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二
洪武四年三月乙酉朔,策进士于奉天殿,登第者百二十人。赐吴伯宗等三名进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百人,赐同进士出身。诏赐伯宗朝服冠带,授礼部员外郎。高丽入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朴实、柳伯儒皆不第,三人俱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厚给道里费,遣舟送还。
以泗州隶临濠府。
命中书省凡所镇抚累战有功者,不比试即升千户,其百户以久次升千户者,比试如例,比试之法,每二人为偶,持枪角胜,负胜者始得升擢。
丙戌,诏改筑圜丘、方丘坛。圜丘坛二成,上成面径四丈五尺,高五尺二寸,下成周围坛面,皆广一丈六尺五寸,高四尺九寸,上、下二成通径七丈八尺,高一丈一寸,坛址至内壝墙,南北东西各九丈八尺五寸,内壝墙至外壝墙南十三丈九尺四寸,北十一丈,东西各十一丈七尺,内壝墙高五尺,外壝墙高三尺六寸。方丘坛亦二成,上成面径三丈九尺四寸,高三尺九寸,下成周围每面广一丈五尺五寸,高三尺八寸,上、下二成通径七丈四寸,高七尺七寸,下成坛址至内壝墙,南北东西各八丈九尺五寸,内壝墙至外壝墙,南北东西各八丈二尺,内壝墙高四尺三寸,外壝墙高三尺三寸。
戊子,武靖卫指挥同知卜纳剌率旧所部官属入朝贡马,赐文绮三十匹,官属亦各赐有差。时故元宗王子任八隔巴亦从入朝,上命礼部日给廪饩,马给刍豆,以优礼之。
庚寅,定孳牧所官秩:司象,从七品;副,从八品;典牧大使,正八品;副使,从八品。
癸巳,广西卫指挥佥事左君弼等平溪洞蛮獠有功,命赐君弼绮帛二十匹,千户蔡天禄以下各赐有差。
命中书省臣曰:“山北口外,东胜、蔚、朔、武、丰、云、应等州皆极边沙漠,宜各设千百户统率士卒,收抚边民,无事则耕种,有事则出战。所储粮草,就给本管,不必再设有司重扰于民。”
赐韩国公李善长等六国公、延安侯唐胜宗等二十五侯及丞相、左右丞、参政等临濠山地六百五十八顷有奇。
丙申,置濠梁后卫、南阳卫二指挥使司。
丁酉,罢司农司。
命工部置战袄,给征蜀军士。
戊戌,日中有黑子。
己亥,命故元宗王子任八隔巴从卜纳剌西还,赐文绮衣一袭。
中书省臣奏言:“高丽国郎将李英等因入朝贡,多带物出境,请加禁止。”诏勿禁。
庚子,上命皇太子观《元史》世祖时事,告之曰:“世祖虽能立国而制度甚疏阔,礼乐无闻,故政事不及汉唐,况能复古乎?”
辛丑,中书省臣言:“山东、山西、陕西等处岁办盐课,请于本处贸易绵布,以备军装,庶省转运之劳。”从之。
壬寅,皇第十一子椿生,惠妃郭氏出也。
陕西延安府肤施县以旱闻,诏免其田租二万八千二百余石。
改北平平滦府为永平府。
上以兵革之后,中原民多流亡,临濠地多闲弃,有力者遂得兼并焉。乃谕中书省臣曰:“古者井田之法,计口而授,故民无不授田之家。今临濠之田,连疆接壤,耕者亦宜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
癸卯,吏部奏:“钦天监司历杨野、俞钧职专司天,非常选官之比,宜令久任,非奉特旨,不得升调。”从之。
大同卫都指挥使耿忠请以山东、山西盐课折收绵布、白金赴大同易米,以备军饷。从之。
以太医院同知葛景先为太医院使。
乙巳,定命妇封号:一品、二品为夫人,三品淑人,四品德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儒人,公、侯、伯、子、男各随其夫之爵。
命湖广武昌等十府发民夫三万人、舟八千艘运粮十四万石,由襄阳转输汉中,仍命所在卫所军士沿江护送。
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奏:“山后顺宁等州之民密迩虏境,虽已招集来归,未见安土乐生,恐其久而离散,已令都指挥使潘敬、左传高显徒顺宁、宜兴州沿边之民皆入北平州县屯戍,仍以其旧部将校抚绥安集之,计户万七千二百七十四、口九万三千八百七十八。”上可其奏。
置怀远卫亲军指挥使司于临濠。
丁未,诏:“凡大小武官亡没,悉令嫡长子孙袭职,有故则次嫡承袭,无次嫡则庶长子孙,无庶长子孙则弟侄应继者袭其职。如无应继弟侄而有妻女家属者,则以本官之俸月给之。其应袭职者,必袭以骑射之艺,如年幼则优以半俸,殁于王事者给全俸,俟长袭职。”著为令。
遣使祭历代帝王陵寝。上谕中书省臣曰:“天下都邑咸有三皇庙,前代帝王大臣皆不亲祭,徒委之医药之流,且令郡县通祀,岂不亵渎?至于尧、舜、禹,皆圣人有功于天下,后世又不立庙,朕不知其何说也。宜令礼部会诸儒,详考以闻。”于是礼部同翰林院、太常司官考前代圣帝、贤王,自唐以来皆祭于陵寝,唐玄宗常立三皇五帝庙于京师,至元成宗时,乃立三皇庙于府州县,春秋通祀而以医药主之,甚非礼也。上曰:“三皇继天立极,以开万世教化之源,而汨于医师,其可乎?自今命天下郡县,毋得亵祀,止命有司祭于陵寝。”礼部覆议:“三皇五帝、三王、汉以下创业之英主、守成之贤君,岁时俱宜一体祭于陵寝。”上曰:“古先圣帝、贤王以及历代帝王曾主中原安人民者,皆春秋祭祀,偏方之君虽贤不祭,主中原而昏愚者亦不祭。”于是礼部复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陈州祀伏羲、商高宗,孟津县祀汉光武,洛阳县祀汉明帝、章帝,郑州祀周世宗,巩县祀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在山西者一,荣河祀商汤;在山东者二,须成县祀唐尧,曲阜县祀少昊;在北平者三,内黄县祀商中宗,滑州祀颛顼、高辛;在湖广者二,酃县祀神农,宁远县祀虞舜;在浙江者二,会稽县祀夏禹、宋孝宗;在陕西者十五,中部县祀黄帝,咸阳县祀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宣王、汉高帝、文帝、景帝,兴平县祀汉武帝,长安县祀汉宣帝,三原县祀唐高祖,醴泉县祀唐太宗,蒲城县祀唐宪宗,泾阳县祀唐宣宗。岁祭用仲春、仲秋朔,器用笾、豆各八,登一,铏一,簠、簋各一,俎一,爵三,尊三,篚一,牲用太牢。”制可之。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复命陵寝所在禁民无得樵采,置牌刻祭之日月、牲帛之数于其上,俾所在有司守之,以为常式。
戊申,赣州民有止宿逃囚者,初不知其囚,刑部逮问,坐之罪。上曰:“刑者,圣人设防于天下耳。深文重法,仁者不为。故凡断狱,贵得其情,缘情而论罪,则刑当而民服。彼既不知其为囚而止宿之者,人情之常也,何为罪之?如所议,行路之人将无止宿矣。”遂命释之,给道里费遣归。
庚戌,吏部言:“天下有司官员,到任未久,贤否未明,今后历任三年考核,称职无私过者,然后给诰。”从之。
癸丑,中书省臣奏举百官起居之礼及进膳用乐,上弗许。
是月,故元院判刘原利、副枢张时用、平章郭伯通等既降,闻四大王聚众岢岚山中,欲攻太原,乃谋相应为乱,伯通潜入城中为内应,原利等率众从外起。军士林旺等觉其谋,密以告指挥桑桂,桂领兵捕伯通,复收原利等斩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六 志一百三十一·赵尔巽 卷三百九十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十三·司马光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一二九八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令议叙誊录内现任及候补知县各官分缴养廉以为雇人缮书发价折·佚名 邢君牙传·欧阳修 卷十五·楼昉 卷二百十一下·雍正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雍正 卷八十八·佚名 第三十六章 龙潭之战·李宗仁 郭文芳·周诒春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