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逋传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县人。幼年丧失父母,致力求学,不为句读训古之学。性情恬淡好古,不追求荣誉利益,家里贫穷衣食不足,心安理得。起初远出游览长江、淮河流域之间,很长时间才返回杭州。在西湖孤山构屋居住,二十年脚不踏及城市。宋真宗听说他的名字,赐给他粟米、布帛,诏令官吏一年中季节时令慰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时,每次造访林逋的居室,清淡终日而离去。林逋曾自己在屋旁修造坟墓。临终时做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对《封禅书》”的句子。不久去世,州府向皇帝报告,宋仁宗感叹哀悼,赐给他谥号“和靖先生”,赠送粟米、布帛以助丧事。

林逋善写行书,喜欢做诗,他的诗澄清通彻雄健独特,多有奇句。既完稿,随即丢弃。有人说“:为什么不录下以示后世?”林逋说:“我正隐居山林沟壑,尚且不想以诗闻名一时,何况后世呢!”但是好事的人往往私下记录诗句,现在所流传的还有三百多篇。

林逋曾寓居临江,当时李咨刚考中进士,没有人知道他,林逋对人说“:此人是辅佐大臣的人才。”等到林逋去世,李咨正好被解除三司使的职务任州太守,穿着白色冠服,与林逋的弟子哭吊七天,埋葬了林逋,刻上林逋的遗句放在墓中。

林逋没有娶妻,无子,教导兄长的儿子林宥,登进士甲科。林宥的儿子林大年,很有操守自喜,宋英宗时,任侍御史,连连被御史台移文外出治理狱讼,拒不肯行,被御史中丞唐介所奏,降为蕲州知州,去世于任上。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七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五·叶隆礼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九·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二·李心传
  名山藏卷之三十二·何乔远
  卷之一千三百九·佚名
  卷二十三·叶盛
  ●一八、宫中的娱乐·秦翰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阿桂
  卷四十九·傅恒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马骕
  卷八·张守节
  燕文公时·佚名
  卷四十四·纪昀
  李鸣龢·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八姚合闲居遣怀十首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緑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疎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情性僻

  • 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脱脱

        萧陶苏斡 耶律阿息保 萧乙薛 萧胡笃   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祖里拔,奥隗部节度使。陶苏斡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

  • 國語卷第十七·韦昭

      楚語上   1 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一〕,辭曰:「臣不才,無能益焉。」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二〕。」對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故堯有丹朱〔三〕,舜有商均,〔四〕啟有五觀〔五〕,湯有太甲〔

  • ●卷一·李绛

      ○论李锜财产请代浙西百姓租税状   元和二年,浙西擒李锜伏法,准旧例,籍其家财产业送上都。翰林学士裴洎、李绛等上言曰:   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求,刻剥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陛下哀悯无告,为之吊伐,变愁怨之气,为发生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四·王称

    附録二  延禧号天祚皇帝改元曰干统女真有俊禽曰海东青次曰玉爪骏俊异絶伦一飞千里非鹰鹯雕鹗之比延禧縦弛失道荒于畋猎喜此二禽善捕天鹅命女真国人过海诣深山穷谷捜取以献国人厌苦遂叛政和元年延禧改元曰天庆遣内侍

  • ●明朝小史卷四 永乐纪·吕毖

    ○移檄 成祖起兵移檄天下云:燕王令旨,为报父仇事,谕天下藩屏诸王大小各衙门官吏军民人等曰:惟我父皇太祖高皇帝,奉天承运,华夷一统天下生民之主,自践天位以来,诞敷圣泽,广被万邦,弥扇仁风,溥及八表,使天下雍熙无一物不得其所,何异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纪昀

    后妃传唐 【三】○唐三宣宗元昭鼌皇后懿宗惠安王皇后恭宪王皇后郭淑妃昭宗何皇后△宣宗元昭鼌皇后宣宗元昭鼌皇后不详其世少入邸最见宠答及即位以为美人大中中薨赠昭容诏翰林学士萧寘铭其窆具载生郓王万寿公主后夔 昭

  • 六二四 谕王燕绪着加恩授为翰林院编修仓圣脉等分别议叙·佚名

    六二四 谕王燕绪着加恩授为翰林院编修仓圣脉等分别议叙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四库全书处奏,所有办理四库全书依限完竣之革职中允王燕绪,庶吉士仓圣脉、何思钧,中书朱钤,进士杨懋珩、缪琪等,可否准其议叙一疏,奉谕旨:王燕

  • ●晋政辑要卷之五·海宁

    大朔折色(并附案) 大朔运脚 耗羡章程(并附案) 户部余平(并附案) 协饷水脚 藩库交代 备贮库项 经征税课 台山经费(并附案) 台山行宫座落 ○大朔折色(并附案) 查右卫旗兵于康熙三十二年由京移驻经部议定将大同镇属绿营本色兵粮改

  • 《章实斋先生年谱》(五十六至六十四岁)·胡适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先生五十六岁。是年先生仍编《史籍考》。(《与阮学使论求遗书》)先生自亳州到武昌时,仅携一妾自随,家口仍留在亳州。至是年家眷始自亳归会稽,先生所藏书之大部分亦于此时寄归,先生在湖北买楠木书橱十

  • 论语学案卷三·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上论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妻去声缧力追反绁息列反】门人记二贤之见取于圣人一则谓其缧绁之可原一则谓其刑戮之

  • 附录卷一·项安世

    <子部,儒家类,项氏家说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説附录卷一宋 项安世 撰孝经説古文以至德章后次以感应章次名章次闺门章次谏争章次事君章次丧亲章按感应接至德章后闺门接名章后事君接谏争章后文义皆贯则古文近是

  •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於忉利天宫一切众会。

  • 叹品第三十一·佚名

    尔时诸梵王与诸梵天俱在会中。释提桓因与释眷属及采女众亦在会中。释梵诸天子各各叹言:须菩提所说法快哉快哉。皆是佛之威神因缘能演布是教。若有不远离是般若波罗蜜行者,我等当视是辈菩萨摩诃萨当如如来。亦无有能得见

  • 生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总持经第二十二  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摩竭。在法闲居。佛之道树初成道时。与万菩萨俱。一切成就。普贤菩萨。行于无愿。其行无余。及空无菩萨。莲花藏菩萨。宝藏菩萨。行藏菩萨。妙曜菩萨

  • 卷第十四(本末合)(尽离世间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四(本末合)(尽离世间品)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三。一分名。名托法进修成行分。谓由仗托行法修成正行故。二会名。上三。一约处。名普光明殿重会。二约人。名普慧普

  • 酒德颂·刘伶

    晋刘伶撰。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既以脱略形骸见称,更以善饮著名。本篇即表达了为酒所沉醉的“大人先生”藐视一切的气概。在“大人先生”眼中,一切都充满了主观的色彩,而这都源于驾驭外物、追求永恒的精神欲求。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