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戴颙传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钅至人。父亲戴逵、兄长戴勃,都因隐逸而享有盛名。

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他因为父死而没有做官,重操旧业。父亲善于弹琴写字,都传给了戴颙,所有的音乐,戴颙都能弹奏。会稽剡县名山很多,所以他一生就居在剡县。戴颙和兄长戴勃都从父亲那里学琴,父亲死后,所传授的声乐,他们不忍心再弹奏,于是各自创作了新曲,戴勃作了五部,戴颙有十五部。戴颙又作了一部长曲,这些乐曲都流传于世。中书令王绥曾带宾客去拜访他,戴勃他们正在吃豆粥。王绥说:“我听说你们善于弹琴,想听一听。”戴勃他们没有回答,王绥怀恨而去。

桐庐县也有很多名山,兄弟两人一起去游览,因而留居下来。戴勃生病,医药不足,戴颙对戴勃说:“我跟随兄长得以闲暇,并不是有意沉默。兄长现在病重,无法求治。我应当去求官禄来接济我们。”于是上书当朝求取海虞令,事情将要办成时,戴勃去世,就此作罢。桐庐县地处偏僻,难以养病,于是他到吴地定居下来。吴地读书人共同替他建房,搬运石头,开涧引水,栽植树木,不多时就长得茂盛繁密,就好像自然长成的一样。于是戴颙论述庄周精要的思想,作《逍遥论》,注释《礼记》的《中庸》篇。三吴守将和郡里士大夫邀请他一起野游,能走就去,不虚情假意,因此众人都赞美他。

高祖任命他做太尉行参军、琅笽王司马属,他都没就职。宋国刚建,下令说:“前太尉行参军戴颙、辟士韦玄,保持隐逸节操,坚守志向,始终不渝,应该加以表彰,来弘扬隐逸谦让的美德。他们都适合在通直任散骑侍郎。”戴颙没有赴任。太祖元嘉二年(425),下诏说:“新任通直散骑侍郎戴颙、太子舍人宗炳,都把志向寄托在山林田园,甘心住在茅屋,过简朴的生活。恬静的节操,长久不变。戴颙适合当国子博士,宗炳适合作通直散骑侍郎。”东宫刚刚建造时,戴颙又被征召为太子中庶子。元嘉十五年(438),他又被征召为散骑侍郎,都不就职。

衡陽王刘义季镇守京口时,长史张邵与戴颙结为亲家,迎请他住在黄鹄山。山的北面有竹林和精致的房屋,竹林和溪涧都很美,戴颙就在溪涧边住下来。义季屡次跟从他游玩,他还是穿他的村野服装,不改变平常的习惯。他替义季弹琴,琴曲都是他新作或改编的曲子,其中三种曲调《游..》、《广陵》、《止息》之类,都与世不同。太祖每每想见他的时候,就对黄门侍郎张敷说:“我巡视东方的那一天,一定要在黄鹄山宴请戴公。”因为他喜好音乐,太祖长期供应他一部正声伎。戴颙把《何尝》、《白鹄》二部乐曲融合起来,以谱成一个曲调,称为《清旷》。

从汉代开始有佛像,它的形体制作不精巧。戴逵特别善长制作佛像,戴颙也参与制作。宋世子在瓦官寺用铜铸造一丈六尺高的佛像,已成,嫌铜像面太瘦,工人不能重新修治,于是迎请戴颙来看看。戴颙说:“这不是脸面瘦小,而是臂胛肥大罢了。”磨减臂胛以后,瘦小的毛病就消除了。众人无不叹服。

太祖元嘉十八年(441),戴颙去世,时年六十四岁。没有子女。景陽山修成时,戴颙已经死了,皇上叹息说:“遗憾的是不能使戴颙来观看啊!”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齐高帝诸子上 豫章文献王嶷·李延寿
  末帝纪上·薛居正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司马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第一册 丁未年至庚戌年·佚名
  卷之九十一·祁韵士
  后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司马彪续汉书卷四·周天游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陶潜传·房玄龄
  完颜欢都传·脱脱
  卷十八·雍正
  卷四十·宋敏求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三·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石堂先生陈普(石堂先生遗稿)·顾嗣立

    普字尚德,别号惧斋。福宁州之宁德人,居石堂山下,淳熙间,朱紫阳尝过石堂,异其风土,曰:「后数十年,此中当出儒者。」普生淳佑甲辰,鹧鸪百数绕屋。七岁时,坐田间,有白鹭飞止。有士人戏语之曰:「汝能赋一诗乎?」应声曰:「我在这边坐,尔在

  • 卷一百五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六 邹浩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陶丘今杜门习懒殆成痼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

  • ●奉天靖难记一·佚名

    今上皇帝,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 今上皇帝初生,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连日不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比长,聪明睿智,仁孝友弟,出于

  • 稽古录卷十四·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晋哀帝【丕】隆和元年【秋桓温表求北伐不许】兴宁元【夏进桓温大司马都督中外○凉张天锡杀靓而自立】○【甲子】二【帝因饵长生药有疾禇太后复览万几】三【秦建元元○春帝崩太后立帝弟琅邪王奕燕太宰

  • 高宗本纪·刘昫

    高宗本纪(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名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长孙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

  • 卷二百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八 朱批吴应棻奏摺 提督顺天等处学政【臣】吴应棻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简畀顺天学政本月初八日署直隶总督【臣】刘於义委员齎送学政关防到【臣】随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

  • 卷二十二田赋一·冯煦

    田额皖省成熟折实田三十三万一千八百七十七顷二十八亩八分有奇。沿革原额田三十三万二千二十七顷三十一亩一分有奇,省志。道光十年升增庐州府庐江县垦熟田六顷四分四厘有奇,奉准部咨。节年开除安庆府太湖县抛荒田四顷五

  • 110.石崇王恺比富·林汉达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

  • 卷一百四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十四宋 陳祥道 撰軌轍車迹為轍轍廣為軌左傳曰下而視其轍此車迹也考工記曰經途九軌此轍廣也轍廣曰軌而兩轊亦曰軌【少儀曰祭左右軌】猶之兩轊曰軹兩軻下木亦曰軹也考工

  • 卷十三·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三宋 朱子 撰论语泰伯第八【凡二十一章】或问曰何以言三譲之为固譲也曰古人辞譲以三为节一辞为礼辞再辞为固辞三辞为终辞故古注至是但言三譲而不解其目也今必求其事以实之则亦无所据矣曰

  •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庄子

    [题解]本篇取第一句的前三字“田子方”为篇名,是以人名为篇名,与篇义无关。本篇宗旨与年篇和《至乐》、《达生》、《山木》等篇相近,重在阐述人生哲理,描述了几个理想人物形象,如东郭顺子、温伯雪子、减丈

  • (三十)朱子之杂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之文学,此下当续述朱子之杂学。当时理学家风气,为学务求一出于正,于旁杂之学皆欲删薙。即文史之学,亦尚以旁杂视之。学术影响于生活,故理学家常不免有拘束枯燥之嫌。其途严而窄。朱子力主博通,又其兴趣横逸,格物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须菩提!受、想、行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五卷答第五问明十住菩萨见不了了诸佛见了了 广辩八大人觉 辩十二头陀 释师子吼问戒则无因涅槃无果义 广释重因重果义 辩涅槃无因而是果义 辩佛性非果义 辩性因了因义师子吼品之第

  •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佚名

      唐 金刚智译  新得贞元录大小乘经等序    朝散大夫行尚书驾部员外郎知制诰云骑尉赐紫金鱼袋臣乔匡舜奉 敕撰  皇帝嗣位之四载也。品物攸叙兆人又宁。洽比交修远方来格。武功既备文理斯盛。遗编坠简谀访

  • 成都文类·佚名

    地方诗文总集。五十卷。凡赋一卷,诗歌十四卷,文三十五卷。宋扈仲荣、杨汝明、费士威、何惪固、宋德元、徐景望、程遇孙编集。袁说友于庆元五年(1199)为四川安抚使。袁以为“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奇观绝景

  • 羯鼓录·南卓

    唐南卓撰。一卷。卓字昭嗣。进士出身。初授拾遗,大中时任黔南经略使。是编分前后二条,前录叙述羯鼓源流、形状,开元天宝时羯鼓五事, 广德时一事。成书于大中二年(848)。后录载崔铉说宋璟知音事,并载诸宫曲名、佛曲、食曲等

  • 六部成语·佚名

     全称《满汉六部成语》。清嘉庆年间刊行,作者不详。6卷。第1卷为吏部成语,以下依次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语,所录词条共2000余条,均为六部文书中常用的语词和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