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延之传

颜延之字延年,是琅笽临沂人。曾祖颜含,是晋朝的光禄大夫。祖父颜约,是零陵太守。父亲颜..,为护军司马。颜延之少年时候是个孤儿,家里贫穷,住处靠近外城,好读书,无所不看,文章为当时之冠。好饮酒,不拘小节。年龄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妹妹嫁给了东莞刘穆之的儿子刘宪之。刘穆之听说了他的美好才学,准备让他做官,想先与他相见,颜延之不去。

后来他做了宋武帝豫章公世子的中军行军参军。等武帝北伐的时候,授命为宋公,府中派颜延之前往庆贺这一特殊任命。行至洛陽,环视旧时的宫室,都已经成了庄稼地,便悲凄地吟咏起《黍离篇》。路上作诗二首,为谢晦、傅亮所欣赏。

武帝受命登基,他被补为太子舍人。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在庐山,以儒学著称。永初年间(420~422),被征调到京城,开设馆堂让他住在里面。武帝亲自去探视,朝廷的贤才都到了。颜延之在宫中的官员中地位较低,却被引到了上席。皇上让人问了周续之三个问题,周续之以很好的辩词作了回答,颜延之总是用简要的言语连续压倒周续之。皇上又让他正面作出解释,言词简洁,说理畅达,无不称赞。又调任太子中舍人。当时尚书令傅亮认为自己的文章在当时无人能比得上,颜延之凭依自己的才华,不肯在他以下,傅亮十分恼恨。庐陵王刘义真待颜延之很好,徐羡之等人怀疑颜延之与他是同党,心里很不高兴。

少帝即位后,颜延之逐步升迁到始安太守。领军将军谢晦对颜延之说:“过去荀勖忌妒阮咸,排斥他去管理始平郡,现在您又掌管始安郡,这可以称作是‘二始’了。”黄门郎殷景仁也对他说:“这就是常说的人们嫌恶俊杰之士,世俗毁谤文雅之人。”颜延之到始安郡去,路上经过汨潭时,为湘州刺史张邵写了一篇《祭屈原文》以表达心意。

元嘉三年(426),徐羡之等人被诛杀,颜延之被征召为中书侍郎,又转任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所受到的封赏和待遇非常优厚。颜延之因为有才学而受赏识,当时的人大多对他推崇折服,惟有袁淑年纪比颜延之小一半,却并不称许尊重他。颜延之气愤地在众人面前斥责他说:“从前陈元方与孔元骏做文学时年纪相同,而孔元骏却在陈元方的坐床前面下拜,现在你为什么不来拜我呢?”袁淑无言对答。

颜延之疏放怪诞,不能被当局所喜欢,他见刘湛、殷景仁独自担当要职,心里感到不平。常常说“天下事哪是靠一个人的智慧所能做完的”。言词激烈,常常触犯权要人物。又在少年时候他曾经做过刘湛的父亲刘柳的后将军主簿,到了现在,他对刘湛说:“我的名声和职位不上升,应当是因为做过您家的吏人的缘故吧!”刘湛很恼恨,告诉给了彭城王刘义康,把他派出京城去做永嘉太守。颜延之十分怨愤,便作了一首《五君咏》,以描述竹林七贤,山涛、王戎以显贵的身份被罢免。咏稽康说:“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训!”咏阮籍说:“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咏阮咸说:“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咏刘伶说:“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这四句实际上就是他的自叙。刘湛和刘义康因为他词语中的含义不谦逊,大怒,想把他罢免到远方的郡中去。文帝给刘义康的诏书中说:“应该让他在故乡思过,如果还是不改,就要放逐到东部去;要是发展到难以饶恕的地步,自然可以把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于是颜延之一连七年闲住在乡间,不问外界的事情。

中书令王球以名公儿子的身份超脱于时事之外,与颜延之彼此非常要好,常常救济他家的穷困。晋朝的恭思皇后埋葬,参加丧事活动的众多官员,都取用义熙元年(405)授官的人。让颜延之兼任侍中,地方官吏呈送书信,颜延之喝醉了,把信扔在地上说:“颜延之侍候不了活着的人,怎么侍候得了死去的人呢?”文帝曾经召见颜延之,频频传诏却不见他来,他天天只在酒店脱衣露体地唱着挽歌,完全不作回答,另一天酒醒以后才去晋见。文帝曾经询问他几个儿子的才能如何,颜延之说:“颜竣学到了我的散文,颜测学到了我的韵文,颜..学得到了我的忠义,颜跃学到了我的饮酒。”何尚之嘲讽道:“谁学到了您的张狂?”颜延之回答说:“我的张狂是无人可以学到的。”何尚之担任侍中有一次值班,颜延之醉醺醺地来找他。何尚之望见他来了就假装睡觉,颜延之挑开帘子仔细看了看说:“朽木难雕。”何尚之对左右人说:“这个人醉了十分可怕。”颜延之在家闲居无事,便写了一篇叫作《庭诰》的文章训诫子弟。

刘湛被处死以后,颜延之被起用为始兴王刘浚的后军咨议参军、御史中丞。他在任上很清闲,什么事情也不上奏。调任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何尚之平素与颜延之狎昵,他给王球写信说:“颜延之以后会有其他任命,教府将不再有今天的光辉。”因为有人告他买了别人的田地而不肯按价还钱,尚书左丞荀赤松向皇上禀奏道:“买地要房,是从前的贤人所鄙视的。颜延之只看财利,轻率冒犯旧时的传统,倚仗诏赐的恩惠,排挤其他值勤官员,将近一年了,仍然没完没了。贪图财利,无所顾忌。颜延之从前曾经因为犯事而被斥退,又被提拔上来,却竟然并不悔改,不停地怨愤诽谤。交结卑贱小人,沉迷在饮酒当中,胡乱讥刺诽谤,诋毁朝中官员。仰仗自己的过分荣耀,增生刻薄品性,私下凭恃皇上的关照,养成强横的心理。对外表示要求很少,而内怀竞争意识,争薪水,求升官,不知道终止。参加宴会排定位次,肆意辱骂上座宾客。皇上以海量宽容,常常加以教养训练。爱心包括了具有雕虫小技的人,不忍将他抛弃。而他却骄纵没有节制,一天一月逐渐增长。我听说名声超过实际,孟子感到可耻,况且声不打外面来,名是从自己出。虽然心智低劣,却自比很高,假气虚加张扬,竟不惭愧畏惧。怎么可能再辅佐五教,给朝廷增加光彩!请求以颜延之关于买田的讼词不真实、胡乱干扰皇上的视听、以强欺弱的原因,免除他所担任的官职。”诏令加以认可。后来他担任了秘书监、光禄勋、太常。

当时和尚释慧琳因为才学被文帝所欣赏,朝廷的政事很多都与他谋划,于是士人和平民敬仰。皇上每次引见他,常常上去坐在单独一个坐榻上,延之十分嫉妒他。有一次趁着醉酒告诉皇上说:“从前同子陪同乘车,袁丝神情严肃。这是三台的座位,怎么可以让受刑之后的人坐上?”皇上发怒而面色改变。

颜延之性格既急躁,又加上饮酒过量后,放肆地直言,毫不回避,所以闲谈的人都不和他在一起,称他作颜彪。他居身节俭,不谋取财利,布衣服、素饭菜,在郊野独自喝酒。当他感到舒适的时候,旁若无人。元嘉三十年(453),辞官归居。

元凶劭杀死皇上自立,任命他为光禄大夫。长子颜竣为孝武帝南中郎咨议参军。后来义军入京讨伐,颜竣制订密谋,兼写了檄书,刘劭召来了颜延之拿了檄文让他看,问他说:“这文章是谁写的?”颜延之说:“是颜竣的手笔。”又问:“你怎么知道?”他说:“颜竣的文体,臣不会不认得。”刘劭又说:“言辞怎么会到这种地步?”颜延之说:“颜竣尚且不顾老臣我,怎么还能为了陛下?”刘劭的怒气才消了,于是得以免祸。

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兼任湘东王师。他曾与何偃一同跟从皇上到南郊去,何偃在路上远远地呼喊颜延之说:“颜公!”颜延之因为他太轻佻,便加以责怪,回答他说:“我不是三公之公,也不是田家之公,又不是您家阿公,为什么呼我为公?”何偃羞惭而退。

颜竣后来贵重,权倾朝廷,凡是他所供应的资财,颜延之一点也不接受。器物服装都没有改变,宅院房舍依旧,常常乘着弱牛车,遇到了颜竣的仪仗队,便躲在路旁。他又爱好骑马在街巷中游逛,遇到好友熟人就坐在马鞍上要酒喝,得到了必定要喝尽,欣然自得。他曾经告诉颜竣说:“平生不喜欢见要人,现在不幸见到了你。”他见颜竣建造宅院,便对他说:“要很好地自为,不要让后世人笑你愚蠢。”他上表解去了王师的职务,配给他亲信二十人。

他曾经有一天早晨去找颜竣,遇到宾客盈门,颜竣还躺着没起,颜延之发怒说:“恭敬自谦,是福气的根基。骄矜傲慢,是灾祸的起点。何况你是出自粪土当中,而升到云霞之上,骄气不可长,这样难道能持久吗?”

颜延之有个爱姬,没有这个爱姬在跟前他便吃不饱,睡不安。爱姬凭着得宠,曾经摇荡颜延之,以致使他从床上掉下来摔伤,颜竣便杀死了她。颜延之痛惜至极,常常坐在灵柩上哭着说:“是贵人杀了你,不是我杀了你。”有一次冬天在灵位前哭着,忽然看见妾推倒屏风来压颜延之,颜延之害怕地坠落在地上,于是生了病。孝建三年(456)死去,年纪七十三岁。赠为特进,谥号为宪子。

颜延与陈郡谢灵运共以辞采齐名,而速度快慢悬殊。文帝曾经分别下令让他们拟作乐府《北上篇》,颜延之受到诏令便作成了,谢灵运好久才写就。颜延之曾问鲍照自己与谢灵运两人的优劣怎样,鲍照说:“谢的五言诗如初开的芙蓉,显得自然可爱。您的诗像铺展的锦绣,也是彩绘满眼。”颜延之常常贬斥汤惠休的诗,对别人说:“惠休的作品,只是里巷中的歌谣罢了,看来要贻误后生。”当时谈论的人认为颜延之、谢灵运两人自从潘岳、陆机以后,文士无人能赶得上,江右最称道潘、陆,江左最称道颜、谢。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九 嘉祐八年(癸卯,1063)·李焘
  ●卷五十一·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四·杨仲良
  筹饷篇第十六·王闿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纪昀
  一二七四 谕内阁着吏部查明朱钤等四员因何未到热河看书分别从重议处·佚名
  七○三 谕孙士毅着赏给翰林院编修并进呈书籍与纪昀等一同列名·佚名
  ●甲乙日历(下)·祁彪佳
  顾觊之传·李延寿
  世宗本纪·脱脱
  卷十一·徐一夔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文氏五家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文氏五家集十四卷明长洲文氏四世五人之诗也文洪字功大成化乙酉举人官涞水教谕着括囊稿诗一卷文一卷其孙征明着甫田集诗四卷征明长子彭字夀

  • 卷二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李白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歳通诗书旣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爲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奇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

  • 方技传第二十九·陈寿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臣松之案:古「敷」字与「专」相似,写书者多不能别。寻佗字元化,其名宜为旉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

  • 列传第八 文成五王·魏收

    安乐王广川王齐郡王河间王安丰王文成皇帝七男,孝元皇后生献文皇帝。李夫人生安乐厉王长乐。曹夫人生广川庄王略。沮渠夫人生齐郡顺王简。乙夫人生河间孝王若。悦夫人生安丰匡王猛。玄夫人生韩哀王安平,王早薨,无传。安乐

  • 列传第二十一·李延寿

    李灵 曾孙元忠 浑 弟子璨 璨曾孙德饶 公绪 李顺 玄孙元操 李孝伯 兄孙谧 谧弟子士谦 李裔 子子雄 李义深 弟幼廉李灵,字武符,赵郡平棘人也。父勰,字小同,恬静好学,有声赵、魏间。道武平中原,闻其已亡,哀惜之,赠宣威将军、兰陵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纪昀

    列传宋 【九十四】○宋九十四胡纮何澹林栗高文虎 陈自强 郑丙京镗谢深甫 许及之梁汝嘉胡纮何澹林栗高文虎陈自强郑丙京镗谢深甫许及之梁汝嘉△胡纮胡纮字应期处州遂昌人淳熙中举进士绍熙五年以京镗荐监都进奏院迁

  • 七二八 军机大臣奏查办《说郛》《续说郛》情形片·佚名

    七二八 军机大臣奏查办《说郛》《续说郛》情形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查陶宗仪《说郛》,皆元以前书,现已抄录入四库书内,并非应毁之本。其陶珽所辑《续诋郛》,内有明末违碍之处,应行抽毁,俟该省解到时签出进呈。进奏

  • 王俭传·萧子显

    王俭字仲宝,是琅笽临沂人,祖父昙首,曾任宋的右光禄。父亲王僧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王俭出生时,其父遇害,叔父僧虔收养了他。过了几年,他便袭封爵位为豫宁侯,受封的时候,王俭流涕呜咽。王俭幼时便很有神采,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

  • 萧孝友传·脱脱

    萧孝友,字挞不衍,乳名陈留。开泰初,因为是皇亲,任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因为行大册礼,升为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重熙元年(1032),累迁为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1039),进封为陈王。在此之前,萧惠任招讨使

  • 卷十六·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六宋 楼昉 编东汉四和帝【三十】皇太后诏【章和二年三月】先帝以明圣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静庶事咸寜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外有大国贤王

  •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司马光

    晋纪二十三 晋穆帝升平四年(庚甲,公元360年) [1]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鹜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鹜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卒。戊子,太子即皇帝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1]

  • 王端毅奏议巻十三·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乞恩休致奏状臣见年七十五嵗陜西西安府耀州三原县人由进士改庶吉士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除大理寺左寺左评事景泰三年四月十二日陞署左寺副事本年五月初二日实授景泰五年十二月初二日陞直扬州府知

  • 论语点睛补注上·智旭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章以学字。为宗主。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朋来。及人不知。皆是时习之时。乐及不愠。皆是说之血脉

  • 卷四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    宋 王与之 撰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郑康成曰胥有才知之称礼记文王世子曰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郑锷曰闾胥以胥名之谓其才智足以长人乐官名胥胥者相也惟有才

  • 印度之佛教理论与实际之调合·梁启超

    然则释迦绝对的排斥理论吗? 不不!当时正是《奥义书》研究极盛的时候,诸家学说,都以哲学的思辨为后盾。释迦若仅如基督之宣传直觉的福音,或仅如孔子之提示极简要的实践伦理,决不足以光大其学。总况迦之为教,与一般所谓宗

  • 序·熊十力

    汾城刘生锡嘏,朝邑阎生悌徐,并有志研穷佛学,而苦名词难解。余既久病且老矣,口讲殊困,欲以时召二子笔谈,因循未果。然眷怀两生好学之意,辄愧无以副之也。今次,北庠授课,实用《新论》。《新唯识论》 顾学子参稽旧籍,仍以名词为苦

  • 乐邦文类卷第三·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记碑(一十九首) 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礼部柳 子厚 岳州无姓和尚碑 同前 画西方净土[巾*(穴/登)]记 翰林白 居易 钱唐白莲社主碑 孤山法师 智圆 净慈七宝弥陀像记 提刑杨 杰 建弥陀宝

  • 襄阳守城录·赵万年

    宋赵万年撰。开禧二年,金军二十万围襄阳,赵淳新知府事,以万馀人御之。自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大战者十二,水陆攻劫者三十有四。措置多方,出奇制胜,金军竟解去。万年时为幕僚,详录其事。后附战具诸法颇详。惟文多残阙,不尽可辨,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