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官七

○秩禄万石。(谷,月三百五十斛。)太师。太傅。太保。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前后左右将军。(并百官表,下同。)

中二千石。(师古曰,中二千石实得二千石也,中之言满也,月得百八十斛,是为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石,言二千石者举成数耳。)太常。光禄勋。卫尉。

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

真二千石。(徐天麟谨按,外戚传,傛华秩视真二千石,在中二千石之下二千石之上,师古曰,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岁凡得千八百石,又按如淳注,汲黯传亦云诸侯相秩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臣瓒注,詹事引茂陵书,秩真二千石,而百官表乃亡此秩,欠考,东京则有此秩矣。)

二千石。(师古曰,谷月百二十斛,一岁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

太子太傅。(荀悦汉纪自太子太傅至扶风,比二千石。)太子少傅。詹事。(茂陵书秩真二千石。)

将作少府。大长秋。长乐少府。(建平四年,四太后各置少府,皆中二千石。)长信少府。典属国。水衡都尉。京兆尹。左冯翊。

右扶风。京辅都尉。左辅都尉。

右辅都尉。司隶校尉。(荀悦汉纪校尉并比二千石。)城门校尉。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

射声校尉。虎贲校尉。诸侯相。(初金印,吴楚反后,改银印,初真二千石,在郡守上。)郡太守。(增秩者为中二千石,元帝建昭二年,益三河大郡太守秩。)长信中太仆。

诸侯太傅。诸侯御史大夫。诸侯中尉。(哀帝纪,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中少府。左曹。右曹。

大郡都尉。(元帝纪。)州牧。(朱博传,秩真二千石。)长陵令。(吕后六年,秩长陵令二千石。)大内。(史记孝景本纪。)

比二千石。(谷月百斛。)

丞相司直。护军都尉。光禄大夫。(亡印绶,增秩者为中二千石。)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监羽林中郎将。西域都护。

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郡都尉。千石。(谷月九十斛。)丞相长史。太司马长史。御史中丞。

将军长史。太常丞。光禄丞。

卫尉丞。(六典注比千石。)太仆丞。太鸿胪丞。宗正丞。大司农丞。少府丞。执金吾丞。廷尉正监。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荀悦汉纪,正监秩比千石。)诸侯郎中令。诸侯仆。(武帝损郎中令秩千石,仆秩亦千石。)万户县令。

比千石。(谷月八十斛。)太中大夫。郎中车将。郎中户将。郎中骑将。谒者仆射。期门仆射。

八百石。(成帝阳朔二年,除吏八百石秩,李奇曰,除八百就六百。)比八百石。谏大夫。六百石。(谷月七十斛。)

将作少府丞。詹事丞。水衡都尉丞。廷尉左平。廷尉右平。京兆丞。左冯翊丞。右扶风丞。京辅都尉丞。左辅都尉丞。右辅都尉丞。郡长史。

州刺史。郡太守丞。郡都尉丞。万户县令。朔方刺史。太子门大夫。

太子庶子。太常掌故。(晁错传。)武骑常侍。(司马相如传。)公车司马令。大厩令。未央令。家马令。车府令。路令令。

骑马令。骏马令。式道左候。式道右候。式道中侯。廪牺令。外史。(平纪。)闾师。(平纪。)比六百石。(谷月六十斛。)

博士。议郎。左中郎。右中郎。五官中郎。戊己校尉。太子洗马。谒者。

五百石。(成帝阳朔二年,除吏五百石秩,李奇曰,除五百就四百。)县长。四百石。(谷月五十斛。)县丞。县尉。

比四百石。(谷月四十五斛。)五官侍郎。左侍郎。右侍郎。三百石。(谷月四十斛。)次县长。

比三百石。(谷月三十七斛。)五官郎中。左郎中。右郎中。二百石。(谷月三十斛。)左冯翊卒史。(黄霸传。)县丞。县尉。

比二百石。(谷月二十七斛。)百石。(谷月十六斛。)

御史属。(史记匡衡传。)左右内史卒史。郡国五经卒史。

大行卒史。(以上儒林传。)长安游徼。长安狱吏。(以上赵广汉传。)比百石。

斗食。(百石以下有斗食之秩,师古曰,斗食者言一岁不满百石,日食一斗二升。)

佐史。(汉官名,师古曰,斗食谓佐史也,以上并百官表。)○增秩汲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本传。)诏增符玺郎秩二等。(霍光传。)

宣帝时,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循吏传,如淳曰,太守虽号二千石,有千石八百石居者,功德茂异,乃得满秩。)

王成为胶东相,治甚有声,宣帝最先褒之,下诏曰,胶东相成,治有异等,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颍川太守黄霸,秩以八百石居,以治行褒扬,秩中二千石。

召信臣为南阳太守,为百姓兴利,又为河南太守,治行第一,数增秩赐金。(以上本传。)周堪召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此类甚多,举一为例。)

小黄令焦延寿举最当,迁三老,官属上书借留,有诏许增秩留。(京房传。)

冯野王为大鸿胪,王舅不宜备九卿,以秩出为上郡太守。(冯奉世传。)班伯迁水衡都尉,秩中二千石。(叙传。)萧咸为宏农河东太守,所居有政迹,数增秩赐金。

萧由迁江夏太守,平江贼成重等,有功增秩。(并萧望之传。)陈立为巴郡太守,秩中二千石居。(西南夷传。)

元始元年,赐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平纪。)○益吏禄

孝惠即位,诏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孝宣神爵三年,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韦昭曰,若食一斛则益五斗。)

○班序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太傅位在三公上。(百官表。)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位次丞相。(蔡质汉仪。)旧列侯奉朝请者,位次三公。(后汉百官志。)

元寿二年,赐大司马位在司徒上。御史大夫位上卿。前后左右将军位上卿。詹事位在长秋上。

中太仆位在正卿太仆上。给事中位次中常侍中。(以上并百官表。)

故事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其有所会,居二千石前。(翟方进传。)

诸侯群臣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人殿门,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句传,于是皇帝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叔孙通传。)

诸侯王。相国。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将军。列将军兼官。特进。列将军。

列侯奉朝请。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宗正。大司农。大鸿胪。少府。长信少府。中少府。

执金吾。太子太傅。水衡都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典属国。将作少府。就国侯。颍川三河太守。齐楚等相。东海等太守。

高密等侯。太子少傅。太子詹事。

关内侯。丞相司直。(与州郡叙,则居刺史守相上。)司隶校尉。(与州郡叙,则居刺史守相上。)城门校尉。八校尉。??粟都尉。

光禄大夫。(非中二千石者,叙在三辅都尉下。)御史中丞。(与刺史守相叙,则居其上。)丞相长史。三辅都尉。五官左右中郎将。羽林中郎将。

护军都尉。奉车都尉。(秩光禄大夫者,在关内侯下。)驸马都尉。骑都尉。尚书令。西域都护。太中大夫。尚书仆射。尚书。

诸侯太傅。十三州刺史。(与守相叙,则居其上。)朔方刺史。郡都尉。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西域副校尉。郎中车将。

郎中户将。郎中骑将。诸侯中尉。诸侯内史。谏大夫。太子家令。博士。九卿列卿丞。谒者仆射。公车司马令。将军长史。廷尉正监。

长安令。千石令。黄门侍郎。尚书丞郎。议郎。五官左右中郎。从事中郎。太史令。廷尉平。三辅丞。六百石令。五百石长。

郡司马长史。五官左右侍郎。太守丞。都尉丞。三百石长。侍御史。太子门大夫。五官左右郎中。太子庶子。中庶子。太子舍人。

太子洗马。羽林郎。(以上百官表。)○蛮夷叙位

孝宣甘露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奉国珍朝,三年正月诏公卿议其仪,丞相霸,御史大夫定国,议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诗云,率礼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陛下圣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单于乡风慕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单于非正朔所加王者所客也,礼仪宜如诸侯王称臣,昧死再拜,位次诸侯王下,太子太傅萧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外夷稽首称藩,中国逊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谦亨之福也,书曰,戎狄荒服,言其来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阙于朝享,不为畔臣,信让行乎蛮貉,福祚流于无穷,万世之长策也,天子采之,下诏曰,盖闻五帝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单于称北藩,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宏覆,其以客礼待之,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宣纪及萧望之传。)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六·焦竑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一·顾炎武
  卷第九十一·胡三省
  卷第二十七·徐鼒
  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缪荃孙
  九三八 寄谕奉天府尹伯兴另行缮折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佚名
  毕再遇传·脱脱
  张经传·张廷玉
  卷八十·雍正
  食货四九·徐松
  卷七十五军装二·冯煦
  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吴晗
  明太祖的建国·吴晗
  卷十八·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去非·唐圭璋

      待考。   满庭芳   凤历书元,龟图画泰,瑞蓂两两初开。舞风仙子,飞雪拥春来。平荡人间险秽,端为你没点尘埃。清明世,冰辉太洁,鸥鹭莫惊猜。   儿孙,同劝寿,桃添西阆,兰绕南陔。看琼玉妆成,万瓦楼台。飘酒风流枚满盏,浑

  • 卷二十六·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六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寄董卿嘉荣十韵【广德二年作】补注【鹤曰诗云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当是广德二年作公时在成都盖是年春自阆归草堂而今诗云秋天忆射鵰】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

  • 彊村词原序·朱祖谋

    沤尹大兄阁下,前上书之次日,邮局即将东塾读书记、无邪堂答问各书交来。大集琳琅,读之尤歆快无量,日来料量课事讫,即焚香展卷,细意披吟,宛与故人酬对。昨况夔笙渡江见访,出大集共读之。以目空一世之况舍人,读至梅州送春、人境庐

  • 卷二十八·乾隆

    卷二十八昌黎韩愈诗二十一首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汗漫不省识。怳如乘桴浮。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

  • 卷一百八·列传第四十六·脱脱

        胥鼎 侯挚 把胡鲁 师安名   胥鼎,字和之,尚书右丞持国之子也。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入官以能称,累迁大理丞。承安二年,持国卒,去官。四年,尚书省起复为着作郎。上曰:“鼎故家子,其才如何?”宰臣奏曰:“为人甚

  •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张廷玉

        陈友谅 张士诚 方国珍 明玉珍   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

  • 补遗·庞元英

    文昌杂録补遗余记中书舍人礼上押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綯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道乃曰舍人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三·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高宗三绍兴元年春正月上在越州升为绍兴府 大赦改元复制科 李成据江淮六七州连兵数万中外恶之以张俊为江淮招讨使讨之 分荆湖为东西路 録赵普后封安定郡王 二月己夘日中有黒

  • 三、土地·陶元珍

    汉质帝时,中国垦田面积约达七百万顷,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伏无忌所记质帝本初元年垦田面积,「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 三国时垦田面积,以户口推之,当远不及汉质帝时之广,故魏文帝时洛阳附近尚树木成林, 魏志王昶

  • 绎史卷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少皥纪汉书少昊帝考德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周□其乐故易不载序于行【河图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生白帝朱宣 宋符瑞志帝挚少昊氏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

  • 南游记 光绪廿五年己亥·恽毓鼎

    七月二十日晴。具折请回籍省墓省亲假。辰初至朝房候事,奏事官口传谕旨,着赏假三个月。出城拜客数家而归。廿二日晴。发常州信。午刻至便宜坊,赴余绶屏之约。席散至正阳楼与大、四兄小酌,食蟹甚佳。廿三日晴。黄慎之丈来久

  • 唐寅传·张廷玉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禀性非常聪敏。与同里狂生张灵纵酒贪杯,不从事任何职业。祝允明劝他,他一年闭门不出。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名,主考官梁储认为其文不凡,带回朝给学士程敏政看,敏政也认为不同凡响。不久,敏政主持会

  • 非儒上第三十八(阙)·墨子

    (阙)

  •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注介东夷国也在城阳黔陬县葛卢介君名也不称朝

  • 第七章 5·辜鸿铭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辜讲仅在孔子年老的时候,有一次听到孔子说:“我的智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像以前那样,总能梦见周公。”辜解中国的周朝(相当于古希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 卷三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五秋官司寇第五之二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诘起吉反】正义郑氏康成曰典法也诘谨也书曰度作详刑以诘四方【贾疏书吕刑篇】案刑邦国即下经用三典於三等之国盖以刑邦

  • 左传杜解补正卷下·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昭元年商有姺邳 竹书纪年外壬元年邳人姺人叛河亶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姺人入于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姺人来宾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 大明之首章曰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子皮赋野有死麕之卒章 赵子常曰厖以喻楚诸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宝授菩提行经。北宋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记述宝授童子年始三岁,即以金莲供佛,并与大目干连、舍利弗、吉祥菩萨等互相问答,明示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问答,有八苾刍吐血命终,堕阿鼻狱。佛记彼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