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初禀篇第十二

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文王得赤雀,武王得白鱼赤乌。儒者论之,以为雀则文王受命,鱼乌则武王受命;文、武受命于天,天用雀与鱼乌命授之也。天用赤雀命文王,文王不受,天复用鱼乌命武王也。若此者,谓本无命于天,修己行善,善行闻天,天乃授以帝王之命也,故雀与鱼乌,天使为王之命也。王所奉以行诛者也。如实论之,非命也。命,谓初所禀得而生也。人生受性,则受命矣。性命俱禀,同时并得,非先禀性,后乃受命也。何以明之?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曾孙公刘居邰,后徙居邠。后孙古公亶甫三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生文王昌。昌在襁褓之中,圣瑞见矣。故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太伯知之,乃辞之吴,文身断发,以让王季。文王受命,谓此时也,天命在人本矣,太王古公见之早也。此犹为未,文王在母身之中已受命也。王者一受命,内以为性,外以为体。体者,面辅骨法,生而禀之。

吏秩百石以上,王侯以下,郎将大夫,以至元士,外及刺史太守,居禄秩之吏,禀富贵之命,生而有表见于面,故许负、姑布子卿辄见其验。仕者随秩迁转,迁转之人,或至公卿,命禄尊贵,位望高大。王者尊贵之率,高大之最也。生有高大之命,其时身有尊贵之奇,古公知之,见四乳之怪也。夫四乳,圣人证也,在母身中,禀天圣命,岂长大之后,修行道德,四乳乃生?以四乳论望羊,亦知为胎之时已受之矣。刘媪息于大泽,梦与神遇,遂生高祖,此时已受命也。光武生于济阳宫,夜半无火,内中光明。军下卒苏永谓公曹史充兰曰:“此吉事也,毋多言!”此时已受命。独谓文王、武王得赤雀、鱼乌乃受命,非也。上天壹命,王者乃兴,不复更命也。得富贵大命,自起王矣。何以验之?富家之翁,资累千金。生有富骨,治生积货,至于年老,成为富翁矣。夫王者,天下之翁也,禀命定于身中,犹鸟之别雄雌于卵壳之中也。卵壳孕而雌雄生,日月至而骨节强,强则雄,自率将雌。雄非生长之后,或教使为雄,然后乃敢将雌,此气性刚强自为之矣。夫王者,天下之雄也,其命当王。王命定于怀妊,犹富贵骨生,鸟雄卵成也。非唯人,鸟也,万物皆然。草木生于实核,出土为栽蘖,稍生茎叶,成为长短巨细,皆有实核。王者,长巨之最也。硃草之茎如针,紫芝之栽如豆,成为瑞矣。王者禀气而生,亦犹此也。

或曰:“王者生禀天命,及其将王,天复命之。犹公卿以下,诏书封拜,乃敢即位。赤雀鱼乌,上天封拜之命也。天道人事,有相命使之义。”自然无为,天之道也。命文以赤雀,武以白鱼,是有为也。管仲与鲍叔分财取多,鲍叔不与,管仲不求。内有以相知,视彼犹我,取之不疑。圣人起王,犹管之取财也。朋友彼我无有授与之义,上天自然,有命使之验,是则天道有为,朋友自然也。当汉祖斩大蛇之时,谁使斩者?岂有天道先至,而乃敢斩之哉?勇气奋发,性自然也。夫斩大蛇,诛秦杀项,同一实也。周之文、武命伐殷,亦一义也。高祖不受命使之将,独谓文、武受雀鱼之命,误矣。难曰:《康王之诰》曰:“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如无命史,经何为言天乃大命文王?所谓大命者,非天乃命文王也,圣人动作,天命之意也,与天合同,若天使之矣。《书》方激劝康叔,勉使为善,故言文王行道,上闻于天,天乃大命之也。《诗》曰:“乃眷西顾,此惟予度。”与此同义。天无头面,眷顾如何?人有顾睨,以人效天,事易见,故曰眷顾。天乃大命文王,眷顾之义,实天之命也。何以验之?“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如必须天有命,乃以从事,安得先天而后天乎?以其不待天命,直以心发,故有先天后天之勤。言合天时,故有不违奉天之文。《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王者则天不违,奉天之义也。推自然之性,与天合同,是则所谓“大命文王”也,自文王意,文王自为,非天驱赤雀,使告文王,云当为王,乃敢起也。然则文王赤雀,及武王白鱼,非天之命,昌炽佑也。吉人举事,无不利者。人徒不召而至,瑞物不招而来,黯然谐合,若或使之。出门闻吉,顾睨见善,自然道也。文王当兴,赤雀适来;鱼跃乌飞,武王偶见:非天使雀至、白鱼来也,吉物动飞,而圣遇也。白鱼入于王舟,王阳曰:“偶适也。”光禄大夫刘琨,前为弘农太守,虎渡何。光武皇帝曰:“偶适自然,非或使之也。“故夫王阳之言“适 ”,光武之曰“偶 ”,可谓合于自然也。

猜你喜欢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晏婴
  兵守第十二·商鞅
  卷四 周公篇·王通
  门人黄修易录·王守仁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卷十六·杨简
  提要·吕祖谦
  卷九·张尔岐
  明解故下·章太炎
  掌葛/槁人·佚名
  缁衣·姚际恒
  卷第八·李遵勖
  佛学院置院舍记·太虚
  评沈译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学·太虚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慶芝堂詩集卷十三·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七言律詩一 ◆七言律詩一◆ 元日書懷 艾掄元招康東侯葉聖嘉魏文壁艾明德車宜年詩集余遠歸聞赴同用雄字 送富氏姊隨夫閩南 送車宜年鄉試 接閩南富氏姊書載饑寒甚迫感賦二章 都門秋 西征聞捷三章 生日書

  • 续集巻八·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八    宋 黄升 撰宋词刘叔安名镇号随如兄弟皆以文鸣有随如百咏刋于三山沁园春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想红尘醉防青楼小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吴下阿防江南老贺

  • 卷347 ·佚名

    苏轼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天僧。不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

  • 卷四十一·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一    元 方回 编子息类 五言【六首】 卜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 白居易 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

  • 卷一一六 晉紀三十八·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凡四年。   安皇帝義熙七年(辛亥、四一一年)   春,正月,己未,劉裕還建康。   秦廣平公弼有寵於秦王興,為雍州刺史,鎮安定。姜紀諂附於弼,勸弼結興左右以求入朝。興徵弼為尚書令、

  • 卷一百五十九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起仁宗慶曆六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壬午,監察御史唐詢言:「近者京師雨雹、地震,此陰盛陽微、夷狄侵侮中國之象。今朝廷以西北講和,寖弛二邊之備,臣常默以為憂。願下聖詔,申飭守邊之臣,其於兵防敢有慢隳者,以軍法

  • 卷一百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闽越王无诸【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

  • 江智渊传·沈约

    江智渊,济陽考城人。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子。智渊始任著作郎、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刘诞的后军参军。叔父江夷有盛名,江夷的儿子江湛又有美誉,父子都显贵发达。而智渊的父亲

  • 越王杨侗传·李延寿

    越王杨侗字仁谨,姿仪俊美,性格宽厚。大业三年(607),立为越王,炀帝每次外出巡幸,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杨玄感造反,杨侗与户部尚书樊子盖共同率兵抵抗。叛乱平息后,在高阳朝见炀帝,官拜高阳太守。很快就以原任官职留守东都。十

  • 罪惟录选辑一·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一纪安宗简皇帝鲁王监国(附)唐主(附)桂主(附)韩主(附)  ·安宗简皇帝安宗简皇帝,显皇帝孙、福王常洵世子也;名由松。福王初封怀庆,迁河南。崇祯十四年,贼自成陷河南,王被难;尚书吕维祺、承奉崔升死之。世子以宫眷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三封建考【八】异姓封爵四蒙古公一等诚勇公班第蒙古镶黄旗人乾隆十九年十月以剿准噶尔军功封一等子二十年五月以平准噶尔功晋封十二月以伊犂兵变尽节諡义烈巴禄班第子乾隆二十年十

  • 卷二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进徳业二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脩厥徳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防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臣若水通曰周公戒成王脩徳而曰永言配命者何盖

  • 论语集解义疏卷九·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阳货第十七疏【阳货者季氏家臣亦凶恶者也所以次前者明于时凶乱非唯国臣无道至于陪臣贱亦竝凶恶故阳货次季氏也】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注孔安国曰阳货阳虎也季氏家臣而専鲁国之政欲见

  • 卷六·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六宋 陈经 撰禹贡【夏书】此篇俱述禹随山濬川首尾与夫九州之界田赋之等土性之不同贡篚之所岀奏之于上而藏之史官史官从而删润以为夏书若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此是禹之辞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护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已能善得一切如来遍金刚智,摩诃瑜伽自在无碍,决定清净一切如来妙法智;已善

  • 雪峰真觉禅师语录卷之上·雪峰义存

      闽中得山居士 林弘衍 编次师讳义存。泉州南安曾氏子。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见旛华像设。必为之动容。年十二。从其父游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遽拜曰。我师也。遂留侍焉。十七落发

  • 糖霜谱·王灼

    一卷,宋王灼撰。他的家乡遂宁以盛产糖霜(指冰糖)闻名,遂总结种植甘蔗和制糖技术,大约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写成此书。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关于甘蔗和制糖的专著。分为七篇,首篇题“原委第一”,叙述唐大历年间邹和

  • 黄昏·王统照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载《小说月报》1923年14卷1—5号,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小说通过琼符、苕英、瑞玉三个妇女不幸命运的描写,控诉封建势力摧残妇女的罪行,反映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热切关注。省城大学生赵慕琏暑期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