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盗窃天位,染污华夏,如强盗劫去家财,复将我主人赶出在外,占踞我家。今家人在外者,探得消息,可以追逐得他”等语。明朝天下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是强盗劫去家财,赶出明之主人者,李自成也。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是乃捕治强盗,明罚敕法之天吏也。你等为家人者,既不能追逐李自成,索取家财,而于强盗花费家财之后,转向捕治强盗,明罚敕法之天吏,指令赔偿可乎?且由曾静之说推之,元之主人为明朝赶出,元人当索取家财于有明;而宋之主人,又为元朝赶出,宋人亦当索取家财于有元。等而类之,自唐以上,至于晋、汉,皆然矣。从古有曾静逆天背理之论否?试问曾静,教他自己细想此段议论,是何如说?
曾静供:大义看错,遂总错到底。盖人身之主宰在心,心之所系在知,知上一错,凡发言行事,逆天背理,遂致不可穷诘。此等处总因错认本朝为夷狄,而不知圣人之生,原无分于东西也。且并不知明末之丧乱。生民受李自成残杀之毒,逾于水火。而本朝兴义师以除寇乱,功同天地,到今方知得本朝不唯不同于汉、唐之以智力取天下,而直过商、周之以仁兴,而不免于征诛者。且历圣相承,自有生民以来所未有之盛会。弥天重犯如何诬天诬父,至于此极。由今日看来,本朝当日即实实取明,代明而有天下,亦有德者兴,无德者亡,天理之当然。况有明当年与本朝原为与国,而天下又早已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本朝之来抚中国,又不是以智谋力制中国,而使之服,乃是仁义感动中国,筐篚争迎,而心悦诚服。今弥天重犯误听人言,而反指以为盗窃,将明之取元,元之取宋,宋之取周等,而上之若唐若汉,以及周之代商,商之革夏,无一而不是盗窃,无一不当索回家财矣。其背理逆天之论,自家今日也解说不出。岂止于一处窒碍而已哉。今日细思此段议论,实实无知。其无知也,总因不知本朝龙兴之故,历圣功德之隆,徒为人言蛊惑,遂致狂悖如此,嗟悔无及,更有何说?
【译文】
问曾静:皇上旨意问你,你所写作的叛逆书籍《知新录》里说了“四方少数民族盗窃帝位,污染我华夏,就像强盗劫夺去家财,又将我家主人赶出在外,占据我家。如今家人在外边的,探明消息后,可以追逐他们这些盗贼而去”等言语。明朝天下灭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是强盗劫夺去家财,赶出明室主人的是李自成。我大清天朝顺应天地人心而得天下,便是捕捉惩治强盗、申明刑罚、整敕法纪的天使差役。你们这些做家人的,既然不能追逐李自成索回家财,而当强盗们花费尽家财之后,却转身向捕捉惩治强盗、申明刑罚、整敕法纪的天使差役,指令他们赔偿可以吗?并且,依曾静的说法推理,元朝的主人被明朝赶出,元人应当索取家财于明朝;而宋朝的主人又是被元朝赶出的,宋人也应当索取家财于元朝。这样类推,自唐代以上,直到魏、晋、两汉都一样了。从古至今可有像曾静如此逆天背理的谬论没有呢?试问曾静,教他自己细思想想,这段议论是如何供说!
曾静供:大的义理错了,也就一错到底了。人身的主宰在于心理意识,心理意识的所系在于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上的一错,凡是说话办事,逆天背理,遂即就没有尽头了。这段议论总得是因为错认本朝为夷狄民族,而不知道圣贤之人的生长,原来就不分东域西方。并且不知道明朝末年的动乱,百姓受李自成残杀毒害,超过了水火之灾难。而本朝兴举正义之师,清除寇乱,功绩如同天地之大。到如今才认识到本朝不但不同于汉唐的用智力获取天下,而且竟然超过了商、周的振兴仁义不得不征战诛杀。况且本朝几代圣人一脉相承,是自从有生民以来所没有过的盛世。我这个弥天重罪的犯人,如何竟诬蔑天地父母,到了极点。由今日看来,本朝当时就是实实秉承天意取代明朝得有了天下,这也是有仁德者兴起,无仁德者灭亡,当然的天理。何况明朝当年与本朝原是结盟之国,而且天下又早已经亡失于流贼李自成的手里。本朝来安抚中原,又不是用智谋武力强制中原迫使它臣服,却是用仁义感动中原,百姓们手捧盛满礼品的竹器,争先相迎,心悦诚服。如今我这个弥天重罪的犯人误听信人言,而反将正义之举指责为盗窃,将明朝取代元朝,元朝取代宋朝,宋朝取代后周,如此等等上溯,像唐朝、汉朝,以及周朝的取代商朝、商朝的革换夏朝,没有一个不是盗窃,没有一个不应当索回家财了。这些背逆天理的荒谬言论,自己今天也解说不出道理来,岂止是一处窒碍难辩而已呢!今日细细思量这段议论,实在是无知。我的无知,总的是没认识到本朝的天意兴盛的原因,以及本朝几代圣上功德的隆重,仅仅被人言所蛊惑,遂就狂妄荒谬到如此地步。嗟叹悔恨尚来不及,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猜你喜欢 志第六 地形二中·魏收 列传第十三 尉迟迥 王谦 司马消难·令狐德棻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三·柯劭忞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赵尔巽 自序·蔡东藩 卷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杨士奇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读例存疑卷三十八·薛允升 王谊传·李延寿 裴矩传·欧阳修 卷一百十五·宋敏求 卷十七·佚名 仪制一二·徐松 卷07·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