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一年

(戊子)二十一年大明萬曆十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乙酉,兩司啓請趙憲削去仕版,答曰:「但當置之而已,不足與較。」弘文館上箚,請罪如兩司,答曰:「予雖不敏,固非一憲所動。渠亦豈可必其說之得行乎?第其心術,正欲傳其疏辭也。予焚其疏,乃焚其心也。若以焚疏爲非,則予當甘心受責,後當爲戒。若縷縷相較,與之對辨,則恐反爲朝廷之羞,徒傷大體,非予所喜也。當更加留念。」〈三司之論,皆指憲爲妖怪沽名。〉

○京江自廣津,至海口,水赤濁如血者數日。

○北兵使李鎰巡到慶興,遣虞候金遇秋,領四百騎,乘氷渡江,曉襲楸島叛胡,斬三十三級。繼發吉州以北諸鎭兵二千餘騎,會寧府使邊彦琇、穩城府使楊大樹、富寧府使李之詩爲將領,潛師渡江,夜襲時錢叛胡,焚二百餘家,斬三百八十餘級,蓋討鹿島之罪也。

○以權克智爲大司憲,李海壽爲忠淸監司,李好閔爲弘文修撰。

二月

2月1日

○朔甲寅,謝恩使兪泓還自京師,得頒賜《會典》成書,竝捧勑來宣。泓至燕京,呈文禮部,乞得《會典》成書,禮部以未經睿覽難之。泓與一行員役等,詣請懇迫,至叩頭出血,涕泣固請。尙書沈鯉爲之感動,具本題請,天子可之。特賜本國付卷,又降勑宣諭,書云:「陪臣至誠懇請,玆特徑賜。」云。泓出關時,主事馬維銘,以詩賀之。上延勑于郊外,告廟大赦,御殿受賀。敎書曰:「承天子寵光,永灑汚穢之恥。與國人同歡,爰推渙汗之恩。萬物咸休,一邦再造。顧惟眇躬,叨守丕基,痛先系之受誣,何安乎衣錦食稻?悶逆名之冒僞,難改乎孝子慈孫。惟降勑之屢勤,奈成書之未覩?予心將疑將信,望宸極而逡巡。王言如絲如綸,帶寶訓而流布。源流歸正於玉籍,忠憤荷褒於金章。自列聖二百年,籲呼之疏奏幾切?環東土數千里,斁絶之倫紀始明。念玆同歡亨泰之辰,必有非常曠蕩之典。昭告旣遍於廟社,惠澤宜霈於臣民。」

○命賞兪泓官階。超秩爲崇祿,判府事,賜奴婢、土田,從行子大述竝進官。上引見面慰曰:「卿血誠籲呼,竟得完書,使三韓民物,無父而有父;無君而有君,蕭、曹、衛、霍之勳,未足爲比也。」

○以兪泓爲禮曹判書,俄陞左贊成。

三月

3月1日

○朔甲申,群臣以改宗系、光前烈,請上尊號,而不許。

○上見主事馬維銘詩,令館閣諸臣,和韻以進,上自和一章。〈宗祊今始正,莫謂是予誠。列祖功曾積,諸臣悃幾營。恩沾同大造,歌競及流鶯。願守區區志,千秋戴聖明。註云:「群臣欲加徽號,故末句及之。」〉以示群臣。且敎曰:「兪泓之是行也,艱關萬里,殫盡一心,手捧綸音,親擎寶典。變禽獸之域爲禮義之邦,是吾東方再造,箕疇復敍之日也。可使其詩,泯沒於後乎?予爲是懼,爰命詞臣,各次其韻,詞臣反歸功於予,失其旨也,予亦不可無言。夫詩以言志,不以辭害意可也。」

○式年殿試,取金時獻等三十三人。

夏四月

4月1日

○朔甲寅,領議政盧守愼,以老疾乞遞,章十九,上乃許。

○以尹國馨爲副提學。時以宗系辨誣,大臣諸宰伏閤,請上尊號,上不許。國馨因進講入侍啓曰:「群臣請上尊號,而殿下固讓不許,其爲盛美,反有光於受號。」上納之。國馨又與同僚,上箚請益崇謙,以示不居之美,又言:「早建儲貳,以定宗社之計。」議雖不行,識者洽然稱之。

○舊例,國有廷請,則史官亦上疏同辭以請。時,尹昉爲檢閱議以:「執筆上殿,職耳;與百僚廷請,非職也。」由是,史官不廷請。

五月

5月1日

○朔癸未,復以盧守愼爲領議政。守愼出謝未久,連上章乞遞,上親批答曰:「見卿乞解之章。予非不悉卿懇,亦非不信卿言。第今國家危敗之勢,甚於卿病。卿豈可惟念身病,而不念國之危病?此所以寧拂卿意,誠有所大不忍也。不然,許卿一二年閑秩,優游頤養,有何所難,而纔遞旋復,有若兒戲,而不暇計乎?聞卿行步不便,不必出謝。古之時,大臣有國家大計,命乘肩輿以入。今予亦聽卿臥閤,有問輒對而已。」

○幸成均館,謁聖試士,取黃愼等十一人。

六月

6月1日

○朔癸丑,領議政盧守愼告病十二狀乞遞,始遞,授判中樞府事。

秋七月

7月1日

○朔壬子,知敦寧府事安自裕卒。自裕以乙巳士流,與安命世最相親厚。命世遭禍,自裕坐累中廢者十年。今上朝久處三司,或參銓佐。爲人狷介切直,於人少許可,不與人嬉笑昵語,同列皆憚而苦之。爲臺諫彈駁,庶官不職者,無所顧忌。雖親友、子姪,朝夕親密者,一不敢干以私。立朝五十餘年,一未嘗爲子弟求官。雖銓官問之,謂吾子姪不材,不合做官,終不擧論。朝無黨援,座無賓客,老復耳聾,面壁閉門。而一日上臺,則彈論疊出,人怪其何自以有聞也。上以其有廉靖之節,眷注特加,進階以褒之。至是卒。無子。

八月

8月1日

○朔壬午,以金誠一爲宗簿寺僉正。誠一秩滿還鄕,至是還朝,俄遷議政府舍人。時,朝廷已有南北之說,以偏斥西人爲北;參用彼此爲南。誠一剛介人,或以爲,當主偏斥之論,及入朝則曰:「異己者,未必皆小人;同己者,未必皆君子。無論彼此,任賢而捨不肖可也。」

九月

9月1日

○朔辛亥,右議政鄭惟吉卒。年七十四。惟吉字吉元,號林塘,光弼之孫也。有才華、風度,早歲蜚英,爲世所推,而性和裕不嚴。當權奸之世,無所表異,士論以此輕之。晩復登庸,數遭攻摘,而上眷不衰,以功名終。子昌衍踵爲卿相,門戶之盛,爲國朝最。

冬十月

10月1日

○朔辛巳,以李山海爲右議政。

○以柳成龍爲刑曹判書兼兩館大提學。成龍避徐益疏辭之嫌,乞歸養退居,累召不起,今始還朝。

十一月

11月1日

○朔庚戌,以刑曹判書金命元爲京畿監司,金曄爲慶尙道巡察使,以尹根壽爲漢城府右尹,俄遷工曹參判。根壽坐黨置散,有銓曹堂上,擬工曹參判末望,首望李輅受點。李潑大怒,責正郞柳根曰:「爾執筆參銓,何以尹根壽書諸望狀耶?」根曰:「李輅無才德、無資歷,略無可取,而尙得首擬。尹根壽豈不合於其末乎?」潑曰:「爾不曉事甚矣。李輅工曹參判,乃其本分,不過止是也,尹根壽得復右職,則其人,豈但做工參而止者乎?」其後根壽竟拜工參,潑不能奪。

十二月

12月1日

○朔己卯,以吳億齡爲應敎,李好閔爲修撰,李恒福、李德馨爲吏曹正郞。是時名士,皆以時論緩猛爲品第,異論者得罪,自守者無名。惟李恒福、李德馨等,特以文華材敏,被上眷遇,人莫敢間。吳億齡、柳根等,皆以文名登顯要,洪麟祥亦以經學受知。此數人雖在時名中,不苟爲黨比干進,故公論稱之。

○日本國使平義智、玄蘇來聘。秀吉旣殺橘康廣,令義智來求信使通好。義智者,日本大將平行長女壻也,爲秀吉腹心。對馬州太守宗盛長,世守馬島,服事我國。時,秀吉去宗氏,代以義智,詐言:「義智乃島主之子,熟諳海路,欲導信使之行,故遣來。」而實欲探試窺覘也。僧人玄蘇及平調信從之,玄蘇謀士,調信勇將也。以吏曹正郞李德馨爲宣慰使,儐接入京。義智年少鷙悍,他倭畏服,俯伏膝行,不敢仰視。久留東平館,必邀信使與俱,朝議依違不決。先是,損竹島之役,捕得倭口,言:「我國邊氓沙乙火同者,叛入倭中,導倭爲寇。」朝廷憤之。至是,議者言:「宜令日本,刷還叛民,然後議許通信,以觀誠否。」上從之。乃使館客諷之,義智曰:「此却不難。」卽遣平調信,歸報其國,使悉捕朝鮮人之在國中者以來。

猜你喜欢
  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班固
  卷九·本纪第九·世祖六·宋濂
  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柯劭忞
  卷一百十三·毕沅
  卷十五 顺帝·王夫之
  第十三回 吴越王归诚纳土 北汉主穷蹙乞降·蔡东藩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四·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五·裴骃
  古镜新记二·胡兰成
  辛彦之传·魏徵
  马周传·刘昫
  瞿九思传·张廷玉
  董兴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云集原序·释英

    近世士之懐能抱艺者往往逸而之禅又逸而之诗二者实能外事物旷荡可喜故人亦乐为之称道钱唐英上人盖其絶出者也未祝髪时已识之矣予老而不化病卧一室木石是同诗与禅要非所解上人过辄来共谭予茫乎无以答然其诗圎活而清雅读

  •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徐志摩

    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他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太阳为我照上了二十几个年头,我只是个孩子,认不识半点愁;忽然有一天——我又爱又恨那一天——我心坎里痒齐齐的有些不连牵,那是我这辈子

  • 卷一百三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一 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仕周以勲封隋国公女为宣帝后累拜上柱国大司马静帝幼冲坚以元舅总朝政封隋王寻簒周自立及平陈後南北混一海内殷富号称太平

  • 卷五百六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二刘威刘威会昌时人诗二十七首早春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曦巳醖看花酒娇莺莫预飞伤春感怀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春尽

  • 御选宋诗卷六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一五言絶句一徐铉自题山亭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机心忘未得棊局与渔竿寇准南浦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有怀秦川春晼晚汉水路迢遥不待凭危槛离魂已暗销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

  • 明诗评二·王世贞

    王世贞 常评事伦 皇甫佥事涍 王检讨九思 袁侍御凯 曹布政嘉 顾尚书璘 王宫谕维祯 祝京兆允明 王太学宠 陈提学朿 徐邑令献忠 施邑丞渐 朱参政应登 屠宫谕应埈 袁提学袠 刘尚书崧 刘司空麟 杨按察基 汪丞相广洋 王博士

  • 第四十一回 太和殿受禅承帝统 白莲教倡乱酿兵灾·蔡东藩

      却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多福多寿多男子,把人生荣华富贵的际遇,没一事不做到,没一件不享到。他的武功,上文已经略叙,他的文字亦非常讲究。即位的第一年,就开博学鸿词科;第二年又令未曾预考各生,一律补试。十四年,特旨命大学

  • 卷之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三十一刑法志五·黄遵宪

    第六节 伪 证 罪凡民事、刑事、商事各裁判厅所命证人,必先依《治罪法》誓明其所陈述出于公正乃所陈述,反背誓食言、变乱黑白,使官民两受其害,是不得不罪之也。为刑事证人,被传唤上审厅而曲庇被告人,即犯罪人。掩蔽事实以诈

  • 张易之、张昌宗传·欧阳修

    张易之尚在少年时代就靠祖辈的功勋当官,连续升为尚乘奉御。到了二十岁,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姿态优美,音乐技艺多数通晓。武则天皇后执政时,太平公主推荐他的弟弟张昌宗,得到侍奉武后的机遇。张昌宗向武后介绍说张易之才干超过

  • 恭纂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进表·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恭纂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进表大学士【臣】马齐【臣】松柱【臣】萧永藻【臣】王掞等恭承勅旨纂修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谨奉表上进者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伏以璇符肇祉荣河开龙马之祯玉历凝庥紫极焕星虹之彩重

  • 卷三(此卷全闕)·阎若璩

    卷三(此卷全闕)第三十三言大禹謨句句有本第三十四言泰誓武成句句有本第三十五言襲用論語孝經第三十六言襲用周易尚書毛詩第三十七言襲用周禮二記(大戴禮記附)第三十八言襲用左傳國語第三十九言襲用爾雅第四十言襲用孟子

  • 提要·刘荀

    (臣)等谨案明本释三卷宋刘荀撰荀东平人尚书左仆射挚之孙书中所称先文肃公即谓挚也孝宗时尝知盱眙军其事迹则不可考矣是书乃其讲学之语大旨谓致力当求其本因举其切要者三十三条各为标目而着论以发明之论所不尽者又自为之

  • 卷三十六·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六宋 陈经 撰君奭【周书】此篇乃召公欲退而周公留之故作此书也二公辅相成王营洛邑周公复子明辟二公之功亦成矣二公之心皆欲去矣周公既为成王所留召公不欲周公之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曲礼下第二之三爲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号户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显谏为夺美也【孔疏夺君美也】显明也谓明言其君恶不几微也逃去也君臣有

  •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舌界清净。舌界清净故无性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舌界清净。若无性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湘中记·罗含

    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佚。《说郛》、《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有辑本。自《水经注》

  • 易义古象通·魏濬

    明魏濬撰。八卷。《四库全书》本。魏氏撰述此书,颇采汉、魏以来《易》家言象之说以阐解《易》义,在明代万历以后学者中别具见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前有《明象总论》八篇,一曰《原古象》,二曰《理传象》,三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