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延之传

王延之字希季,是王升之的儿子。少年时候很静默,不交结人事关系。在宋朝做官担任司徒左长史。家中清贫,居住的房子破漏,褚彦回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宋明帝,明帝便下令让材官为他盖了三间斋屋。他历任过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宋朝的气运衰落,齐高帝辅政,朝野中的心理,人人都是非此即彼,倾向一方。王延之和尚书令王僧虔则是中立,没有偏向取舍。当时人们的谚语说:“二王居平,不送不迎。”高帝因此认为他们很好。升明三年(479),出京担任江州刺史,做都督。齐朝建元元年(479),晋升封号为镇南将军。

王延之和金紫光禄大夫阮韬都是宋朝的领军将军刘湛的外甥,同样都是很早就有了声誉,刘湛十分喜爱他们,说:“阮韬以后应当为第一,延之为第二。”王延之非常不平。每次给建业进行馈赠,阮韬与朝士同例,高帝听说了,给王延之写信说:“阮韬说您并没有另外的意思,当是由于刘家品评的缘故。”阮韬字长明,陈留人,是晋朝金紫光禄大夫阮裕的玄孙。担任南兖州别驾,刺史江夏王刘义恭违章要求消费用钱,阮韬说:“这是朝廷的财物。”坚持不给。宋孝武帝选拔侍中四人,都依据风貌,王..、谢庄为一双,阮韬与何偃为一双。常常充任兼职和暂署官员,到了始兴王的军中,去世。

王延之生活简单朴素,清静寡欲,凡是他所曾任职的地方,务求不搅扰百姓。在江州,于俸禄以外一无收取。他独自住在斋房内,不曾出门,吏人很少能见到他,即使是子弟也不随意往他跟前去。他时时见到亲戚朋友,不曾说及政治时事,只是从容闲谈吟咏罢了。后来担任尚书左仆射,不久兼任竟陵王军师,去世后谥号简子。

猜你喜欢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陈寿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三·佚名
  ●宰惠紀略序·柳堂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佚名
  元儒考略卷三·冯从吾
  提要·佚名
  卷九十·司马迁
  冯玉祥·陶菊隐
  吴佩孚·陶菊隐
  林逋传·脱脱
  唐王朱纃、朱聿键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四·佚名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人种由来·徐志摩

    一夏娃“你是亚当吗,上帝创造我来伴你的。你从今后再不怕荒凉,再不愁孤寂。让我摸摸你的脸,口边蓬蓬像树藓,你喉头有个桃核,你肌肉好多强健;但是你胸前不如我又嫩又软又肥——我们原来两样的,我又希奇又欢喜

  • 卷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目録【起三十五字至四十字】定西番温庭筠【三首】韦庄【二首】毛熙震孙光宪江城子和凝【二首】牛峤张泌望江怨牛峤范汭西溪子【又一体】李珣毛文

  • 卷154 ·佚名

    李复 峡山阻风 黄牛白马渡惊滩,两目盲飚更险艰。 天地容身惟一榻,江湖骇浪动千山。 豪商竞利能争捷,阴鬼多么故作悭。 叹息邻家田舍稳,柴门深掩日高閒。 李复 峡州渡江入寺 雪暗离秦地,春归入

  •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司马迁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矣!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是后或力政

  • 卷一百八·列传第四十六·脱脱

        胥鼎 侯挚 把胡鲁 师安名   胥鼎,字和之,尚书右丞持国之子也。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入官以能称,累迁大理丞。承安二年,持国卒,去官。四年,尚书省起复为着作郎。上曰:“鼎故家子,其才如何?”宰臣奏曰:“为人甚

  • 卷第十四·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七章正宸 罗万象(王孙蕃、左光先) 吴适 李模 乔可聘(姚思孝) 李清钱敬忠章正宸罗万象(王孙蕃、左光先)吴适李模乔可聘(姚思孝)李清钱敬忠章正宸字羽侯,号格庵;

  • 第四三五札光绪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二二二一--一三·佚名

    台北府正堂陈,准台湾镇吴移开:蒙臬道刘批,胁从人免其深究,惟匪首林盛应设法严拿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札饬事。本年十一月十七日,准台湾镇吴移开:「本年十

  • 卷一百十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三宋 宋敏求 编政事道释禁正月五月九月屠宰诏为殒身戎阵者立寺刹诏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僧尼不得受父母拜诏释教在道法之上制条流佛道二教制禁葬舍利骨制僧道齐行并进勅令僧尼道士女

  • 礼三三·徐松

    后丧三温成皇后【宋会要】仁宗至和元年正月八日,贵妃张氏薨,治丧于皇仪殿,诏近臣、宗室入奠。移班奉慰帝于殿东楹。特辍朝七日。命参知政事刘沆为监护使,入内内侍省内侍押班石全彬、勾当御药院刘保信为监护都监,殿前都虞候

  • 第32章&nbsp;表记·戴圣

    孔子说:“还是回去吧!君子虽然隐居林泉,但道德发扬,声名显著;不必故作矜持而自然端庄,不必故作严厉而自然令人生畏,不必讲话而人们自然相信。”孔子说:“君子的一举一动,都不让别人感到有失检点;一肇一笑,都不让别人感到有失检

  • 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摩伽陀国法阿兰处菩提场上普光堂中。大福聚集。妙喜所生。普无毁处。功德无量。莲华藏师子座中坐。平等证觉(一)善净觉者(二)无有二行(三)游佛所游(四)得至诸佛平等(五)到无障处(六)不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二已说二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三种。谓依十相三门三种及与三根。于诸有情发起邪行。能令有情堕诸恶趣。言十相者。谓坏生命。财物。妻妾。若坏实义。善友。

  •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集法毗尼五百人尔时世尊在拘尸城末罗园娑罗林间般涅槃。诸末罗子洗佛舍利已,以净劫贝裹,复持五百张叠次而缠之,作铁棺盛满香油,安舍利置中,以盖覆上。复作木椁,安铁棺着中,下积众香薪。时末

  • 本堂集·陈著

    南宋学者陈著著。凡九十四卷。其中诗三十四卷,词五卷,杂文五十五卷。据其原目,尚有讲义三卷,但有目无书,盖传写时遗佚。其诗多沿《击壤集》派,文亦颇杂,其语录之体不及周必大、楼錀、陆游、杨万里之“淹雅”,又勉推佛老二氏往

  • 正杨·陈耀文

    四卷。明陈耀文 (生卒年不详)撰。陈耀文,字晦伯,确山 (今属河南) 人。嘉靖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知识博洽,学治有据。著有《正杨》、《纪典稽疑》、《学林就正》、《天中记》等书。《正杨》四卷,共一百五十条,乃专为

  • 中藏经·华佗

    中国古代综合性医书。今本3卷 (或著录1卷、2卷、3卷)。旧题汉·华佗撰。据考系后人伪托之作。本书系中医学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本书成书年代不详,记载见于《补续汉书艺文志》和《后汉艺文志》等。现存最早为 《古今医

  • 异闻记·陈寔

    古代志怪小说集。旧题东汉陈寔撰。原书久佚,也不见于史志著录。晋人葛洪《抱朴子·对俗》最早引用,并明言是引自陈仲弓(寔)《异闻记》。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2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中疑此书非陈寔

  • 台湾中部碑文集成·佚名

    本书不分卷,集录台湾中部一市三县(台中市县及彰化、南投两县--即清季建省前彰化县辖境)碑碣诸文而成。所录碑文,系由刘枝万先生历年实地调查所得;而其断代,则以光诸二十一年台湾沦日时为止。存文一百零七碑,就其性质,区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