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癸亥五月。渡湖。访祥符湖公和尚。留宿藏云旧室。时公有编修僧史之愿。即事漫成二诗。其一曰。破浪乘风得得来。湖山高卧许追陪。旷怀欲发古人秘。薄俗每令中念灰。鼓吹词坛嗟末学。栋梁法苑望奇材。他年僧史编成后。先寄须教老眼开。其二曰。叹息吾衰入梦乡。唯余蝴蝶满匡床。孤灯绵历岁月古。千偈澜翻齿颊香。石上苔纹留马迹。天边星彩射龙光。禅流波靡今尤甚。犹幸僧中有此郎。盖志喜也。己巳夏。公手扎函宗统编年。来莲峰山舫曰。和尚不靳一言序之。青炷香展卷曰。斯诚千古阙典。亦千古盛事。佛祖纪纲。宗师血脉。藉以永传。其有功於法苑。岂啻一缕千钧。第草草劳人。何能发扬大意。表白深心。然念和尚数年心血。几为枯瘁。不惜身命。然大法炬。为最后末劫。照耀人天。敢不赞叹申明。昭告天下后世。夫着述难事也。而况於持论宗门。持论宗门不易也。而况於编定宗统。系之岁年。斯诚难之又难矣。无彻见今古之明眼。无大公无我之直心。而不出之。以真才达识。亦何能洞阐精微。张皇要眇。使单传直指之道。彰明较着於目前。佛祖宗师之机。辉煌历落於后日。而且会儒释之渊源。明圣凡之极致。提一心宗。统摄百氏。宝网帝珠。灿交光之涉入。香河狮乳。拈一味以密融。不綦难中之难欤。所以自古及今。未有人曾及之者。况乎时风浇薄。知见日漓。不念苦心。唯存私见者。往往有之。今编年。扩大同之道域。撤一贯之籓篱。哲人奥旨。久而愈彰。古德真风。闻斯兴起。大书特笔。不遗提挈宣明。条目纲领。具见隐微严谨。唯和尚之才之识。足以激扬铿锵。而眼明心公。无丝毫隔碍。故取二千余年佛心祖髓。向笔尖上。流注真常。作未来金镜。虽程婴杵臼之用心。不是过也。读是编者。循年核实。举法知时。千秋文献足征。一会灵山未散。从此人登般若之航。家达菩提之路矣。先师退翁老人。尝有是志而未遑。宝云月兄和尚。尝欲成法苑春秋。及僧宝翼征等书而未就。今公克承先志。丕着宗猷。举其所甚难者。而易为之。成昭代蔚然之巨典。展从上未敷之鸿绪。青以衰飒颓光。犹幸躬逢其盛。宁不亟为前后千古称庆乎。在昔有宋哲后。尊尚祖道。吴中道原禅师。辑传灯录。成。上之。诏词臣杨亿等讨论。颁入大藏。镡津契嵩禅师。着传法正宗记。献之阙下。宰相韩琦。翰林欧阳修诸公。郑重叹美。亦诏入大藏。

今上圣天子。崇文重法。度越前皇。将见此书。上达宸聪。石渠天禄之间。当有补衮调羹。扶起正法轮者。则兹编流通。黼黻太平。助扬盛化。又不止法苑增华。缁门藉重已也。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岁次庚午春二月谷旦华山沙 门晚青盘谭撰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四·佚名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四·智升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卷·佚名
   第二十七則 雲門體露金風·胡兰成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宗喀巴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本)·窥基
  卷五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六·圆照
  卷第五·普瑞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比丘尼受戒录·弘赞
  三种人·佚名
  总目·佚名
  卷下·佚名
  第六章 毗阇耶之来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五杨衡杨衡字仲师吴兴人初与符载崔羣宋济隐庐山号山中四友後登第官至大理评事诗一卷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旅次江亭扣

  •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五綦毋潜綦毋潜字季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由宜夀尉入为集贤待制迁右拾遗终着作郎诗一卷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薛据诗】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尽【一作

  •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英宗后纪·张廷玉

        ◎英宗后纪   天顺元年春正月壬午,昧爽,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輗、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以兵迎帝于南宫,御奉天门,朝百官。徐有贞以原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日中,御奉天殿即位。下兵部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洪武三十一年夏四月丁丑朔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鸦勒隹稽程复贡马及硫黄○户部奏改铸造钞铜板自二十文至五十文共六十三板并印钞正背铜印○罢回回钦天监○庚辰五军都督府及兵部臣奏

  • 尚史卷六十六·李锴

    列传四十四韩诸臣传公仲朋 公叔公仲朋【一作明史记作侈】是为韩朋事宣恵王为相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朋谓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王曰善乃儆朋之行将

  • ◎袁公子碰碑(故宫禾黍泣残阳)·李定夷

    袁项城秉政数年,积蓄之私产,不下千万。即以新华宫之古玩器皿论之,亦在百万左右。当项城死后,未满百日,诸公子即因争产问题,大起冲突。攘夺不已,继以用武。幸有徐菊人在侧,出其老前辈之面孔,力为排解,始免骨肉相残之祸。然诸公子

  • ●(附)温氏佚史考·温睿临

    佚史氏者,姓温氏,名睿临,字邻翼,一字哂园;湖州乌程人。康熙初,举于乡;为故辅体仁族孙也。赅贯群书,且熟于史;与鄞征士贞文先生万季野(斯同)交最善。时朝廷方开明史局,昆山徐大司寇召贞文主编纂。睿临以应礼部试赴都,得时过从,多所参

  • 卷十八·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八 纪年 世宗圣明皇帝下 【己亥】大定十九年春正月太子允升贼杀其弟晋王允猷事觉奔和龙帝遣完顔宇追杀之并诛其妻孥八十余人 晋王宫僚张克已延晋王允猷宴於南凉观三鼓方散晋王因寝

  • 强练传·令狐德棻

    当时有个叫强练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名字。魏国时有个人叫李顺兴,平时有时说话,有时沉默,好预言未来之事,当时号称李练。人们认为强练类似李练,所以也叫他“练”。强练高大强壮,与平常人不一样。神情恍惚,没

  • 李继岌传·欧阳修

    唐庄宗有五子:长曰继岌,其次继潼、继嵩、继蟾、继山尧。继岌母亲是刘皇后,其余都未说明他们母亲的名号。庄宗即帝位,继岌当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升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豆卢革当宰相,建议按唐朝惯例,皇子都当宫使

  • 刘聚传·张廷玉

    刘聚,是太监刘永诚的侄子。任金吾指挥同知,后来以“夺门”之功,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又超升为都督同知。参与讨伐曹钦,升为右都督。成化六年(1470),他以右副总兵的身份随朱永赴延绥,追击贼人黄草梁。遇到埋伏,激战中他下巴受伤,部

  • 野史无文卷七·郑达

    西南死事诸臣传(上)何腾蛟传堵胤锡传何腾蛟传何腾蛟,其先山阴人,戍贵州黎平卫。所居有神鱼井,无鱼也,腾蛟生,鱼忽满井,五色巨鳞,大者至尺许;居人异之。登辛酉贤书,起家南阳令。时流寇充斥,至邑,辄破走之。后从巡抚陈必谦击贼于安皋

  • 卷八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五宋 陳祥道 撰祼書曰王入太室祼小宰凡祭祀贊玉幣爵之事祼將之事【將送也祼送送祼謂贊王酌爵鬯以獻尸謂之祼言灌也明不為飲主以祭祀唯人道宗廟有祼天地大神至尊不祼莫稱

  • 卷六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九     婺源江永撰五宗    通禮二十一補别子為祖【諸侯之世子别為後世為始祖也謂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禰先君 大傳註云别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後世以為祖也】繼别為宗【别子之世長

  • 卷四十四·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四     婺源江永撰祭通禮補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詳見祭法】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詔大號治其大禮詔

  • 西河记·张澍

    地理杂志。东晋喻归撰,清张澍(1781—1847)辑。二卷,一作三卷。 喻归原姓谕,后改今姓,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侍御史;张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七条乃张氏辑自《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 阴符经解·黄帝

    一卷,又称《黄帝阴符经集注》,旧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注。《阴符经》又名《天机经》,经文仅四百三十多字,卷首有佚名序文一篇。一本不分章;一本分三章,曰: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

  • 小窗幽记·陈继儒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