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桢传

高桢,辽阳渤海人。其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少年好学,曾经得过进士。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渖州后,高永昌害怕,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渖州,于是前来投降,高桢告诉斡鲁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诚意,斡鲁于是进攻他。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会六年(1128),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政治清明,官吏敬服而人民安定。天会十五年(1137)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任高桢做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事,任西京留守,封为任国公。

这时,奚、靅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因此聚集为盗。皇帝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了皇帝住的地方,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高桢升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高桢久在位,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做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想把事情做的符合高桢的要求。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所嫉妒,恐怕不能免除,怎么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接受。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留言交待:“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

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子面对面坐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张廷玉
  玉堂漫笔·陆深
  卷之五百六十七·佚名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七·王世贞
  十五 曹寅奏明会议监修明陵及江南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六卷 常熟昭文 吴江 震泽·缪荃孙
  第一卷 缪稿目录·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纪昀
  第一辑·佚名
  卷六十七·佚名
  世家卷第十六 高丽史十六·郑麟趾
  卷四十一·司马迁
  冯翊太妃郑氏传·李延寿
  太平传·宋濂
  卷一·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四、南戏之渊源及时代·王国维

    元剧进步之二大端,既于第八章述之矣。然元剧大都限于四折,且每折限一宫调,又限一人唱,其律至严,不容逾越。故庄严雄肆,是其所长;而于曲折详尽,犹其所短也。至除此限制,而一剧无一定之折数,一折(南戏中谓之一出)无一定之宫调;且不独

  • 卷三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题戴崧石鼎联句图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愁蛟螭须臾指

  • 卷七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二终南山类五言古陪驾幸终南山     【北周】宇文昶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日旂廻北凤星斾转南鸿青云过宣曲先驱背射熊金桴拂泉底玉琯吹云中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烟生山欲尽潭

  • 卷十三 康帝·王夫之

      〖一〗   风会之所趋,贤者不能越也,君子酌其贞淫以立身,而不可执以论人。孟子之游,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多所辨以折异端,曲为说以动人主,使前乎此而为西周,后乎此而为两汉,必不然矣。然而有以异于田骈、慎到、苏秦、张

  • 第三回 杨皇后枕膝留言 左贵嫔摅才上颂·蔡东藩

      却说韩寿得了奇香,怀藏回寓,当然不使人知,暗地收贮。偏此香一着人身,经月不散。寿在相府当差,免不得与人晋接,大众与寿相遇,各觉得异香扑鼻,诧为奇事。当下从旁盘诘,寿满口抵赖,嗣经同僚留心侦察,亦未见有什么香囊,悬挂身上,

  • 路史卷九·罗泌

    前纪九禅通纪昊英氏昊英氏,或曰子英。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与杀兽。人民少,而木、兽衆。人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毋共备之劳,而死不得用享。事不同而阶,王以时异也。伐木者,衣薪之世也。后有昊氏。太上无名,其次有为,而名从之;其次名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夏四月丙子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丁丑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升锦衣卫所镇抚张颢为百户舍人张伦张溢为所镇抚俱带俸尚宝司卿仲兰为通政司右通政太医院御医李思勉为院判俱办事如旧○掌太常寺事礼部左

  • 第二四禀同治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一一二○二-二·佚名

    八房总书吴青等,请淡水厅批照旧章分掌案〔下八房〕总书吴青、郑禄、谢坤、胡芳、蓝翔、杜名高、刘春波、锺昌等,为乞整旧章,以杜争推,以均苦乐,以肃衙规事。□□衙门设立吏、户、礼、兵、刑、工、粮税

  • 卷四十二·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二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三十四元史天泽史天泽字润甫大兴人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从其兄天倪帅眞定天倪使护母北归甫行而天倪爲武仙所害天泽在道闻变即倾赀装易甲仗南还行次满城部曲

  •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司马光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 [1]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 [1]春季,二月,汉昭帝下诏书将七岁至十四岁百姓交纳的口赋减少十分之三。 [2]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

  • 卷90·陈邦瞻

    理宗宝庆三年五月,蒙古遣使责岁币于金。六月,金使请和于蒙古。是月,蒙古主灭夏,以夏主

  • 卷二十七·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七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地界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水火风空识界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地界净不净。若水火风空识界净不净。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地界净不净增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想第三十六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食不淨想一切世閒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   想。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爲智或時名爲念或

  • 民国重修大藏经叙·太虚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生灭相续而存在,自性本空,唯识所现,大圆满觉明证中莫非因果重重,遍融无碍之法界,故曰一切法皆为佛法。有情然,器界然,无事无物不然,浩浩有情器界中之人间亦自无不然;人间之在佛法,其如一尘之处太空乎!人间之特征

  • 赞·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说法之图赞鹫岭一华嵩山五叶代转金轮递翻珠 青原南岳甘露扬镳杖横兔角拂竖龟毛瑞百二翁模范天降乳滴曹溪为时龙象首得寒公作大导师酬机烁电出语成词开法青龙宗风独唱泖水波澄

  • 九三年·雨果

    长篇小说。雨果著。发表于1874年。描写了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代地区反革命叛乱的事件。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被包围后,在可能逃脱的情况下,为了从火中救出3个孩子而被捕。共和国军队司令郭文因私自放走了朗

  • 欧阳文忠公全集·欧阳修

    153卷,《附录》5卷,宋欧阳修撰。此为周必大所编定,然必大原序又称郡人孙谦益承直郎丁朝佐遍搜旧本,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相编校,起绍熙辛亥,迄庆元庚辰,则是非三异独校,亦非必大自辑,与振孙所言俱不合。包括《居士集》50卷(为欧

  • 有商志传·钟惺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商志传》,一名《有商传》。四卷十二回。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九年(1814)稽古堂刊《夏商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