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淹传(附成霄传)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自称晋侍中成粲的六世孙。祖成升,居家北海。父亲成洪,名字犯显祖庙讳,仕职刘义隆,为抚军府中兵参军。早年去世。成淹爱好文学,有气度志向。

太和年间,文明太后逝世,萧赜派其散骑常侍裴昭明、散骑侍郎谢竣等人前来吊唁,使者想穿着朝服吊唁。主客官员把他们抓了起来,说:“吊有常式,怎么能穿着朱衣入山庭呢?”昭明等人说:“我们本奉朝命,不容改易服装。”如此往复四次,昭明等人就是不换丧服。高祖命令尚书李冲,令他选择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再与他论执,李冲启奏派成淹。昭明说:“不知道魏朝不让我们穿朝服行礼,义出何典?”成淹说:“吉凶不问,礼有成数,去冠不吊,童孺共闻。过去季孙将行,请求依照遭丧之礼,千年以下,人们还在赞美。卿从遥远的江南前来吊唁,却不能按照吊丧程式办事,我正要问这义出何典,行入的得与失,何其异哉!”昭明说:“我们两国交和既久,南北都应互相理解。齐高帝去世,魏派李彪通吊,当时一开始不穿丧服,齐朝也不以此相疑,今天你们怎么能苦相逼迫。”成淹说:“李彪致吊之日,朝廷命他带上吊丧的服装,而齐不遵高宗追远之心,刚过一个月便完丧事,李彪行吊之时,齐国君臣都已经钟鼓鸣玉满庭,貂裘丽饰光耀白日,内外百官,朱服焕然,李彪不受主人之命,又何容独穿素服夹杂在衣冠楚楚的百僚中间?你责问虽高,我却不敢以之为然。我皇帝生性仁孝,比于有虞,服丧以来,百官都听宰臣调遣,卿岂能以此与齐相比呢。”昭明于是摇着膝说:“三皇不同礼,也知道他们得失在什么地方。”成淹说:“如果像你方才说的,卿认为虞舜、高宗不对了?”昭明于是相顾而笑说:“不孝的行为,仲尼有现成的责备,我这样的人也不敢乱说。我希望主人为我裁缝丧服,出使之人,只准备了换洗内衣,这既是戎服,不可以吊丧,希望你们借我黑衣帽,以申国命。今天被魏朝所逼,违背临行指授,还归南朝时候,我肯定会得罪本朝。”成淹说:“那里也有君子,卿将命折中,还南之日,一定会有高赏;若无君子,只要你有光耀国家的赞誉,即使被无理见罪,那又有什么关系。公正的史臣,自然会直笔而书。”后来,高祖派李冲问成淹,了解昭明都说了些什么,成淹如实汇报了情况。高祖下诏李冲说:“我所用得人。”仍敕送丧服丧帽给昭明等人,赐给成淹果品食物。第二天早上,引昭明等人入丧堂,皆令文武官员尽哀。后来授成淹正侍郎。高祖以淹清贫,赐给绢百匹。

太和十六年(492),萧赜派其散骑常侍庾荜、散骑侍郎何宪、主书邢宗庆前来朝贡,正逢朝廷在明堂有活动,因此登上灵台观看。高祖让成淹引庾荜等在馆舍南面瞩望行礼,事毕,还外馆,高祖赐予酒食。宗庆对成淹说:“南北两朝连和既久,而一段时间以来你们弃信绝好,为利而动,哪是作为大国善邻所应该做的?”成淹说:“大凡作为王者,不必拘于小节。中原有豆,善于采摘的收获便多,哪能眷眷守尾生之信。况且齐先帝历事宋朝,累世荷恩,就应当夺人宋朝之命?”宗庆、庾荜以及其他使者都相顾失色。何宪知道成淹过去由南入魏,便以手掩住眼睛说:“卿为什么不作于禁,而作了鲁肃?”成淹说:“我舍弃危殆之朝效力和顺之国,志行欲追迹陈、韩,和于禁有什么好比的!”何宪再也不说话了。

王肃投归朝廷,高祖以成淹曾经为官江表,下诏要他观察是非。于是成淹到王肃处与他交谈,还朝奏说情况属实。当时各方议论纷纷,还说此事不太确切。高祖说:“明天引他进来,我与他交谈,自然就知道虚实了。”等到高祖车驾出巡,王肃多派护从,帝让成淹当向导,一路遇到古迹,都让他知道。行至朝歌,王肃问这是何城。成淹说是纣都城朝歌。王肃说:“怪不得有殷之顽民了。”成淹说:“过去武王灭纣,帝都都居河、洛,中间因刘、石乱华,帝都便随司马氏东渡。”王肃知道成淹本隶青州,于是笑着对成淹说:“青州间为什么无其余种?”成淹以青州本属徐州,说:“青州间本非其地,徐州间有人今日重来。这你不是不知道的。”王肃于是伏在马上掩口而笑,回头对侍御史张思宁说:“刚才聊因戏言,反被别人咬了一口。”思宁驰马奏闻皇上,高祖大为高兴,对彭城王元勰说:“成淹此段表现足可制胜。”车驾到洛陽,王肃参与帝宴。高祖与王肃开玩笑说:“不久前行至朝歌,听说成淹与你很有一番往复,卿试着重新演示一回,如何?”王肃说:“臣前番在朝歌被成淹所围,没想到这事被陛下知道了。臣前番失言,一次就够受的了,哪里还能再说?”于是二人都大笑不止。高祖又对王肃说:“成淹能制住卿,其才也不简单。”王肃说:“成淹才辞实在难得,圣朝应该升他官职。”高祖说:“如果因这提拔成淹,朕担心更加有辱于卿了。”王肃说:“为臣委屈自己达进他人,这正可以显出为臣品德之美。”高祖说:“卿既被人所屈,又想求屈己之名,这于卿也太过了。”王肃说:“成淹既进官,臣得能屈己伸人,这就显示出陛下惠而不费的旨意来。”于是二人酣笑不止。于是赐予成淹龙厩好马一匹,加上鞍勒车免具,朝服一套,转任他为谒者仆射。

当时朝廷迁都,高祖以成淹搬家缺少人手,赐给劳力,送到洛陽,并赐予假日让他与家人一起行进。行至灵丘,正逢萧鸾派的使者来了,高祖派驿马征召成淹。帝车驾渡淮,成淹在路旁请见,高祖停驾引见他。成淹说:“萧鸾悖逆残虐,幽明之人都抛弃了他,陛下俯应人神,按剑江边,但敌人不可小看,蜂虿依然有毒,而况国家呢?臣殷切希望圣明君主保万全之策。”帝诏说:“这是前车之辙,能不谨慎吗!”成淹说:“臣听说向洛陽出发以来,诸多谏陈之人,都被陛下解官夺职,这恐怕不是圣明君主接纳臣言的好方法。”高祖说:“这是我的命而已,卿不得做干戈斧钺伐罪的事。”成淹说:“过去文王询于刍荛,晋文接纳赶车人的话,为臣虽然卑贱,但也敢与匹夫相比。”高祖优礼而容忍下来,下诏书赐给他绢一百匹。

高祖幸临徐州,敕成淹与吕龙驹等人主办舟船之事,准备经泗水入黄河,逆流而上,还归洛陽。军队驻扎在..郂,成淹看到黄河水流深急,担心有危险,于是上疏陈谏。高祖敕书成淹说:“朕因恒、代没有运漕之路,所以京邑百姓贫困。现在移都伊、洛,为的是道航四方,而黄河急流深浚,人们都难渡过。我有今天此行,必须乘流而上,为的是开百姓之心。朕知卿一片忠心,而今天朕不准备接纳你的意见。”诏敕骅骝马一匹,衣帽一套。除授羽林监,领主客令,加威远将军。

当时宫殿初构,建造务求广大,兵民运材,日有万计,而伊、洛水急,兵民苦于涉渡,成淹于是请求,敕在洛都二水上造浮航。高祖很赞赏,接纳了他的意见,准备在众官面前夸奖成淹,清晨上朝,百官在位,赐给他帛百匹,让他知掌左右二都水事。世宗初年,司徒、彭城王元勰说:“先帝本有成旨,成淹有归国之诚,加上历官著称,应加特别提拔。高祖虽然仙逝,诏言还历历在耳。”于是传知选辟部门,加授成淹为右军、领左右都水、仍为主客令。又授骁骑将军,加授辅国将军,都水,主客照旧。

成淹小心畏法,掌管国家迎来送往十年,四方贡聘之人,都送给他一些礼物,而他毫厘不受,全部退还,以至于衣食不足。于是请求外任。景明三年(502),出任平陽太守,将军职仍旧。还朝后,病逝。赠本将军、光州刺史,谥称定。

子成霄,字景鸾。也有学问,喜为文章吟咏。但是辞采不行,大多粗陋。与河东姜质等人朋游交好,诗赋时有所作。内行中人,共相嗤笑;而街巷乡里,浅识之人,则颂传成风,于是其作大行于世。官历治书侍御史而去世。

猜你喜欢
  卷二 贤明传·刘向
  第八十六回 信方士药死唐武宗 立太叔窜毙李首相·蔡东藩
  八四三 军机大臣奏王燕绪等呈请代奏谢恩片·佚名
  谢沈后汉书·周天游
  第三十五章 五原誓师·冯玉祥
  ·上督抚宪将军禀并致司道书·丁曰健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陈寿
  皇甫玉传·李延寿
  王则传·脱脱
  太祖本纪·脱脱
  蔡道宪传·张廷玉
  闗中奏议巻六·杨一清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王世贞
  各国禁烟公约·佚名
  卷一百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词随笔·沈祥龙

    ○论词随笔小序余偶学倚声,未谙格律,乃取宋、元以来诸家词,探究其忄旨。又历询先辈之能词者,偶有所得,则笔而存之。顾於词终未能工,亦不欲求其工也。光绪戊戌夏六月。○离骚之旨即词旨词者诗之馀,当发乎情,止乎礼义,国风好色而

  • 爱的灵感——奉适之·徐志摩

    下面这些诗行好歹是他撩拨出来的,正如这十年来大多数的诗行好歹是他拨出来的!不妨事了,你先坐着吧,这阵子可不轻,我当是已经完了,已经整个的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她脸上浮着莲花似的

  • 嵗时杂咏巻六·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人日【今诗】惠州人日二首蘓 轼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小市人归尽孤舟鹤踏翻总堪慰寂寞渔火乱黄昏北渚集羣鹭新年何所之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生物防有役谋身各及时何当禁毕弋看引雪

  • 卷四百四十二·列传第二百一·文苑四·脱脱

        ◎文苑四   ○穆修 石延年 萧贯 苏舜钦 尹源 黄亢 黄鉴 杨蟠 颜太初 郭忠恕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嗜学,不事章句。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行之士,修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与众龃龉,通判

  • 卷二 后赵录·崔鸿

      石勒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父周曷朱,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庭中。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幼而力耕,每闻鞞铎之声,或在前后,归以告其母,母以作劳耳鸣,非不祥也。会并州刺史司马腾执诸胡山东,卖充军实,将

  • ●卷一百八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九。   起绍兴八年十二月一日癸丑,尽其日。   吏部员外郎许忻奏论和议不便。   有旨引见吏部员外许忻是时金国使人张通古在馆忻具劄子极论和议不便曰:臣愚不肖向者两蒙召见擢置文馆未称塞白深用

  • 唐鉴卷二十二·范祖禹

    僖宗干符二年帝之为普王也小马坊使田令孜有宠及即位使知枢宻遂擢为中尉帝时年十四专事游戏政事一委令孜呼为阿父令孜颇读书多巧数招权纳贿除官及赐绯紫皆不闗白于帝每见常自备果食两盘与帝相对饮防从容良久而退帝与内

  • 卷之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纪昀

    忠义传宋 【二】○宋二傅察李翼【李耸 王唐臣 刘子英 阎城 折可与】张忠辅 孙益【孙谷】史抗稽古 稽哲 蒋兴祖 张确 李震李涓黄友 王士言祝公明 刘士英【王禀 方笈】 李邈【刘翊】张克戬 阮骏 姜

  •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曰:“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行已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 卷二十六·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六宋 吕祖谦 撰生民之什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音原】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孔氏曰周公成王致太平制礼以王功起于后稷故惟举之以配郊天焉礼

  • 卷三·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三     元 王元杰 撰庄公公名同桓公子在位三十二年按谥法胜敌克乱曰庄经元年春王正月程子曰继世者既非王命又非先君之命不书即位不正其始也胡氏曰不书即位内无所承上不请命也春秋绌而不

  • 卷十·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     宋 易祓 撰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闲粟而用之闲粟即甸地闲田所出之粟以质剂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行之以王命则谓之施惠行之以有司之常法则谓之散利无多寡不均之患

  • 不能代替·佚名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ldquo;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rdquo;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ldquo;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rdquo;临济禅师问道:&ldquo;那么,假如有人

  • 卷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陈氏)·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陈氏)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西秦北凉魏齐陈五录者。此亦乘时拯世利民宣化君也。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世居苑川为南单于。前秦败后遂称秦王。仍都子城。尊事沙门。时遇圣坚

  • 卷之三十八·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八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廪山忠禅师法嗣 建昌府新城寿昌无明慧经禅师 抚之崇仁斐氏子。生而颖异。性无嗜好。九岁入乡校。便问。浩然之气为何物。塾师异之。长

  • 人的条件·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什么是人的条件?阿伦特在介绍人的条件前先提出“积极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劳动是与人体生命过程对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最终的衰亡

  • 续世说·孔平仲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孔平仲撰。本书编集南朝刘宋至五代间朝野遗事,以续刘义庆《世说新语》,故名。有《宛委别藏》本、 《守山阁丛书》本、 《粤雅堂丛书》本等、十二卷,三十八篇。旨在增广《世说新语》,续其所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