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绍传
范绍,字始孙,敦煌龙勒人。少年聪敏。年十二,父命学习,师从崔光。因父亲去世废弃学业,母亲又告诫他说:“你父亲去世那天,令你远就崔生,希望你有所成就。而今已过丧期,你应遵照父亲成命。”孙绍又去赴学。
太和初年,范绍充任太学生,转算生,广涉经史。太和十六年(492),高祖选他为门下通事令史,选录事,令他掌奏启文案。高祖对他很好。范绍又被侍中李冲、黄门崔光所知,出纳文奏,大多委交给他。高祖曾经对近臣说:“崔光从容任职,全仗范绍从中出力。”渐迁强驽将军、积驽将军、公车令,加授给事中,迁任羽林监。
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请求征讨钟离,帝命范绍到寿春,共商进止大计。元澄说:“此番须兵十万,往返百日,涡陽、钟离、广陵、庐江,我想数道并进,但是粮草兵仗等军用物资,必须速速调遣。”范绍说:“计十万之众,往还百日,必须准备百日粮草。自秋以来,正在征召,我觉得兵仗可以集齐,但粮草恐怕不容易征满。有兵无粮,拿什么战胜敌人?希望王公好好考虑,为社稷安全多想想。”元澄沉思很久说:“确实像卿所言。”使者回朝,把情况禀报朝廷。后元澄征讨钟离,无功而返。
不久除授范绍为奉车都尉,转任右都水使者,录事职仍旧。服母丧去职。正值义陽刚刚光复,朝廷起范绍,除授为宁远将军、郢州龙骧府长史,带义陽太守。这年冬天,使者还都,逢朝廷有南讨之计,征发河北数州屯田兵卒二万五千人,加上戍淮兵马总共五万多人,广泛屯田。八座高级官员启奏范绍为西道六州营田大使,加步兵校尉。范绍勤于劝耕,连年大有收成。帝又诏范绍出使钟离,与都督、中山王元英讨论进攻钟离的事情,元英坚持认为一定可以攻克钟离。范绍观察钟离的城池防守,担心难以攻下,劝其回师,元英不听。范绍还朝,报告了具体情况。不久元英战败。帝下诏以徐、豫二州,民稀土广,令范绍量度地域,别建一州。范绍认为谯城为地形险要之所,置州有利,于是立南兖州。
范绍入朝廷为主衣都统,加授中坚将军,转任前军将军。追赏他营田之勤,拜授游击将军。迁任龙骧将军、太府少卿,都统仍旧。转任长兼太府卿。范绍量功节用,剔繁就简,凡是朝廷有所赐予,千匹以上的,他都别书复奏,然后出之。灵太后称赞其用心,敕范绍每个月入内廷见帝一次,诸项有益于国家有利于民众的事,都令他当面陈奏。出除安北将军、并州刺史。他清廉谨慎、遵守法令,颇得民心。正逢山胡侵犯边境,范绍不能予以打击,因此损害了他的声望。又入廷为太府卿。庄帝初年,范绍在河陰被害。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五 武帝上·令狐德棻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脱脱 卷一百三十八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五·王祎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五上·陈厚耀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七·佚名 一一八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明《琴谱》系世俗常用之法合将原书缴进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八·佚名 ·请班师书·丁曰健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陈寿 王敬则传·李延寿 王宰传·欧阳修 刘敏中传·宋濂 卷三十二·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