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四年

(戊申)十四年清道光二十八年

春正月

1月1日

○丙子,上,展拜于太廟,春謁也。

○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五。上,詣仁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仍頒敎受賀,赦。

1月2日

○丁丑,敎曰:「正月上日,誕擧縟儀,予小子歡忭慶祝,與昨年何異?其在廣慶之義,宜有示意之擧,貢人舊遺在三千石,市民徭役限一朔,泮人懸房贖限十日,各道舊還限三萬石,蕩減。」

○命陳賀時禮房承旨李根友,對擧承旨徐有薰,宣敎官奉常正金世均,竝加資。

○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誠正閣。

1月4日

○己卯,敎曰:「是年是月,卽皇明太祖高皇帝建有天下之舊甲也,風泉之感,曷有其已?十二日,當詣奉室行禮矣,該房知悉。」

1月5日

○庚辰,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大祭香祝。

1月6日

○辛巳,給洪原縣渰戶,恤典。

1月8日

○癸未,命高原郡虛穀還八千石,竝蕩減,嚴飭嶺北十邑公私穀,混置一庫之弊,因本道暗行御史洪祐健別單,廟堂回啓也。命逋吏之因官用加下,公穀虧欠,上納愆滯者,令道臣,隨現嚴劾,自京司一一還徵,因全羅道暗行御史李敎英別單,廟堂回啓也。

1月10日

○乙酉,上御誠正閣,引見大臣備局堂上。命遣官致祭于忠愍公李鳳祥,忠壯公南延年,贈參判洪霖之淸州表忠祠,贈大司憲李述原之居昌褒忠祠,仍命錄後,以戊申舊甲再回也。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臣於昨冬湖西右道、湖南左道兩繡啓,實有不勝其駭歎者。湖西之論結城前縣監申命衍曰:『冊室之預政』云云,聞該倅在官以來,前後無他人之居冊者,而只有其父,就養於其官。次云湖南之論雲峯前縣監鄭裕健曰:『與其兄斗健』以下,諸句臚列狼藉,藉曰其言皆實,父與兄同也。罪在於弟而論及其兄,亦與結城之啓,何異焉?湖西右道御史宋廷和,湖南左道御史李敎英,請竝施譴削之典。」批曰:「兩繡衣事,傷敗猥屑,果如卿奏,譴削猶輕,所當嚴處,而亦不足深責,依施。」

○命故奉事李顯在,特贈臺職,孝行也。

○命龜城府使李容純,許用防禦履歷。

○命今番增廣科名,以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五,純宗大王追上尊號,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翼宗大王追上尊號,王大妃殿加上尊號,合六慶慶科增廣設行。

○敎曰:「李玄文,卽駭悖沒覺之類,屢經査招,合施當律,而以法從銜命之人,宛轉呼號於縲絏桁楊之下者,亦旣多年,足懲其濫杖之罪,況今慶會無前,霈澤旁流?非曰無辜,寧失不經,楊州囚推罪人李玄文,特爲減死定配于金甲島。」

1月11日

○丙戌,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15日

○庚寅,京各司各營,進丁未會計簿。〈戶曹、餉廳、惠廳、兵曹、總營、訓局、禁營、御營時在黃金,一百三十一兩四分,銀子二十萬三千八百八十一兩六分八里,錢文七十三萬五千六十七兩七錢九分,綿紬八十三同二十七疋十四尺,木四千二百三十同十九疋七尺一寸,苧布九十同三疋二十四尺,布子八百七十同十三疋二十四尺,米二十八萬三千七百七十石一斗九升七合零,太一萬二千二百十一石十四斗一升四合,田米五萬二千五百五十一石六斗七升一合,皮雜穀三萬六千一百四十一石四斗五升。〉

1月16日

○辛卯,以閔致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洪學淵爲刑曹判書。

1月19日

○甲午,設人日製于泮宮。

○以李若愚爲刑曹判書。

○中批,以徐左輔爲兵曹判書。

○以尹致秀爲弘文館副提學。

1月20日

○乙未,召見入格儒生于誠正閣。

1月21日

○丙申,給咸陽等邑燒戶,恤典。

1月23日

○戊戌,以金興根爲禮曹判書,李景在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4日

○己亥,上,詣奉室行禮。

○以閔致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洪祐順爲司諫院大司諫,金東健爲議政府左參贊。

1月25日

○庚子,行本館錄,八點,李鼎敍、鄭鎏、李彙圭、金禹銖、柳來維、柳興吉、南鍾三、尹行福、沈宜元、睦仁㘽、李鼎信、李維謙、朴斅默、尹哲求、朴浚愚、金炳雲、金有淵、徐堂輔、鄭鍚朝、洪祐命、權永秀、尹堉、李升洙、李鍾浩、洪秉壽、趙獻永,取二十六人。

1月28日

○癸卯,以尹義儉爲御營大將。

二月

2月1日

○乙巳,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景慕宮春享香祝。

2月4日

○戊申,以尹定鉉爲黃海道觀察使,朴容壽爲江原道觀察使,金相宇爲黃海道兵馬節度使,申紹爲忠淸道兵馬節度使,申觀浩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李敏敎爲忠淸道水軍節度使。

2月10日

○甲寅,上御誠正閣,引見大臣備局堂上。領議政權敦仁啓言:「凡係科弊,莫大於蔑公循私,而近來風氣欲衒公道之美名,惟恐榜眼之或侈,必以最晩雜軸,不成貌樣者,用意收取,榜面未嘗不窣窣其黑,而能文實才,擧皆沈屈,餘草借手,莫不巍參入選之券,傳爲一世之笑囮,參榜之人,過半隨從之常賤。請自今嚴飭主試,無敢復踵謬習。」批曰:「近日科試之弊,可謂末如之何。前後提飭,終無實效,常所慨歎。所奏果爲切中,從此以後,各別申飭,痛革謬習。」

○擢李敦榮、金箕晩、金學性爲正卿。

○以金學性爲漢城府判尹,趙秉駿爲奎章閣直提學。

○大司成李㘾疏略曰:

臣因公入泮宮,目見講藝堂,上雨旁風,甍桷朽敗。一經夏澇,傾頹乃已,不勝其寒心矣。顧今國用不贍,經費亦難,而卽此事實,係不可已者也。若或失今不葺,漸至有日頹月圮,莫可收拾之境,向後興工之費,不啻幾倍。伏願亟令該司,從長措劃,以爲興弊擧墜,一新改觀,俾聖化有光馬。

批曰:「泮宮修改,果係急務,令廟堂從長稟處。」

2月12日

○丙辰,以李若愚爲議政府左參贊,李憲球爲右參贊。

2月13日

○丁巳,行都堂會圈。四點,李鼎敍、鄭鎏、李彙圭、金禹洙、柳來維、柳興吉、南鍾三、尹行福、沈宜元、睦仁㘽、李鼎信、李維謙、朴斅默、尹哲求、朴浚愚、洪祐命、權永秀、尹堉、李升洙、李鍾浩、洪秉壽、趙獻永、金炳雲、金有淵、徐堂輔、鄭鍚朝,取二十六人。

2月15日

○己未,以金箕晩爲刑曹判書。

2月16日

○庚申,月有食之。

2月18日

○壬戌,上,展拜于穆陵、元陵,行酌獻禮。

2月19日

○癸亥,敎曰:「是歲,卽我英廟揚武戡亂之再回甲也。祗謁仙寢,愴慕冞切。向因大臣所奏,旣致侑於表忠、褒忠兩祠矣,戡亂諸臣之忠之勞,又豈無示意之擧?海恩府院君吳命恒家,遣禮官致祭,兩家祀孫,幷復職調用。且念效忠樹勳之人,不止於此,而有不能盡擧,咸須知悉。」

○穆陵、元陵親祭時亞獻官以下,施賞有差,執禮副司果金建銖,大祝副司果兪鎭五,禮房承旨姜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三 外戚 羊琇 王恂 杨文宗 羊玄之 虞豫 庾琛 杜乂 褚裒 何准 王濛王遐 王蕴 褚爽·房玄龄
  列传第三十一 韦瑱 梁昕 皇甫璠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令狐德棻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世祖九·宋濂
  卷七十一 魏紀三·司马光
  卷十五 孝武帝·王夫之
  卷九 朋党六案·丁耀亢
  士人纪·张瀚
  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九·佚名
  世家卷第四十 高丽史四十·郑麟趾
  李若星传·张廷玉
  各国禁烟公约·佚名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司马迁
  卷7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郑潜

    余闻之方回先生曰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然则诗之作难言也茍求其精非能言而文者不足以与此也三百篇之作非皆出于能文者而语无不精先王之教也后世作诗率求其精而终不能逮古世降为之也今之论诗者専以时代先后为优劣自

  • 总目·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总目正集一百四十卷天象九卷二百八十篇嵗时四卷一百二十八篇地理十七卷三百三十四篇都邑十卷七十篇治道六卷一百五十八篇典礼六卷一百十篇祯祥四卷八十篇临幸一卷二十一篇搜狩二卷二十一篇文

  • 卷四百九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八姚合闲居遣怀十首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緑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疎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情性僻

  •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蔡东藩

      却说梁启超草缮电文,凭着那生平抱负,随纸抒写,端的万言立就,一鸣惊人。首数电是分致冯国璋及陆荣廷、瞿鸿诸人,不过问明真假,无甚闳议。另有一篇通告讨逆的电文,着笔不多,已觉得感慨淋漓。文云:  天祸中国,变乱相寻,张

  • ●崇祯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四)崇祯十四年春正月丁丑朔,以刘泽深为刑部尚书。前大学士薛国观奏言:『刑科给事中袁恺诬劾,出礼部主事吴昌时意;乞上推原』。上不听。己卯,李自成破永宁,杀万安王采■〈金轻〉。甲申,上祈榖太庙,还享太庙。丙戌,御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纪昀

    列传宋 【八十三】○宋八十三向子諲 陈规季陵卢知原【法原】 陈桷李璆李朴王庠王衣卫肤敏 刘珏胡舜陟沈晦刘一止【寍止】 胡交修綦崇礼向子諲陈规季陵卢知原陈桷李璆李朴王庠王衣卫肤敏刘珏胡舜陟沈晦刘一止胡交

  • 刘春传·张廷玉

    刘春,字仁仲,四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考中进士。授编修职,几次升迁之后,任翰林学士。正德六年(1511),提升为吏部右侍郎,又升左侍郎。八年接替傅皀为礼部尚书。淮王..蓕、郑王....都是王族旁支,而承袭藩王封号,而..蓕称他亲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九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冠礼按冠礼天子止一加用衮冕太尉设纚太师受冕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天子自为主择三公太常为宾赞凡三品冠一祝醴成化间始定祝词醮词勅戒词其诸王冠祝醮词皆洪武

  • 杨文忠三録巻五·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辞谢録一南京户部尚书臣杨廷和谨奏为谢恩事臣于正徳二年六月十四日准吏部咨节奉圣防南京吏部左侍郎杨廷和陞南京戸部尚书钦此钦遵移咨到臣切照臣歴事三朝洊更八任冒居禁从乆侍经帏器识凡庸性资愚戅朝夕

  • 卷六十四、甲午战事及和约·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十年,夏六月,以日本兵袭踞朝鲜王宫,幽朝王,命总兵卫汝贵等率师赴援。是年四月间,朝鲜东学党作乱,驻朝通商委员袁世凯屡电北洋大臣李鸿章,请派兵助剿。鸿章派海军济远、扬威二舰赴仁川、汉城护商,并调直隶提督叶志超

  • 礼仪·朱元璋

    凡王国宫城外,立宗庙、社稷等坛。宗庙(立于王宫门左,与朝廷太庙位置同) 社稷(立于王宫门右,与朝廷太社位置同) 风、云、雷、雨、山川神坛(立于社稷坛西) 旗纛庙(立于风云雷雨山川坛西,司旗者致祭)凡祭五祀(用豕一,祝帛、香、烛、酒

  • 官箴·扬雄

    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乃立地官,空惟是职。茫茫九州,都鄙盈区。纲以群牧,缀以方侯。烈烈隽乂,翼翼王臣。臣当其官,官当【初学记、古文苑作宜。】其人。九十之政,七赋以均。昔在季叶,班禄遗贤。掊克充朝,而象恭

  • 春秋集传纂例卷一·陆淳

    唐 陆淳 撰春秋宗指议第一此经所以称春秋者先儒説云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啖子曰夫子所以修春秋之意三传无文说

  • 法句譬喻经地狱品第三十·佚名

    昔舍卫国有婆罗门师。名富兰迦叶。与五百弟子相随。国王人民先共奉事。佛初得道与诸弟子从罗阅祇至舍卫国。身相显赫道教弘美。国王中宫率土人民莫不奉敬。於是富兰迦叶起嫉妒意。欲毁世尊独望敬事。即将弟子见波斯匿

  • 卷十一·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一六祖下二十七世临济宗杭州东明虚白慧旵禅师族王氏。祖贯湖广。父为丹阳税课副使。遂家焉。幼颕悟。不类常儿。年十四。往从妙觉湛然受业。一日作务次。然问汝在此作什么。师曰。切萝卜。然曰。你只会切

  •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佚名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又名《金书玉字洞房上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北朝。据称乃上清紫精君、皇初紫虚君之经,上相青童君传授。内言存思北斗九星及洞房神君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 俗话倾谈·邵彬儒

    广东方言小说。四卷十八则。内容表现世间人伦关系,父子、兄弟、主仆、嫡庶之间矛盾,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借助神鬼仙怪叙事,含鬼话成分。

  • 达摩多罗禅经·佚名

    原名《禅经修行方便》或《修行方便禅 经》,亦作《修行道地经》《不净观经》。佛教经典。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译出。介 绍罽宾高僧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佛陀斯那)的禅法,而以佛 大先的禅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