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二

监国纪(下)

二年丁亥正月癸卯朔,王在长垣。

辛未,王禡牙出师。提督杨耿、总兵郑联皆以兵来会。进郑彩建国公,封张名振定西侯、杨耿同安伯、郑联定远伯、周瑞闽安伯、周鹤芝平夷(小腆纪年作彝)伯、阮进荡胡(纪年作湖)伯、阮骏英义伯。以原任云南佥事林汝翥为兵部右侍郎。周鹤芝复海口,以参议(小腆纪年作参谋)林钥舞、总兵赵牧守之。进册贵嫔陈氏(小腆纪年作张氏)为元妃。

二月壬申朔,克海澄。明日,攻漳平(南疆绎史作漳州。按漳平属龙岩州,此疑讹),失利。又明日,北兵攻海澄,南师退入于海。

丙子,克漳浦,以闽人洪有文(南疆绎史云:饶州人。同安阮旻锡夕阳寮稿作有桢,字亮士,嘉禾里人)为令;五月复陷,有文死之。郧西王常滮(小腆纪年作常潮,事在四月。常滮为贵溪王,明年二月永宁寨破,死)复建宁,其裨将王祈(南疆绎史作祁)复邵武。

三月,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吏部员外郎林垐合兵攻福清不克,死之(小腆纪年作十月事)。

四月,海口陷,参议林钥舞、总兵赵牧死之;周鹤芝退保火烧岙。吴淞提督吴胜兆反正,命定西侯张名振率舟师赴之,以兵部(小腆纪年作户部)右侍郎沉廷扬、右佥都御史张煌言、给事中徐孚远、御史冯京第监其军。抵崇明,舟覆,名振等从间道脱归;廷扬被执,死之。

六月,攻漳州,失利。王至琅江,钱肃乐来朝,拜兵部尚书。以闽中原任太仆寺卿刘沂春为右副都御史、原任广东粮道(小腆纪年称副使,第十卷本传同)吴钟峦为通政使(按纪年以十月召用),并以钱肃乐荐也。

七月,王亲征。会郑彩、周瑞、周鹤芝、阮进之师攻福州,败绩。

八月丙戌,克连江(按小腆纪年,是日遣兵袭连江)。以右佥都御史沈宸荃为兵部尚书(按小腆纪年,以十月进是职),以闽中原任温州巡抚刘中藻为兵部尚书、武英殿(按小腆纪年,于是年正月授职兼东阁)大学士。

十月,长乐、永福、闽清皆下,罗源知县朱丕承、宁德知县钱楷皆以城来降(按小腆纪年,九年遣兵复罗源,又复连江,于是长乐、永福、闽清诸城皆下)。以闽中原任户部侍郎林正亨为户部尚书、佥都御史余扬为左都御史、御史林嵋为吏科给事中、礼部主事黄岳(南疆绎史作宾,小腆纪年作宾。按俗书宾作宾,字典无此字)为吏部考功司郎中。

辛未,邓藩审理(小腆纪年作邓藩理,系人名)陈世亨以一囗复安固(按瑞安县在晋时为安固县),援兵不继,复陷,被执,大骂而死。遣大学士刘中藻攻福宁州,破之,镇将涂登华降。以兵科给事中孙延龄为兵部右侍郎,大学士嘉绩子也。

三年戊子正月丁酉朔,王在闽安镇。遣闽中原任东阁大学士朱继祚与同安伯杨耿攻兴化,克之。以兵科给事中(胜朝殉节诸臣录止称给事中)陈士京为光禄寺卿,奉使粤中。

癸丑,郑彩杀大学士熊汝霖、义兴侯郑遵谦。兵科给事中陈希文、熊曰绘疏参郑彩逆恶大罪,为诸臣所劝,不果上。

二月,以兵部尚书钱肃乐兼东阁大学士。北帅郭三才(南疆绎史作天才)来降,封为忠勤伯。

三月,兴化陷,吏科给事中林嵋、兴泉道汤芬死之。莆田陷,大学士朱继祚、知县都廷谏死之。永福陷,里居给事中邬(胜朝殉节诸臣录作鄢)正畿、御史林逢经死之。长乐陷,里居御史王恩及(小腆纪年作王恩)死之。建宁陷,守将王祈死之。王在闽中先后复三府、一州、二十七县,至是皆失,仅留宁德、福安二县。

六月初五日戊戌,大学士钱肃乐以忧卒。

十月,以工部尚书沈宸荃、右副都御史刘沂春兼东阁大学士。

四年已丑正月辛酉(小腆纪年作庚申)朔,王次沙埕。监察御史黄宗羲自剡中至,拜为左佥都御史,寻进左副都御史。

三月,宁德陷。黄斌卿遣其弟孝卿偕佥都御史冯京第乞师日本,不得要领而还。

四月,福安陷,大学士刘中藻及其部将董世南(小腆纪年作世上)等并死之;兵科给事中(原作翰林院简讨,据第六卷本传正)钱肃范被执不屈,见杀。

六月,定西侯张名振复健跳所。

七月壬戌,王次健跳所。遣使者拜山寨诸营官爵,授东山寨李长祥、四明寨王翊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按小腆纪年,时授翊河南道御史,十月来朝,擢是职)。

壬午,北兵围健跳,荡胡伯阮进追败之。封平西将军王朝先平西伯,以右佥都御史冯京第为兵部右侍郎。

八月壬辰,世子生。

九月丁酉,张名振、阮进、王朝先共杀黄斌卿。

十月己巳(小腆纪年作乙巳。按历法是月无己巳日),王移跸舟山,以参将府为行在。大学士刘沂春还闽。以闽中原任户工二部尚书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吏部右侍郎朱永佑为左侍郎(按小腆纪年,时进工部尚书仍兼吏部事,第十卷本传同),进户部侍郎孙延龄为户部尚书,以右佥都御史李长祥、张煌言并为兵部左侍郎(按纪年,煌言为右侍郎,第十三卷本传同)。命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左副都御史黄宗羲乞师日本,不得要领而还(按小腆纪年,是年十一月乞师日本,以澄波将军阮美为使,不着京第、宗羲名)。

十二月,粤中遣使封郑成功为延平王,闽海始用永历年号。左副都御史黄宗羲以母老乞归,许之。

五年庚寅正月乙卯朔,王在舟山。

三月,右佥都御史四明寨王翊来朝,拜兵部左侍郎(小腆纪年作右侍郎,第九卷本传同)。

八月,兵部左侍郎王翊帅师破新昌,拔虎山,进本部尚书(小腆纪年止称侍郎,未尝进尚书)。

九月,郑彩与郑成功争厦门,为成功所败,泊沙埕,张名振击破其余兵(按小腆纪年,争厦门在八月,沙埕之破在周瑞、周鹤芝分屯三盘后)。以兵科给事中徐孚远为国子监祭酒(按小腆纪年,于己丑十月擢左佥都御史,未尝转是职)。周瑞、周鹤芝以楼船三百分屯温州之三盘,为舟山犄角。

十月辛已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北兵攻杜岙,兵部右侍郎冯京第死之(小腆纪年作九月事)。

六年辛卯正月己卯朔,王在舟山。

二月(小腆纪年作闰二月)乙卯,张名振杀王朝先,并其军。以太仆寺少卿曹从龙为兵部右侍郎。

七月,北兵攻四明寨,兵部尚书王翊死之(按小腆纪年,是月被执,八月至定海死之;第九卷本传同)。北兵会攻行朝,定西侯张名振、英义伯阮骏扈王发舟山。

八月辛酉,北人试舟海口,为南师所败;获其楼船,馘十一人而纵之。

丙寅,大雾,北兵悉抵螺头门,守陴者方觉;荡胡伯阮进邀大洋,风反师熸,进死之。

九月丙子,城陷,元妃陈氏投井死,贵嫔(小腆纪年称宫娥)张氏、义阳王妃杜氏从之。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工部尚书(原作吏部侍郎,兹据第十卷本传正)朱永佑、通政司参议(纪年称通政使)郑遵俭、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兵部侍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江用楫(纪年瑛为吏部)、礼部主事董玄、兵部主事李(航海遗闻作杨)开国、朱万年、顾珍、工部主事顾宗尧、工部所正戴仲明、礼部主事(原作中书舍人,胜朝殉节诸臣录同;兹据第十卷本传正)苏兆人、安洋将军刘世勋、左都督张名扬、锦衣卫指挥王朝相、内官监太监刘朝(南疆绎史作潮)、定西侯参谋顾明楫、贡生娄文焕、诸生林世英、朱锡龄等并死之。北兵相谓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合舟山而三耳」!

七年壬辰正月癸酉朔,定西侯张名振、大学士沈宸荃、兵部右侍郎张煌言扈王至厦门(按小腆纪年在是月丁酉后)。延平王郑成功朝见,行四拜礼(小腆纪年云:以宗人府府正礼见),贽千金、紬缎百匹,供应甚殷;从臣亦皆有赠。寻奉王居金门。

七月,大学士沈宸荃舣舟南日山,遭风没于海。

八年癸已正月戊辰朔,王在金门。

三月,王自去监国号,奉表滇中。

九月,定西侯张名振帅师北上,以兵部右侍郎张煌言为监军,入长江,趋丹阳,掠丹徒,左次崇明,冬尽乃还。

甲午年,王在金门(按小腆纪年以是年正月移居南澳)。

二月(小腆纪年作正月),定西侯张名振、监军张煌言帅师再入长江,掠瓜州,侵仪真,抵燕子矶而还。

乙未年,王在金门。

十一月(航海遗闻作八月,行朝录、台湾外纪并作五月),延平王郑成功遣英义伯阮骏、总制陈雪之(小腆纪年作陈六御)帅师围舟山,北将巴臣兴降(纪年云:原名臣功,时授铁骑镇)。

二十九日,定西侯张名振卒于军。

丙申年,王在金门。

八月二十六日,北师复取舟山,英义伯阮骏、总制陈雪之并赴海死(小腆纪年云:陈六御自刎死)。北人以舟山不可守,迫其民过海,溺死者无算,遂空其地。

丁酉年,王在南澳。滇中遣使至,加张煌言左侍郎(小腆纪年作明年正月事)。

戊戌年,王在南澳。

二月(张忠烈公神道碑作三月,小腆纪年作七月),延平王郑成功会师浙海,以兵部左侍郎张煌言为监军北伐。抵洋山(按洋山当作羊山),怪风猝至,义阳王溺死,乃还。

巳亥年,王在南澳。

五月,延平王郑成功全师北指,监军张煌言以所部前驱。入江,抵瓜洲,克其城。成功南攻镇江,亦克之。大江南北皆来降附,其已下者四府、三州、二十四县。会前锋败,成功仓猝移帐,遂大溃,乘流出海。煌言亦从间道归天台(按小腆纪年:煌言徇江南北,下四府、三州、二十二县。会成功兵溃,八月归天台)。郑成功迁王于澎湖岛(按小腆纪年,在滇中命王监国后)。

六月,王遣使祭光禄寺卿陈士京。滇中遣使赍手敕,仍命王监国,加张煌言本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按小腆纪年在归天台后)。

庚子年,王在澎湖岛。郑成功攻台湾,克之。红夷乞降,以大舶迁其国,成功遂王其地(按小腆纪年在明年十二月)。

辛丑年,王在澎湖岛。

四月,郑成功复奉王居金门。

壬寅年,王在金门。

二月十三日,滇中陷,桂藩为北将吴三桂(小腆纪年云:字长白,高邮人,辽东中后所籍)所杀(按纪年,滇都以己亥正月陷,桂藩由榔以辛丑十二月被执,至是年四月绞死于云南)。

五月初八日,延平王郑成功卒,海上诸臣议复奉王监国。

十一月二十三日,王薨。

猜你喜欢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陈寿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刘昫
  ●卷二十五·赵翼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卷之四十二·佚名
  ◎道尹署·费行简
  诸葛忠武书卷四·杨时伟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八·佚名
  志卷第十 高丽史五十六·郑麟趾
  一六五 北大感旧录十一·周作人
  开元·周绍良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陈寿
  卷三百三十五·杨士奇
  卷十三 鲁呼争立·李有棠
  卷五十 官努之叛·李有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文若·唐圭璋

      待考。   蝶恋花   玉宇生凉秋恰半。月到今霄分外清光满。兔魄呈祥冰禾彡烂。广寒仙子生华旦。   聪慧风流天与擅,淑质冰婆,本是飞琼伴。□领彩衣椿祝劝。蟠桃待熟瑶池宴。

  • 卷四十·阮阅

      ●卷四十·诙谐门上  太宗赐钱思公以下《孝经诗》,令次韵和进。晁文元迥首出四句云:“舍后信标名,风篁自有声。温柔敦厚教,仙果子难生。”思公即便对晁公:“今日须了。”晁大笑:“诸

  • 卢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仝(775?— 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人。甘露之变时遇害。诗风奇特,在当时极名声。对后世怪僻一路。 月蚀诗 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 岁次庚寅, 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殭立, 寒气赑屭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四百八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夏四月。丙申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甲子皆如之。内记注  ○以闻警远扬。革山西平定营守备白生室盂县典史倪衍蕃职。严缉惩办。摺包  ○以托故潜逃。革

  • 八九 俳谐·周作人

    这时我所注意的一种日本文学作品,仍是俳谐,这也称作俳句,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但在现在也还有人做,而且气势很是旺盛。这本是日本诗歌的一种形式,我自己知道不懂得诗,况且又是外国的东西,要想懂它已是妄想,若说是自己懂得,那简直是

  • 慕容俨传·李延寿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人,是鲜卑大单于慕容蝅的后代。他容貌出众,身材伟岸,不喜欢读书,颇爱学习兵法。..朱氏败落后,他归顺了神武帝。因建立功勋,多次升迁,官至五城太守。他去见东雍州刺史潘相乐,只是双手一揖。丞尉以下的官吏,都多

  • 李嗣昭传·欧阳修

    李嗣昭,本姓韩,生于汾州太谷县民家。太祖出猎,至其家,见他家的树林中很有生气,非常惊奇,召他的父亲来问,他父说家里刚才生了个儿子,太祖留下金帛取走他,命令弟弟克柔收为养子。初名进通,后来更名嗣昭。他身材短小,但勇敢过人。起

  • 范祥传·脱脱

    范祥字晋公,..州三水人。进士及第,从乾州推官不久升为殿中丞、镇戎军通判。元昊围攻守城,情势危急,范祥率领将士顽强抵抗击退了敌军。范祥请求修筑刘..堡、定川砦,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范祥先后担任庆州、汝州、华州三州的

  • 王祎传·张廷玉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自幼聪敏,长大身体魁伟。拜柳贯、黄缙为师,以文章著名于世。元代时,他目观当时的弊政,曾向宰相上书七八千言。危素、张起岩都举荐他,得不到任用,隐居于青岩山,著书立说,名声日高。太祖取得婺州,任用 祎

  • 命义篇第六·王充

    【题解】本篇在于论述命的含义,故名“命义”。王充在本篇中,对人的生死寿夭,贫富贵贱以及祸福的形成,产生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的生死寿夭和贫富贵贱是由命决定的。而命是人在母体内最初承受天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二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广说。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广说乃至防护意根。

  • 在加尔各打印度文化协会欢迎会与该会会长谈话·太虚

    ──一月十六日──长:这次贵团到印度来,以后中印两民族的关系,当更加密切!  师:这次本团访问各国,就是证明中国千年以前的佛教仍健在,希望印度把千年以前的佛教也重建起来!我在中国,就是想复兴唐玄奘时代最盛的佛教,同时沟通

  • 佛乘宗要论·太虚

    绪 论 第一章 佛法的系统观 第一节 厌离世间的 超出世间的 一 世间之名义

  • 佛说月喻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苾刍众俱。是时世尊。告诸苾刍言。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而诸苾刍。不破威仪。常如初腊者。具足惭愧若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所建立,种种殊特超于三界灌顶宝冠,摩诃瑜伽自在无碍,获深妙智,证平等法,所作功业皆已究竟,随众生心悉令满足,三世平等常无动坏,三业坚固犹如金刚普光明身。

  • 疠疡机要·薛己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三卷。已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成于嘉靖八年(1529),是我国早期论述麻风病专著。上卷至中卷论疠疡本证、变证、兼证、类证的辨证治疗,并附治验。下卷为各证所用方药。薛氏对麻风病的诊治经验

  • 辟除诸恶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此陀罗尼能除毒虫等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