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炎兴下帙十四。

  起建炎元年十一月丁亥,尽二年正月十一日丙申。

  十一月丁亥朔曲赦应天府宿亳楚泗扬州。

  诏曰:朕法羲易之省方体周王之时迈粤自纂图之岁率勤巡狩之行比繇睢阳来抚淮甸历宿亳之境域过楚泗之郊圻观广陵形势之雄思艺祖规模之大讲求民瘼修举政纲念圣人之德好生常轸怀於矜恤而天子所至曰:幸得无望於惠绥矧复兹礼甚希吾人实众虽戒供须之扰甯微应办之劳驻跸之初惠恩可後宜敷庆宥用慰群情於戏。若日月之有光明或先临照如天地无不覆载咸所盖容思万方之罪在予尚一人之庆有赖悉蠲咎累共迪中和咨尔庶邦咸悉朕意。

  四日庚寅诏求能使绝域将万众者。

  诏曰:朕以眇躬嗣承大器属时艰戹栗如冰渊念二圣母后之未还震於梦寝而宗庙生灵之重任尝惧弗胜临御以来备殚智力而人多规利弗乐赴功靡图之馀难於振起遣两道奉迎之使未副所期为中原固守之图亦虑弗至思得忠信宏博可使绝域与智谋勇毅能将万众成朕孝弟之志而共安中原虑其湮沈弗能自达夫以天下之大祖宗德泽涵养之久宜多异材副朕延伫仰三省枢密院昭示朕意不以有无官资并许诣行在登闻检院自陈朕将不爱爵禄优加礼遇以表忠义济时之功。

  六日壬辰宰执早朝登御舟进榻前奏事。

  九日乙未王彦及金人战於太行山金人遁去。

  王彦在西山聚兵既集常虑粮储不继一日发军士运粟会奸人有告虏(改作敌)帅者金人乘虚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众稍却彦大呼勇士众(删此字)力战。且以强弩飞石齐发金人方稍退金人有死者皆以马负尸而去自此金人布长围欲持久困彦彦绝馈运者旬馀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

  遗史曰:时金人锐意中原特彦在河朔以兵势张甚未暇南侵一日虏(改作敌)帅召其众酋(改作首)领俾以大兵再攻彦垒酋领(此二字改作众)跪而泣曰: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必欲使某将者愿请死不敢行其为所畏如此。

  十四日庚子车驾次泗州。

  粘罕(改作尼堪)约诸酋(改作将)分寇(改作攻)河南。

  节要曰:粘罕(改作尼堪)知张邦昌之废故约诸酋分寇(此四字改作诸将分道入)河南东路窝里嗢(改作鄂勒欢)入寇(此二字改作出)山东西路粘罕(改作尼堪)入寇(此二字改作出)京西粘罕(改作尼堪)。又除女真万户娄室(改作罗索)为陕西路先锋都统以女真万户散离曷孛堇(改作萨里罕贝勒)黑峰(改作哈芬)以(删此字)副之寇(改作侵)陕西窝里嗢(改作鄂勒欢)自燕山率众由清沧渡河以寇(改作侵)山东。

  二十二日戊申知密州军事赵野弃城而去。

  赵野以前执政知密州见山东盗贼纵横宫仪据即墨不退翠华乃在淮甸王命不通遂个车担装载辎重以家属乘轿马弃一城军民浩浩长行军民偶语两日不定,於是杜彦等乘间作乱。

  二十四日庚戍密州军卒杜彦李逵吴顺反杜彦自称知军州事追执赵野杀之。

  赵野弃城去有守衙节级杜彦乐将节级李逵小节级吴顺三人者因民汹汹遂谋作乱。且曰:方今盗贼纵横一州生灵,岂可无主请自为知州军兵皆听命彦遂知州而逵与顺左右之彦遂遣人追野至张仓镇执野并其家属回癸丑彦等坐黄堂上其徒党声喏报捉到赵野彦曰:尔为知州自般老小欲向南去不知一州生灵谁其为主野不能应彦令取木驴来钉其手足野大惊乃呼曰:告太尉愿愬一言彦媟骂之众巳撮野跨木驴钉其手足矣。推出谯门迟而杀之取其头签於市用一笠儿盖其上百姓见者为之垂泪其家属徒党分去唯一子学老得脱彦等取密州一城强壮尽刺为军。

  二十五日辛亥金人陷河间府权府钤辖孙某廉访李某皆被杀。

  先是河间府黄潜善以兵赴大元帅府也。令钤辖孙某权府事金人犯(改作攻)河间府孙钤辖尽力御之高阳关廉访使者内侍李某屡率兵与金人接战河间府土民仗其忠勇金人攻城之西北角破而城中筑月城护其阙凡筑月城三重而次攻破时月城已近云:一营是日云:一营中遗火喧乱金人乘乱攻陷之大肆杀戮至於子城忽传令戢兵时城中士民死者已几半孙钤辖李廉访皆死於乱兵。

  二十七日癸丑车驾至扬州驻跸。

  窝里嗢(改作鄂勒欢)自燕山率众由清沧渡河以寇(此二字改作侵)。

  山东粘罕(改作尼堪)自云:中率众下太行渡河阳再陷西京。又遣女真万户银术(改作尼楚赫)拔束(改作博索)茶曷马(改作察罕玛勒)等以寇(以二字改作侵)汉上。

  节要曰:时郑建雄守河阳翟进扼河清白磊贼(改作敌)不得渡河遂攻河阳南城建雄之军遂溃粘罕(改作尼堪)兵得渡首败姚庆军於偃师庆死之西京官吏弃城南走残民开门以降粘罕(改作尼堪)遂入西京屯於大内以代州叛臣李嗣本知河南府事。且遣女真万户银术(改作尼楚赫)辈寇(改作侵)汉上粘罕(改作尼堪)不自行者以时宗泽守东京恐泽邀其後故自据西京与泽相持使汉上之寇(改作兵)无後顾之忧也。。

  十二月八日癸亥金人陷郑州知军州事董庠弃城走前知阶州董庠者因来勤王溃散无所归宗泽留守东京令庠知郑州金人犯(改作入)境泽出兵援之为金人所败庠亦弃城而走金人不入郑州而退去遂专往京西。

  遣史曰:金人寇(改作至)西京车驾在扬州金人议进兵残扰京西乃遣银术(改作尼楚赫)大王自泥水渡河犯西京西路制置河南尹孙昭远不敢当引兵即避之金人陷西京。

  十三日戊辰金人自龙门渡河沿河安抚使曲方遁走。

  自河东一路陷没画河为界朝廷以唐重帅关中重沿河置安抚使以统制将兵守河而安抚统制屡易最後以曲方为沿河安抚使方已衰老皓首黧面如鬼物统兵驻於韩城日以饮酒蹴鞠为事未尝治军故金人议侵关陕乃遣银术(改作尼楚赫)大王提兵一路扰京西。又一路自慈隰而南欲冠(改作攻)大王提兵一路扰京西。又一路自慈隰而南欲寇(改作攻)陕右娄室孛堇(改作罗索贝勒)统之唐重遣总管刘光弼赍金帛犒兵河上光弼至华州闻金人逼河遂留不进金人自龙门清水曲地方分夺桅渡河而方犹饮酒以告者为妄言金人出龙门山并河而南拒韩城四里方始觉知乃拥兵遁走光弼闻之不归长安而走邠岐。

  十九日甲戌金人寇(改作兵至)同州军知州事郑骧赴井死周良以同州降於金人。

  娄室孛堇(改作罗索贝勒)自清水曲渡河距同州犹七十里人心已动不安癸酉金人渐至同州通判及知县众官皆走甲戍同州闭门知州军事郑骧赴井死军民上城名为守御而喧乱无法金人至城下呼请官员打话军民谓寄居官承节郎前知沙苑监周良者子弟所出身可与打话遂同请良良辞不可军民曰:州。

  县见任官皆弃城去。若承节不向前承当则一城生灵皆遭荼毒良不得巳而从之令立青盖於城上金人遂就来打话。且令投拜良曰:如大金不杀戮愿以城降金人许之良出城见其酋(改作金将)请降金人渡河侵陕西首犯同州同州投拜娄宿孛堇(改作罗索贝勒)喜以良为定国军节度使知同州唯遣十数骑入城索寄居皇城官某追取金宝毕杀之。又入州学取书籍而去馀无秋毫之扰。

  遗史曰:秦桧当国郑骧之亲属为桧客情意密骧以死节赠通议大夫犹以为未录其叱骂金人之节加赠枢密直学士制曰:往者人习治安士丧廉耻遭时纷变坐视倾危盖平日诡随罔知尊主庇民之道故临事詟惧宜无仗节死难之人朕承多难每为永叹倘闻义烈岂无褒扬具官郑骧秉性刚明守身端靖始将使指旋剖郡符迨丑虏(改作强敌)之横侵能婴城而自固旁无应援迄以陷亡蹈白刃之在前叱群凶之愈厉虽加〈血阝〉典未慰忠魂载颁涣渥之恩增贲宥密之职灵兮英爽歆此宠荣後。又请谥谥曰:威愍骧赴井时金人犹未薄城初无固守与呵叱之节可谓诡冒矣。。

  娄室(改作罗索)自同州韩城县界越河以犯(改作入)长安。

  节要曰:时娄室(改作罗索)屯河中苏村官军扼蒲津西岸贼(改作敌)不得渡遂潜由上流韩城之域一夕履冰而过直犯长安,於是蒲津官军不战自溃。

  二十四日已卯金人(删此字)银术(改作尼楚赫)陷汝州提点刑狱谢京走被杀。

  银术(改作尼楚赫)陷汝州兵将扶提点刑狱公事谢京出城奔走为金人掩袭京被杀缉捕盗贼陈元等将军各散去将兵王俊聚众後据繖盖山有众数万。

  河东制置使王汭弃陕州奔於兴元府。

  王燮为河东制置使军於陕州同州既陷燮之兵溃乱不能整乃留张昱治陕燮率众由金商欲入川州县震骇欲闭门拒守独提点刑狱张上行破众议迎燮处於兴元府给其衣粮。

  建炎二年正月二日丁亥金人(删此字)银术(改作尼楚赫)寇(改作兵至)邓州安抚使范致虚弃城走权安抚使刘汲率众出战被杀。

  遗史曰:初河东制置使赵宗印退军取商州路出武关欲赴扬州到方城县遇范致虚使之知邓州兼西路安抚使致虚遂招宗印屯於邓州时建炎元年冬。

  也。至是致虚下车方仅一月而金人犯(改作兵至)邓州致虚闻风先遁去宗印以其兵挟民出城入房州往襄阳金人酋(删此二字)帅银术(改作尼楚赫)大王寇(改作至)城下转运使权安抚刘汲率将兵二千人及两都监出南门声言欲战,或以为出奔为金人所掩汲及两都监被拘执,或曰:登时被杀。

  乾道六年左宣议郎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刘进状伏念臣先祖父朝议大夫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使臣汲起自诸生遭时多故钦庙收之放逐擢使京西光尧录其劳效就除帅事於时国兵新破虏(改作敌)势方张汉沔之一南四面皆敌孤城散兵无经久计先祖父臣汲志在急公受命感遇慷慨自奋誓以死报乃建炎二年正月三日虏(改作敌)骑犯(改作至)邓州先祖父臣汲亲统将兵出城与虏(改作金)帅银术(改作尼楚赫)大王二十万众接战在本州城南当阵遇害五月六日奉圣旨赠两官特与两资恩泽当时死事实迹见於提点刑狱权州事程僎之所奏出战始末见於京西使臣将校之所供蒙恩褒赠见於武胜军之所被授吏部之所给一时事势与朝廷之委寄士大夫之论议则见於御史中丞许景衡章疏而先祖父臣汲忠义愤激凡所施置则见认冼状为当时先父臣裴自蜀闻难即趋京西朝廷俶扰告命沦失先臣蚤世诸父流离存没恩命两未获沾因这先祖父汲四十年死节未昭於时虽於其间累有申请值秦桧当路用兵时事务从阁束迄无行下自分此生赍恨永已诚不自意未死之年误蒙陛下召自远方擢寘三馆孤贱形迹一旦得遇天日昔之无告似可号诉累年於兹犹以遭遇圣明未有补报内抱沉痛抑而不发近者误蒙圣恩待罪史氏获与诸儒朝夕网罗放失旧闻稍知绍兴之间郑骧唐重之流赠官赐谥之典皆因其子孙自言得以推恩乃知圣朝於尽节之臣隐〈血阝〉崇终无所不尽而先祖父臣汲当艰难时仗节死义比於二人迹状显著徒以子孙贱远不能号天叩地请命圣世致使岁月引久史臣不书太常不谥忠义大节泯灭无闻其责在臣无以自赎使臣今日叨尘朝列谬当载笔日见已行之事而犹隐忍缄默。若不祈请将复何颜戴天履地仰惟皇帝陛下临朝励精大明黜陟日月之照细大不遗方将崇奖死忠敦劝名节使天下闻风有所砥砺是。又先祖父臣汲孤忠暴白之时子孙沉冤巨痛有所赴愬。

  之日重念国难以来州镇牧守不可胜数仓卒之间望风弃城盖十八九婴城自守百无一二至於整兵迎敌以必死抗节者。又绝无仅有昨来先祖父臣汲死事之迹既有上件帅臣所保奏武胜军所被受使臣将校所供诉吏部所给公凭臣僚章疏所论时事一一并可照验则臣吁天泣血泥首请命冀获彰闻亦固其所臣窃见唐安史之乱颜杲卿李恺张巡许远皆尽节於天宝之末至德之初而显於建中长庆之间差次於元和之世褒忠尚义以敬於时虽数十年久犹不可已致太常博士独孤及议郭知运谥谓不当以过时废礼则臣於此时控告君父犹不为迟检绍兴五年十一月四日圣旨指挥节文应守臣守御临难不屈死节昭著不以官品高下并令本路帅司保明指实闻奏特与赐谥臣先祖父臣汲事迹委是应得上件指挥臣今衔哀沥血伏诣阙下缴进以闻臣误被圣奖身居朝列莫敢兴造暧昧侥幸上恩一言涉诬罪当万死伏望皇帝陛下天地父母特轸睿慈哀悯死节之臣申诏有司考按事实悉依建炎绍兴诏书非独以慰九原孤忠蝼蚁小臣生死骨肉之幸亦,庶几激发忠义砥砺名节於风俗隆替不无所系伏候敕旨续据太常寺申检准绍兴五年十一月四日指挥节文(云:云:)今准省部备准都省批送下刘状乞赐祖父谥事今将递到录白照得故知邓州权西京安抚使赠大中大夫刘汲先因金人侵犯邓州统将官戚鼎提兵战殁蒙本路提刑程芾保奏赠大中大夫本司契勘本官系守臣战殁应得上件指挥正月三十日奉圣旨特与赐谥施行本寺今欲拟谥二月二十九日奉敕以孤垒抗方张之虏(改作敌)义弗图存示本朝有仗节之臣死为不朽敬(改作爰)徇易名之请因宏厉俗之规具官刘汲奥学决科诚心事上值奸回之恶直遭排摈而自如赐环於靖康更化之初分阃於建炎再造之日属兹穰守正扼贼(改作敌)冲众避敌(改作难)以苟全独舍生而徇难发归。若动尚想常山之威眦裂大呼不愧睢阳之战哀百身而奚赎节一惠以表尊虑国为忠捐躯曰:介冀英魂之如在歆〈血阝〉宠之不忘可特赐谥忠介。

  九日甲午签书武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李操叛降於金人。

  遗史曰:金人犯(改作兵至)邓州官兵守御刘汲被执守陴者已见金人作木栅围城矣。穰县典史可知某之子被。

  驱虏作栅金人遣入城使谕城中投拜格氏子呼於城下守陴者皆识之遂钩上城格氏子曰:银术(改作尼楚赫)大王兵十万取今日巳时攻城城破鸡犬不留。若能速便投拜则可以免祸有赵士习者福建人欲投拜签判李操者西京人不欲投拜曰:当尽死节赵士习曰:,岂不知尽节死而为忠虽死无益於事柰一城生灵何操语塞遂诺与赵士习出城见银术(改作尼楚赫)折箭为誓不洗城由是金人遂入城初渊圣用宰相白时中之议欲幸襄阳而邓州为行宫截留四川轻赍纲及聚粮草至是尽为金人所得。又需索百色技艺人及金银物帛如京师围城中根括之法。

  粘罕(改作尼堪)兀室(改作乌舍)屯西京。

  窝哩(改作鄂勒欢)陷青维二州。

  娄宿孛堇(改作罗索贝勒)陷延安府。

  金人陷延安府东城是时鄜延路经略使王庶在濬州家属在延安府奔走得达濬州权知延安府事刘洪与军民共守西城。

  十一日丙申金人银术(改作尼楚赫)陷均州知州杨彦明弃城走。

  先是靖康初金人方犯(改作至)河北而诸路州县军民皆杀归朝燕官唯均州有添差武当县丞不厘务任雄翔者燕山人三世及第有智算尚义慷慨闻乱即率归朝燕人约七十馀人家家所有食刀面刀以至果刀剃刀应干器械尺铁尽赴州纳之知州杨彦明信其然常卫护保存故人不敢犯未几有溃散兵犯均州境彦明令雄翔措置雄翔即授方略分委其众当之每出必胜均人亦赖之渐付以器甲兵马使防境内雄翔常语彦明曰:国家忘战久士卒懈惰不可用。若金人至必不可当前者边事初动时。若国家能尽取归朝燕人使之防边驭之有道犹可支吾今国家兵马更过十年後恐或可用彦明以其言为是及金人犯(改作兵至)境境内百姓流徙而去彦明计穷未知所措雄翔乃以其众送彦明全家上武当山与彦明叙别复聚其众还城中金人到雄翔迎入城,於是归朝燕人尽随金人北去。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十四校勘记。

  十一月丁亥朔(脱朔字)

  朕意不以有无官资(以应作论)王彦在山西聚兵(山西误作西山)彦大呼贾勇(脱贾字)以次攻破(以误作而)自汜水渡河犯西京(汜误作泥)自河东一路陷没画河为界(二句系接上条误作另行连下)

  知军州事郑骧(误作知州事)情意深密(脱深字)犹以为未足(脱足字)挟提点刑狱公事谢京(挟误作扶)

  欲闭关拒守(关误作门)吏部之所给据(脱据字)

  朝夕罗网散失旧闻(散误作放)虽数十年之久(脱之字)窝哩嗢陷青维二州(脱字)。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脱脱
  东汉会要卷十九·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佚名
  卷之七百三·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一·徐紘
  第三卷 常州府镇江府·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纪昀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薛举传·欧阳修
  王峻传·欧阳修
  孙固传·脱脱
  ●天台治略卷之四·戴兆佳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壎·唐圭璋

      壎字起潜,自号水云村人,南丰人。生嘉熙四年(1240)。入远曾为延平路儒学教授。延祐六年(1319)卒,年八十。有水云村稿、隐居通议传于世。   湘灵瑟   故妓周懿葬桥南   酸风泠泠。哀笳吹数声。碎雨冥冥。泣瑶英。花

  • 龚日昇·唐圭璋

      日昇号竹芗,或作竹乡(疑误),或作竹卿。嘉熙(1238)进士。曾为知县,后官侍郎。   柳梢青   范系尉美任   二十年前。君家桃李,种满螺川。凛凛英风,真如小范,不数梅仙。   薰风吹送朝天。指何物、装添去船。千首新诗,一

  • 第二十九出 攀辕·李渔

    (外扮耆老扶杖上)世上清官不易逢,忍教慈母遇兵凶。攀辕卧阻行师辙,稍尽吾民爱戴衷。——自家非别,汀州府城一个任事的耆民便是。自从山兵扰乱以来,把一个富庶地方,变做凋残世界。亏得地方有幸,到了一位刑厅,年纪不过

  • 卷一百五十二·志第一百五·舆服四·脱脱

        ◎舆服四   ○诸臣服上   诸臣祭服。唐制,有衮冕九旒,鷩冕八旒,毳冕七旒,絺冕六旒,玄冕五旒。宋初,省八旒、六旒冕。九旒冕: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青罗衣绣山、龙、雉、火、虎蜼五章,绯罗裳绣藻、粉米、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乾隆

      夏【起禹丙子至桀甲午凡十七王十四世四百三十九年其桀之乙未两系于夏商之代纪数则属于商】夏后氏大禹【史记帝禹】  姒姓颛顼之孙鲧之子生于石纽【谯周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广柔废县在今四川茂州汶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三月己酉谕内阁恭亲王奕等二子着命名载滢。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袁甲三奏苗练。与孙家泰徐立壮势难两立当经谕令速饬贾臻、前往寿州接署抚篆。将此事与该大臣悉心筹商。不可冒昧致激他变。兹据袁

  •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

  • 尚史八十四·李锴

    系四孔子弟子传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孔子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冲波宰我谓三年之丧朽者既枯于斯可矣顔渊曰鹿生三年其角乃堕子生三年而离父母之懐子虽美辩其能改三年之丧哉父母天地也天崩

  • 通志卷七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一序 草类 蔬类 稻粱类序学者操穷理尽性之说以虚无为宗实学置而不问仲尼时已有此患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兴观羣怨事父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曰小子者无所识之辞

  • 于仲文传·魏徵

    于仲文,字次武,是建平公于义之兄的儿子。 父亲于萛,北周大左辅、燕国公。 仲文小时就聪明机灵,很小上学,就沉溺书中而不知疲倦。 他父亲感到很奇异,说:“这个儿子肯定会振兴我们于家。”他九岁时,曾在云陽宫拜见北周太祖。 太

  • 卷一百九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慎微汉景帝时郅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於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来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

  • 徵引书目·戴锡章

    《旧五代史》《五代史记纂误》《五代史记纂误补》《新五代史补注》《宋史》《辽史》《辽史拾遗》《金史》《金史详校》《元史》《新元史》《元秘史》《元史译文证补》《辽金元国语解》《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诸史拾

  • 四十五年·佚名

    (己丑)四十五年清乾隆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上詣太廟,行展拜禮,詣昌德宮、璿源殿行展拜禮,次詣毓祥宮展拜,王世孫隨駕。駕至太廟洞口,命復樂,賞前後部樂工。先是,以戊子太祖諱年,命藏樂,至是始復焉。命收祗迎儒生名帖,回鑾

  •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若著悭贪。人天所贱。是以智者应当布施。所以者何。我昔曾闻。有大长者。名曰卢至。其家巨富财产无量。仓库盈溢如毗沙门。由其往昔于胜福田修布施因。故获其报。然其施时不能至心。以是之故。虽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九·澄观

    第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初二可知。第三彼神答下授已法界。于中四。一显法义。二立法名。三明业用。四辨根本。初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四。一标数叹胜。二征数列名。三依名释义。四结叹胜益。初中生如来家。即正

  • 倪文贞集·倪元璐

    诗文集。明倪元璐撰。十七卷,续编三卷,奏疏十二卷,讲编四卷,诗集四卷。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属浙江)人。天启进士。曾官编修,国子祭酒,兵部侍郎,户部尚书。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清谥文贞。其书画俱工,

  • 嘉义管内采访册·佚名

    又名《嘉义管内打猫各堡采访册》。地理杂志。清佚名纂辑。不分卷。约当光绪二十七年(1901)仿《云林县采访册》程式纂辑成书,记事补至二十四年,约四万字。分打猫西堡、北堡、南堡、东下堡下三分、东顶堡五个区域,设目因堡

  • 南海寄归内法传·义净

    凡四卷。全称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略称南海寄归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唐朝义净于咸亨二年(671)自广州至印度留学,学成归国途中于南海尸利佛逝国撰写本书,并录大唐西域高僧传二卷及杂经论等十卷,托大律禅师赍送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