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卷三

酒泉子

顾夐黛薄红深一首、春又去句、去字注叶仄、按上一韵意字不能以去字叶、疑至字之误、

温庭筠词、玉钗斜篸云鬟髻句、戈氏顺卿云、篸去声、髻当作重、与下文凤&M007383;二字叶、

又顾夐揜却菱花一首、应以第二句收拾、翠钿休上面、面字注韵、第三句金虫玉燕、燕字注叶、第四句锁香奁、奁字注换平、万氏于面字作句、燕字不断、未注叶、均误、又水碧风淸一首与上同、

潘阆长忆西湖湖上水一阕、按释文莹湘山野录云、是潘阆自度曲、因忆西湖诸胜、故名忆余杭、与酒泉子不同、所论与词统合、应另立一调、

玉胡蜨

温庭筠秋风凄切伤离一首、万氏谓、与张泌胡蜨儿相近、决是一调、按张泌词、句法与此不同、似非一调、

孙光宪词、解飙&M014062;句、解字疑鲜字之误、

李之仪词、奄更阑三字、万氏作揜萸关、应遵词谱更正、

醉公子

史达祖词、神僊无皋泽句、皋当作膏、

上林春

杨无咎词、按逃禅集、正&M014062;日如熏芳褎句下、有流莺恰恰娇嗁、似为劝百觞进酒二句、应增、

纱窗恨

毛文锡二词、皆闲入仄声韵、万氏于第二句注换平误、

女冠子

牛峤词、寄语靑蛾伴句、蛾字、全唐诗作娥、应从之改正、

中兴乐

毛文锡词、翠鬟女句之女字、相与共淘金句之与字、丝雨隔茘支阴句之雨字、均闲叶仄韵、词谱从词&M021910;本补注、应遵改、

点绛唇

赵长卿词、万氏注云、沈氏别集选韩魏公病起恹恹一首、次句对庭前花树添憔悴、此误多对字、按韩词见花艹粹编、前后段第二句、倶作八字、并非误多、此注应删、

&M018701;溪沙[浣溪沙]

张曙词、杏花明月尔应知句、北&M007383;琐言、杏花作好风、尔作始、

&M018701;溪沙慢

周邦彦词、樱笋新蔬果句、胡仔苕溪诗话作莺引新雏过、

淸商怨

沈会宗词、谁遣鸾箫写怨句、遣误作遗、词谱从元人天机余锦更正、遣字当是短韵、

卜算子慢

张先词、也学狂花飞絮轻&M077878;句、花误作风、应从安陆集更正、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彭定求
  刘应李·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二十八·吴景旭
  ●卷六·钱振锽
  论小令第二十五·王骥德
  第二十九出 擒王·李渔
  五·郁达夫
  第三十七出 赐婚·周履靖
  叙·杜文澜
  ●卷十三·葛立方
  初集卷十八·乾隆
  卷五·高棅
  卷一百四十二·陈廷敬
  卷六百九十四·佚名
  第十七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阮阅

      ●卷二十四·用字门  子美有“同学少年多不贱”,“小径升堂旧不斜”,“群仙不愁思”,“夕烽来不近”,皆人所不敢用,甚类《周礼》“凡师不功”,《左传》&ldq

  • 小引·卢若腾

    诗之多,莫今日之岛上若也。忧愁之诗、痛悼之诗、愤怨激烈之诗,无所不有,无所不工。试问其所以工此之故?虽当极愁、极痛、极愤激之时,有不自禁其哑然失笑者,余窃耻之!岛居以来,虽屡有感触吟咏,未尝作诗观,未尝作工诗想;如痛者之呻

  • 二集卷六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古今体一百二十首【丙子四】常雩礼成述事崇隆玉陛泰坛圆咫尺明威对昊乾祭举常雩占角後泽沾三日洁斋前情知夏长秋成远顒吁五风十雨骈敢幸时和弛乾惕躬亲

  • 卷五十五·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脱脱

        ◎百官一   ○三师 三公 尚书省 六部 都元帅府 枢密院 大宗正府 御史台 宣抚司 劝农使司 司农司 三司 国史院 翰林学士院 审官院 太常寺   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嶷然自为一国。其官长皆

  • 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蔡东藩

      却说徽宗再相蔡京,复用京私亲为龙图阁学士,兼官侍读,看官道是何人?乃是京长子蔡攸。攸在元符中,曾派监在京裁造院,徽宗尚在端邸,每退朝遇攸,攸必下马拱立,当经端邸左右,禀明系蔡京长子,徽宗嘉他有礼,记忆胸中,即位后,擢为鸿胪

  • 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范晔

    (虞诩、傅燮、盖勋、臧洪)◆虞诩传,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祖父虞经,为郡县狱官,办案公正,存心宽厚,推己及人。每逢冬月,案件上报,常为之流泪。曾说:“东海于公高筑闾门,令容驷马高车盖,以为子孙必有做大官的。而其子定国终于做了

  •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徐广曰:“卷县在荥阳。”【索隐】:韦昭云属河南,地理志亦然。然则後置荥阳郡,而卷隶焉。音丘玄反,字林音丘权反。【正义】: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

  •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张荫麟

    第一节鲁国的特色当春秋时代,鲁是一个弱国,始受制于齐,继受制于吴,终受制于越。但它也是列国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毁灭和成周在春秋时所经几度内乱的破坏,更增加鲁在文化上的地位。前540年,晋韩宣子来聘,看到鲁太史所藏的典

  • 下经夬传卷五·孔颖达

    乾下兑上。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与剥反者也。剥以柔变刚,至于刚几尽。夬以刚决柔,如剥之消刚。刚陨则君子道消,柔消则小人道陨。君子道消,则刚正之德不可得直道而用,刑罚之威不可得坦然而行。

  • 卷上·王诩

      捭阖第一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

  • 论语朱子集注序说·真德秀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顔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歳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郷陬邑爲儿嬉戏常陈爼豆设礼容及长爲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爲司职吏畜蕃息

  • 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第二·康有为

    经学纷如乱丝,于今有汉学、宋学之争,在昔则有今学、古学之辨。不知古学皆刘歆之窜乱伪撰也。凡今所争之汉学、宋学者,又皆歆之绪余支派也。经歆乱诸经、作《汉书》之后,凡后人所考证,无非歆说。征应四布,条理精密,几于攻无可

  • 礼记析疑卷三十八·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三年问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贵贱谓义服篇中第言父母之丧者按丧服四制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眀于以恩制者则以义制者凖此矣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穷尽也止也夫鸟兽

  •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林语堂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0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语译]无言才能

  •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延寿

    夫证唯识理而登佛果。从初资粮位至究竟位。具几智而得成就。答。唯一无分别智。约初后有三种。一加行无分别。谓寻思等智。即是道因。二无分别智。即是道正体。三无分别后智。即是出观智。谓道果。问。此三智行相如何

  • 易经通注·傅以渐

    九卷,清傅以渐、曹本荣等著。 此书是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二月,傅以渐、曹本荣等奉诏而作。于十五年(1658年)完成。顺治诏书称:“自魏王弼、唐孔颖达有注与正义,宋程颐有传、朱熹有《本义》出,学者宗之。明永乐间,命

  • 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

    当代长篇小说。李英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小说以作者自己当年在河北保定做地下工作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描写了1943年作为华北日伪指挥中心的河北省保定城内,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敌伪组织内部进行政治攻势,

  • 八吉祥经·佚名

    全称《佛说八吉祥经》。佛教经典。南朝僧伽婆罗译。一卷。与八佛名号经同本,八吉祥即八佛之名号也。述说东方八佛之名号(即“八吉祥”),以及持诵此诸佛名号和此经之功德利益。异译本有:三国吴支谦译《八吉祥神咒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