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集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欧阳珣

字全美吉之永和人中崇宁五年进士乙科授忠州教知杭州盐官罢起授南安録靖康初如京师遇国难议割地力争忤时相命出使河朔进秩朝请郎将作监丞至深州犹力争金怒杀之绍兴中录其节子夭官其壻临江曾敏恭

靖康初朝廷议割三镇地公率其党九人上书曰地不可割越一日集议何?而下三十六人无异辞公廷争谓割地奉金非策且曰金志不在地愿力战战败而失其地他日我师取之直举以与之他日我师取之曲时宰怀谖迷国反白遣公莅割河朔地会深州等郡义不肯臣金皆固守不下金人以公至城下俾致朝命公恸哭谓城上人曰朝廷为奸臣所误汝等勉为忠义以报国吾不爱一死以谢朝廷金人怒执公送燕山遂死之

初公诣阙欲论事时盖靖康元年之冬金势方张甚公道出豫章会故人为帅惎公姑勿行行且及祸公叹曰吾平生患不得死所国蹙如此而谋国者日益鄙吾将有所开说说不合而死是吾得死所矣庸可避既被命赴金军即取告身文书畀同年生戴特立曰持此归报吾家吾不生还矣遂行

三松王才臣曰公之死难真舍生取义仗大节宁死不折者所谓英雄豪杰之士可以为事君之法也观其与故人帅及同年生之言其不肯折节以苟生盖素所蓄积非偶然一决之谅也予尝论女真诸逆酋其用兵行师未必得与刘渊石勒比而吾国又帖然无典午氏内阻外讧之警顾乃长驱直鹜莫或龃龉之者吾国空无人焉耳方金兵南牧河朔诸郡人自为守金贪利不顾絶黄河悬师深入以犯京师此兵家之所忌也当是时使得奇男子假朝廷一节纠合燕赵义附之士据险出奇以蹑其後使彼怀反顾之忧此一奇也奈何反先割地以肉饲虎耶此予因公之事拊膺扼腕痛悼于已往也

从孙文龙建公祠堂守道记之曰靖康建炎间庐陵郡死国事者二人监丞阳公死燕山忠襄杨公死金陵死一尔有二焉杨公死城欧阳公死使命有谓余曰欧阳公诚死使命与致命于敌国不我从则死之义也公之往也吾国则有辞矣势焰方炽京师方急三镇虽天下根本不敢爱也以是纾祸且为後图公奉命割地可也既至深军民固守不下公知人心未解即反其辞告之曰朝廷为奸臣误至此若等宜忠义报国吾已办一死矣金人怒执杀之此之谓违使命以死非死使命也义欤余曰公得死尚何言当崇殿之间渊圣非决有弃地意公亦力言不可且谓战败而失其地他日我师取之直举以与之他日我师取之曲时宰既诋其说又强以行大类汉遣狄山乘障事事不出武帝而出张汤耳使公竟致使命不死矣而岂公夙心哉当其慷慨城下痛哭以勉守者但见有吾心不见有使命非违使命也此时宰之命非君父之命此君父之命非宗庙社稷之命也臣受命于君君受命于宗庙社稷扬扬出疆举地以与人曰有使命在吾为宗庙社稷惧矣使皆类此一隶可办何以知义之士大夫为古语有之为人臣而不通春秋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故曰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利社稷则专之当时人心如此使所在皆固守不下其纾祸犹不愈于割地耶况不可割吾前言耶夫前言忤时宰意一宜死知不可顾不得已为此来二宜死固守不下者今摇之使背国归虏予何人三宜死死而死耳吾犹万一觊吾地之存夫义无定名要于忠忠不在小谅归于为国公得死尚何言云云呜呼公死何地公像在此公子为谁公世有祠其地址通衢面大江停车舣舟顾瞻而徘徊者尚其念曰人谁无死

陈彬曰谨按国史丙午之厄崇圮之殷以割地出使死焉者三一死于绦一死于磁其一死深则公也绦磁二使挟必割之计以往谓可逭死于金然终不能逭于绦磁之军民公主必不可割之议以往死固前定而诟金如奴就刃如归公身死金亦气死等死一也馨风秽闻越百年而如新公不死而未死之懦夫骨已寒矣又熟筹之河朔二埀瀛沧头角魏府心胸邢洺真定左右髀金纵不自爱死引髯蛇吭舒醉虎膊越堑踰藩即我仇雠傥迓一戈旁一矛婴所必趋蛇立可刳虎立可仆公始以微官率九人扼媚金者而夺之气念此至熟庭谋不辑黾俛共命君命曰可君义曰否孰与先办一死自献于殿陛犹可殉义改命也然死固等尔河朔军民百千万亿傥御命往者类如绦磁婉娩奉金谓弃地弃人皆上本指军民固未忍以此负国而忍使吾君先负此曲于军民耶城下要盟梁谿丞相耻之然宁请身代棁邺往力丐毋以使节他畀亦知此曹子望金口呿决不敢吐一健语以震苏吾国军民心胆也观公抵深面城痛哭曰朝廷为奸臣所误汝等当戮力报国万衆竦然知弃城者非朝廷也解扬登车宋城之人有以城毙而不从于夷公一死不躁用于殿陛间而用于幽朔亦知舍介秋而予忌者非正论所能激曾不如边朔沈劲之风犹能鼓动于一死之下以坚其不负宋之良心也罕以凶元几絷于潞太行之梁伊涧之翟昫海之魏崎岖戎马挠腋?胁使不轻得食息公一死所激犹几年而未已耶郡有贤牧罔罗轶蹟以风厉于厥邦厥民血气心知莫非臣子秉彛好德一是忠爱生则乌可已矣公耿耿于今犹生生直为生幸生为罔巍然炳然临女无贰于心独无慨乎铭曰枉矢蛇行南絶河津超腾次舍凌躐勾陈虮蝨臣工寸鉄排阖河山两戒有战无割附耳纩聪轺星北驰嚼龈励衆握节死之救日之弓救月之矢力胡能及心弗能已一士死命万夫死心燕南列城濬汤屹金委彼懦夫行屍卧胔九原倘逢顔忸颡泚古谁无死之死骨香千古大闲岿然斯堂

宇文虚中 肃愍公

字叔通成都华阳人

绍兴十五年公初使金为所留後为金用公知东北之士愤为左袵密以信义感发之从者如响乃与其翰林学士高士谈同谋欲因金主亶郊天就刼杀之先期以蜡书来告于朝欲为之外应秦桧拒不纳会事亦觉公与其子师瑗皆坐诛阖门无噍类

留正曰公之忠亦可考矣方建炎之初以资政殿大学士奉命使金国留系北庭抗节不屈故相秦桧用事尽归其孥于虏中则绍兴十二年也公在金既久其诸名王大族皆尊信之不疑因与其子师瑗暨伪翰林学士高士谈谋为复雠之举欲因九月金主祭天而刼之金之诸王宗亲约为内应不幸而功不成者天也而金人自此上下相疑浸行诛戮矣公之家巳碎于金手迹其祸端由于蜡弹之缴还则秦桧之为也是时国家中兴二十年而公之事不显最後张魏公招韩王来归始能言其详公无子有女以族人绍节为之孙明诏命以京秩至淳熙十一年更与恩泽二名令曾孙承受所以劝天下之为人臣者也

宋名臣言行録续集卷四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七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十 開寶二年(己巳,969)·李焘
  圣安本纪卷之二·顾炎武
  卷三十·朱熹
  三·王元稚
  今献备遗卷三十八·项笃寿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佚名
  一三八八 谕内阁刘墉着管理国子监事务铁保金士松着充武英殿总裁·佚名
  华峤汉后书卷三·周天游
   九、关于《苏东坡传》②·林语堂
  吐突承璀传·刘昫
  朴赛因不花、张庸传·宋濂
  卷九十·佚名
  卷二十一·佚名
  三 他在日本一年多——计划往英国留学·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352_1 【登柳州峨山】柳宗元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卷352_2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   牂牁南下水如汤。

  • 忠义集巻二·赵景良

    元 赵景良 编昭忠逸咏序士见危致命此立身之大节君子道穷之时但当委致其命以遂吾之志而已功业系乎时忠义存于我于汉唐得诸葛公狄梁公郭令公天下服之社稷生民赖之可为委质事君之法若时与道违当效杲卿真卿张巡许逺辈庶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脱脱

        徽宗四   宣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日下有五色云。壬子,进建安郡王枢为肃王,文安郡王杞为景王,并为太保。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

  • 卷之八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原李耳载卷下·李中馥

    文昌现像 魁星现像 大士昭报 梦得正凶 梦获逃僧 灵魂雪恨 秉理通神 注经掩骼 七日溺返 指甲出棺 冢气忌泄 趋吉奇灾 神感听琴 试法移栽 正术诛邪 女道归山 一字速化 披云僊去 云游异术 扶乩召异 点金代府 火化成佛 前

  • 通志卷四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諡略第一諡上序论五篇諡中諡法三篇諡下后论四篇諡上臣谨按字有不可避讳者諡法是也故此三篇并从本字序论第一古无諡諡起于周人羲皇之前名是氏亦是号亦是至神农氏则有炎帝之号轩

  • 王溥传·脱脱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他的父亲王祚,任州郡小吏,很有心计,跟从晋祖到洛阳,掌管盐铁事务,因母亲年老辞职归家,汉祖镇守并门,统领行营兵马抵抗契丹,委用王祚管理粮草;汉祖即皇帝位,擢升他为三司副使。在后周朝任随州刺史。后汉法律

  • 目录·郑兴裔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郑忠肃奏议遗集目録  别集类三【宋】卷上奏议疏请起居重华宫疏请罢建康行宫疏论淮西荒政疏请蠲扬民缗钱疏请行宣访疏论荐举疏论常平疏请禁传馈疏请行检验法疏请置澚长御海寇疏请寛民力

  • 诸法无行经卷上·佚名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人。其名曰众德庄严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光无障净王菩萨。高山顶自在王菩萨。爱喜净光菩萨。光蔽日月菩萨。

  • 卷第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破僧违谏学处之二尔时薄伽梵诣常集堂。于大众中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于此世间有五种师。云何为五。如有一师。戒实不净自言戒净。然诸弟子由共住故知不清净。遂相告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 续附·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唐麟德元年于京师西明寺撰述维唐龙朔元年春三月。西华观道士朝散大夫郭行真敬造。真惟。佛道称圣。咸作化于含元。宝乘灵宝。俱开津于有识。然则承俗训。一风轨于醮章。佛垂法网。是舟师于形有。自非统括

  •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九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遯入瑞州九峯。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

  • 缁门崇行录跋·祩宏

    崇行录者。履真尚朴。穷原达本之谈也。矧末法群机皆成孟浪。端心契理无越於兹。故我大师。三藏总持一心普运。大悲之极爰启斯文。诚为济苦海之慈航。烛幽途之宝炬。条分缕析。树义森严。恍若奏八音於清庙。而冲然逸响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四·介庵悟进

    住苏州青莲禅寺嗣法门人真炯编小参冬至小参僧问仲冬严寒即不问一阳来复事如何师云七花八裂僧云秪如拨转天关掀翻地轴是什么人境界师便打僧云恁么则独步大方去也师云看你出丑乃云群阴剥尽一阳复生范蠡湖寒冰发焰陶朱里

  •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

    日本川端康成(1899~1972)发表于1926年的中篇小说,为作者成名作。小说以沉郁的浪漫笔调描写青春的觉醒和真诚的爱情。主人公——20岁的大学生“我”在旋途中和情窦初开的14岁舞女萍水相逢,逐渐倾心,“我”尾随舞女所属

  • 昭明太子集·萧统

    六卷。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 (今江苏武进) 人。曾编 《文选》三十卷,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为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自己也擅诗文,有《昭明太子集》。据《南史》本传,统有文集二十

  • 金石缘·佚名

    原名《金石缘全传》,又名《巧合金石缘演义》。清代静恬主人撰,其人不详。全书分为八卷,每卷三回,共二十四回。有嘉庆五年(1800)鼎翰楼刊本、嘉庆十九年(1814)崇雅堂刊本、嘉庆二十一年(1816)同盛堂刊本、咸丰元年(185

  •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佚名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清修《四库全书》资料最完备、最详尽的原始资料汇编。主要内容包括:(一)乾隆帝为纂修《四库全书》及禁毁书籍所颁发的谕旨,以及嘉庆帝为办理空函书籍所颁发的谕旨;(二)军机大臣及四库全书馆总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