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程元振传

程元振以宦官身份在内侍省任职,累功迁升到内射生使。宝应末(762),肃宗去世,张皇后与太子有怨恨,恐怕他不依附自己,便召引越王李亻系代为处理国政。元振知道这一谋划后,秘密地告诉了李辅国,于是挟持太子,杀了越王和他的同党。代宗即位,元振以功授官飞龙副使、右监门将军、上柱国,主持内侍省的事务。不久代替李辅国兼任元帅行军司马,专门节制禁兵,加官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爵保定县侯,充任宝应军使。九月,加官骠骑大将军,封爵..国公,追赠他的父亲程元贞司空官职,追赠他母亲郄氏为赵国夫人。这时程元振的权势,超过了李辅国,军队中称他为“十郎”。程元振曾有事私下嘱托襄阳节度使来王真,来王真没有答应。到元振大权在握时,便征召来王真进京朝见。来王真拖延着迟迟未去。广德元年(763),来王真大破裴茂,便进京拜见皇上,授官兵部尚书。程元振想报私怨之仇,诬告来王真有罪,来王真最终被牵累杀头。辅政大臣裴冕为肃宗的山陵使,曾有事与元振违拗过,便告发他属下小官贪污罪行,把裴冕贬为施州刺史。来王真为一代名将,裴冕是国家元勋,这两个被诬陷后,天下各掌一方兵权的长官人心离散,程元振仍骄傲放纵,自鸣得意,完全不顾众人的议论。

九月,吐蕃、党项侵犯京畿地区,颁布诏书征兵,各道却始终没有人前去应征。十月,吐蕃的军队到达咸阳桥,代宗仓皇出逃巡幸陕州,敌寇攻陷京城,府库被抢劫一空。到代宗到达行都时,太常博士柳伉上书直言极谏应当杀程元振以谢天下之人。代宗担忧人心归罪,便罢免了元振的官职,将他放逐归田,他的家乡在三原县(今属陕西)。

十二月,代宗车驾回到京城,程元振披麻戴孝地坐在车子里,混入京城,以谋划再度任职进用。他与御史大夫王升一块饮酒,被御史台所弹劾。所颁诏书写道:

“杂乱地站在一起聚众交谈,法令尚且不容许,狼狈为奸秘密计谋,比相互交谈处罚更应从重,如此所作所为,情形实难原谅。程元振性情凶残暴戾,秉赋庸俗愚蠢,渺小之人,虽万死不足以塞责。近来本已对严厉的刑法有所放宽,念他有过功劳,枉法以表示恩顾,将他放逐归田。却仍不知约束自己的言行、私欲,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既忘了恩顾的仁厚,又另怀非分的冀望。竟敢召集众人,还想有所动作。不听令的臣子一道窥伺时机,妄谈善恶吉凶,仍然心怀不满。捆绑包裹起兵器铠甲,换了衣服暗中行动,毫不顾及君臣之亲,准备图谋不轨。经审查检验都是如此,无法逃脱刑罚,首足异门而出,也不能塞责。然朕仍不能忘他的微劳,再次饶恕罪人。特免除砍头的刑罚,把他流放到荒远的地方以正法典。可长期流放溱州为百姓,委托京兆府派人押送递解,所路过的各州县,派人接应援助,一直押抵目的地,不许乱跑,即使有不同寻常的大赦,他也不在集中恩赦之列。一切官吏百姓应体察朕的心意。”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一·柯劭忞
  卷七十四 前凉録五·崔鸿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一·杨仲良
  卷末 叙论四·王夫之
  卷二十七 昭宣帝·王夫之
  第八回 父子聚麀惨遭剸刃 君臣讨逆谋定锄凶·蔡东藩
  卷四·汉·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卷九十七 下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下·班固
  戴颙传·沈约
  纳麟传·宋濂
  徐舫传·张廷玉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二十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二十 元结【字次山瀼州人少不羁年十七始折节向学天宝中举进士苏源明荐於肃宗上时议三篇乃摄监察御史发宛叶军屯泌阳全十五城帝善之代宗时侍亲归樊上後拜道州刺史

  • 第一回 老鳏冻馁·蒲松龄

    张老拄杖破衣上唱养儿养女苦经营,乱叫爷娘似有情;老来衰残难挣养,无人复念老苍生。白自家张老便是。合老婆子吴氏,一个走南傍北,一个少吃俭用,受了无穷辛苦,挣了个小小家当。[耍孩儿]一个母一个公,不怕雨不避风,为儿为女死活的

  • 读礼通考卷五十六·徐乾学

    丧仪节十九神帛许慎五经异义大夫士无主大夫束帛依神士结茅为菆【郑说同】郑康成仪礼注曽子问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羣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然则士之皇祖于卒哭亦反其庙无主则反庙之礼未闻以其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弘治六年正月丁卯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齐世美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

  • ●海东逸史卷二·佚名

    监国纪(下)二年丁亥正月癸卯朔,王在长垣。辛未,王禡牙出师。提督杨耿、总兵郑联皆以兵来会。进郑彩建国公,封张名振定西侯、杨耿同安伯、郑联定远伯、周瑞闽安伯、周鹤芝平夷(小腆纪年作彝)伯、阮进荡胡(纪年作湖)伯、阮骏英义

  •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八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桓公之伯桓公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 庄公八年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

  • 被掳纪略·赵雨村

    刀口余生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七月廿四日,有白雀园彭姓,差人送信来我家,云有长毛贼至光山,势向东走,可早躲避。闻者,觉得承平已久,人皆不信,外省虽乱,吾邑未经过也。细询亦无的信,遂将家眷送往蛟龙寨麓。至夜半,又无动静。天将明时

  • 石守信传·脱脱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奉事周祖,得以隶属周祖帐下。广顺年间(951~953)初期,历次升迁,做到亲卫都虞候之职。跟随周世宗征战晋阳,在高平遇到敌人,奋力拼战,升为亲卫左第一军都校。部队回师,升为铁骑左右都校。又随从皇帝征战淮南,任

  • 目录·郑兴裔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郑忠肃奏议遗集目録  别集类三【宋】卷上奏议疏请起居重华宫疏请罢建康行宫疏论淮西荒政疏请蠲扬民缗钱疏请行宣访疏论荐举疏论常平疏请禁传馈疏请行检验法疏请置澚长御海寇疏请寛民力

  • 纲鉴易知录卷十九·吴楚材

    汉纪 附王莽孺子婴纲 丙寅,孺子婴居摄元年,春三月,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纲 夏四月,安众侯刘崇起兵讨莽,不克,死之。目 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谋曰:“莽必危刘氏,天下非之,莫敢先举,此乃宗室之耻

  • 五行順逆第六十·苏舆

      木者春,生之性,農之本也。勸農事,無奪民時,使民,歲不過三日,行什一之稅,進經術之士。挺群禁,出輕擊,去稽留,除桎梏,開門闔,通障塞。恩及草木,則樹木華美,而朱草生;恩及鱗蟲,則魚大為, 鯨不見,如人君出入不時,走狗試馬,馳騁不反宮室,好

  • 卷七 燕礼第六之一·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七    宋 李如圭 燕礼第六郑目録云诸侯无事若卿天天有勤劳之功与羣臣燕饮以乐之礼也【案今注疏本脱此二字】燕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二小戴及别録皆第六

  • 再跋·钱穆

    余自对日抗战期间,在云南宜良写成《国史大纲》一书以后,自念全部中国史中之大纲大节,已在书中揭举。循此详求,事在读者。或有谬误,亦待读者指出,再作思考。余之兴趣,遂从历史逐渐转移到文化问题上。 余之研治国史,本由民初新

  • 明报应论译文·慧远

    问:佛经认为杀生是重罪,要下地狱受惩罚。冥界中的审判,如影相随,音响相应。我有怀疑,为什么呢?按拂教说,地、水、火、风&ldquo;四大&rdquo;结合而成身体,身体是灵魂寄居的地方。灵魂寄居,使人身体津液通畅、智慧聪明。灵魂虽依

  • 禁治产·巴尔扎克

    故事很简单,结尾却很令人意外和震撼。一切似乎在作者的笔下,在读者的眼里,善良正直的,一定会得到大团圆的结局。因为作为法官的包比诺是一个清廉的法官,最后经过认真调查发现,交际花侯爵夫人告早已分居的其夫侯爵是疯子要求

  • 爝火录·李天根

    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清李天根撰。天根字大本,号云墟散人,江苏江阴人。因南明为明之残余,如同爝火,因以名书。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记载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鲁监国五王史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三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