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竣传

颜竣字士逊,是颜延之的长子。很早就有文才,担任宋武帝的抚军主簿,很受器重,颜竣也尽心效力。元嘉年间(424~453),皇上不想让诸王各自建立朋党,准备召颜竣补任尚书郎。江湛认为颜竣在府中已经有了职务,不宜更改,才停下了。随着宋武帝军府转移为安北、镇军、北中郎府主簿。

起初,和尚释僧含学问精深,他对颜竣说:“贫僧常常看见谶记,应当有真人和这相对应,名称次第,正好与殿下相合。”后来颜竣在彭城,曾经和亲人说起,这话于是传开,被文帝听到了。当时元凶劭巫蛊的事已经揭露,所以皇上没有进行追究。

孝武帝镇守寻陽,他调任南中郎记室。元嘉三十年春天,因为他父亲颜延之辞官归田,他坚持要求解除自己的职务,赐给他假期,还没有出发,而文帝逝世的消息就到了,孝武帝起兵入京讨伐,转任他为咨议参军,兼任录事,总管内外各种事务,并且撰写檄书。孝武帝从寻陽发兵,便生了病,自沈庆之以下的人都不能相见,只有颜竣可以出入卧室以内,决断军机大事。当时孝武帝屡次经历危险,不能负担咨询听取汇报,凡是各种事务,颜竣都专断施行。

孝武帝登基,他历任侍中、左卫将军,封为建城县侯。孝建元年(454)转任吏部尚书,兼骁骑将军,他很留心选拔人材,自强不息。他所受的信任待遇十分厚重,上奏事项无不许可。后来谢庄代替颜竣负责选拔官吏,他的意见许多不能实行。颜竣容貌严厉刚毅,谢庄风姿十分美好,宾客喧嚷谈事,谢庄常常笑着回答。人们说颜竣怒而给人官,谢庄笑而不给人官。

南郡王刘义宣、臧质等人造反,让颜竣兼任右将军。刘义宣、臧质的几个儿子藏在建康、秣陵、湖熟、江宁县的边界上,孝武帝大怒,免去了丹陽尹褚湛之的官职,逮捕了四个县的官长,以颜竣为丹陽尹,加任散骑常侍。

在此以前,颜竣还没有儿子,而大司马江夏王刘义恭的几个儿子被元凶劭所杀,到现在各自产了男孩,皇上亲自为他们起名,给刘义恭的儿子取名为伯禽,用以比拟鲁公伯禽,周公的儿子;给颜竣的儿子取名为辟强,用以比拟汉代的侍中辟强,是张良的儿子。

以前,元嘉年间铸了四铢钱,轮廓形状与五铢钱相同,因为费用高没有余利,所以百姓不盗铸。等到孝武帝即位,又铸了孝建年间的四铢钱,所铸的钱形式薄小,轮廓不成形,于是社会上盗铸的人掺杂上铅锡,都很不牢固。又剪凿古钱以取得它的铜,钱变得薄小,和官制的样式稍有不同。虽然严刑惩治,吏人官长因此被罢免的不断,但是盗铸更凶,各种货物价格飞涨,人们都非常忧虑愁苦。于是定立标准,薄小没有轮廓的全部加以禁绝。始兴公沈庆之议论说:“应该允许人们铸钱。设置官署,乐于铸钱的人家都住在官署内。去年春天所铸的新钱,同时使用,现在铸钱都依照这个标准。铸一万收税三千,严格检查盗铸,同时禁止剪凿。几年之间,公私丰足,铜尽事息,奸诈行为自然停止。禁铸则铜转为器具,开铸则器具转为财富。”把这件事交给公卿们讨论处理,颜竣议论说:“现在说开官署放开铸钱,我确实很想赞同,只是怕采矿的事情断绝,器具日益损耗。铜既然转少,器具也就更贵。假如器具价值一千,则铸造它就要减半,做事情没有利润,即使下命令也行不通。”当时议论的人又因为铜难得,想铸二铢钱。颜竣又议论说:“现在铸二铢钱,任意实行新而细小的形制,对于官府解决不了困乏,而人们的奸巧大兴,天下的钱币将会细碎至尽。空说是严禁,而利益很大难以禁绝,不过一二年之间,它的弊端将不可能再进行救正。这是它决不可以实行的理由之一。使奸诈人的心意得逞,而给他们提供罪恶谋划的条件,这是它决不可以实行的理由之二。让富商得志,使穷人困窘,这是它决不可以实行的理由之三。如果能够受益深重尚且不可实行,况且又没有利益,而具有这样多的弊端呢,这样岂不是失算于当时,而取笑于百代么?”前废帝即位,铸造二铢钱,形式变小,每次官钱一出现,民间就模仿制造,而大小厚薄都赶不上。没有轮廓,不加打磨,像今天的剪凿钱一样,称为耒子钱。景和元年(465),沈庆之上表开始了私人铸钱,从此钱币混乱,一千钱长度不足三寸,大小和这一样的,叫作鹅眼钱;比这更差的叫作纟延环钱。用绳子穿起来,放到水里也不下沉,随手便可以弄碎,街市上无法计算它的数量,十万钱还不满一捧。一斗米一万钱,商品很难销行。明帝初年,只禁止鹅眼、纟延环,其余的都还通用。又禁止民间铸钱,官署也废除,不久重又普遍禁绝,只用古钱。

颜竣从散骑常侍、丹陽尹升任中书令,上表辞让中书令,被批准。当时天旱人饥,颜竣上书禁止饴糖一个月,节省米近万斛。重又代替谢庄为吏部尚书,兼太子右卫率,还没有上任,遇到了父亲的丧事。丧事刚过了一个月,起任为右将军,丹陽尹依旧不变。颜竣坚持推辞,上表十次而没被批准。派遣中书舍人戴明宝抱着颜竣登车,载到了郡舍。赐给他布衣一件,用彩纶加以铺絮,让他立即把所赐的衣服穿在身上。

颜竣借着曾经做过孝武帝藩朝旧臣的身份,常常极力陈述朝廷得失。皇上自从除去丧服之后,宫内很有些丑闻,又有很多的土木兴造。颜竣恳切地进行谏诤,完全没有什么回避。皇上心中十分不高兴,大多不被听从。颜竣自认为才能足以济世治事,旧时的恩宠没人可比,理当居于中心辅佐皇帝,永远执掌朝政。而所提出的建议大多不被采纳,他怀疑皇上是想疏远他,于是便请求外任,以观察时事动态。大明元年(457),任命他为东扬州刺史。他的请求已经被允许,他于是又忧虑恐惧,没了办法。到了州上,又遇到了母亲的丧事,却不允许他离职,只是允许他送丧回京,恩待仍很优厚,颜竣自己更加感到不安。每当面对亲友故人,颇怀怨愤。又谈论朝廷谬误,皇帝得失。

等王僧达被处死,认为是被他所诬陷,临死的时候叙述了颜竣前后如何不满,如何怨恨自己的建议不被听从。王僧达所说的,颇相符合,皇上便指使御史中丞庾徽之上奏颜竣:“窥视国家权柄,图谋长久执掌。接受任命主管选曹,驱使煽动更加严重,出任地方官长,形势越发放纵。传诏触犯法令,旧事应该启奏,而颜竣因为通诉的人违反了自己的心意,便加以鞭打侮辱,不顾皇上的权威,没有比这更严重的。心怀奸术,包藏邪恶。他参与朝廷的核心机密,无不泄露。惩罚则推给皇上,好事必归于自己,威胁上司,煽动群众。后来担心被皇上听说,心里怀着猜测和恐惧,假意请求去做东部的郡守,用以试探天子的旨意。获得出镇藩国以后,怨骂更加放肆,常说的反唇腹诽,形容他已嫌太轻。前年冬天他的母亲去世,诏赐回来埋葬,事情办完仍不离开,盘桓了很久。又离间大臣,制造矛盾,终于弄得自己被斥逐在外,国道将被破坏。同时他又在家中表现恶劣,早已遭到世人的非议,家人怨恨,亲友震惊。现在已经是街谈巷议,不再是一般风闻,因此应该明正刑典,处决示众,以弘扬皇上隆盛的教化。请求根据上述事实,免除颜竣所居的官职,下交给太常削去他的爵位和封地。”皇上不想就此把他杀死,姑且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颜竣频频上书谢罪,并且乞求饶恕性命。皇上越发愤怒,下诏回答说:“御史所奏的情况,不是过去我对你的期望。卿受了荣耀的待遇,正应当极尽努力。诽谤怨愤,已经辜负了本来的希望,竟然又去过烦思虑,生怕不能安全立身,这难道是臣下侍奉主上至高的忠诚吗?”

后来竟陵王刘诞叛逆,于是便借此陷害他,说他和刘诞勾结。召御史中丞庾徽之到殿前站立启奏,启奏完成,诏令先打折了他的脚,然后在狱中赐死,妻子儿媳赦免迁到远方。儿子颜辟强流放到交州,又在宫亭湖里把他沉入淹死。颜竣的文集流行于后世。

猜你喜欢
  燕魏杂记 全文·吕颐浩
  卷四十·吴广成
  卷第二百三十七·胡三省
  卷第七·徐鼒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卷二·张九成
  卷一百四十四·杨士奇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第七十八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一五一七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折·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一·允禄
  六年·佚名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艾轩诗钞·吴之振

    林光朝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 宛陵羣英集巻十一·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五言排律】宋陈天麟送太守李公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九重爰锡命千里借承流徳逐祥雪

  • 卷五百六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七郑嵎郑嵎字宾先大中五年进士第诗一首津阳门诗【并序】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南局禁闱北走京道开成中嵎常得羣书下帷於石瓮僧院而甚闻宫中陈迹焉今年冬自虢

  • 跋·范成大

    跋先人尝为莘等言自十四五始为诗文晚而罙笃或寝疾医以劳心见止亦以政自不能不尔谢之手编仅成帙而弃不肖之孤其尚忍言哉当从九京游而未敢者以先人之志未承也诗文凡百有三十卷求序於杨先生诚斋求校於龚编修芥隐而刋於家

  • 韦应物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韦应物(737—791?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

  • 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班固

    孝元皇后,王莽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二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

  • 卷八十七·国朝·蒋一葵

    【李东阳】 〔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人。父名淳,金吾卫军余。微时为渡子,日尝见一妇人早渡午归,迨晚复渡,如此者几月。李一日诘其故?妇曰:“有夫系狱,日往给其饮食,又复归膳翁姑耳。”李闻其言,甚悯之,遂却其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万历三十年三月癸亥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往 裕陵行礼○升福建副使俞士章为右参政分守福宁道○户科都给事中姚文尉言采榷之役既罢复施人心惶惶乃诸珰不务宣布德意惟务广置腹心众树爪牙委官参随多亡命无赖掘人冢坏人庐

  • 安帝纪·房玄龄

    安皇帝名叫司马德宗,字德宗,孝武帝的大儿子。太元十二年(387)八月十八日,立为皇太子。太元二十一年(396)九月二十日,孝武帝死。二十一日,太子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二十三日,任司徒、会稽王司马道子为太傅,代理政事。十月初四

  • ●皇朝通典卷七十六·佚名

    兵九 ○兵九 軍政【巡防附】 △軍政【巡防附】 凡軍政五年一舉考察中外武職以定黜陟注上考者薦舉卓異注下考者糾劾該管官兵疏以聞不入舉劾者以中平注考彙送兵部部會都察院兵科京畿道察覈題覆奉旨以卓異加一級注冊候陞

  • 叙·刘逢禄

    叙曰:昔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盖孟子所谓行天子之事,继王者之迹也。传《春秋》者,言人人殊,惟公羊氏五传,当汉景时,乃与弟子胡毋子都等记于竹帛。是时大儒董生,下帷三年讲明

  • 小序·虚舟普度

    性一而已又言相何也性内也相外也相不言外之境而言内之识则相亦内也外境触之而不动豁达为空者犹易托之而内识之所留细微流注发不及知虽深造之后常致叹于习气之难除命根之未断斯言性之家不可不加察也然而专言相者往往逐

  • 对中国禅宗之感想·太虚

    ──在重庆华岩寺讲──今承本寺和尚邀太虚来讲开示,然佛法本无闭藏,也不用开示,旦与各位谈谈闲天。太虚初出家时,也曾于禅宗门下探索一番,后来以他缘所牵,到如今直弄得通身泥水,遍体葛藤,一向不曾将这一著子提倡提倡。今天在

  • 法界安立图卷中之上·佚名

      燕山沙门 仁潮 集三徧观三界日天宫殿图  月天宫殿图  日月照用  气候寒暑  星天宫殿图  四天王宫图  福报化生  生天业因  忉利天宫图  忉利业因  三界安立图  诸天身寿  诸天业因  

  • 重修台湾县志·王必昌

    清鲁鼎梅主修,王必昌总辑。乾隆十七年(1752)书成刊刻。十五卷。分疆域、山水、建置、赋役、学校、祠宇、礼仪、武卫、职官、选举、人物、风土、艺文十三志,每志一卷,惟艺文两卷,外加杂记一卷。本书舆图较旧志简略,山川、风

  • 西游记·杨景贤

    杂剧。元末明初杨讷撰。《录鬼簿续编》著录。此剧6本24出,是现存元杂剧篇幅最长的剧本。第一本写陈光蕊携妻赴任,被船夫刘洪害死,已有身孕的殷氏被逼嫁刘洪。产儿后,被刘逼迫将婴儿投入江中,被金山寺长老丹霞禅师抚养,取名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梵名Brahma -horanavagraha 。全一卷。唐代僧一行(683~727)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图像部分收于第九十二册。本经为密教有关星宿仪轨之经典。内容解说拜祭九曜星宿之诸种作法,如祭祀之方位、供物、所持之真言等,并举出相

  •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昙旷

    佛典注疏。唐昙旷著。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唐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的注疏。本书认为修道必须“从浅向深,从分向满”,“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正文前有作者自序,对研究法相宗的传承、智周的生平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