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叙曰:昔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盖孟子所谓行天子之事,继王者之迹也。传《春秋》者,言人人殊,惟公羊氏五传,当汉景时,乃与弟子胡毋子都等记于竹帛。是时大儒董生,下帷三年讲明而达其用,而学大兴。故其对武帝曰:非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之,弗使复进。汉之吏治经术,彬彬乎近古者,董生治《春秋》倡之也。胡毋生虽著条例,而弟子遂者绝少,故其名不及董生,而其书之显,亦不及《繁露》。绵延迄于东汉之季,郑众、贾逵之徒,曲学阿世,扇中垒之毒焰,鼓图谶之妖氛,几使羲辔重昏,昆仑绝纽,赖有任城何邵公氏,修学卓识,审决白黑,而定寻董、胡之绪,补庄、颜之缺,断陈元、范升之讼,针明赤之疾,研精覃思,十有七年,密若禽、墨之守御,义胜桓、文之节制,五经之师,罕能及之。天不祐汉,晋戎乱德,儒风不振,异学争鸣。杜预、范宁,吹死灰,期复然,溉朽壤,使树艺。时无戴宏,莫与辨惑。唐统中外,并立学官。自时厥后,陆淳、啖助之流,或以弃置师法,燕说郢书,开无知之妄;或以和合传义,断根取节,生歧出之途,支窒错迕,千喙一沸;而圣人之微言大义,盖尽晦矣!大清之有天下百年,开献书之路,招文学之士,以表章六经为首。于是人耻乡壁虚造,竞守汉师家法。若元和惠栋氏之于《易》,歙金榜氏之于《礼》,其善学者也。〔禄〕束发受经,善董生、何氏之书若合符节,则尝以为学者莫不求知圣人,圣人之道,备乎五经,而《春秋》者,五经之管钥也。先汉师儒,略皆亡阙,惟《诗》毛氏,《礼》郑氏,《易》虞氏,有义例可说,而拨乱反正,莫近《春秋》董何之言,受命如向。然则求观圣人之志,七十子之所传,舍是奚适焉?故寻其条贯,正其统纪,为《释例》三十篇;又析其凝滞,强其守卫,为《笺》一卷、《答难》二卷;又博征诸史刑礼之不中者,为《礼议》、《决狱》二卷,又推原左氏、穀梁氏之失,为《申何》、《难郑》五卷。用冀持世之志,觕有折衷。若乃经宜权变,损益制作,则聪明圣知达天德之事,概乎其未之闻也已。
嘉庆十季六月兰陵刘逢禄撰于东鲁讲舍
猜你喜欢 天方性理图传卷五·刘智 说儒·胡适 卷四十八·李明复 礼论第十九·荀况 第7章 里仁篇第四·孔子 第一 捭阖 3·王诩 序·钱穆 性与命·钱穆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顶生王故事经全文·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七·唐慧琳 阎浮众生业感·佚名 覆四川佛教会电·太虚 佛说譬喻经·佚名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