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性一而已又言相何也性内也相外也相不言外之境而言内之识则相亦内也外境触之而不动豁达为空者犹易托之而内识之所留细微流注发不及知虽深造之后常致叹于习气之难除命根之未断斯言性之家不可不加察也然而专言相者往往逐流末而鹜焉力徒困于算沙计或穷于钻纸曷思古人着唯识之论谓是诸相者宜有乎宜无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欲期无相于相求之乎抑于性求之乎求之于相缘八识而有百法求之▆▆转八识而为四智世之逐相者多失之而见性▆▆未尝过相而问焉而为之通则分帜而争之终不可止斯重叹矣虚舟禅师宗嗣福严而仍研精教典取唐奘师八识规矩颂特为之注注所言相非能与人殊而引而发之终归于性使览者知悟施子易修徐子敬可读而美之梓之以传噫其有裨也夫。
康熙十一年端阳后十日槜李王庭题
八识颂注自叙
昔庆喜婆心欲人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遂造瑜伽师地论以发明相宗法门文广义幽后天亲虞末学难窥要领遂汇瑜伽之文述三十颂目曰唯识三十论论成而后护法诸师各出所见以解释此论当时累帙积轴不胜其烦玄奘法师同诸师约其词理精粹者束为十卷曰成唯识后窥基法师又见成唯识十卷学者难得其宗旨乃请奘师集此要义将八识分为四韵每一韵颂以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识会下条理不紊因称规矩然论虽十卷义尽于此四十八句明此数句而奘师之提纲由我举手天亲弥勒不一网收尽耶但明此数句者诸家即各有悟处不无自是门庭其能以相归性以悟转识如卢行者知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者几人哉余初读鲁庵之补注后观憨山之通说未尝不服其见高第欲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则南行之五十三安得不输于末后弥勒之弹指耶故得力是省力省力是得力解之者不欲其深而欲其浅至于由浅而深是悟之者之事非解之者之事也。
西湖留锡退居虚舟省道人识
猜你喜欢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太虚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佚名 碧岩录卷第十·圆悟克勤 十 集·佚名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太虚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玄奘 三法度論卷中·欧阳竟无 卷二十一·佚名 卷第二十六·道宣 卷第四十三·霁仑超永 卷三十九·彭绍升 第一章 佛陀调伏夜叉·佚名 理事·印光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