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纳麟传

纳麟,高智耀之孙,高睿之子。大德六年(1302),纳麟因是名臣的子孙,由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之荐举,入禁卫亲军。大德十年任中书舍人。至大四年(1311),升宗正府郎中。皇庆元年(1312),擢为佥河南廉访司事。延..初年(1314),拜监察御史,奏事有忤仁宗旨意,幸中丞朵儿只力救才免于罪。他认为,谏官恃其弹劾之权而受人贿赂者,宜处以流放之刑。延..四年,调任刑部员外郎。六年,出任河南行省郎中。至治三年(1323),任都漕运使。泰定中(1326)升为湖北、湖南两道廉访使。

天历元年(1328),纳麟在任杭州路总管时,铲除一些奸邪和国家蛀虫,官吏畏惧,人民高兴。第二年改任江西廉访使。南昌发生饥荒,江西行省难于发粟赈济,纳麟表示愿以其家产为担保,这样行省方出粟赈灾,救活了很多人。平章政事把失忽都贪婪违法,被纳麟弹劾而罢官。至顺元年(1330),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元统初年(1333),召回朝廷任刑部尚书,还未到任又改为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不久升为中丞。至元元年(1335),召回朝拜中书参知政事,后转为知枢密院事。不久,出任江浙行省右丞。请求辞官,未准,委为浙西廉访使,他极力推辞,不肯赴任。

至正二年(1342),任行宣政院使。上天竺老僧弥戒、径山老僧惠洲,恣意妄为,违犯国法,纳麟皆判以重罪。还奏请宣政院设立崇教所,行省设理问官,官秩四品,专门审理僧寺诉讼之事,皇帝允准。不久,升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至正三年,调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四年,入朝为中书平章政事。七年,出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不久,召入朝拜御史大夫,所荐用的御史,都是老成持重阅历较深的人。八年,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奏请告老回乡,不许,加太尉。因受御史弹劾而罢官,退居姑苏。

至正十二年,江淮人民掀起反元斗争。顺帝任命纳麟为南台御史大夫。他奉诏立即上任,仍兼为太尉,总领江浙、江西、湖广三省军马。向皇帝表示,他虽已七十岁了,但还是要勉力从事,尽其毕生之力以报皇上。就任后驻屯集庆。这时,江浙的杭州已为起义军所有,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失列门引兵去援救,行至采石,纳麟劝他去解救宣城危急要紧。又调典瑞院使脱火赤率蒙古军接应,在聏下门大败义军,终解宣州之围。随后,义军攻陷徽州、广德、常州、宜兴、溧水、溧阳,丹阳、金坛、句容、上元、江宁等地人民纷纷响应,义军前锋已至钟山,集庆形势危急。纳麟极力整顿兵马,部署士卒,命治书侍御史左答纳失理守城中,中丞伯家奴戍守东郊。这时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也先帖木儿驻军和州,纳麟遣使向他求援,遭到拒绝。又遣监察御史郑癸阝再去求援,也先帖木儿率步骑军度过采石至台城,然后东趋秣陵,克复湖熟镇、上元、江宁,乘胜入溧阳、溧水。义军转至广德。占据龙潭、方山的义军转至常州。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右丞佛家闾都领兵来援,克复所失州郡。

至正十三年,纳麟竭力请求辞官,被允准,以太尉衔退居庆元。十六年九月,江南行台移于绍兴,诏令以纳麟为御史大夫,仍兼太尉之职。十八年召他入朝,取海道行至黑水洋,遇大风而还。十九年仍由海道往直沽。山东俞宝率战舰断其粮道,纳麟命其子安安率同舟抵抗。八月,抵京师。但纳麟途中感染疾病,日益沉重,死于通州,年七十九岁。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四·焦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纪昀
  三四二 谕内阁着沈初钱汝诚刘墉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佚名
  后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世家卷第七 高丽史七·郑麟趾
  序·朱克敬
  九八、孟子在齐威王时先已游齐考·钱穆
  卷一百七·雍正
  卷三十六、内禅之真相·黄鸿寿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夏四月甲子朔少保判绍兴府信安郡王孟忠厚为迎护梓宫礼仪使保庆军承宣使知大宗正事士夽都大主管两浙转运副使黄敦书提举应办一行事务参知政事王次翁为奉迎两宫礼仪使内侍省副都知蓝圭都大主管

  • 1937──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丁丑·郭廷以

      1﹐1(一一,一九)   甲、全國熱烈慶祝新年。   乙、楊虎城在西安閱兵,聲言決聯合紅軍,貫徹主張。   1﹐2(一一,二0)   甲、蔣委員長自南京飛抵奉化。   乙、日本軍用飛機在青島散布五色小旗及荒謬傳單。   丙、甘

  • 卷一百七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五月壬辰朔暹罗国王昭禄郡膺山多罗谛剌卒其子三赖波磨剌札的赖遣使柰世贤等告讣且请袭爵诏遣中官郭文往祭其文别遣使赍诏封三赖波磨剌札的赖为暹国王仍赐之素绮素罗白氊然布等物并赐其头目大库等币帛○甲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九月戊申朔翰林院简讨蔡毅中节略 皇明祖训中有关矿税者为注<锍-釒>二十二卷进呈留中○户部覆孙玮请储救灾<锍-釒>言漕粮万不可借而六府所积尚有仓榖一十八万五千余石库银一十一万七千四百余两钱十万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上京·吴廷燮

    上京留守临潢尹统军府州城二十五 【 临潢一府祖怀庆泰长春乌水仪坤龙化降圣饶徽成懿渭壕原福横凤遂丰顺闾松山二十五州】天显十三 会同元年   地理志上京临潢府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本纪

  •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二人物志三十二大臣传十八【满洲正黄旗六 图理琛 贝和诺查克丹 觉罗满保 玛拉 素图 托特 定夀 拉布敦】图理琛图理琛满洲正黄旗人姓

  • 四十四年·佚名

    (戊戌)四十四年清康熙五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戌,忠淸監司尹憲柱狀陳沿海邑被災狀,仍請前春所貸安興米及江都米,竝捧留本邑,各樣身布停捧,軍兵大都案,待秋擧行,備局覆奏,許之。○平安監司金楺狀請義州潛商逃躱罪人金得達,梟首

  • 杂记上·戴圣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

  • 第十 谋篇 5·王诩

    【原文】故圣人之道一陰一,愚人之道一陽一①。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②。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

  • 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六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不杂声闻独觉作意。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修精进时能勤修学难行

  • 卷十(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三尔时寂意。复问密迹金刚力士。如来有几事秘要。一切声闻诸缘觉地所不能及也。何况凡庶闇蔽之类。善哉密迹愿意乐任。颁宣如来秘要普入。一切众会咸欲闻之。密迹力士谓寂意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 复杨棣棠居士书·太虚

    棣棠居士大鉴:屡诵大著,见义之切,卫道之勇,宏法之诚,度人之恳,有一时无两之概,特奉书以申拳拳!即颂慧安!太虚和南。(见居士林林刊第十二期)

  • 第三十七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六(夜摩天之二)尔时世尊知彼调伏心淳熟已。即令声闻以天眼力而调伏之。尔时声闻告乐见言。乐见。当知此佛世尊并诸天人魔。及沙门若婆罗门。一切世间诸天。及人阿修罗师。此佛世尊一切悉知。一切悉见。常为

  •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上·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笺记将释此典。先依贤首般若略疏。开为五门。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今於题文之前。亦悬叙三义门也。初。教兴因缘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

  • 愚鼓词·王夫之

    《愚鼓词》系王船山先生词集之一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部分。《前愚鼓乐》为鹤鸽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词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它是用道家乐歌形式阐述内丹丹法,借

  • 窃愤录·辛弃疾

    《窃愤录》记载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虏北上,一路受尽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