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天位的强盗呢,还是驱逐流寇的主人呢?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盗窃天位,染污华夏,如强盗劫去家财,复将我主人赶出在外,占踞我家。今家人在外者,探得消息,可以追逐得他”等语。明朝天下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是强盗劫去家财,赶出明之主人者,李自成也。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是乃捕治强盗,明罚敕法之天吏也。你等为家人者,既不能追逐李自成,索取家财,而于强盗花费家财之后,转向捕治强盗,明罚敕法之天吏,指令赔偿可乎?且由曾静之说推之,元之主人为明朝赶出,元人当索取家财于有明;而宋之主人,又为元朝赶出,宋人亦当索取家财于有元。等而类之,自唐以上,至于晋、汉,皆然矣。从古有曾静逆天背理之论否?试问曾静,教他自己细想此段议论,是何如说?

  曾静供:大义看错,遂总错到底。盖人身之主宰在心,心之所系在知,知上一错,凡发言行事,逆天背理,遂致不可穷诘。此等处总因错认本朝为夷狄,而不知圣人之生,原无分于东西也。且并不知明末之丧乱。生民受李自成残杀之毒,逾于水火。而本朝兴义师以除寇乱,功同天地,到今方知得本朝不唯不同于汉、唐之以智力取天下,而直过商、周之以仁兴,而不免于征诛者。且历圣相承,自有生民以来所未有之盛会。弥天重犯如何诬天诬父,至于此极。由今日看来,本朝当日即实实取明,代明而有天下,亦有德者兴,无德者亡,天理之当然。况有明当年与本朝原为与国,而天下又早已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本朝之来抚中国,又不是以智谋力制中国,而使之服,乃是仁义感动中国,筐篚争迎,而心悦诚服。今弥天重犯误听人言,而反指以为盗窃,将明之取元,元之取宋,宋之取周等,而上之若唐若汉,以及周之代商,商之革夏,无一而不是盗窃,无一不当索回家财矣。其背理逆天之论,自家今日也解说不出。岂止于一处窒碍而已哉。今日细思此段议论,实实无知。其无知也,总因不知本朝龙兴之故,历圣功德之隆,徒为人言蛊惑,遂致狂悖如此,嗟悔无及,更有何说?

  【译文】

  问曾静:皇上旨意问你,你所写作的叛逆书籍《知新录》里说了“四方少数民族盗窃帝位,污染我华夏,就像强盗劫夺去家财,又将我家主人赶出在外,占据我家。如今家人在外边的,探明消息后,可以追逐他们这些盗贼而去”等言语。明朝天下灭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是强盗劫夺去家财,赶出明室主人的是李自成。我大清天朝顺应天地人心而得天下,便是捕捉惩治强盗、申明刑罚、整敕法纪的天使差役。你们这些做家人的,既然不能追逐李自成索回家财,而当强盗们花费尽家财之后,却转身向捕捉惩治强盗、申明刑罚、整敕法纪的天使差役,指令他们赔偿可以吗?并且,依曾静的说法推理,元朝的主人被明朝赶出,元人应当索取家财于明朝;而宋朝的主人又是被元朝赶出的,宋人也应当索取家财于元朝。这样类推,自唐代以上,直到魏、晋、两汉都一样了。从古至今可有像曾静如此逆天背理的谬论没有呢?试问曾静,教他自己细思想想,这段议论是如何供说!

  曾静供:大的义理错了,也就一错到底了。人身的主宰在于心理意识,心理意识的所系在于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上的一错,凡是说话办事,逆天背理,遂即就没有尽头了。这段议论总得是因为错认本朝为夷狄民族,而不知道圣贤之人的生长,原来就不分东域西方。并且不知道明朝末年的动乱,百姓受李自成残杀毒害,超过了水火之灾难。而本朝兴举正义之师,清除寇乱,功绩如同天地之大。到如今才认识到本朝不但不同于汉唐的用智力获取天下,而且竟然超过了商、周的振兴仁义不得不征战诛杀。况且本朝几代圣人一脉相承,是自从有生民以来所没有过的盛世。我这个弥天重罪的犯人,如何竟诬蔑天地父母,到了极点。由今日看来,本朝当时就是实实秉承天意取代明朝得有了天下,这也是有仁德者兴起,无仁德者灭亡,当然的天理。何况明朝当年与本朝原是结盟之国,而且天下又早已经亡失于流贼李自成的手里。本朝来安抚中原,又不是用智谋武力强制中原迫使它臣服,却是用仁义感动中原,百姓们手捧盛满礼品的竹器,争先相迎,心悦诚服。如今我这个弥天重罪的犯人误听信人言,而反将正义之举指责为盗窃,将明朝取代元朝,元朝取代宋朝,宋朝取代后周,如此等等上溯,像唐朝、汉朝,以及周朝的取代商朝、商朝的革换夏朝,没有一个不是盗窃,没有一个不应当索回家财了。这些背逆天理的荒谬言论,自己今天也解说不出道理来,岂止是一处窒碍难辩而已呢!今日细细思量这段议论,实在是无知。我的无知,总的是没认识到本朝的天意兴盛的原因,以及本朝几代圣上功德的隆重,仅仅被人言所蛊惑,遂就狂妄荒谬到如此地步。嗟叹悔恨尚来不及,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猜你喜欢
  志第六 地形二中·魏收
  列传第十三 尉迟迥 王谦 司马消难·令狐德棻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三·柯劭忞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赵尔巽
  自序·蔡东藩
  卷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杨士奇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读例存疑卷三十八·薛允升
  王谊传·李延寿
  裴矩传·欧阳修
  卷一百十五·宋敏求
  卷十七·佚名
  仪制一二·徐松
  卷07·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郑潜

    余闻之方回先生曰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然则诗之作难言也茍求其精非能言而文者不足以与此也三百篇之作非皆出于能文者而语无不精先王之教也后世作诗率求其精而终不能逮古世降为之也今之论诗者専以时代先后为优劣自

  • 冢中的岁月·徐志摩

    白杨树上一阵鸦啼,白杨树上叶落纷披,白杨树下有荒土一堆;亦无有青草,亦无有墓碑。亦无有蛱碟双飞,亦无有过客依违,有时点缀荒原的暮霭,土堆邻近有青磷闪闪。埋葬了也不得安逸,髑髅在坟底叹息;死休了也不得静谧,髑髅在坟底饮泣。

  • 卷四百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一鸢类五言古射鸢          【魏】刘 桢鸣鸢弄防翼飘飘薄青天我后横怒起意气凌神仙发机如惊焱三发两鸢连流血洒墙屋飞毛从风旋庶士同声赞君射一何妍七言古飞鸢操

  • 卷八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五唐受命谶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太原童謡 创业起居注云隋主恒服白衣幸江都拟於东海以应之 後高祖起事衆请法周武执白旗帝兼绦杂半续之焉】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

  •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萧子显

    文惠太子长懋,字云乔,世祖长子也。世祖年未弱冠而生太子,为太祖所爱。姿容丰润,小字白泽。宋元徽末,随世祖在郢。世祖还镇盆城拒沈攸之,使太子劳接将帅,亲侍军旅。除秘书郎,不拜。授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事宁,世祖遣太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六月戊申朔升盱眙县为盱眙军 宣武军节度使东京留守杜充兼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京东西路先是朝廷闻充引兵赴行在乃除充节钺仍节制京东西路应天大名府许便宜行事充建节不见月日按明年五月庚戌上谕

  • 卷九·佚名

    二月二十九日(丁卯),常青奏言:据蚶江通判陈惇等将拿获逆匪刘志贤、陈傍(即陈傍)解送到泉。臣提犯研讯,缘刘志贤(即刘鼎鋐,又即前获贼目高文麟等供出之刘贤士)籍隶惠安,于乾隆三十年往台,充当彰化县兵房书办,与林爽文、王芬曾经认识

  •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六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吕祖谦传·脱脱

    吕祖谦,字伯恭,是尚书右丞吕好问的孙子。从他祖父时候起,其家便居住在婺州。吕家向为书香门第,藏书甚丰,这就给吕祖谦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及后来从事学问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成人后,吕祖谦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等人交

  • 春秋辨义卷十九·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成公二庚辰○简王五年十年○晋景十九卒齐灵公环元年卫定八蔡景十一郑成四曹宣十四陈成十八杞桓五十六宋共八秦桓二十四楚共十吴夀梦五春左传晋侯使籴茷如楚报太宰子商之使也卫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左传晋

  • 卷八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三襄公十六年考异足利本传以报宋扬梁之役扬作杨注同注韩襄无忌子也无也字 时皆诸侯大夫义取皆平故得会郑伯无故字释文间音闲也【三叶】元

  • 第21章 颜渊篇第十二(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12·12

  • 原子弹归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保管·太虚

    中国在战国时代,国际间互相攻伐,有公输子发明新攻具,天下畏之,几如今日国际形势间之畏原子弹。乃其时复有热诚救世的宗教家兼大科学家墨子,以禁攻寝兵,大声疾呼。其禁攻不尚空言,以最进步之科学发明超级禁攻新器械,抵御公输子

  • 募刻续指月录弁语·聂先

    募刻续指月录弁语松阳老人东吴哲。斑毫谱出禅家牒。一花五叶自分明。如月得指指见月。近今复有三耳生。赋诗铭物多能声。续成此录在患难。猿槛鸡笼浑不惊。我於禅宗两不晓。展读是书尝了了。百川同自岷江来。泰华还借

  • 目录·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目录卷首序(三)卷一住荆州铁佛禅寺语录卷二开荆州天王禅寺语录卷三住扬州地藏禅寺语录开鄂州黄龙禅寺语录住汉阳栖贤禅寺语录卷四住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卷五机缘佛事卷六偈卷七赞卷八题跋尺牍卷

  • 独醒杂志·曾敏行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曾敏行(号独醒道人)撰。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杰人点校本。本书所载内容十分丰富。杨万里所作序称“人物之淑慝,议论

  • 雪峰慧空禅师语录·雪峰慧空

    全一卷。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宋代雪峰慧空撰,门人慧弼编,孝宗淳熙五年(1178)刊行。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