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人颐 谠言集

橦橦帝君诗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为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闲中检点平生事,静坐思量日所为。意马心猿当系缚,自然天地不相亏。 

治家修身语凡亲友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难于启齿。便当揣其意,而先问之,力所能为,不可推诿。 

今人与言女生外向,遂忽略不教。不知养子不教,只玷家门,养女不教,患贻他姓。故妇道首在孝舅姑,和妯娌,敬夫君,训子女,恤奴婢,勤纺绩,俭中馈,甘淡淡,任劳苦,不听谗言,不预外事。今之为女者,但知修饰容仪,不能敬执妇道,有《闺训》、《女史》、《内则》诸书,不可不令诵解也。 

子弟生大富大贵之家,是大不幸。惟富贵则性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古语云:“入观庭户知勤俭,一出茶汤便见妻。老父奔驰无好子,要知贤母看儿衣。”可见内必形诸外,为妻子者,不可不知。 

清明拜扫,岁一举行。此一时祭之巨典也。其祭享必诚敬丰洁,用牲醴时鲜,盖取荐新之意。近见人家子孙,于祖宗坟墓,畏远惮劳,愆期待日,不幸莫大焉。至于本身父母,无可推诿者,亦不过草草一盒,敷衍了事。独不思祖父生我,愿为身后之计!理应竭力措办,相邀拜扫,使祖宗血食不绝。若谓物力维艰,试问一岁之中,请客宴会,出外嬉游,不知浪费几何?独祖宗面上,吝此一岁一次之礼。至于富家大族,墓旁多置祭田,以遗子孙。轮年值管,以设祖祭,所余即与当事之人,使子孙人人乐为,诚法良意美者也。 

男婚不宜太早,女嫁不宜太迟,其中委曲,父母宜体行之。 

交财一事最难,虽至亲好友,亦须明白,宁可后来相让,不可当初含糊。俗语曰:“君子断其初,先明后不争。”至言也。 

男女之易合者,必非全节之人;朋友之易合者,必非久要之士。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损于人,何益于已?徒自坏心术耳!世间无一件可骄人之事,才艺不足骄人,德行是我性分事。不到尧舜孔周,便是欠缺,欠缺便自可耻,如何骄得人?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祷病不宜杀生,无论鬼神之聪明正直,未必肯受。人之死生有命,未必能活。而杀物命以全已命,于心安乎?生日不宜杀生。哀哉父母,生我劬劳。已生之日,正母垂亡之日也!而杀生宴乐,于心安乎?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禽兽,亦各有子以为庆。我子生,令他子死母亡,于心安乎?犬守家有义,牛耕田有功,尤不可食!故牢字从牛,狱字从犬,不食牛犬,牢狱永免。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宁鸠子云:“随缘二字,最有意味,世人欲享和平之福,终身受用此二字不尽。”诗曰:“无药可医卿相寿,千金难买子孙贤。家常守分随缘过,便是逍遥自在仙。” 

嫁娶亦称家有无,何必奢华争胜?曾见《诗谭》一咏云:“婚姻几见斗奢华,金屋银屏众口夸。转眼十年人事变,妆奁卖与别人家。” 

俭虽美德,然太俭则近悭,未免有俗恶之态,岂不为人所鄙?惟自度所处之地,以留不尽之意可也。 

进一步想,有此则小彼,缺东而补西,时刻过去不得;退一步想,只吃这碗饭,只穿这件衣,俯仰宽然有余。 

李伟诗云:“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进还嫌窄。雕墙峻宇无歇时,几日能为宅中客?造作田庄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读此则少者当戒,况老人乎? 

席间有酗酒谩骂者,避之为妙。如不能避,只和言逊让,不可忿怒与较。盖彼若真醉,出言而不知;若未醉,而修怨寻隙,正中其计。此不惟见人度量,亦保身之道也。昔贤云:“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为最。”夫败德莫甚于酒,可酗乎! 

酒以合欢,固不必禁。主人款客,只可相劝,不可相强。沉湎淋漓,至于生祸,悔且无及,何欢之有?若量狭者醉而留卧,须令老成人伴视。昔有客醉,误饮瓶中养莲花水,因而致毙。如醉后欲归,亦遣人送至其家。 

韩昌黎云:“一时劝人以舌,百世劝人以书。”盖口之劝人有尽,书之劝人无尽,此立言所以不朽也。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暇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知足便足,待足何时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 

胸中只摆脱一个恋字,便十分爽利,十分自在。 

刘向云:“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非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不足;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全交。”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骄泰,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敛。 

宋御史黄治尝言:“予有五不欺:居家不欺亲,仁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 

薛文清曰:“余每夜就枕,必思一日所行之事。所行合理,则恬然安寝。或有不合,则辗转不能寐,必思有以更其失。” 

“克已”无别法,譬如孤军遇劲敌,只得尽力向前而已。 

忽起不善之念,便当觉察,便当拔除。或问作善恶而无报者,答曰:“果熟然后蒂落,未熟时勿讶其不落也。”前贤有诗云:“冬去冰初泮,春来草自生。请公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唐庆庭先生曰:“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又曰:“善人有回天之力。”又曰:“阴功须向生前积,孽债休令生后还。”皆名言也。 

天地以无所为性,以生万物为事。人若念念在利济,便非天地心。 

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为善须确实坚定,不可游移辗转。 

凡人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于心,起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故君子贵于慎独。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四·彭定求
  邬虙·唐圭璋
  陈居仁·唐圭璋
  第二折·王仲文
  提要·赵执信
  卷十八·万树
  卷二·黄希
  卷三 五十首·赵崇祚
  五集卷九十三·乾隆
  卷264 ·佚名
  跋五则·王琦
  卷三·史简
  卷一百四十六·曹学佺
  卷九十·高棅
  第四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秀发·唐圭璋

      秀发茂叔,金华人。庆元二年(1196)进士。为庆元府教授,知高邮军。有论语讲义。学者称南坡先生。   醉落魄   自寿   胸襟洒落。光风霁月澄寥廓。生平素志惟丘壑。随分田园,花木四时乐。   儿孙不用千金橐。吾家

  • 第一出至第十二出·佚名

    第一出家门大意 【满江红】(末上)铁砚毛锥,几年向文场驰逐。任雕龙手段,俯头屈足。浪迹浑如萍逐水,虚名好似声传谷。笑半生梦里鬓添霜,空碌碌。酒人中,聊托宿;诗社内,聊容足。惯嘲风弄月,品红评绿。点染新词别样锦,推敲旧谱无

  • ●卷三·陈廷焯

    ○金词以吴彦高为冠金代词人,自以吴彦高为冠,能于感慨中饶伊郁,不独组织之工也。同时尚吴、蔡体,然伯坚非彦高匹。○吴彦高人月圆陶九成云:“近世所谓大曲,苏小小蝶恋花、苏东坡念奴娇、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零铃、

  • 卷一百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众水类五言古太子状落日望水     【梁】刘孝绰川平落日迥落照满川涨复此沦波地派别引沮漳耿耿流长脉熠熠动防光寒乌逐查漾饥鹈拂浪翔临泛自多美况乃还故乡榜人夜理檝櫂女

  • 卷九·姚合

    钦定四库全书姚少监诗集卷九唐 姚合 撰和答酬谢五十七首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除官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拜表出时传七刻排班衙日有三公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三十六峰诗酒思朝朝闲望与谁同和高谏议蒙兼宾

  • 卷一百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一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三上神宗论王广渊和买抑配取息李 常臣近闻京东转运使王广渊以陈汝义所进羡余钱五十万贯随和买绢钱俵散今却令每贯纳见钱一贯五百於常税折科放买之外又取此

  • 四年·佚名

    (甲辰)四年清雍正二年春正月1月10日○乙酉,尹慤不服而死。慤登武科,補武臣兼宣傳官。肅宗嘗御苑中閱武士,見慤風儀,目之曰:「彼髥者誰也?」遂不次擢用,官至總戎使、漢城府左尹。尙儉旣用事,慤被劾,竄三和府。及虎龍起誣獄,被逮羅

  • 卷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天子韍【色朱而體直其繪龍火山上有頸肩旁與

  • 卷十五·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十五     长洲惠栋撰谷梁古义孝经説云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属商孝经属参故应劭风俗通言谷梁为子夏门人杨士勋谓受经于子夏余案桓谭新论云左氏传世遭战国寝蔵后百余年鲁谷梁赤为

  • 卷二十八·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八   明 湛若水 撰襄公【靈王二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晉平十二年齊景二年衛獻三十一年蔡景四十六年鄭簡二十年曹武九年陳哀二十三年杞文四年宋平三十年秦景三十一年楚康十四年吳餘祭二

  •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一·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志余门第十一(共三十八条) 历朝国运,原有灾祥。末劫佛门,岂无兴废。众生业重,魔难频来。然稽大藏之经函,永怀皇泽。阅万年之簿籍,追念先型。他如石刻题名,遗传芳迹。海山物产,共诩瑰奇。凡各门

  •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翻译之记一卷·佚名

      施戒闻三备摄众行。是以如来说名具足。法门深邃浅识未窥。天亲菩萨慈心开示。唯显义弗释章句。是故名为忧波提舍。昔出中国今现魏都。三藏法师毗目智仙。婆罗门人瞿昙流支。爱敬法人沙门昙林。于邺城内在金华寺。

  •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下·灯来

    嗣法门人性统编祝延增补朔望祝延(赞)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皇王祝圣寿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三称)。药师如来药师如来皇帝万岁药师如来。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之圣德难尽赞扬(入乡

  • 三峰和尚年谱终·三峰法藏

    附与毗陵人华禅师书昔人谓云门跛师奇伟杰茂其辨慧涡旋波险如河汉无极余尝谓先和尚之全机大用真不可得而名状每中夜祷佛前愿我兄弟中有操董狐笔者载其生平成一岁谱岂不光耀前古启迪后昆屈指廿七年来尽宝惜不轻出手今春

  • 续博物志·李石

    十卷。南宋李石撰。(旧题晋人李石,误)。生卒年不详。李石字知己,号方舟,资阳 (今四川资阳)人,南宋文学家。李石好学,善著文,有气节,少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以荐官太学博士,历成都转运判官。著有《方舟集》五十卷,后

  •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述六甲直符神君姓名,劝人诵经、礼拜、持咒,以保胎护命。

  • 烈皇小识·文秉

    八卷。明文秉撰。秉字应符,又字荪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亡后,隐居竹坞,着书自号“竹坞遗民”。着有《烈皇小识》、《先拨志始》、《甲乙事案》、《前星野语》、《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姑苏名贤续记》等。此书

  • 究竟一乘宝性论·佚名

    梵名Ratnagotra -vibha^go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凡四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又称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略称宝性论。本书论述如来藏自性清净之教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共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