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曰:昔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盖孟子所谓行天子之事,继王者之迹也。传《春秋》者,言人人殊,惟公羊氏五传,当汉景时,乃与弟子胡毋子都等记于竹帛。是时大儒董生,下帷三年讲明而达其用,而学大兴。故其对武帝曰:非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之,弗使复进。汉之吏治经术,彬彬乎近古者,董生治《春秋》倡之也。胡毋生虽著条例,而弟子遂者绝少,故其名不及董生,而其书之显,亦不及《繁露》。绵延迄于东汉之季,郑众、贾逵之徒,曲学阿世,扇中垒之毒焰,鼓图谶之妖氛,几使羲辔重昏,昆仑绝纽,赖有任城何邵公氏,修学卓识,审决白黑,而定寻董、胡之绪,补庄、颜之缺,断陈元、范升之讼,针明赤之疾,研精覃思,十有七年,密若禽、墨之守御,义胜桓、文之节制,五经之师,罕能及之。天不祐汉,晋戎乱德,儒风不振,异学争鸣。杜预、范宁,吹死灰,期复然,溉朽壤,使树艺。时无戴宏,莫与辨惑。唐统中外,并立学官。自时厥后,陆淳、啖助之流,或以弃置师法,燕说郢书,开无知之妄;或以和合传义,断根取节,生歧出之途,支窒错迕,千喙一沸;而圣人之微言大义,盖尽晦矣!大清之有天下百年,开献书之路,招文学之士,以表章六经为首。于是人耻乡壁虚造,竞守汉师家法。若元和惠栋氏之于《易》,歙金榜氏之于《礼》,其善学者也。〔禄〕束发受经,善董生、何氏之书若合符节,则尝以为学者莫不求知圣人,圣人之道,备乎五经,而《春秋》者,五经之管钥也。先汉师儒,略皆亡阙,惟《诗》毛氏,《礼》郑氏,《易》虞氏,有义例可说,而拨乱反正,莫近《春秋》董何之言,受命如向。然则求观圣人之志,七十子之所传,舍是奚适焉?故寻其条贯,正其统纪,为《释例》三十篇;又析其凝滞,强其守卫,为《笺》一卷、《答难》二卷;又博征诸史刑礼之不中者,为《礼议》、《决狱》二卷,又推原左氏、穀梁氏之失,为《申何》、《难郑》五卷。用冀持世之志,觕有折衷。若乃经宜权变,损益制作,则聪明圣知达天德之事,概乎其未之闻也已。

嘉庆十季六月兰陵刘逢禄撰于东鲁讲舍

猜你喜欢
  天方性理图传卷五·刘智
  说儒·胡适
  卷四十八·李明复
  礼论第十九·荀况
  第7章 里仁篇第四·孔子
  第一 捭阖 3·王诩
  序·钱穆
  性与命·钱穆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顶生王故事经全文·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七·唐慧琳
  阎浮众生业感·佚名
  覆四川佛教会电·太虚
  佛说譬喻经·佚名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幼学·唐圭璋

      幼学字行之,瑞安人。生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乾道八年(1172)进士,试礼部第一。绍熙四年(1193),秘书省正字。嘉定元年(1208),试中书舍人。二年(1209),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历官宝谟阁直学士、提举万寿宫、进权兵部尚书、兼直学

  • 第五十三章 西来悟道·屠隆

    〔生〕祖师办獠牙。跳下狮子座。嚼得舌头酸。虚空嚼不破。〔外暗上将生肩后打一掌〕这回嚼破虚空了。〔生大惊笑呵呵〕阿也。是了是了。呸。原来只是这等。夜来却被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原来只是这等。师父。你为

  • 卷九·王昶

    钱澄之一首 钱光绣一首 季孟莲一首 贺裳二首 李炜二首王翃一首 沈自徵一首 沈际飞一首 姜实节一首 钱士贲一首杜濬一首 纪映钟一首 陆嘉淑一首 韩纯玉六首 周珽六首朱茂睭二首 孙绍祖一首 顾朝桢一首 

  • 卷三·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       休宁孙默编梁清标棠村词上词莫盛於南北宋人各一集集有专名如毛氏所梓百名家其最着者元明以後作者多有而传者少逊矣本朝词学近复益胜实始於

  •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

    清德宗选后事光绪十三年冬,西后为德宗选后,在体和殿,召备选之各大臣小女进内,依次排立,与选者五人,首列那拉氏,都督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即隆裕)。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即珍妃姊妹)。当时太后上坐,德

  • 第二章 武则天过了把“皇帝瘾”·吕思勉

    第一节 高宗李治得帝位《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灭周者果褒姒邪?抑别有其人也。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者三:长子承乾,第四子魏王泰,第九子晋王治是也。承乾立为太子。《旧书•传》曰:先患足,行甚艰难,而泰有美誉,太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七·高晋

    恩纶乾隆二十三年九月三十日上谕内阁曰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以河工告竣年谷丰收臣黎望幸情殷请于庚辰之嵗再举南巡令典等因合词具奏朕惟东南河道民生时萦宵旴前者翠华载莅每切咨询不敢自逸兹当大工既蒇泽国安澜于焉揽辔观

  • 卷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吏部三官制吏科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给事中四员户科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给事中八员礼科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给事中十员刑科

  •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

  •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题解】&ldquo;讼&rdquo;,目录作&ldquo;颂&rdquo;。&ldquo;颂&rdquo;、&ldquo;讼&rdquo;古通。这篇是大夫和文学接着前篇&ldquo;二三子殊路&rdquo;问题,就什么是&ldquo;贤者&rdquo;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夫曰:刚者折,柔者卷

  • 佛教各宗派源流·太虚

      论曰。转法轮具四义。一轮二转三方四降敌。轮者大乘以无生灭观为体。小乘以生灭观为体。大乘无生观为轮。略具十义。一唯圣王有余人则无。唯无所得圣王有此无生灭观。有所得人则无。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菩萨了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二·澄观

    第六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下请分中三。初说已默住。二是时下三家五请。三尔时金刚藏观察下。许说分齐。所以默者。将欲演之必固默之。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所以俟请者。略有二意。一增诸菩萨尊敬法故。二前本分中。举

  • 巢林笔谈·龚炜

    《巢林笔谈》6卷,《续编》2卷,清龚炜撰。龚炜字巢林,自称巢林散人。江苏昆山人,生活在康熙至乾隆间,一生怀才不遇。这部笔记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三十三年,又撰成《续编》2卷。作者在自序中说:“四十余年来视履所及,暨胸中

  • 仁斋直指·杨士瀛

    综合性医书。又名《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方》。二十六卷。宋·杨士瀛撰于1264年。本书系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作者据证释方,摘取诸家效方,参以家传经验,区别不同的病证,对证施方,在治疗上

  • 断易天机·佚名

    我国古代研究卜筮的专著,汗牛充栋,由于迭更战乱,流传至今的古籍屈指可数,象《断易天机》这类秘藏绝版书,更是凤毛麟角。该书是集中国古代易学大师、卜筮名家权威著作于一书的卜筮总集,堪称卜筮万有文库。该书自成体系,既有入

  • 南湖集·贡性之

    诗别集。二卷。元贡性之撰。贡性之,字友初,《归田诗话》作有初,宁国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贡师泰之族子,元末始为簿尉,后补闽省理官。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征录师泰后人,大臣推荐性之,性之避居山阴,更名

  • 乾淳岁时记·周密

    风俗志。宋周密撰。一卷。此书专记古代风俗。自元旦起,至除夕止,凡二十六事。记每种风俗的起源、流传及与当地民族社会生产的关系。所记文化、体育、宗教方面的风俗,也和当地民风形成有关,是重要的民族、民俗史料。

  • 阿罗汉具德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品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