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

生性质直刚毅。

在北周时,起初当天官府史,因他恭谨勤勉,提升为夏官府下士,渐渐以聪明能干被人知晓,累次升迁,到转任内史中士。

遭父丧,离职守丧,悲哀太过,以至骨瘦如柴,世人称其孝。

守丧满期后,又当掌教中士。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知道他清白正直,引他任录事参军。

继而升任掌朝大夫,随行军总管是云晖打击背叛的蛮人,因其军功拜授仪同三司,赐缣采上千段。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赵绰为大理丞。

他执法公平,考绩连年最优,转任大理正。

继而升任尚书都官侍郎,不久转任刑部侍郎。

因处理梁士彦等人的问题,皇上赐他缣采三百段、奴婢十口、马二十匹。

每次有上奏、议事,他都神色严正,侃侃而谈,皇上很赞赏他,他渐渐被亲近重用。

皇上因为盗贼禁止不住,将要加重其法。

赵绰进谏说:“陛下推行尧舜的仁道,多存宽宥。

何况法律,是天下的大信,怎能失信呢?”皇上非常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因便对赵绰说:“如另有闻见,应该一条条陈述清楚。”任大理少卿。

过去陈国的将领萧摩诃,因他的儿子萧世略在江南造反作乱,摩诃应当坐罪。

皇上说:“世略年纪不满二十岁,又能干什么呢?无非因他是名将的儿子,被人逼迫罢了。”因此赦免了萧摩诃。

赵绰固谏,以为不可赦免萧摩诃。

皇上不可迫使他,想让赵绰退下去后,再赦免萧摩诃,因此让赵绰退下回去吃饭。

赵绰说:“我上奏的案件没有处理,不敢退朝。”皇上说:“大理,你就为我特赦萧摩诃吧。”因此命令左右放了摩诃。

刑部侍郎辛..,曾穿绯衤军,俗称“利于官”,皇上认为他这是在搞厌蛊,将杀他。

赵绰说:“按照法律,他不该被处死,我不敢奉诏。”皇上气极了,对赵绰说:“你爱惜辛..,而不爱惜你自己吗?”命左仆射高赹把赵绰杀了。

赵绰说:“我宁可让陛下杀我,也不让您杀辛..。”到了朝堂,解开衣服,就要开斩了,皇上派人对赵绰说:“到底怎么样?”赵绰回答说:“执法一心,不敢惜死。”皇上拂衣而入,过了好久,才放了他。

次日,皇上向赵绰道歉,慰劳勉励他,赐他缣采三百段。

当时,皇上禁止流通恶钱。

有两个人在大街上用恶钱换好钱,武侯抓了报告皇上,皇上下令全杀掉。

赵绰进谏说:“按法律,他们该受杖刑,杀他们非法。”皇上说:“不关你的事。”赵绰说:“陛下既然不以我为愚蠢昏暗,把我安排在司法部门,您想随便杀人,怎不关我的事?”皇上说:“摇不动大树的,应退下。”赵绰说:“我想感动苍天的心,岂只是撼动大树!”皇上又说:“吃羹的人,认为太热了,就先放在一边。

天子威严,你还想挫败吗?”赵绰下拜,更加上前。

皇上呵他退下,他不肯退。

皇上于是退了进去。

这时,治书侍御史柳..也上前切谏,皇上才作罢。

皇上因赵绰有诚实正直之心,常把他带到后宫去,有时碰到皇上与皇后同榻,就叫赵绰坐下来,一起讨论为政的得失。

前后给他的赏赐数以万计。

此后赵绰升任开府,又追赠他父亲为蔡州刺史。

当时,河东人薛胄任大理卿,与赵绰都有执法公平宽容的名声。

但薛胄处理案件凭感情用事,而赵绰严格守法,两人都很称职。

皇上常对赵绰说:“我对你,并不吝惜官爵,只因你的骨相不该富贵罢了。”仁寿中(601~604),赵绰在官任上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皇上为之伤心流泪,派宫中使者去吊口言祭悼,让鸿胪监护丧事。

有两个儿子,赵元方、赵元袭。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志第二十九·舆服二·宋濂
  卷二十九·燕一·佚名
  卷一 杂事第一·刘向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赵晔
  ●卷一百十四·徐梦莘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纪昀
  五七二 湖南巡抚李湖奏查出《国朝诗的》等违碍书籍分别办理缘由折·佚名
  路岩传·欧阳修
  郑侠传·脱脱
  孙忠、孙继宗传·张廷玉
  中日盟约·佚名
  卷三十二·孔毓圻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高文秀

    (须贾引祗从、院公上,诗云)齐邦为使有风尘,今日驱车又入秦。人道此中狼虎地,可能容易出关门?小官须贾,此来为秦国新拜一相,乃是张禄,遣人遍告六国,各以中大夫入秦庆贺。小官到此好几日了,争奈各国使臣也还有未到的,那张禄丞

  • 序·白居易

    白香山诗集序昔人谓大历後以诗名家者靡不由杜出韩之南山白之讽谕其最着矣就二公论之大抵韩得杜之变白得杜之正盖各得其一体而造乎其极者故夫贯穿声韵操纵格律肆厥排比终不失尺寸少陵而下亦莫如二公自后山妄斥昌黎已非

  • 卷六·苏泂

    钦定四库全书泠然斋诗集卷六     宋 苏泂 撰五言絶句岩壑兄去岁此时作春前四絶句姿媚可爱然犹有遗者因复作一首萦风送腊囬生意遍陈荄似织如丝处春从里许来夜二首明月耿清夜乱蛩啼草根幽人浑未寝独自倚柴门明月

  • 卷一百 天聖元年(癸亥,1023)·李焘

      起仁宗天聖元年正月盡是年七月   春正月丙寅朔,皇太后詔改元。上讀詔,號泣者久之,謂左右曰:「朕不忍遽更先帝之號也。」   庚午,契丹遣鎮安節度使蕭師古、咸州觀察使韓玉來賀皇太后長寧節。   宰相馮拯以疾在告,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万历八年五月己巳朔夏至遣定国公徐文璧代祀地于方泽○以端阳令节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书符金艾叶及讲官何雒文等六员有差○修理 天寿山牌坊桥路等处工成遣工部侍郎杨成祭 后土之神○壬申铸给分守下荆南道关防○

  • 西汉年纪卷七·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文帝八年冬十月齐王则燕王嘉河间王辟疆来朝【史记年表】是时匈奴彊侵邉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儗【音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梁太傅贾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埶可为痛哭者

  • 卷二十八·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八 文学翰苑上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字叔通成都人宋黄门侍郎以奉使见留仕为翰林学士承旨皇统初南人多在上京谋奉虚中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诏系狱先是虚中在朝语言谐谑诸贵族大臣久不

  • 卷七之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楚<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

  • 卷二·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圣德二雍正六年戊申二月丙戌上谕内阁据广东总督孔毓珣奏称龙门协副将景慧奉该管总兵官调取考验渡海遭风漂没又该协右营把总谢廷彦轮值冬季游巡带领兵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七章 袭明·林语堂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 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

  • 第76章·老子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1)。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2)。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3)。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4)。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5)。【题解】本章,表达了老子贵柔处弱的思想。老

  • 佛说戒香经 原文·佚名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佛说戒香经一卷宋三藏法师法贤奉诏译佛说戒香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

  • 佛说孙多耶致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除馑甚众。佛为说经。时有梵志。名孙多耶致。望见佛。即住拄杖。吐舌念曰。吾日三浴。啖果饮水。不受人施。吾行胜沙门行。子曹甘食好衣温蓐。讹贤非真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唐 义净译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制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玄枢。著灵文于宝偈。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寔资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佚名

      唐 不空译新译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序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

  • 卷第二·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信州博山能仁禅寺语录 佛成道日上堂。僧问。雪覆千山无点白。云空万里绝纤埃。未审甚么人。到此境界。师云。无缝袄子足风凉。进云。向上更请和

  • 父师善诱法·唐彪

    清代唐彪著,是一部专论教法、兼谈学法的语文教学著作。书中认为读书除益于作文外,还益于身心:“不读经史古文,则腹内空虚,文必浅陋。且经史之益,更在身心,读之其用又不止于作文已也。”建议“欲读一书,宜问有学者”,教师就应起

  • 咒时气病经·佚名

    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