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观第十三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故大城不完,则乱贼之人谋。郭周外通,则奸遁踰越者作。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宫垣不备,关闭不固,虽有良货,不能守也。故形势不得为非,则奸邪之人悫愿。禁罚威严,则简慢之人整齐。宪令着明,则蛮夷之人不敢犯。赏庆信必,则有功者劝。教训习俗者众,则君民化变而不自知也。是故明君在上位,刑省罚寡,非可刑而不刑,非可罪而不罪也。明君者,闭其门,塞其涂,弇其迹,使民毋由接于淫非之地。是以民之道正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罚寡而民以治矣。

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以知也。其耕之不深,芸之不谨,地宜不任,草田多秽,耕者不必肥,荒者不必墝,以人猥计其野,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若是而民寡,则不足以守其地,若是而民众,则国贫民饥。以此遇水旱,则众散而不收;彼民不足以守者,其城不固。民饥者不可以使战。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故曰: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耘,寄生之君也。故曰: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

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蓄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故曰:“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故曰:“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

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宫营大而室屋寡者,其室不足以实其宫。室屋众而人徒寡者,其人不足以处其室。囷仓寡而台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费。故曰:“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乘车者饰观望,灸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故曰:“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

课凶饥,计师役,观台榭,量国费,而实虚之国可知也。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万家以下,则就山泽可矣。万家以上,则去山泽可矣。彼野悉辟而民无积者,国地小而食地浅也。田半垦而民有余食而粟米多者,国地大而食地博也。国地大而野不辟者,君好货而臣好利者也。辟地广而民不足者,上赋重,流其藏者也,故曰:“粟行于三百里,则国毋一年之积;粟行于四百里,则国毋二年之积;粟行于五百里,则众有饥色;”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凶。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什一之师,什三毋事,则稼亡三之一。稼亡三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什一之师,三年不解,非有余食也,则民有鬻子矣。故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铉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非私草木爱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故曰:“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博民于生谷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故曰:“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民毋余积者,其禁不必止,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故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则危亡随其后矣;故曰:“课凶饥,计师役,观台榭,量国费,实虚之国可知也。”

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州里不鬲,闾闬不设,出入毋时,早晏不禁,则攘夺窃盗,攻击残贼之民,毋自胜矣。食谷水,巷凿井,场容接,树木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之别毋自正矣。乡毋长游,里毋士舍,时无会同,丧烝不聚,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故帐礼不谨,则民不修廉,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乡官毋法制,百姓群徒不从;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故曰:“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者,而治乱之国可知也。”

入朝廷,观左右,求本朝之臣,论上下之所贵贱者,而强弱之国可知也。功多为上,禄赏为下,则积劳之臣,不务尽力。治行为上,爵列为下,则豪桀材臣,不务竭能。便辟左右,不论功能,而有爵禄,则百姓疾怨。非上贱爵轻禄。金玉货财商贾之人,不论志行,而有爵禄也,则上令轻,法制毁。权重之人,不论才能,而得尊位,则民倍本行而求外势。彼积劳之臣,不务尽力。则兵士不战矣。豪桀材人不务竭能,则内治不别矣。百姓疾怨,非上贱爵轻禄,则上毋以劝众矣。上令轻,法制毁,则君毋以使臣,臣毋以事君矣。民倍本行而求外势,则国之情伪竭在敌国矣。故曰:“入朝廷,观左右,求本朝之臣,论上下之所贵贱者,而强弱之国可知也。”

置法出令,临众用民,计其威严宽惠,行于其民与不行于其民可知也。法虚立而害疏远,令一布而不听者存,贱爵禄而毋功者富,然则众必轻令,而上位危。故曰:“良田不在战士,三年而兵弱。赏罚不信,五年而破。上卖官爵,十年而亡。倍人伦而禽兽行,十年而灭。”战不胜,弱也。地四削,入诸侯,破也。离本国,徙都邑,亡也。有者异姓,灭也。故曰:“置法出令,临众用民,计其威严宽惠,而行于其民不行于其民可知也。”

计敌与,量上意,察国本,观民产之所有余不足,而存亡之国可知也。敌国强而与国弱,谏臣死而谀臣尊,私情行而公法毁,然则与国不恃其亲,而敌国不畏其强,豪杰不安其位,而积劳之人不怀其禄。悦商贩而不务本货,则民偷处而不事积聚。豪杰不安其位,则良臣出,积劳之人不怀其禄,则兵士不用。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囷仓空虚,如是而君不为变。然则攘夺窃盗,残贼进取之人起矣。内者廷无良臣,兵士不用,囷仓空虚,而外有强敌之忧,则国居而自毁矣。故曰:“计敌与,量上意,察国本,观民产之所有余不足,而存亡之国可知也。故以此八者观人主之国,而人主毋所匿其情矣。”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郑玄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晏婴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陆世仪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林语堂
  卷二十一·黄伦
  卷二·傅逊
  周书·洪范·佚名
  卷十六·李钟伦
  (八)·钱穆
  稽古第四·朱熹
  卷二百一十四·佚名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敦煌坛经全文·佚名
  答尚法圆问(三则)·太虚
  佛遗教经讲要·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日祝福·戴望舒

    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祝福!我们的土地,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福!我们的人民,

  •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六张弘靖张弘靖字元理蒲州人嘉贞之孙延赏之子以?为河南参军擢监察御史累迁户部侍郎河中节度使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出为太原节度使终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九【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阏逄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徳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绍熈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帝朝重华宫 癸未金尚书省奏大兴府推官苏徳秀为礼部主事金主曰朕尝语卿百官当使乆于其职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学史卷一·邵宝

    (明)邵宝 撰○寅【凡三十章】重黎为帝喾髙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史记楚世家】日格子曰古有火正之官火之为政也

  • 职官六七·徐松

    黜降官四【宋会要】元佑四年正月十二日,诏正议大夫、宝文阁直学士、权刑部尚书谢景温别与差遣。以右正言刘安世言:「尚书位亚执政,建官已来,吏、户之外它曹多不并置并:原作「立」,据《长编》卷四二一改。,今创为新意,特设权官

  • 奏谳书二十一·佚名

    原文:六月癸卯,典贏告曰:不知何人刺女子婢最里中,奪錢,不知之所,即令獄史順、去疢、忠、大□固追求賊。婢曰:但錢千二百,操簦,道市歸,到巷中,或道後類塹拊,婢僨,有頃乃起,錢已亡,不知何人之所。其拊婢疾,類男子。呼盜,女子齔出,謂婢背有

  • 卷六十二 燕义第四十七·郑玄

    (陆曰:“郑云:‘名《燕义》者,以记君与臣燕饮之礼,上下相报之义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案《仪礼目录》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

  • 卷之十七 说林训·高诱

    说林训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因以题篇也。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契,刻。桅,船弦板。堕剑於中流,刻下船弦,言其於此下失剑。桅,读如左传襄王出居郑地汜之汜也。暮薄而求之

  • 青年修养问题·梁漱溟

    《读者通讯》编者要我写一篇关于青年修养问题的文章。我不喜欢说笼统的话;不喜欢跟随人家说,说了许多自己还莫名其妙的话。因此我倒要追问,什么叫做修养?修养个什么?修养于青年是否必要?我与读者都不要冒充内行。我们无妨假

  • 卷五百六十九·佚名

    △第六分法性品第六尔时最胜复从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若说诸佛微妙功德及大威神。诸佛如来因何得此微妙功德及大威神。惟愿世尊,分别解说。佛告最胜天王当知。如来所行及所得果。甚深微妙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護戒品第三十一   是菩薩如是行諸善道.   於善不善道 總相及别相 各各分别知 有二種果報。   十善業道總相果報者.若生天上若生人中.别相果報者.離殺生善行

  •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李叔同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庚辰地藏诞日在永春讲王梦惺记旧时王谢堂前燕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

  • 原子能与禅定神通·太虚

    ──三十四年冬在重庆讲──最近二颗原子弹一投,世界大战结束了,人类和平也实现了。此种原子能的发挥,不仅国际社会起了变化,即整个宇宙都起了变化,这是科学奇迹!由此研究到佛学的关系,佛学与其他宗教不同,就是近代科学进步,往

  • 长物志·文震亨

    著名造园理论专著。作者将身外之物视为“长物”,故名。清《四库全书》收录时认为本书“凡闲适玩好之事,纤悉毕具。”现在园林学界认为它是以造园为主的著作,为研究我国造园理论和技艺的重要参考文献。十二卷。明文震

  • 清史演义·陆士谔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40回。陆士谔著。有上海大声图书局1913年至1915年初版铅印本、上海中央图书公司1923年石印本、上海民众书局1929年石印本等。卷首有作者《序》。该书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写起,至宣统皇帝被推翻,中华

  • 御纂春秋直解·傅恒

    十五卷。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三年(1758),傅恒、来保、刘统勋、汪由敦等奉敕撰《春秋直解》,当年而成。以鲁十二公为十二卷,其中庄、僖、襄公篇帙较繁,各折一子卷,共十五卷。此书只列经文,不列传文,大旨在发明孔子本义,铲除

  •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简称大妙经,唐 达磨栖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