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班宏传

班宏是卫州汲县人,他祖父班思简,曾任礼部员外郎。他父亲班景倩,曾任秘书监。班宏年轻时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右司御胄曹,又在凤翔府薛景光手下当过掌书记官,后在剑南高适手下当观察御史。当时青城山有个妖道张安居用鬼神迷惑人民,事情被发觉后,妖道瞎牵扯重要将领,想以此推迟死刑,班宏审讯后很快把妖道处死了,民心才安定了。后来郭英..接替高适,为满足人们的愿望,任命他为秘书郎,兼任雒县县令,后来因病免职。

大历三年(768),他升任起居舍人,不久又兼任理匦使,升官四次后任给事中。当时李宝臣在任去世了,他儿子李惟岳隐瞒他的丧事要求继任,皇帝派班宏到成德去问候李宝臣的疾病,并劝告李惟岳。李惟岳送很多财物贿赂班宏,班宏都不接受,回来汇报很令皇帝满意,升任刑部侍郎,兼任京官考使。当时右仆射崔宁任命兵部侍郎刘..为上下考,班宏反驳说:“现各地的军队,都归节度使掌管,虽有军务文书,但中央不能审查。如朝廷多给封赏,各地会争相投机钻营;朝廷如果宽容,各地就会结党营私。”因此免去了这一任命。刘..知道后道歉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怎敢为了虚荣而犯两重罪过呢?”不久班宏被任命为吏部侍郎,担任吐蕃会盟使李揆的副手。

贞元初年,连年遭受旱、蝗灾,皇帝认为征收赋税是当务之急,调他任户部侍郎,任度支使韩..的副手。后升任户部尚书,又任窦参的副手。窦参以前任大理司直,班宏已任刑部侍郎,到窦参任宰相,兼任度支使,皇帝因为班宏长期掌管国家收支,因此命他做副手。皇帝又说:“我借窦宰相的名义镇抚远处的人,事务都交给你办,请不要推辞。”窦参因班宏比自己资格老,曾私下讨好他说:“我资历浅,一下子当了您的上级,心里很不安,一年以后,我将把使职让给您。”班宏心里很高兴。一年以后,窦参不再提这话了。班宏生性刚强任性,听了人挑拨的话,又怀恨窦参说话不算话,处理公务多不听窦参的。杨子院是盐铁、转运使的仓库,班宏任命徐粲主管,管理不当,又被揭发接受贿赂,窦参想派人代替他,班宏坚持不让。窦参又任命各院官员,没有征求班宏的意见,班宏就上奏报告窦参任命的官员的过失,任命没被批准。不久,窦参因任度支使的功劳升任吏部尚书,而班宏被加封为萧国公,班宏恨窦参用虚名笼络自己,更加恨他了。班宏每次奉旨修建宫殿,一定修得极为雄伟漂亮,亲自安排指挥施工,又与权贵宠臣结为深交来压倒窦参。

张滂早先和班宏交好,班宏推荐他任司农少卿,到窦参想任命张滂分管江淮盐铁事务,征求班宏的意见,班宏因为张滂嫉恶如仇,担心他按法律惩办徐粲,就说:“张滂固执暴躁难以控制,不能任命。”张滂知道了这事。窦参后被皇帝疏远,就任命班宏专管度支使,但窦参又不想让度支使的权力都归班宏掌握,就问京兆尹薛珏有什么计策,薛珏说:“他们两人关系不好,张滂生性刚强果断,如果让张滂分管盐铁、转运事务,一定能抑制班宏。”窦参就推荐张滂任户部侍郎、盐铁使、判转运,但还隶属于班宏以取悦于他。江淮地区征收赋税,都由班宏主持,但设立巡院,却命班宏、张滂共同任命官员。张滂向班宏要过去盐铁部门的账本,班宏不给他。每次任命巡院的官员,班宏和张滂互相指责,都不能任命。张滂于是上奏说:“班宏和我意见不合,巡院多数缺乏官员。我掌管钱财赋税,关系到国家大事,事情没办好,不能逃脱罪责。但现在班宏这样,怎么能办事?”皇帝于是命他们各管一部分。不久,班宏对宰相赵憬、陆贽说:“我管转运时,每年运江淮大米五十万斛,去年增加到七十万斛用来充实太仓,有幸没有过失。现职务改任他人,不知为什么?”张滂当时在旁边,愤怒地说:“你这话完全说错了!如果转运职责履行得好,皇上当然不会剥夺你的职务。现在这样是因为你丢失国家钱财,放纵贪官污吏的原因。凡是担任了度支所属官吏,不到一年,家财就数不清,仆人马匹和住宅,比王公都好,如不是偷窃国家财产,怎能这样?人们议论纷纷,没人不知道,皇上因此命我分管一部分。你刚才说那话,难道不是埋怨皇上吗?”班宏沉默了没有回答。这天,班宏在家里称病,张滂去问候他,他不接见,赵憬、陆贽将班宏、张滂的话报告了皇帝。从此按大历年间的旧例,像刘晏、韩氵晃那样分管。张滂到扬州查办了徐粲,逮捕了他的仆人小妾和后代,搜出赃物无数,于是将徐粲流放到岭南。窦参被治罪,班宏起了很大作用。班宏在官府中勤勉尽职,早晨进去晚上才回家,部下觉得劳累但他却从不叫苦,廉洁勤勉干练,当时人都称赞他。贞元八年(792)七月去世,享年七十三岁,皇帝停止上朝为他致哀,又加封官职,赐谥号叫敬。

猜你喜欢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职官七·徐天麟
  顺治九年三月至顺治十三年十一月·蒋良骐
  名山藏卷之二十三·何乔远
  ○戴名世之狱·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纪昀
  列传卷第三十 高丽史一百十七·郑麟趾
  后秦姚苌传·李延寿
  刘熙古传·脱脱
  蒋贵传·张廷玉
  卷四十三·黄训
  卷十六·鄂尔泰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谠言集·钱德苍

    橦橦帝君诗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为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闲中检点平生事,静坐思量日所为。意马心猿当系缚,自然天地不相亏。 治家修身语凡亲友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难于启齿。便当揣其

  • 多丽白菊·徐志摩

    一个人独住小楼,又为秋天更觉寂寞,夜也特别长,管他呢,早睡吧,怎晓夜来风雨,无情地,打得花枝尽落,愁眉丧脸。只有菊花,越有风雨越发起劲,你看啊,一股清香,酴醿不如呢?不过秋也快还(完)了,花也觉得渐渐憔悴,怪可怜的,我倒有点依依不舍的样

  • 黄昏·闻一多

    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面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黑暗好比无声的雨丝,慢慢往世界上飘洒……贪睡的合欢叠拢了绿鬓,钩下了柔颈,路灯也一齐偷了残霞,换了金花;单剩那喷水池不怕惊破别家的酣梦,依然活泼泼地

  • 东汉会要卷二十四·徐天麟

    职官六宦官擅权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兄弟专权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不事豪党遂与定议诛宪郑众迁大长秋帝防勲班赏众毎辞多受少帝由是贤之常与之议论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矣十四年初封大长秋郑众为鄛乡侯众

  • 卷之九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查序·沈起

    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无所为隐讳也。公开我族之文运,衣被一时者泽甚深长,著作富而传者绝少失,今不采葺,后渐散失,讵

  • 羊欣传·李延寿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是晋朝的徐州刺史。祖父羊权,为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为桂陽太守。羊欣少年时性格沉静,与人无争,言笑很美,善饰容貌。广泛阅读经书典籍,尤其擅长于隶书。父亲羊不疑担任乌程令时,羊欣十二岁。当

  • 斛律金传·李延寿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他的高祖倍侯利,道武帝拓跋王圭时归附北魏,被封为大羽针,赐爵为孟都公。祖父幡地斤,任殿中尚书。父亲斛律那王襄,任光禄大夫,去世后赠封为司空。  斛律金性格淳厚爽直,善于骑马射箭,指挥军队采

  • 王亻必传·欧阳修

    王亻必是李晟的外甥,威武果敢,骑术、箭术娴熟。李晟在军队里,王亻必没有哪次不随军作战。在京城光泰门进攻叛贼朱氵此,叛军锐气正盛、王亻必与李演喋血鏖战。叛军多次败退,各路部队乘机进攻,于是军威大振,因为立功升为神策军

  • 高桢传·脱脱

    高桢,辽阳渤海人。其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少年好学,曾经得过进士。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渖州后,高永昌害怕,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渖州,于是前来投降,高桢告诉斡鲁高永昌送投

  •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

    巴黎留学生相集作新世纪。谓中国当废汉文。而用万国新语。盖季世学者。好尚奇觚。震慑于白人侈大之言。外务名誉。不暇问其中失所在。非独万国新语一端而已。其所执守。以象形字为未开化人所用。合音字为既开化人所用

  • 卷第四十六·佚名

    宗室六封拜六皇叔祖宗祐加恩制门下。朕出款原庙之严。入谒总章之秘。师臣外帅多子。以靖吾国。宗卿内帅诸父。以正吾家。亲贤既和。天人咸若。膺受多福。施及四方。矧惟族属之尊。宜有宠光之异。皇叔祖、宁远军节度、

  • 卷一百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选举志四八旗科第题名二【历科举人一】顺治八年辛卯科满洲蒙古纳冷额     都尔巴赛音达里    高里郝善【以上镶黄旗五名】  麻勒吉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 洪武四年五月壬子朔。 癸丑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甲寅,以中书右司郎中吕本为左司郎中,擢陕西行省郎中樊思明为福建行省参政。 乙卯,免江西秋粮。诏曰:“朕起布衣,深知民间疾苦,及亲率六师南征

  • 卷十八·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释檀特师者,一名慧丰,不知何许人也。身虽剃染,率略无检制,饮酒啖肉,语嘿无常。逆论来事,后必如言。居于武威,肆意狂逸。时宇文仲和为刺史,请之入州,历观厩库,乃云:“何意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七·念常

      ⊙(戊寅) ○始建置州学。  二十六年。沙门法秀者。梦异僧劝置袈裟五百领。施回向寺僧。既觉叹异。遂乞丐造之。然遍访所谓回向寺者。咸无得焉。一日道逢一僧。逆而问曰。托置袈裟今成未。秀曰。成矣。僧曰。吾

  • 序·纪荫

    序癸亥五月。渡湖。访祥符湖公和尚。留宿藏云旧室。时公有编修僧史之愿。即事漫成二诗。其一曰。破浪乘风得得来。湖山高卧许追陪。旷怀欲发古人秘。薄俗每令中念灰。鼓吹词坛嗟末学。栋梁法苑望奇材。他年僧史编成后

  • 尚书纂传·王天与

    元王天与撰。46卷。王天与字立大,梅浦人,初为赣州路先贤书院山长,大德二年(1298)以荐授临江路儒学教授。书前有自序,称“其体例,则先二孔氏(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疏)说者,崇古也;有未当,则引诸家之说平之;有未备,则引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