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何等为六。一者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二者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三者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四者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五者天眼智证通波罗蜜多。六者漏尽智证通波罗蜜多。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起无量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克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速无碍。山崖墙壁直过如空。凌虚往来犹如飞鸟。地中出没如出没水。水上经行如经行地。身出烟焰如燎高原。体注众流如销雪岭。日月神德威势难当以手抆摩光明隐蔽。乃至净居转身自在。如斯神变无量无边。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神境智用。而於其中不自高举。不著神境智证通性。不著神境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神境智证通者,於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神境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天耳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耳。能如实闻。十方各如克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音声。所谓遍闻一切地狱声。傍生声。鬼界声。人声。天声。声闻声。独觉声。菩萨声。如来声。诃毁生死声。赞叹涅槃声。弃背有为声。趣向菩提声。厌恶有漏声。欣乐无漏声。称扬三宝声。摧伏异道声。论议决择声。讽诵经典声。劝断诸恶声。教修众善声。拔济苦难声。庆慰欢乐声。如是等声。若大若校皆能遍闻。无障无碍。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天耳作用。而於其中不自高举。不著天耳智证通性。不著天耳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天耳智证通者,於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耳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他心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所谓遍知他有情类若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若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若有瞋心如实知有瞋心。若离瞋心如实知离瞋心。若有痴心如实知有痴心。若离痴心如实知离痴心。若有爱心如实知有爱心。若离爱心如实知离爱心。若有取心如实知有取心。若离取心如实知离取心。若聚心如实知聚心。若散心如实知散心。若小心如实知小心。若大心如实知大心。若举心如实知举心。若下心如实知下心。若寂静心如实知寂静心。若不寂静心如实知不寂静心。若掉心如实知掉心。若不掉心如实知不掉心。若定心如实知定心。若不定心如实知不定心。若解脱心如实知解脱心。若不解脱心如实知不解脱心。若有漏心如实知有漏心。若无漏心如实知无漏心。若有心如实知有心。若无心如实知无心。若有上心如实知有上心。若无上心如实知无上心。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他心智用。而於其中不自高举。不著他心智证通性。不著他心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他心智证通者,於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他心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宿住随念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有情诸宿住事。所谓随念。若自若他。一心十心。百心千心多百千心。顷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多百千日。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月十月。百月千月。多百千月。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岁十岁。百岁千岁。多百千岁。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诸宿住事。或复随念。前际所有诸宿住事。谓如是时,如是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类。如是食。如是久祝如是寿限。如是长寿。如是受乐。如是受苦。从彼处没来生此间。从此间没往生彼处。如是状貌。如是言说。若略若广若自若他。诸宿住事皆能随念。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宿住智用。而於其中不自高举。不著宿住随念智证通性。不著宿住随念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者,於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宿住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天眼智证通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天眼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眼。能如实见十方各如克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色像。所谓普见诸有情类死时。生时妙色粗色若胜若劣。善趣恶趣。诸如是等种种色像。因此复知诸有情类随业力用受生差别。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赞美贤圣正见因缘。身坏命终当昇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诸妙乐。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毁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堕恶趣。或生地狱。或生傍生。或生鬼界。或生边地。下贱秽恶。有情类中受诸剧苦。如是有情种种业类。受果差别皆如实知。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天眼作用。而於其中不自高举。不著天眼智证通性。不著天眼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天眼智证通者,於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眼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天眼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漏尽智证通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漏尽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有情。若自若他漏尽不荆此通依止金刚喻定。断诸障习。方得圆满。得不退转菩萨地时。於一切漏亦名为荆毕竟不起现在前故。菩萨虽得此漏尽通。不堕声闻及独觉地。唯趣无上正等菩提。不复希求馀义利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漏尽智用。而於其中不自高举。不著漏尽智证通性。不著漏尽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漏尽智证通者,於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漏尽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漏尽智证通波罗蜜多。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圆满清净六神通波罗蜜多。由此六神通波罗蜜多圆满清净故。便得圆满一切智智。谓一切智。一切相智。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还住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智慧愚痴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寂静散乱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布施安忍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忿恚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精进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忍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慳贪持戒犯戒慈悲忿恚勤勇懈怠寂静散乱智慧愚痴心故。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六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无去来故。无布施无慳贪。唯假施设故。无净戒无犯戒。唯假施设故。无安忍无忿恚。唯假施设故。无精进无懈担唯假施设故。无静虑无散乱。唯假施设故。无般若无愚痴。唯假施设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著趣入不著不趣入。不著已度不著非已度。不著布施不著慳贪。不著净戒不著犯戒。不著安忍不著忿恚。不著精进不著懈担不著静虑不著散乱。不著般若不著愚痴。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当於尔时,亦不著布施者,不著慳贪者,不著净戒者,不著犯戒者,不著安忍者,不著忿恚者,不著精进者,不著懈怠者,不著静虑者,不著散乱者,不著般若者,不著愚痴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当於尔时,於著不著亦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毕竟空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当於尔时,不著毁骂。不著赞叹。不著损害。不著饶益。不著轻慢。不著恭敬。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毕竟不生。无生法中。无有毁骂赞叹法故。无有损害饶益法故。无有轻慢恭敬法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当於尔时,不著毁骂者,不著赞叹者,不著损害者,不著饶益者,不著轻慢者,不著恭敬者,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无有毁骂赞叹者故。无有损害饶益者故。无有轻慢恭敬者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当於尔时,於著不著亦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永断一切著不著故。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获功德最上最妙不可思议。一切声闻及诸独觉皆所非有。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功德既圆满已,复以殊胜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成熟有情。复以种种坚固大愿勇猛精进严净佛土。由斯疾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一切有情若劣若胜。若好若鬼。起平等心。是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有情起平等心已,复起利益安乐之心。是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心已,於一切法性皆得平等。是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性得平等已,普能安立一切有情。於一切法平等性中作大饶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於现法中得十方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共所护念。亦得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众共所称赞。亦得一切声闻独觉修梵行者共所敬爱。亦为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随所生处。眼常不见不可爱色。耳常不闻不可爱声。鼻常不嗅不可爱香。舌常不尝不可爱味。身常不觉不可爱触。意常不取不可爱法。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所获功德转增转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常无退转。当佛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胜功德时。会中无量大刍众从座而起。各持种种新净上服奉献世尊,奉已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从面门出种种色光。时阿难陀即从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此微笑。诸佛微笑非无因缘。唯愿世尊,哀愍为说。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此从座起无量刍。从是已後六十一劫星喻劫中。当得作佛皆同一号。谓大幢相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是诸刍从此殁已,当生东方不动佛国。於彼佛所勤修梵行。尔时复有六十百千诸天子众。闻佛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皆发无上正等觉心。世尊记彼当於慈氏如来法中。净信出家勤修梵行。慈氏如来皆为授记。当得无上正等菩提。转正法轮度无量众。皆令证得常乐涅槃。

尔时此间一切众会。以佛神力皆见十方各千佛土诸佛世尊及彼众会。彼诸佛土功德庄严微妙殊胜。当於尔时此堪忍界功德庄严所不能及。时此众会无量百千诸有情类各发愿言:以我所修诸纯净业。愿当往生彼彼佛土。尔时世尊知其心愿即复微笑。面门又出种种色光。时阿难陀复从座起。恭敬问佛微笑因缘。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汝今见此从座而起无量百千诸有情不。阿难白言:唯然已见。佛告阿难。是诸有情从此寿荆随彼愿力各得往生彼彼佛土。於诸佛所修菩萨行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在所生处常不离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精勤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安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祝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修行四念祝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苦集灭道圣谛。修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修行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行菩萨摩诃萨地。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及馀菩萨摩诃萨行。得圆满已,俱时成佛皆同一号。谓庄严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猜你喜欢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卷第三十八·普瑞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三·智圆
  佛说象腋经·佚名
  大般若經第二分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第二十七·佚名
  西藏剌麻溯源·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佚名
  追念王一亭长者·太虚
  守空品第十七·佚名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九·智圆
  卷四·道世
  赞禅门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伯升·唐圭璋

      水调歌头“和气应鼙鼓”一词,乃作者为寿武将而作。词中云“颇牧”、“长城”、“凯歌”、“家声”,而不及中原恢复。词或作于北宋时,作者或为北宋人。   水调歌头   瑞应杉溪县,光动极星宫。人间盛事此日,岳降自高

  • 魏子敬·唐圭璋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云:未详何处人。有云溪乐府四卷,不传。   生查子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   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尽梧桐影。

  • 卷一百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演山集黄裳字冕仲南平人为书生时常有魁天下志博学宏词尤邃礼经元丰五年廷试第一人政和间知福州尝为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迁尚书方三舎法行裳谓宜近不宜逺

  • 卷一百三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五 林逋 闵师见写陋容以诗奉答 顾我丘壑人烦师与之写北山终日悬风调一何野林僧忽焉至欲揖顷方罢复有条上猿惊窥未遑下 监郡太博惠酒及诗 尘事久谢絶园

  • 卷八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张 翥【字仲举晋宁人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音乐喜蹴踘不问家业其父忧之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户读书昼夜不辍遂以诗文知名

  • 卷之一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六·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六传第十敖汉部总传敖汉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有十里东西距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界柰曼西界喀喇沁南界土默特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二·佚名

    武宗杀陈王【孙之翰】毁拆佛寺【石守道】谏官疏皆匿名【范祖禹】李德裕谏不使监使多占精兵不以中诏指挥军事【范祖禹】宦官【范祖禹】藩镇【范祖禹 温公 子由】李德裕【范祖禹 张唐英 孙之翰 郑獬】杜牧【裴延龄

  • 第三十七章 郑州会师前后·冯玉祥

    我到长安,仍是住在旧皇城一民十一年时我所建造的督军署中,省政府另设他处,此地已由于右任先生改名为红城(后来石敬亭同志为陕西主席,又改名为新城)。首先来见谈的就是于右任先生。他和我详谈陕西军政党各方情形,讨论今后治标

  • 卷五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六氏族志三八旗满洲谱系二性佳氏【凡七派一出贝欢山秦一出英额一出长白山一出苏瓦顔一出鄂尔浑一出马察一出哈逹】穆尔察氏【凡四派一出绥分一出

  •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经籍考【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经类自易至小学皆据列史艺文志以分门目今续通考准明史艺文志之例增四书类其论语孟子各有专本仍依马氏分列二门而大学中庸之单行者亦仍入於礼记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 洪武六年九月己亥朔,置重庆府涪州长寿县,改夔州府开州为开县。 庚子,以工部侍郎刘昭先为礼部尚书,赞善大夫赵翥为工部尚书。 冀州枣强县旱,民饥,命有司赈恤之。 诏直隶府州及浙江、江西二行省

  • 卷二十三·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三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都人士之什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董氏曰缁衣公孙尼子作也其书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 卷第十八·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护法篇 宋 维琳传(天石附) 维琳。武康沈氏子。约之后也。好学能诗。熙宁中。东坡倅杭。请住径山。继登慧渊公法席。丛林蔚然。众心归附。久之惮烦。退静於邑之铜山。

  • 第八十一章 一王章·佚名

    彼[玛伽]王治世之间,有多数之大善业者,此处彼处,于大险难之山中,营筑(一)美都城村落,各处分住,以遵守世间之教。(二)诸敌所难攀举于斯婆山顶,建筑似阿罗加曼达之都,恰如耶沙瓦那[毗沙门天],(三)将军斯婆守于此处,以阻止启罗罗人之鬼,庇护其

  • 游戏的终结·科塔萨尔

    作者是胡利奥·科塔萨尔。这是作者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

  • 永乐大典书目考·郝庆柏

    研讨永乐大典之风近时始盛如袁氏同礼之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赵氏万里之永乐大典内辑出之佚书目其最着也据袁氏所考见存大典约三百册五百余卷而搜求未得之帙尚不与焉赵氏所考辑出之书亦无虑五百种并为着其版刻供人搜求可

  • 驳五经异义·郑玄

    经学著作。东汉郑玄著。一卷。东汉许慎撰《五经异义》十卷,叙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郑玄对此有许多不同意见,故著《驳许慎五经异义》。唐宋间二书皆佚,宋以后出现各种辑本。今本《五经异义》,辑自《初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