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六

宗室六

封拜六

皇叔祖宗祐加恩制

门下。朕出款原庙之严。入谒总章之秘。师臣外帅多子。以靖吾国。宗卿内帅诸父。以正吾家。亲贤既和。天人咸若。膺受多福。施及四方。矧惟族属之尊。宜有宠光之异。皇叔祖、宁远军节度、容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容州诸军事、容州刺史、上柱国、巩国公、食邑五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宗祐。耻为富贵之习。动由礼义之中。祗顺父兄。亲近师友。肃若闺门之治。穆然朝谒之容。秉旄钺而四方之志行。锡茅土而诸侯之礼备。远镇容管。近殿洛师。处之若无。久而益慎。爰推大赉之泽。益彰有德之荣。增衍故封。懋锡真食。于戏。考之晋人。则安平之于武帝。求之唐室。则元嘉之于高宗。皆以德重属高。恩隆礼异。往祗服于明命。思无愧于古人。可特授依前持节容州诸军事、容州刺史、巩国公、充宁远军节度、容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勋如故。

皇叔祖宗楚加恩制元祐四年宗祀

门下。汉封同姓之国。势遂疎于本朝。唐任宗室之隆。用每杂于他族。祖宗酌古今之典。笃兄弟之亲。虽极茅土之封。常居朝谒之地。眷礼特异。前世莫伦。皇叔祖、建武军节度、邕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上柱国、郧国公、食邑五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宗楚。孝友根心。文艺饰性。居处恭、故不闻过行。室家理、故可以莅官。师保不烦。朋友称信。乃者显相原庙之祀。斋宿总章之廷。鬷假无言。质明成礼。顾惟大赉之泽。宜处群臣之先。益衍故封。陪敦真食。于戏。宗祀之典。所以教孝于诸侯。赐胙之恩。所以均福于上帝。诚观礼以知义。尚修身而保终。祇服宠光。永有燕誉。可特授依前持节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郧国公、充建武军节度使、邕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勋如故。

皇叔祖建雄留后宗景建节制元祐七年十月乙卯

门下。敦叙九族之亲。虞朝所以励翼。大封同姓之国。周室所以盛强。逖观屏翰之谋。必重本支之正。用修显命。敷告治廷。皇叔祖、建雄军节度观察留后、持节晋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同知大宗正事、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八百户宗景。度博有容。心庄克畏。守爵以谦、而无骄贵之累。享禄以约、而无侈富之非。仪刑公族之忠。左右时雍之睦。更阅天下之理。善推门内之恩。眷惟近属之尊。宜昭乐善之劝。乃置常迁之典。特施优拜之荣。总感德之全师。易平阳之留务。虽专持于斋钺。复佐贰于宗藩。衍食井封。佚居将阃。骈蕃异数。烜赫隆名。于戏。宠至者位危。官久者任实。惟始卒一操。可以居宠。惟夙夜一虑。可以宿官。钦服茂恩。以永终誉。可特授持节、耀州诸军事、耀州刺史、同知大宗正事、充感德军节度、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勋如故。

皇伯祖宗晟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司事充武安军节度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

门下。苴社受封。所以大戚藩之形势。加地进律。所以侈帅阃之光华。况于袭爵王家。典祀园庙。宜褒施于异数。以敷告于大廷。皇伯祖、彰化军节度、泾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判大宗正事、上柱国、高密郡王、食邑八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七百户宗晟。诚忱自将。业履无爽。裔于神明之胄。躬有肃乂之资。循法度之守。而靡愆于中。阅义理之多。而能识其要。地兼将相。而不忘于谦挹。富有荣禄。而无蹈于骄奢。选诸近属之尊。董我大宗之秩。靖恭厥位。治办有闻。顾祗奉于烝尝。盖推先于肺腑。胙之以先王之赐履。宠之以半楚之中权。视秩上公。增陪真赋。岂惟丕承文祖之遗志。抑以率循烈考之旧章。于戏。继世象贤。既蒙休于余泽。追养致敬。当尽志于孝思。益图令名。尚介多祉。可。

皇叔祖宗景特授检校司空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同知大宗正事充彰信军节度曹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绍圣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壬午

门下。朕嗣膺骏命。祗遹先猷。纠合懿亲。所以成信厚之化。推崇近属。所以酬率表之劳。乃眷宗英。特颁异数。夙涓良日。敷告治廷。具官某。德度恭宽。才猷惇大。出神明之胄裔。而躬履蹈于谦和。保公侯之世家。而不骄盈于富贵。端庄朝路。虽寒暑以虔脩。肃谨官常。格亲疏而无间。惟尔公族。统于大宗。惇叙训齐。创宏规于文祖。选抡委遇。被隆眷于先朝。终始十期。靖恭尔志。顾旌勤旧。诞举典章。俾加拜于上公。益内迁于巨镇。陪敦井赋。衍食真封。并示显膺。式昭体貌。于戏。加地进律。非以私亲。御侮折冲。是惟报国。益循制节。永底寿康。惟时老成。无待多训。可。

皇叔祖宗愈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充镇安军节度陈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绍圣二年四月六日

门下。唐尧睦族。用于变于时雍。周室大封。以填临于天下。眷惟近属。世袭真封。祗遹先猷。遍逮诸子。乃涓吉日。播告大廷。皇叔祖、宁国军节度、宣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上柱国、华原郡王、食邑九千八百户、食实封三千户宗愈。肃乂不疵。温良有裕。生高明之胄系。而弗汰于贵骄。蹈德性之中和、亦动遵于法守。惟即园而建庙。本继世以象贤。纪念懿亲。典司祀事。非止次升之有序。亦惟德选之允谐。用是崇进上公。徙临近镇。陪敦真食。增衍户封。于戏。相乐土于楚郊。视官联于政路。膺兹仪物。属我亲贤。勉致力于奉承。谅弗烦于训诫。可。

皇叔祖宗楚特授检校司空充武胜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绍圣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门下。朕缵绍丕图。昌隆成业。外崇黎献。内睦懿亲。积日累劳。加地进律。率循大卞。敷告治廷。具官某。宽静毅和。慈良肃恪。袭贤王之华胄。则居贵而不流。守维城之善藩。则处位而弥恪。肃从宾赞。淹历岁华。罔蹈尤违。益彰冲挹。虽靖恭之守。无寒暑燥湿之移。而褒崇之科。有亲贤德齿之称。是用视秩空土。徙节南阳。衍食爰田。陪敦真赋。并为异数。宜体茂恩。于戏。无忝所生。以蹈圣经之诫。秉德陪朕。益隆继世之休。可。

皇叔祖宗祐特授检校司空充横海军节度使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

门下。朕尊祖敬宗。右贤左戚。其褒崇于近属。悉循用于至公。图惟积劳。稽参陟典。涓兹良日。告尔在廷。具官某。体备中和。才膺肃乂。出神明之胄。而躬恺悌之资。袭王公之封。而寡流宕之过。冲靖无懈。宽裕自持。拥旄节者十年。守恭宽之一德。居勤为善之乐。动符阅理之多。是用视秩上公。徙临近镇。益敦井赋。陪衍真封。服我殊恩。并为异数。于戏。亲贤并建。国家所以休明。富贵不骄。社稷所以长久。矧我成德。无待训词。可。

皇叔祖宗景特授依前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充彰信军节度使特封济阴郡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绍圣二年八月□日

门下。金印盭绶。冠三事之崇阶。渠门赤旗。开百里之成国。遹膺盛典。时属亲贤。涓日之良。扬廷以告。皇叔祖、彰信军节度、曹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知大宗正事、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八千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宗景。谦虚敦大。宽裕静庄。袭庆善于高门。而无充诎之过。总训齐于属藉。而躬表率之劳。既法立于闺闱。宜职修于国族。睦是懿戚。迄无间言。酬其宿官。已更进律。崇于专任。益懋宠光。是用超二等以疏封。宪万邦而作弼。敦陪井赋。衍食真封。于戏。德爵之高。既莫尊于近属。将相之重。盖益壮于宗藩。祗率履祥。愈隆受祉。顾惟成德。无待训词。可。

皇叔祖宗绰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孟州诸军事充河阳三城节度使进封嗣濮王加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绍圣二年九月己亥袭封

门下。朕祗遹先猷。务敦孝治。本笃亲而重祀。肆进律以疏封。袭乃故邦。用推崇于烈祖。遍逮诸子。考盛典于先朝。茂建宗英。诞敷优策。涓兹吉日。告于治廷。皇叔祖、保静军节度、宿州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宿州诸军事、宿州刺史、上柱国、建安郡王、食邑八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宗绰。性守中和。天资明晤。恪从宾赞。循法度以无违。陪辅藩宣。兼谦恭而有裕。繄园庙之建嗣。用天伦以次升。惟我贤王。益谐舆议。是用大荒赐履。褒进上公。增衍户封。敦陪真食。于戏。分茅苴土。侈宗子之大封。继世象贤。修先王之常祀。益祗乃事。无忲于盈。可。

皇叔祖宗祐加恩制绍圣二年九月明堂

门下。朕躬执圭币。并飨帝亲。式德莫愆。具膺徂赉之福。在宗载考。肆有褒嘉之恩。播告治朝。咸听朕命。皇叔祖、横海军节度、沧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持节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上柱国、巩国公、食邑七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宗祐。齐庄自表。信厚不渝。出神明之胄。而无倨贵之心。兼爵德之尊。而有劳谦之闻。并受帝祉。克蕃王家。属吁奉琫之旄。以承祀事。眷言授钺之将。乃在宗盟。逮此庆成。申之宠奖。用酬多邑。增衍本封。于戏。不溢不危。所以谨诸侯之度。乃顺乃惠。所以觐前人之光。往哉惟休。是以有誉。可。

猜你喜欢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六·乾隆
  援广西篇第十一·王闿运
  元明事类钞卷七·姚之骃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九·王祎
  卷三·张廷玉
  读礼通考卷九·徐乾学
  今言序·郑晓
  提要·徐勉之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纪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陈寿
  卷二十六·彭百川
  卷四·黄训
  选举二二·徐松
  35.田单的火牛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天台集拾遗·李庚

    登天台葛【杨白云诵】髙髙山上山山中白云闲瀑布低头防青天举手扳石桥横海外风笛落人间不见红尘客时时鹤徃还灵溪老松歌卢士衡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横出一枝戞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

  • 志第八 律历三上·魏收

    大圣通天地之至理,极生民之能事,体妙系于神机,作范留于器象。然则制物成法,故冥赜可寻;推变有因,而化生以验。昔黄帝采竹昆仑之阴,听凤岐阳之下,断自然之物,写自然之音。昔既协矣,黄钟以立;数既生矣,气亦征之。于是乎备数、和声、

  •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七十一·柯劭忞

      李秉彝 覃澄 谢仲温 姜彧 高源 韩政 冯岵 胡祗遹 王纲 思聪曹世贵 詹士龙 高良弼 白栋 孙泽 良桢 赵宏伟琏 琬   李秉彝,字仲常,通州潞县人。幼沉毅,见人倨坐,辄色变,由是众异焉。七岁读书,日千言。十岁,能习古篆隶。

  • 卷四十·毕沅

      ◎宋纪四十 ∷起旃蒙大渊献正月,尽强圉赤奋若七月,凡二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景祐二年辽重熙四年   春,正月,壬寅,徙江东转运使蒋堂为淮南转运使兼发动司事。堂在淮南,岁荐部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四【起重光恊洽正月尽旃防大渊献六月凡一年有六月】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定四年春正月乙亥朔金太史奏荧惑入氐中 己丑叙州蛮攻嘉定府利店砦陷之 西域哈喇娄部主阿尔斯兰降于防古

  • 卷之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一·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一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八 汉臣 王连 李恢 吕凯 马忠 王平 张嶷霍峻【子弋】 罗宪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昭烈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二十雍正八年春二月戊辰命缓安西沙州等处屯田陞科上谕陜西总督巡抚等曰安西沙州等处招民屯垦原为恵养边民之计是以累年以来备极筹画经营期其得所今从雍正六年民户到齐之日计算至辛亥

  • 六朝通鉴博议卷四·李焘

    (宋)李焘 撰桓温复取寿春五年六月桓温闻赵乱出屯安陆遣诸将经营北方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征北大将军禇裒上表请伐赵即日戒严直指泗口七月帅众三万径赴彭城北方士民降者日以千计朝野皆以为中原指期可复光禄大夫蔡谟独

  • ·呈凤邑主曹怀朴核改议撤捐给精兵银两禀请臬道宪周芸皋大人稿·丁曰健

    曹公名谨,字怀朴,河南解元。时因幕友蔡姓自漳之台,任凤书禀,颇笃交情,常有来往赠答。旋值此举急遽,忝承清问下及,爰敢不揣冒昧涂鸦,缮呈曹公斧削禀请,以抒愤世嫉俗深衷,聊亦少补于各厅、县之万一耳!台湾府凤山县知

  • 王遴传·张廷玉

    王遴,字继津,霸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就任绍兴推官。入朝任兵部主事,历任员外郎。耿直矜持,不轻易与人结交。同僚杨继盛弹劾严嵩和他的孙子严效忠冒领功绩,奏章被下达给部中复查。严世蕃自己撰稿,以此给武选郎中

  • 卷五·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五     元 程端学 撰桓公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吕氏曰史失季姜归月春秋不得而增益也杜氏曰季字姜姓也前年祭公所逆王后也戴氏曰方其逆也称曰王后自王命言之也及其归

  • 汉儒愤攻伪经考第七·康有为

    伪经焜焜,烁耀施行,凡二千年。积非成是,戴而奉之,胡帝胡天。或疑或难,甲胄扞御,不可干焉。请按厥朔,歆伪突出,诸儒哗然。博士不对,龚胜自免,师丹怒旃。尚有岳岳上书,请诛歆者,公孙、升、硕、育、休。建武之后,桓、灵之前,众儒咸讪,虽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序·圆悟克勤

    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处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耿延禧撰佛以一音。而演说法。故一切法。同此一音。三世诸佛此一音。六代祖师此一音。天下老和尚此一音。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迦叶。乃此一音。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

  • 现代西藏序·太虚

    法尊格什,以新著的现代西藏,寄我校阅。我涉览一遍,发生两层感想:其一、西藏民众信受佛法之教化,不惟普及,而亦有相当的醇正深入。然一般妇女性少羞耻,曾不稍戢淫乱──此于无上密宗皆双身法或亦有关──;一般政商则习为巧诈,失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重刊序·宗密

    续藏经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重刊序 新安道奎稽首和南述 杂华为十方三世大觉根本法轮盖指人人本具大事因缘也祇因众生昧之以故诸佛出兴发明建立就中虽随

  • 易象钩解·陈士元

    明陈士元撰。四卷。《归云别集》本。此书专阐《周易》经文取象之义,其论说虽未必尽切,但精当者颇多。《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前有士元《自序》,称:‘朱晦庵,张南轩善谈《易》者,皆谓互体、五行、纳甲、飞伏之类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