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序
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无所为隐讳也。公开我族之文运,衣被一时者泽甚深长,著作富而传者绝少失,今不采葺,后渐散失,讵不可恨哉!
张君铁庵,予之畏友也,博识周知,以搜罗近代逸事为己责。偶乘夜航入禾,晨未起,梦中若有人促之者。入市,见古董摊适陈列残书,见有学圃集两卷,其一为东山查先生年谱,盖即公门人墨庵沈仲方氏所论,最为征信。大喜,如见鸿宝,购而得之。若少迟,则为他人有矣。铁庵不以为帐中秘本,遍告同人。既见铁庵学问明通,性情坦率为不可及,而更喜我辈蓄志欲修辑先哲旧闻,一旦遇合有缘也,谨借而录之,以补家乘之不足,且订卒年丁已之误。而从叔稻荪翁亦尝从事于此,拟汇他书之异同,厘而正之,别为一叶。澧即以东山老人七秩时其门人吴启丰所作乞言四六寿启,排列事迹缀于左,以备参考。其句云云,与年谱合而观之,为显为隐,如山川互相映发,真所谓验燥湿之殊节,千载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不觉欣感交集。此与东山外记所载略同,内中特为陆晋出色写照,以见世俗称雪遘直是传闻之谬。
公墓在袁镇南十一庄慎字号黄泥潭南岸旧居之南。黄泥潭即以公所居得名,故杭城铁冶岭亦有黄泥潭之名。公寿穴在八字桥,此谱中所称生圹是也,今已不可考矣。此称新坟,蒋夫人有蕊阁偶吟,别新坟诗云:『翁姑身归三尺土,儿妇心安十二分。泉下无人谁个伴?临行含泪别新坟』。曰新坟则非旧穴可知矣。今仅一坏之土,四面尽为乡人栽作所占。而州志坟墓一卷独漏,后谁顾而问之?澧拟约同人清厘之,并拓其余地,构祠堂数椽,立石以表墓,奉栗主以栖神。墓旁更栽梅花数十本,梅亦公所爱。暇日约二三知己以杯酒浇之。但自顾齿发零落,骎骎恐有不及,爰书此以俟来者能踵而成之,是亦一佳话也。
时岁在丁巳季冬上浣,裔孙熙台世澧记,年七十有三。
年谱钞毕,系以诗:与世渐疏名利澹,于书转切性情真。此身恨不通前哲,今日欣然见古人。七十年诗分两甲,八千叶稿散残鳞。深知时务称豪杰,独抱经纶异逸民。丝竹何曾妨道学,金兰原不隔风尘。爱才目识翳桑饿,分利心怜范叔贫。见业也知宜闭口(曰人能闭口一日,则鬼神亦不能测),逃名竟未克藏身。数先相理盈亏出(有数先于理说),阳不除阴治乱循(原本书序,谓阴阳合而成道)。贯索文星通象纬,山林钟鼎付荒榛。祖镫禅已归天上,钓玉轩徒问水滨。讲席久随云气散,故园难觅石泉新(东山旧宅,相传有井七口,今皆湮没)。孤坟拟补梅花树,唤醒东风岭上春。
猜你喜欢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康熙四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蒋良骐 名山藏卷之二十三·何乔远 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迁都洛邑·黄士衡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纪昀 卷八十五·班固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司马迁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范晔 刘粹传·沈约 卷一百六十三·杨士奇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费兴仁夫人·周诒春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