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是编始于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庄烈帝殉社稷、止于康熙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薨于金门,凡十有九年;载福、潞、唐、鲁暨绍武、永历诸王立国事。至本朝大政具在「国史」,非野乘所当及,故不敢妄赘一辞;惟命将出师、讨灭闯献、荡平南服,则书大帅氏名克某省郡县。然必遍检「明史」、考核群书,确然可据,然后编入。

一、是编编年,顶格大书「大清顺冶元年」,尊正统也;次行低一格书「崇祯十七年」,纪明事也。乙酉以后,次行低一格书福、唐诸王纪元,遵「纲目」列国例也。

一、是编正朔遵本朝「时宪书」顶格书,不用前明「大统历」;群书有用「大统历」者,必细查甲子,一一改正。如「明史」亦间有承旧文月日不改者:瞿式耜传云:『顺治五年闰三月,李成栋、金声桓叛。七年闰十一月十有七日,式耜遂与张同敞俱死』。考「时宪书」:戊子年闰在四月,庚寅无闰、闰在明年二月;是以「大统」之月日系于顺治之年也,不可从也。凡若此类,皆依「时宪书」是正。

一、是编以「明史」及「纲目三编」为经,顶格书;群书为纬,低一格书。群书与「明史」同者,止录「明史」;「明史」略而群书详者,补其说于「明史」之下;群书与「明史」异者,附其说于本事之下;群书有而「明史」无者,则跳行另列,注「见某书或某人」云。

一、一事而群书互见、各有详略不同者,则删并合一;或一事而群书所载各别、是非大相背谬者,则尽列群书之说,考其是非、真伪而着明之。至如许都、王之明、大悲、童氏诸案,是非真伪莫辨,则付之「以疑传疑」而已。

一、群书多载事迹、间有出于论断者,如文荪符(棅)、魏叔子(禧)、杨凫岫(仕聪)、钱饮光(秉镫)诸先生目击当时情事,其说不诬;故并采入。至屈山(大均)以叛臣编入「存仁录」,大乖正史;予不取焉。

一、福、唐、鲁、桂诸王皆以藩封建号,亨嘉、慈炎之辈并以宗室起兵。是编必详着其支派世系,一以别伦序之亲疏、一以辨兴复之诚伪;则群臣拥戴崇奉者,不待言而邪正自明矣。然「明史」自天启、崇祯以后,「本纪」不无漏略、「志传」更多矛盾;而群书载记,散见杂出,都无根底。如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沉雅王华奎于江中,后无传袭;周裔益阳王朝■〈土覃〉无子,国除;辽裔益阳王宪墉薨,亦无传;而野史载楚王益阳屯兵浙江,斥鲁王不当监国,为李长祥诛逐;亨嘉为隆武废杀,不着续封;而瞿式耜遗表云『靖江王父子未曾出城』,野史云『靖江王出走,世子、次子俱缢死宫中』。诸如此类,不可枚举。兹宁从正史阙文,不取浮词傅会。

一、姜瓖叛逆本朝,事在西陲,无关南服;以其称亦书永历年号,故亦附见。

一、诸臣奏疏,多从节略;间有载全篇者,皆从群书所载,非有去取。

一、唐、福王,群书或称王、称帝,概仍原文不改,以存真也。

一、编辑之下,偶有臆说,辄书片纸投瓮(原作甓)中。及是编脱稿,出而次第之,得若干则,题曰「读史论略」,附之卷首。非敢臧否前人,亦聊着善善恶恶之意云尔。

一、自甲申至壬寅十有九年,辑「纪元续表」;首大清、次庄烈,福、唐诸王并闯、献、金、王、郑成功等并列之;俾其兴亡存灭一览了然,亦是编醒心快目之一助也。

一、鲁王薨于金门,前明之子孙尽矣。独郑成功「遗孽」漂泊海洋、巢窟台湾,乘「三逆」之乱寇扰闽、粤,海上讫无宁宇;直至康熙二十二年七月,郑克塽归降,而「僭伪」悉平,皇图混一。因再辑「附记」一卷,以终其事。  

猜你喜欢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第二十一回 守襄阳力屈五年 覆厓山功成一统·蔡东藩
  第三十五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并起·黄士衡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二百八十一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单·佚名
  一一一 谕内阁着朱筠为编修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佚名
  秦王欲见顿弱·佚名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王世贞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八十一·佚名
  143.李世民取东都·林汉达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君宝妻·唐圭璋

      徐君宝,宋末岳州人。其妻被掠至杭,弗从敌,自投池水而死。   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上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

  • 赵眘·唐圭璋

      眘即孝宗,太祖七世孙,字元永。建炎元年(1127)生。高完无子,立为皇太子。受内禅,在位二十七年。传位太子,尊帝为寿皇。绍熙五年(1194)卒。纪元三:隆兴、乾道、淳熙。   阮郎归   远德殿作和赵志忠   留连春意晚花稠。

  • 卷二 【佚名的诗】·佚名

    卷二 【佚名的诗】残诗集 【(伯二五五五) 五十九首】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野烟暝村墅,初日惨寒山。步步针 【缄】 愁色,迢迢惟梦还。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朝行

  • 卷十八·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八 宋 王安石 编 李郢十八首【字楚望大中中进士及第为藩鎭从事兼侍御史】 夏日登信州北楼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 卷二百十八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二月盡其月   十二月丁巳朔,管勾兩浙路常平等事、著作佐郎王醇,令審官東院就移合入差遣,以殿中丞、審官西院主簿張靚代之。醇在任不推行新法故也。六月二十八日,張靚、趙子雲並為主簿,從韓縝所舉。

  • 宋季三朝政要卷六·佚名

    ○广王本末陈仲微咸淳为侍左郎官以言事切直罢乙亥除兵部侍郎修国史丙子从二王入广目击当时之事逐日抄录崖山败流落安南临殁有诗曰死为异国他乡鬼生是江南直谏臣安南国主以诗挽之曰痛哭江南老巨卿春风揾泪为伤情无端天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武帝时,西域内附为属地,有三十六个国家,汉朝为西域设置使者、校尉来统领保护西域,宣帝改叫都护。元帝又设置戊己二校尉,在车师前王庭垦种荒地。哀帝、平帝时期,西域自己互相分裂为五十五个国家。王莽篡位后,贬抑和改换侯王,自

  • 萧挞凛传·脱脱

    萧挞凛,字驼宁,萧思温再从侄。父亲术鲁烈,擅长相马,应历年间任马群侍中。挞凛幼时敦厚,富有才智和谋略,精通天文。保宁初,任宿直官,累任困难繁重之职。统和四年(986),宋国杨继业率兵从代州侵犯我国,攻陷城池。挞凛任诸军副部署

  • 第二十一节 南北意大利之合并·梁启超

    时玛志尼方在加里波的军中,参预百事,见大功之既就也,而加里波的自称摄政官无独立之意也。乃诘之曰:“何不布共和政?”加将军固爱共和者。虽然,其爱共和也,不如其爱意大利。将军之意,以为无统一则无意大利,苟应以共和而得统一者

  • 易经·序卦传·佚名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 宗法·张载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宗子之

  • 榕村语録卷九·李光地

    周易一易有交易有变易交易是对待变易是流行蔡虚斋谓对待是形流行是气某谓形有对待亦有流行气有流行亦有对待如天与地是对待是交易而天施之气入地生物水土之气上为云雨非流行变易乎春夏秋冬是流行是变易而春夏与秋冬非

  • 卷一百三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九  宋 卫湜 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曰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

  •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康有为

    歆修《六艺略》,既尽窜伪经遍布其中矣,无如伪书突出,师授无人,将皆疑而莫之信也。于是分授私人,依附大儒,伪造师传,假托名字,弥缝其隙,密之又密,所以深结人信者在此。然范升已谓左氏师授无闻矣。案经久远,无不破露,今发其覆,作伪之

  • 卷一百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有司彻【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郝氏敬曰承上?事毕有司彻室中馔傧尸于堂傧

  • 第二十六卷·佚名

    大可畏明王品第五十八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白尊者薄伽梵言。此不空罥索心王陀罗尼真言广大解脱莲华曼拏罗印三昧耶中。不空大可畏明王央俱舍真言大曼拏罗印三昧耶。能与一切修行真言者。大可畏明王央俱舍真言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