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昭宣帝

  〖一〗

  嬴政坑儒,未坑儒也,所坑者皆非儒也;朱温杀清流,沈之河,未杀清流也,所杀者非清流也。信为儒,则嬴政固不能坑之矣;信为清流,则朱温固不能杀之矣。

  温诚诛锄善类不遗余力,而士大夫无可逃之彀中邪?乃于韩偓弗能杀也,于司空图弗能杀也,于郑綮亦弗能杀也;又下而为梁震、罗隐之流,且弗能杀也。凡此见杀者,岂以身殉国而与唐偕亡者乎?抑求生于暴人之手而不得其术者耳。天下不知其谁氏之士,天子不知有几日之生;情逆而恣杰者,腥臊之臭味逼人;无赖而充班行者,醉梦之眉目疑鬼;犹且施施然我冠子佩,旦联缀以充庭,夕从容而退食。若此之流,谓之清也,则谁复为浊流邪?  朱温为之主,李振为之辅,必杀矣;明天子在上,贤执法在列,亦未可贳而弗诛也。游于浊而自炫其清,斯所谓“静言庸违”者,四裔之投,其可宥乎?而欧阳永叔谓裴枢等惜一太当卿不与伶人,使其不死,必不以国与人,过矣。

  晋、宋、齐、梁之护门第,唐人之护流品,其席荣据要之习气耳。门第流品横亘其肺肠,而怙众以喧呶,仰不知有君父,俯不知有廉隅,皆此念为之也。王谧解玺绂以授桓玄,不欲自失其华族耳。枢等不死,劝进朱温者,岂待张文蔚、杨涉哉?但使不失其清流之品序,则人人可奉之为天子矣。忠孝之存去,名位之重轻,则清浊之大界也,非永叔之所知也。

  〖二〗

  彊国非安天下之道,而取天下之疆摧残之、芟夷之、以使之弱,则天下之乱益无已。故养天下之力于不试,不见其疆而自不可弱者,王道也;国方弱而张之,相奖以武健而制之以其方,使听命者,霸功也;因其疆而疆之,莫之能戢而启其骄,乱之所自生也;畏其民之疆而摧之夷之,乃至殄灭之以使弱,则既以自弱而还以召乱,无疆无弱,人皆可乱,则天下瓦解而蜂起以相残,祸之最烈者也。

  战国之疆也,天下以乱。嬴政恶其疆而思弱之,既弱六国之众,并弱其关内之民,销其兵刃,疲以力役,彊者虔刘殆尽,而耰鉏棘矜之徒以起,椎埋黥配之夫,尸王号而长吏民,天下一无可畏而皆可畏矣,民乃争趋于死而莫之救矣。

  唐之乱,藩镇之疆为之也。藩镇之疆,始于河北,而魏博为尤,魏博者,天下疆悍之区也。自光武用河北之兵以平寇乱,逐屯兵黎阳,定为永制,而东汉以疆。故其民习于疆而以弱为耻,天下资之以备患。垂及于唐,上未加以训练,而骁桀之习,未尝替也。然亦何尝为天下患哉?安、史之平,代宗不能抚有,田承嗣起而收之以自雄,为藩镇之戎首。幽、燕、沧、冀、兖、郓、淄、青之不逞,皆恃魏博之彊,扼大河以互塞河南而障蔽之,田兴一受命,而河北瓦解,其为天下重久矣。广明以后,黄巢横行天下,而不敢侧目河朔,恃此也;汴、晋交呑以窥唐室,而王镕、刘仁恭既不敢南向以争天下,抑不至屈于汴、晋而为其仆隶,恃此也。罗绍威以狂騃竖子听朱温之虫,一夕而坑杀牙兵八千家,于是而魏博为天下弱,天下蔑不弱也。

  呜呼!岂徒绍威之自贻幽辱危亡也哉?天下之一治一乱也,其乱则上激下之怒而下以骄,骄气偾张,无问彊弱也,疆者力足以逞而怨愤浅,弱者怨毒深,藻聚萍散,不虑死亡,以姑尝试其诪张,而蜂起以不可遏。诗云:“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唯无拳勇者之乱,乱不可弭也。有疆者以制其左右,则犹有惮焉。天下胥弱,而骄固不可戢也。无藉以兴,旋灭而旋起,既无所惮,何人不可踔跃以为难哉?

  故自魏博牙兵之歼也,而朱温之计得。于是一时割据之雄,相奖以为得计,日取天下智计勇猛之将吏军卒而杀之,唯恐疆者之不尽也。故迨乎温、存勗交争之世,而天下皆弱。蹶然而起者,猝然而仆,不能一朝自固也。胥天下而皆弱矣,勿待疆者之骄,而弱者无不骄也。于是而割天下而裂之,苟有十姓百家可持白梃、张空拳者,皆弃耒耜以諠呼。高季兴、孟知祥、王延政、董昌、刘、钟传、马希萼、雷满、张文表、危全讽之琐琐者,翦妇人之衣绣以为韎韐,伐空山之曲木以为戈矛,或以自帝,或以自王,或以自霸。而石敬瑭羸病之懦夫,刘知远单寒之孤雏,且然宅土中以称元后。呜呼!勿论其不足以君也,抑勿论其不足以霸也,即与群盗齿,曾不足与张角、齐万年、方腊争雄长,皆无惮而自诧为刘、项、孙、曹也。风淫草靡,乃进契丹而为君父,弱天下者之召乱于无已,固如是夫!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文王之仁也,且求武夫于中林中逵之下,曾是抚有果毅疆御之众,而可屠割俾尽,以启不量力者之骄悖乎?绍威之愚,朱温之惨,不足诛也。天有大乱之数,疆者先歼焉,匪寇匪雠,杀之若将不及,亦衰气之使然与!

  〖三〗

  昭宗虽暗不足以图存,而无淫虐之慝足以亡国。朱温起于群盗,凶狡如蛇虺,无尺寸之功于唐,而夺其三百年磐石之社稷。乃盈天下世胄之子,荐绅之士,建牙分阃之帅,无有一人感怆悲愤、不忍戴贼以为君者,而独得之丁会。会之帅泽潞也,温胁昭宗授之旌节,则固温之私人,而于昭宗无恩礼之孚、倚为腹心者也。帅昭义者六年,温拔潞州而授之,乃闻昭宗凶问,帅将吏缟素流涕,幸李嗣昭之来攻,而降河东,曰:“虽受梁王举拔之恩,诚不忍见其所为。”盖汉、宋之亡,忠节不胜书,而唐之亡也,唯此一士耳。

  或曰:克用亦唐贼也,去温而即克用,奚愈焉?  曰:会于此时无可归矣。以独力而思讨贼,昭宣帝刀俎之余肉,无能辅矣。保境以自固,汴、晋夹焉,而必不可以终日,则兵民且歼于凶人之刃。乃在温篡弑未成之日,则克用之去温也无几,在温弑主之后,则克用犹未有此滔天之逆,而相依以自全焉可矣。不北面以推戴弑君之贼、为佐命之勋臣,而身亦可以无辱矣。项羽杀韩王,而张良归汉。韩王不死于项羽,汉抑岂能分天下以王韩者?归其为我报君父之雠者,则虽不能存我故国,而志亦可以伸。况乎篡弑之贼,覆载不容之大憝,虽有其心,未有其事,君子可许其改而弗亟绝之,则克用可归,会亦舍此而奚归乎?知有君而为之哀,知其贼而不为之臣,天下无君,而聊以谢党逆之罪,志士忠臣之处此,亦如是而已。唐之亡,盈天下而唯一土也,会奚让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六十三·文艺上·脱脱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四·祭祀二·宋濂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一·李心传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六·佚名
  卷十一·陈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纪昀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佚名
  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契丹传·李延寿
  朱天光传·李延寿
  杜防传·脱脱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九·佚名
  四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题词·王羲之

      殷洪源与桓温不协,王逸少移书苦谏,欲画廉蔺于屏风。又曲止北伐,皆不见听,果败于姚襄。谢豫州迈往不屑,才非将帅,违逸少之言,后亦狼狈。世谓其形神在名山沧海之间,于天下事,抑何观火也。琅玡南渡,江左粗安,王谢虽贤,未敢以区区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五·邵雍

    后园即事三首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邵子53岁)太平身老复何忧?景爱家园自在游。几树绿杨阴乍合,数声幽鸟语方休。竹侵旧径高低迸,水满春渠左右流。借问主人何以乐?答云殊不异封侯。天养疏慵自有方,洛城分得水云乡。不闻世上风

  • ◆可闲老人张昱(庐陵集)·顾嗣立

    昱字光弼,庐陵人。少事虞文靖公集,得诗法焉。又为张潞公翥所知。左丞杨完者,镇江浙,用才略参谋军府事,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左丞死,弃官不出。张士诚礼致之,不屈。策其必败,题蕉叶以寓志。与周伯温、杨廉夫辈交游最相

  • 卷七百四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李中李中字有中陇西人仕南唐为淦阳宰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春日作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染【一作澡】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高台旷望处歌

  •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陈寿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

  • ●靖康稗史序·确庵耐庵

      其一  开封府状、南征录汇、宋俘记、青宫译语、呻吟语各一卷,封题「同愤录下帙,甲申重午确庵订」十二字,藏临安顾氏已三世。甲申当是隆兴二年,上册已佚,确庵姓氏亦无考。所采皆虏中书,绝笔于梓宫南返,当是奉迎诸老手笔

  • 后汉孝殇皇帝纪卷第十五·袁宏

      延平元年(丙午、一〇六)  春正月癸卯,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顺陵〔一〕。 〔一〕 范书殇帝纪作&ldquo;慎陵&rdquo;。注曰:&ldquo;俗本作&lsquo;顺&rsquo;者,误。&rdquo;按刘攽东汉刊误曰:&ldq

  •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佚名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大学士 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杨<魁>、浙江巡抚三<宝>,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奉上谕:据海成奏,将各

  • 志卷第十七 高丽史六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五。吉礼小祀。风师雨师雷神灵星[久雨则 祭国门]。○风师坛高三尺广二十三步四出陛燎坛在内 之外二十步丙地广五尺户方二尺开上南出。

  • 卷六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三王世家第三十 大司马臣去病【索隐姓霍】昧死再拜上疏皇

  • 郑遇春传·张廷玉

    郑遇春,濠州人。和兄长郑遇霖都以勇敢闻名。郑遇霖和里人有矛盾,想杀了他们,郑遇春极力调解并化解了矛盾。众人都害怕郑遇霖,而认为郑遇春十分贤良。太祖攻下滁州,郑遇霖担任先锋,攻取铁佛冈、三汊河、大柳等寨,郑遇春累计功

  • 纲鉴易知录卷五四·吴楚材

    唐纪德宗皇帝纲 甲子,兴元元年,春正月,大赦。目 陆贽言于上曰:&ldquo;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陛下诚能不吝改过,以谢天下,使书诏之辞无所避忌,则反侧之徒革心向化矣。&rdquo;上然之,故奉天所下书诏,虽骄将悍卒闻之

  • 四年·佚名

    (戊戌)四年清道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甲戌,大王大妃寶齡五旬,上御仁政殿,頒敎受賀,赦。○命慶科,以除初試庭試,磨鍊。1月2日○乙亥,敎曰:「東朝五旬稱慶陳賀時,致詞、箋文、禮物凾對擧,都承旨李嘉愚,禮房承旨徐英淳,左右通禮幷加資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二]諸菩薩聞此 最勝微妙地 其心盡清淨 一切皆歡喜.   皆從於座起 踊住虚空中 普散上妙華 同時共稱讚.   善哉金剛藏 大智無畏者 善說於此地 菩

  • 如来赞叹·佚名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

  • 卷第五·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五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南陈(陈氏霸先。受梁禅。都建康。自丁丑尽己酉。五主。三十三年)  后梁(萧察。都江陵。三主。三十八年)北齐(高氏洋丞受东魏禅。都邺。自庚午尽丁酉。五主。二十八年)

  • 古韵标准·江永

    中国音韵学著作。江永撰,戴震参定。有音韵学丛书本。江永(1681—1763),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终生居于乡里授徒。长于比勘,深究《三礼》,对先秦名物、礼乐制度、锺律声韵都有深入

  • 白田杂著·王懋竑

    《白田杂著》是清代王懋弦撰考辨文集,八卷。对《朱子文集》、《朱子语类》有详实考订。清王懋竑撰。白田,为懋竑之号。是书皆其考证辩论之文,较之《朱子年谱》,用力颇深。如易本义九图论家礼考,皆反复研究,参互比较,持论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