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禅宗之感想
──在重庆华岩寺讲──
今承本寺和尚邀太虚来讲开示,然佛法本无闭藏,也不用开示,旦与各位谈谈闲天。太虚初出家时,也曾于禅宗门下探索一番,后来以他缘所牵,到如今直弄得通身泥水,遍体葛藤,一向不曾将这一著子提倡提倡。今天在此,因之不禁发生许多感想。大抵宗门须是过量的英豪方有得入之分,因中国由唐、宋以来佛法之骨髓胥在于此,果能直参实悟,握得宗门真旨,方足以阐明教理,及行佛事而施佛化。然中国禅宗在各丛林,降至今日,虽尚有形式犹具者,而精神则已非矣。求其能握得宗门真旨者,实渺不可得!至中国之研究教理,修习止观,及念诵、拜祷等等法门虽然很多,直究根源皆摄在禅宗。所以、宋、元以来通常流行之天台或贤首等,其向上之人,自行仍是禅宗,至以为方便利导之普通教化法门,则为念佛与诵经、礼忏、施食、放生等,以应世人植福、消灾、延生、度亡之要求,其源盖出于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已早被社会鄙为市井歌呗之应赴僧,即密宗僧,以为时既久,渐不能诚心如法去作,致为人所厌弃。于是有清以来有所谓禅门之经、佛、忏、焰口──古来僧宗门下专事参究不应外缘──,至今则又为社会人士及于佛教少有研究者之不满矣。考“三昧水”、“梁皇”、“净土”、“大悲”等忏,与“诵经”、“念佛”、“施食”等各种仪轨,皆古德济世利生之方便法门,理义精深,观想详尽,感应道交,时著灵验,应与西藏喇嘛所修各种念诵仪轨事同一例。而末流疲懈,致沦鄙弃。然而要求者仍在要求,于是喇嘛等之密宗修法,近又来出而代之。考喇嘛等之种种念诵仪轨,虽繁简有殊,亦与中国应赴门、禅门之念诵同其性质。比来因中国佛教精神之禅宗不振,致僧伽沦散而不为人尊信,若能复兴禅宗之精神力量,以贯彻于各种应俗之教化,务令求者作者皆激发精诚以赴之,则禅门之念诵经忏安见不如喇嘛耶?我日前游真武山访多杰喇嘛,有一喇嘛信徒谈起从藏文新译出之各种念诵仪轨有百余种之多,遂谓中国的佛法不过禅宗及天台、贤首、净土各宗,较之西藏密法祗一点滴而已。此虽未知佛法全体大用为何状之狂呓,然亦可见中国禅宗等之为人轻视矣。然吾一考其所译内容,亦授皈、传戒、持咒、作观之各种喇嘛修行仪轨耳。今中国僧徒,于禅教止观不能认真参究修习,而喇嘛有能以最尊严之仪式,与极诚敬之修法以传习之者,遂为世俗要求之所趋仰矣。凡此、皆因宗风不振,以致精神漫无所归极,形成今日疲弊之状。今中国佛教出家人之情形既如此,而社会对之之情形又如彼,现在为中国佛徒的,当如何激发起最胜心,向中国佛教教化根源的宗门讨个分晓!如昔日四川有德山禅师者,初闻湖广一带盛行禅宗,尝负一部“金刚疏钞”拟前往摧破。路过一店,向一老婆子买点心吃,婆子问曰:金刚经三心不可得,点那一心?德山为其所难,遂去参见龙潭禅师,师予以火星送单,行至水潭边,潜为捻灭,于是德山倏然大悟。将金刚疏钞付之一炬曰:“穷诸玄辩,如一毫拟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大海”。夫如此广大精深的禅宗胜法,今被人轻视为较之西藏不过其中一点,凡今日犹住在禅林的禅和子,如皮下尚有半点血的人,应如何奋发有为,以求为禅宗一雪斯耻呢!要知禅宗是穷彻人生究竟的法门,并非是求点轻安、求点意解便了事的。如没有要彻悟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生死死生的是甚么之决心,可说即无参学之资格。近来我们这些老疲参已经没用了的,你们年壮力强的僧伽,应怎样的为悟彻人生究竟,向此中勤加探讨,要在你们去作为了!
近来各处为青年僧伽多有佛学院之设立,察学僧之恶习气日增,甚非佳象!如果欲担当佛法的话,必须立起大志愿,先学律仪勤加检束,将无始习气淘练一番。一方面依佛菩萨传承之经、论,顶戴受持,通达名字言说所诠义。然后更应知道诸法实相非思量分别所能到,进向禅宗去下一番死工夫,得个自证自悟,乃可随缘施设,方便化导,不取一法,不舍一法,方为彻底。非然者,即为戒经所呵为木头无知者。若为佛徒而不知建立正法,利益众生者,深为可愍!甚盼诸君从缘精研教理,发挥正行,与佛法增光,方不愧为出家佛徒!今天遇诸君感想既多,遂不觉话这一络索,幸诸君力起图之!(见演说集)
(附注)原题“华岩寺讲词”,今改题。
猜你喜欢 大乘五蕴论讲录·太虚 布施品第十·佚名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佚名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卷上·守端 叹品第十二·佚名 大悲经商主品第二·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四·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四卷·一行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五·弘储 黔南会灯录目录·善一如纯 佛化旬报绪言·太虚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第十六品 智分别·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三·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