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
癸亥五月。渡湖。访祥符湖公和尚。留宿藏云旧室。时公有编修僧史之愿。即事漫成二诗。其一曰。破浪乘风得得来。湖山高卧许追陪。旷怀欲发古人秘。薄俗每令中念灰。鼓吹词坛嗟末学。栋梁法苑望奇材。他年僧史编成后。先寄须教老眼开。其二曰。叹息吾衰入梦乡。唯余蝴蝶满匡床。孤灯绵历岁月古。千偈澜翻齿颊香。石上苔纹留马迹。天边星彩射龙光。禅流波靡今尤甚。犹幸僧中有此郎。盖志喜也。己巳夏。公手扎函宗统编年。来莲峰山舫曰。和尚不靳一言序之。青炷香展卷曰。斯诚千古阙典。亦千古盛事。佛祖纪纲。宗师血脉。藉以永传。其有功於法苑。岂啻一缕千钧。第草草劳人。何能发扬大意。表白深心。然念和尚数年心血。几为枯瘁。不惜身命。然大法炬。为最后末劫。照耀人天。敢不赞叹申明。昭告天下后世。夫着述难事也。而况於持论宗门。持论宗门不易也。而况於编定宗统。系之岁年。斯诚难之又难矣。无彻见今古之明眼。无大公无我之直心。而不出之。以真才达识。亦何能洞阐精微。张皇要眇。使单传直指之道。彰明较着於目前。佛祖宗师之机。辉煌历落於后日。而且会儒释之渊源。明圣凡之极致。提一心宗。统摄百氏。宝网帝珠。灿交光之涉入。香河狮乳。拈一味以密融。不綦难中之难欤。所以自古及今。未有人曾及之者。况乎时风浇薄。知见日漓。不念苦心。唯存私见者。往往有之。今编年。扩大同之道域。撤一贯之籓篱。哲人奥旨。久而愈彰。古德真风。闻斯兴起。大书特笔。不遗提挈宣明。条目纲领。具见隐微严谨。唯和尚之才之识。足以激扬铿锵。而眼明心公。无丝毫隔碍。故取二千余年佛心祖髓。向笔尖上。流注真常。作未来金镜。虽程婴杵臼之用心。不是过也。读是编者。循年核实。举法知时。千秋文献足征。一会灵山未散。从此人登般若之航。家达菩提之路矣。先师退翁老人。尝有是志而未遑。宝云月兄和尚。尝欲成法苑春秋。及僧宝翼征等书而未就。今公克承先志。丕着宗猷。举其所甚难者。而易为之。成昭代蔚然之巨典。展从上未敷之鸿绪。青以衰飒颓光。犹幸躬逢其盛。宁不亟为前后千古称庆乎。在昔有宋哲后。尊尚祖道。吴中道原禅师。辑传灯录。成。上之。诏词臣杨亿等讨论。颁入大藏。镡津契嵩禅师。着传法正宗记。献之阙下。宰相韩琦。翰林欧阳修诸公。郑重叹美。亦诏入大藏。
今上圣天子。崇文重法。度越前皇。将见此书。上达宸聪。石渠天禄之间。当有补衮调羹。扶起正法轮者。则兹编流通。黼黻太平。助扬盛化。又不止法苑增华。缁门藉重已也。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岁次庚午春二月谷旦华山沙 门晚青盘谭撰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四·佚名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四·智升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卷·佚名 第二十七則 雲門體露金風·胡兰成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宗喀巴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本)·窥基 卷五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六·圆照 卷第五·普瑞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比丘尼受戒录·弘赞 三种人·佚名 总目·佚名 卷下·佚名 第六章 毗阇耶之来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