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香山诗集序

昔人谓大历後以诗名家者靡不由杜出韩之南山白之讽谕其最着矣就二公论之大抵韩得杜之变白得杜之正盖各得其一体而造乎其极者故夫贯穿声韵操纵格律肆厥排比终不失尺寸少陵而下亦莫如二公自后山妄斥昌黎已非通论至香山诗辞旨虽主於畅达要自刻意陶浣而出之使人不复能寻其斤斲之迹当时尤多好之者方牛李之隙赞皇且憾及香山每束其诗不观刘宾客以为言则曰见便令人爱将回吾心矣憾之者犹若此好之者宜何如也呜呼岂非庐陵所谓怨家仇人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乎乃世多谬指浅率不经意语为白体甚者且拾东坡诔友之辞至以轻俗同讥抑又过矣今海内风雅駸駸起唐集旧本先後流布注韩集凡五百家白诗日在人口独无披榛莽而埽芜秽者徒以公诗视唐人独富辟如营邱濬壑则日求增拓为快若黄河千里望洋而叹但能考星宿於图经而不暇躬泝其源流之分合也自惟荒陋无所窥见窃尝习闻於先生长者之言既不敢附和而又重惜其误若目之尘翳当去务复其旧而已世之好公诗者必将辨焉康熙壬午余月古歙汪立名序

余好为诗尤喜读古人书尝以为诗者载道之文言若止嘲风雪弄花草则於六义尽去矣其後观唐书至白公乐天传公所言往往与余合因爱读其诗不辍乃知公立身本末无不合乎道特余事作诗人耳公为左拾遗时史载其谏草不一而足皆人所难言尝殿中面对情辞切至论执强梗宪宗未喻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绦云云赖绦救免噫公真古之大臣以道事君者与而或徒以诗人目之岂知公者哉公尝与元稹书略云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又曰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则公之立言载道为何如而岂屑屑嘲风雪弄花草以矜艳丽於雕章者比哉故余尝读公讽谕诗见兼济之志焉读公闲适诗见独善之义焉此公所以进退出处无往而不自得也今香山集徧天下顾俗本多讹浸失其旧於是汪西亭氏重编订而梓之旣蒇事请序於余余惟公之贤史载之公诗之美元序详之余能益一语乎哉惟愿世之好为诗如余者得公兼济独善之志而师之以进於道则於六义也几矣康熙癸未且月商丘宋荦序诗家好名未有过於唐白傅者旣属其友元微之排缵长庆集矣而又自编後集为之序复为之记旣以集本付其从子外孙矣而又分贮之东林南禅圣善香山诸寺比於杜元凯岘山碑尤汲汲焉或疑公旷逹不应戚戚於年岁之逾迈沾沾於官秩之迁除计禄奉之损益不知公之进退出处系时事之否泰恒恐後人论世者不得其详故屡见之篇咏斯则公之微意乎公集自宋李伯珍刋之吴郡何友谅刋之忠州二本均有年谱其後坊刻杂出渐失其旧或以谱非其要置而不录迄於今纰缪转甚余友汪君西亭氏患之旣定其卷次正其愆譌因彷国史表补撰年谱一卷书成旣镂板以行余闻尝熟毛氏藏有陈伯玉氏白文公谱假而观之则君所编悉与陈氏合而海图屏风一篇君力辩非讨淮蔡时事验之陈谱亦同於是人皆服君之考证余乃劝君并刋陈谱示诸学者陈氏有言维扬李德劭作为年谱而不编年踈略抵牾今者李氏谱亡而陈氏谱复出与君所撰一经一纬互相发明不可谓非斯文之厚幸矣康熙四十二年夏六月几望南书房旧史秀水朱彛尊序时年七十有五

猜你喜欢
  王易简·唐圭璋
  李昴英·唐圭璋
  法常·唐圭璋
  第十六出 夫妇死节·王世贞
  ●梦鹤轩梅澥诗钞题词·缪公恩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五集目录九·乾隆
  四集卷五十四·乾隆
  卷四百七十一·曹学佺
  卷三·高棅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一百四·陈邦彦
  卷五百七十三·佚名
  曲话提要·梁廷枏
  续补遗总目·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埴·唐圭璋

      埴字圣陶,号尧章,自号古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定八年(1215)生。宝祐四年(1256)第一甲第十六人。曾官太常博士。   点绛唇   绣被鸳鸯,宝香熏透蔷薇水。枕边一纸。明月人千里。   宿洒初醒,全不忺梳洗。抬织指。微

  • ●古诗源卷二·沈德潜

    ○汉诗  高帝  大风歌  《史记》:高祖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甜,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云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上言扫除群雄,未

  • 写给导演者·老舍

    首先我要说明:对于话剧的一切,我都外行,我之所以要写剧本是因为(一)练习练习;(二)戏剧在抗战宣传上有突击的功效。因此,我把剧本写成,自己并不敢就视为定本,而只以它为一个轮廓;假若有人愿演,我一点也不拦阻给我修改。导演者改动剧

  • 王仲元·隋树森

    王仲元,杭州人。元后期北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据《录鬼簿》载,他与钟嗣成相交有年,熟稔非常。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元人《图绘宝鉴》上有关于王仲元的介绍,称其擅长花鸟工笔,兼善小景之作,“用墨之法

  • 提要·许有壬

    (臣)等谨案圭塘欵乃集二巻元许有壬及其弟有孚子桢倡和之诗也有壬至正集及圭塘小稿已别着録至正八年有壬既致仕归乃以赐金得康氏废园于相城之西凿池其中形如桓圭因以圭塘为名日携宾客子弟觞咏其间积成巨帙名之曰圭塘欵乃

  • 卷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六 张九龄【字子夀韶州曲江人】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後行之戏因命仆继作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揺同持亦所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群英续集》·张次溪

    (清)麋月楼主(谭献) 撰●目录群英续集 沧海遗珠四人 昆山片玉 羣英续选十一人 附録金缕曲都门春感,为周郎赋四阕《羣英续集》后序●群英续集麋月楼主撰○沧海遗珠四人艾而张罗,时有逸翮。以志吾过,釆此珠璧。雏凤丹山去

  • 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脱脱

        刘拯 钱遹许敦仁 吴执中 吴材 刘昺 宋乔年 强渊明 蔡居厚 刘嗣明 蒋静 贾伟节 崔鶠 张根 任谅周常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进士及第。知常熟县,有善政,县人称之。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

  • 第六十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 寓正于谐东方善辩·蔡东藩

      却说卫子夫怀妊在身,被陈皇后察觉,恚恨异常,立即往见武帝,与他争论。武帝却不肯再让,反责陈后无子,不能不另幸卫氏,求育麟儿。陈皇后无词可驳,愤愤退去。一面出金求医,屡服宜男的药品,一面多方设计,欲害新进的歌姬。老天不

  • 大事记续编卷十八·王祎

    汉孝灵皇帝建宁元年春正月壬午窦武为大将军【以本纪修】庚子解渎亭侯即皇帝位改元【以本纪修】陈蕃为太傅与窦武胡广参录尚书事【以本纪修】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以本纪修】段颎大破先零于逢义山【本纪】解题曰

  • 卷三十·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二宋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二岁而孤母改适长山朱氏旣长知其世家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未尝解衣就寝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居

  •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宋神宗邵雍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因言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注史防所纪宰臣北人南人皆互有贤否岂独一王安石古称立贤无方顾所以用之耳至地气北南迁移谓有闗治乱尤不足信果如所云未闻郅治之世南方皆坚氷沍寒

  • 提要·邵宝

    臣等谨案学史十二卷明邵宝撰寳字国贤无锡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寳所著有左觿容春堂集诸书俱别着録此书乃其为江西提学副使时所作为卷十有二以象月又余其一以象闰每卷或三十条或二十

  •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钱穆

    盛唐的光辉,终于因安、史之乱而没落。自此以往,唐室政治,常在黑暗与混乱的状态下敷衍或挣扎。 一、唐中叶以后之藩镇唐自安、史之乱以后,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互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

  • 序·王引之

    經傳中實字易訓,虛詞難釋。《顏氏家訓》雖有〈音辭篇〉,於古訓罕有發明;賴《爾雅》、《說文》二書解說古聖賢經傳之詞氣,最為近古。然《說文》惟解特造之字,如:虧、曰。而不及假借之字;如:而、雖。《爾雅》所釋未全,讀者多誤。

  • 卷七十二·佚名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之三尔时具寿善现复答舍利子言:如尊者所云:何谓观诸法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色非常非无常。观受想行识非常非无常。观色非乐非苦。观受想行识非乐非苦。观色非我非无我。观受想

  • 急就篇·史游

    一名《急就章》,中国古代字书。史游著,唐颜师古注。史游,汉元帝时任黄门令。《急就篇》今本34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为7字句,以教学童识字。取首句“急就”二字为名。共2016字,起首5句说明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dharma-skandha-pa^da 。凡十二卷。印度大目干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