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七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给还应退书籍折

一七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给还应退书籍折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六日

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覆奏事。

七月廿九日接奉上谕:各省购办云云。仰见圣主稽古右文,嘉惠士林,以期世藏珍守之至意。

伏查浙省办理遗书一事,臣前于奏覆天一阁范懋柱等恭献藏书折内,声明检除重复书籍,钦奉上谕,令先行给还,其余各家有似此者,一体办理。钦此。经臣将现已派员解往,眼同府县亲交范氏各后人收领缘由,并查明浙省书局办理章程,原系派分收掌,登号清检,各有专员,其购买与访借分别簿籍登记,将部数、本数,系某员经手、某家之书,逐一详记。除将入奏各书敬谨收贮外,若退还之书,悉系查明簿内原经手访借之地方官暨敎职绅士人等,开列书目、部数清单,即令解回,交还本人收领,取领报查销号,上下悉有稽考,不令承办之员扣留缺少及吏胥藉端需索。等情。于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七日恭折奏明在案。

嗣臣具奏之后,复节次恭进各书,亦续有拣存者,臣俱凛遵圣训,随时分别交还。现在并无存局未发之书。兹蒙谕旨垂询,体恤周详,并令将如何还给及何日给还之处覆奏。臣随一面敬谨恭录出示,一面复将在局档案详加清检,册内登记,挑退给还各种。如献书最多之鲍士恭等家,查系在省居住者,本家亲自赴局照单领回;其居住外府州县各家,均系解员会同地方官及经手敎职各员,造册面给,取领申报。他如四处零星访借挑退者,或按府,或按县,亦系开单汇解,给还本人。所有前项应退之书,自上年六月起,先后陆续交还,已于本年四月十七日给完讫,均有藩司暨府县印文并各家领状存贮在局。臣留心体察,实未经吏胥之手,无从需索掯勒等弊。

理合遵旨覆奏,伏乞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廿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二·李心传
  ●卷十一·魏泰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四·王祎
  卷之四百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西汉年纪卷六·王益之
  第四十八卷 孝义 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纪昀
  卷十八·宇文懋昭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五·佚名
  八七○ 谕辽金元三史承办官平恕等俱着加一级纪录三次·佚名
  ·请行保甲责成乡长书·丁曰健
  卷二百一·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汤舜民·隋树森

    汤舜民,名式,号菊庄,浙江象山县人,一说宁波人。曾补本县吏,而非其志,后落魄江湖之间。与杨景贤、贾仲明等交友甚厚,天性滑稽。明成祖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年间, 恩赍常及。所作杂剧《风月瑞仙亭》、《

  •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韦庄浣花集原序 余家之兄庄自庚子乱离前凡着歌诗文章数十通属兵火迭兴简编俱坠唯余口诵者所存无几尔後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羣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愁之文一咏一觞之作迄於癸亥岁又缀仅千余

  • 卷七十 前凉録一·崔鸿

    张轨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王耳十七世孙也家世孝亷以儒学着闻祖烈魏外黄令父温为太官令母陇西辛氏轨少好学明经有器量姿仪典则与同郡皇甫谧[字士安]友善隠于宜阳女几山太始初受叔父锡官

  • 第十七回 抗朝命甘降公孙述 重士节亲访严子陵·蔡东藩

      却说王元奉着隗嚣命令,出据陇坻,阻遏汉军。汉军尚未知确音,贸然前往,途次遇着来歙,也不过说是隗嚣拒命,未及王元出兵情形。耿弇盖延诸将,以为陇坻一带,尚无阻碍,待至来歙别归,即匆匆赶路,期在速进。哪知王元已安排妥当,静待

  •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一人名栋格矩 【卷一百三十一作动哥居固无解义但改字面】齐格 【马奶浆也卷一百三十一作七哥】阿【尔】娄阿里 【阿尔花纹也娄龙

  • ●崇祯记闻录卷二·佚名

    崇祯四年正月元宵节,齐门外东汇,创搭诗句故事十三种,竹篱茅舍,人物器皿,花木墙扉,事事逼真,皆具体而微,观者摩肩叠足,亦胜事也。一日中,崇明兵变,至缚县令。三月中,吴江赛会三日,闻有生龙活虎诸异物,好事者皆呼舟往观。崇祯六年,按台

  •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管仲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呜呼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惠王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

  • 卷之七·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七晋人程本着执中子华子曰:圣人贵中,君子守中,中之为道也几矣。寓中六指,中存乎其间,两端之建而中不废也,是故中则不既矣。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执#1,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赢,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林语堂

    重 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语译稳重为轻浮的根本,清静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总是持重守静;虽有荣誉,也是处之泰然,超脱于物外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智升

    (西域天竺国事)大唐西崇福寺沙门释智升撰出后汉书列传七十八案汉法本内传云。明帝永平年中。夜梦见丈六金人。光明特异色相无比。明帝寤不自安。至旦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曰。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陛

  •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举澧州洛浦和尚。僧问拨乱乾坤底人来。师还接否。浦竖起拂子。僧云。恁么则今日得遇明君也。浦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佛果拈云。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正觉云。若不

  • 卷第一·行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一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刊定记序云释氏教金刚经世所由来尚矣自秦至今凡几百载讽诵无卑高感应盈简牍利及幽

  • 序·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序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许叔微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

  • 世本四种·佚名

    《世本》是先秦史官的档案记录的汇编。原书已佚。作者未详。后人据各种古书征引的文字,推断本书原是周王朝分门别类保管的历史档案,由秦汉间人汇编增补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时,称本书有15篇。现知最早为本书作

  • 九经误字·顾炎武

    一卷。清顾炎武撰。炎武因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而坊刻之误又甚于监本,极不便于经籍流传,乃考石经及各种旧刻经籍作成此书,以纠正经籍在流传中的错字讹脱。其原则是凡监本有笔误显然易见者不录,与石经异文而两通者不录

  • 仪礼识误·张淳

    三卷。宋张淳撰。张淳生卒年不详,字忠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乾淳间大儒,与薛士龙、郑景望齐名,五试礼部而不中,被人荐之于朝,为人严谨深博,颇有才智。除《仪礼识误》外,还有《古礼》,已佚。乾道八年(1172),两浙转运判官直秘阁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佚名

    全一卷。略称顿悟真宗论。唐代慧光集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以问答体论述真性之开显及生死透脱之道,为唐代盛行之禅宗典籍。本书久已失传,今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敦煌出土本(伯希和第二一六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