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钱道戢传

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父钱景深,梁汉寿县令。

道戢少时以孝行著称,年长后,颇有治事之才略,高祖未显时,将堂妹嫁给了他。从高祖平卢子略于广州,授职为滨江县令。高祖辅政,遣道戢随世祖平定张彪于会稽,以功拜为直阁将军,任员外散骑常侍、假节、东徐州刺史,封为永安县侯,食邑五百户。仍领兵三千,随侯安都镇守梁山,不久兼钱塘、余杭二县县令。永定三年(559),随世祖镇于南皖口。天嘉元年(560),又兼剡县令,镇于县之南岩,旋即为临海太守,镇南岩如故。

侯安都讨留异时,钱道戢率军出松陽以断留异之后路。留异乱平,以功拜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轻车将军、都督东西二衡州诸军事、衡州刺史,兼始兴内史。光大元年(567),增加邑户连同旧邑共七百户。

高宗即位,征辟欧陽纥入朝,纥疑惧,举兵来攻衡州,道戢与他作战,击退了他。及至都督章昭达率兵讨伐欧陽纥,以道戢为步军都督,从小路断欧陽纥之后。纥乱平,授职为左卫将军。

太建二年(570),随章昭达征伐萧岿于江陵,道戢另率众军与陆子隆焚毁青泥舟舰,又为昭达前军,攻安蜀城,受其降。以功加散骑常侍、仁武将军,增加邑户连同前邑共九百户。同年,迁任仁威将军、吴兴太守。未赴,改授使持节、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郢州刺史。王师北伐,道戢与仪同黄法..围历陽。历陽城平,便让道戢镇守。以功晋升为云麾将军,增加邑陈书户连旧邑共一千五百户。同年十一月染病卒,时年六十三岁。赠以本官,谥号肃。有子钱邈为后。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慎终第四十·吴兢
  卷二百六十六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杨仲良
  卷之五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自序·王国维
  卷之五十二·佚名
  第三二九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二二○二--六·佚名
  提要·郝经
  九七 在教育界里·周作人
  权会传·李延寿
  卷四十六·阿桂
  宫他为燕魏·佚名
  卷二百十一·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466_1 【享太庙乐章】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卷466_2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牛僧孺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

  • 孛罗御史·隋树森

    孛罗御史,蒙古族,先为山北辽阳等路蒙古军万户。延祐三年(一三一六)为周王和世王束称帝于和宁之北,封孛罗为御史大夫,授开府仪同三司典四番宿卫。不久和世王束至大都暴卒,孛罗被迫辞官。其曲作《辞官》

  • 卷三·杜文澜

    卷三酒泉子顾夐黛薄红深一首、春又去句、去字注叶仄、按上一韵意字不能以去字叶、疑至字之误、温庭筠词、玉钗斜篸云鬟髻句、戈氏顺卿云、篸去声、髻当作重、与下文凤&M007383;二字叶、又顾夐揜

  • 御选元诗卷四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二五言律诗八刘永之春日宴胡助教寓馆次传商翁韵高馆向山开相将海燕来兰殽升玉爼椒醑泻银杯雨竹藏幽鸟风花防绿苔伤春无限意偏忆豫章台畦乐园郭南抱瓮者久与世情疎砌长龙须草林开燕尾渠辘轳

  • 卷十九·李心传

     边防一  靖康建炎绍兴大臣和战守避说靖康中大臣言边事者为四说李伯纪欲战何文缜欲守李士美吴元中欲和白蒙亨唐钦叟欲去建炎绍兴闲大臣言边事者亦为四说李伯纪张德远欲战范觉民赵元镇欲守黄懋和汪廷俊秦会之欲和吕

  • 第五十八回 弑张后代宗即位 平史贼蕃将立功·蔡东藩

      却说西蜀来一方士,入见上皇,自言姓杨名通幽,法号鸿都道士,有李少君术,李少君系汉武时人。能致亡灵来会。上皇大喜,即命在宫中设坛,焚符发檄,步罡诵咒,忙乱了好几日,杳无影响。通幽入禀上皇道:“贵妃想是仙侣,不入地府,待臣神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三元 胡一桂 撰周周武王姓姬名发以木德王【家语】都镐京【镐长安县属永兴军武王即位十三年灭商是为元年己卯在位七年】周之先弃为之祖母曰姜嫄为帝喾元妃生弃好稼穑尧举为农师封邰舜命为后稷

  • 凡例·李天根

    一、是编始于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庄烈帝殉社稷、止于康熙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薨于金门,凡十有九年;载福、潞、唐、鲁暨绍武、永历诸王立国事。至本朝大政具在「国史」,非野乘所当及,故不敢妄赘一辞;惟命将出师、讨灭闯献

  • 卷六十九、复诏变法·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冬十二月,帝在行在,下诏变法。时经大创后,太后已恍然于国家致弱之原因,知此后行政之方针不能不从事于改革,以图补救,乃以决行新政之论旨布告中外。当日西人闻之,谓此实以巨额之代价而增一层之识见。然命下后

  • 十六年·佚名

    (丙申)十六年大明永樂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朔,上行賀正禮,仍奉上王至昌德宮,置酒廣延樓下,世子及宗親、駙馬侍宴。賜群臣宴,賜樂于議政府。1月4日○丁酉,遣大護軍趙菑于蓴城。上與兵曹判書朴信、都鎭撫韓珪、知申事柳思訥

  • 身之養重於義第三十一·苏舆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體莫貴於心,故養莫重於義,義之養生人大於利。奚以知之?今人大有義而甚無利,雖貧與賤,尚榮其行,以自好而樂生

  • 道體第一卷·朱熹

      1,濂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

  • 卷十七·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七     宋 易袚 撰夏官司马第四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

  • 卷第一·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一三宝部第一敬佛篇第一(此别六缘) ·普敬述意缘  ·念十方佛缘  ·念释迦佛缘  ·念弥陀佛缘  ·念弥勒佛缘  ·念佛三昧缘普敬述意缘第一夫大圣有平等

  • 宜麟策·佚名

    《宜麟策》,2卷,著者佚名。作者抄录了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宜麟策》1卷,又根据历代对嗣育的认识及作者自身体会再续1卷,分大意、畜德、培原、布种、胎教等内容(上卷详见《妇人规》),强调人类生殖中男精女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徽宗推崇老子,引 《庄》、《列》、《语》、《孟》、《诗》、《书》注《老子》。

  • 园生树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昼树度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