡抚鄂恺荐其才,康熙二十四年,授湖广粮储道。清积逋,减耗羡,事有不便于民者,辄与大吏力争。

  二十七年五月,廷议省湖广总督,并裁督标兵。楚兵素剽悍,有夏逢龙者,尤桀黠,能以小信义结其伍,隐附之。檄既下,裁兵汹汹亡所归。总督徐国相还朝已登舟,众围诉索饷,不得,遂大譁。时巡抚柯永升初上官,映榴摄布政使才三日。事急,映榴白永升,请予两月粮遣散,不许。众入巡抚署,露刃呼譟。映榴复白永升,请好言慰遣之。永升出,众语不逊,永升曰:“若辈欲反邪?”众曰:“反也奈何?”刃伤永升臂,夺其印,复刃伤足,仆,遂拥映榴至阅马场。永升得间自经死。逢龙自号“总统兵马大元帅”,帜以白,迫布政使以下官受伪职,映榴绐以无杀掠,三日后徐议之。乃令其妻陈奉母吴自水沟出,解印付其仆,乃手具遗疏。是月丁酉,朝服升公座,骂贼,拔佩刀自刎死。

  疏略曰:“臣一介竖儒,叨沐皇上高厚深恩,历擢今职。尝以洁己奉公,自矢夙夜,但媿才具庸劣,未效寸长。兹值裁兵夏逢龙倡乱,劫夺抚臣敕印,分兵围臣衙门,露刃逼胁。臣幼读诗书,粗知节义,虽斧锧在前,岂肯丧耻偷生?臣母年七十有六,在臣任所;臣长子旉,远在原籍;其馀二子尚未成童,茕茕孤嫠,死将安归?因遣妻女奉母潜逃。臣如微服匿影,或可幸免以图后效。伏念臣守土之官也,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义所当然。今勉尽一死,以报国恩。所恨事起仓猝,既不能先事绸缪,默消反侧;复不能临期捍御,独守孤城。上辜三十载之皇恩,下弃七旬馀之老母,君亲两负,死有馀惭。”上览疏,深愍伤之,召廷臣展读,闻者皆感泣。下部议恤,部议援陈丹赤例,赠通政使,特旨赠工部侍郎。次年上南巡,旉迎谒,手书“忠节”二字赐之,遂以为谥。立祠武昌,书“丹心炳册”扁以赐。

  雍正八年,录忠臣后,授其子旉凤阳知府;芳蔚州知州,寻改员外郎;孙凤毛内阁中书。与映榴同时死者,都司宣德仁,赠副将。

  论曰:功令褒死事,仓卒遇变与艰难效死者同,所以奖忠义也。莫洛与福,先事宜知有变,师行有进无退,虽死不挠。之鼎效忠于孤城,兴元抗节于大憝。若启泰、丹赤、映榴,皆能死其官者。启泰以其家殉,与马雄镇比烈;映榴遗疏款款,则又范承谟蒙谷自序之亚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儒学上·欧阳修
  雍正上谕 一、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雍正
  通鉴续编卷六·陈桱
  宋史全文卷十三下·佚名
  第四十二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黄士衡
  卷一百十七·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三十一·佚名
  一百八十二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二六七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一一七○一--六·佚名
  清高宗实录选辑四·佚名
  懿宗本纪·欧阳修
  汉纪三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司马光
  卷第廿二·佚名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题词·佚名

    题词放眼南瀛第一洲,輶轩余兴逐旄头:蛮陬象贝荒经阙,瘴谷龙蛇禹鼎收。白傅才名惊远贾,杜陵诗史带边愁。含葩磨盾供多识,想见岩畺雨露流!奉题竟山贤弟「台阳杂咏诗合刻」,却寄闽中即正。橘阴主人补勤陈锦初稿

  • 卷二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五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一正始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

  • 衡曲麈谭·张琦

    衡曲麈谭提要《衡曲麈谭》一卷,原不题作者姓名。此作又附载在《吴骚合编》卷首,《吴骚合编》是明骚隐居士所编,《衡曲麈谭》的作者,可能就是骚隐居士。骚隐居士又称骚隐生,又号白雪斋主人,姓张,名琦,字楚叔。精词曲,富收藏,曾选

  • 卷九·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九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东归 无边春意正冲融十幅归帆到淛东照水杏花红翦翦弄晴杨柳緑茸茸风光并入吟毫里山色都归醉眼中说与林间子规道丁寜不必向东风 东归见梅 老大无堪鬓似银

  • 第三十四回 齐嗣主临丧笑秃鹙 魏淫后流涕陈巫盅·蔡东藩

      却说南康侯子恪,本不与敬则通谋。他曾为吴郡太守,因朝廷改任张瓌,卸职还都。蓦闻都下有此谣传,不禁大骇。起初是避匿郊外,嗣得宫中消息,谓将尽杀高、武诸孙,乃拚死还阙,徒跣自陈。到了建阳门,时已二更三点了,中书舍人沈徽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三·乾隆

      后汉  肃宗孝章皇帝  【甲申】元和元年夏六月诏议贡举法  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疎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大鸿胪韦彪【字孟达平陵人贤之元孙】上议【畧曰□□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

  • 第三章 衰微时代·佚名

    ○第五十二节 旻宁得袭帝位之原因嘉庆二十五年,颙琰殂,第三子旻宁立,年号道光。推旻宁之所以得袭帝位,有二原因:一、乾隆五十四年,弘历秋犭尔木兰,令诸孙随行,旻宁时方八岁,亦与焉。行至张家湾,弘历亲率诸王校射,旻宁侍侧。俟诸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六三三 荟要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总裁总校等清单·佚名

    六三三 荟要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总裁总校等清单乾隆四十四年七月荟要处遵将乾隆四十四年四月初起至六月底止,呈进过《荟要》五次,缮写讹错,奉旨记过,应行汇核之总校、分校,逐次开具于后。其总裁董<诰>、总校

  • 一六〇 北大感旧录六·周作人

    九,刘叔雅 刘叔雅名文典,友人常称之为刘格阑玛,叔雅则自称狸豆乌,盖狸刘读或可通,叔与菽通,东字又为豆之象形古文,雅则即是乌鸦的本字。叔雅人甚有趣,面目黧黑,盖昔日曾嗜鸦片,又性喜肉食,及后北大迁移昆明,人称之谓“二云居士”,

  • 耶律解里传·脱脱

    耶律解里,字泼单,突吕不部人。世代担任小吏。解里早年隶属于太宗部下,提升为军校。天显年间,唐进攻定州,攻陷之后,解里为唐军俘虏。直到晋高祖即位,方才得以归国。太宗宽贷其罪,拜为御史大夫。会同九年(946)讨伐晋,军队驻扎于

  • 周世宗实录残本·王溥

    十一月,帝谓侍臣曰:「淮南独处一方,多历年所,外则结连北虏,与我为雠,稔恶深,朕不敢赦。今将讨除,与卿等筹之。」乃以宰臣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州行府事,以许州节度使七彦超副焉,又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已

  • 荅问第十九·孔鲋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夫圣人者、诚高材美称也、吾谓圣人之知必见未形之前、功垂于身后立教而戾天弗犯、吐言而辩士不破也、子之先君可谓当之矣、然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谓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

  • 变动篇第四三·王充

    【题解】本篇主要批判君主的政治和人的至诚可以感动天,使天气、天象发生变化的天人感应论。前面《寒温篇》是从君王的喜怒和刑赏能不能引起寒温之变来进行批判的。《谴告篇》是从天降寒温之变指责君王

  • 累教品第二十五·佚名

    佛告阿难。作是立者为如佛立。欲如一切智立。当随明度教。应是行者当知从人道。或从兜术天上来。久闻明度或行。所以然者,佛灭度後法於世间现。或於兜术天上现。有行若书者复转教人。欢乐合福知供养若干佛以来。不於应

  • 卷下·佚名

    嘉兴大藏经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卷下同门弟乐说今辩重编小参四月大尽师云进一步则逼塞虚空退一步则倾湫倒岳不进不退鹞子过新罗信非笼中鸟具得者个气宇则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衲僧得一而不虚度时光

  • 道光来安县志·刘廷槐

    道光本《来安县志》原由符鸿主持纂修。符鸿,湖南益阳人,乙丑(1805,嘉庆十年)进士,道光二年冬到任来安县令。道光三年清廷诏令各省纂修省志,因纂修《安徽通志》需向各府县征县志,符鸿遂组织人力在伍斯殡志的基础上纂修新志,至

  • 伦敦杂记·朱自清

    现代游记集。朱自清著。成都开明书店1943年4月初版,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5月将本书与《欧游杂记》合并,统名为《欧游杂记》印行新版。初版本收《自序》1篇和《三家书店》、《公园》、《房东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