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建立传

王建立,辽州榆社人。唐明宗当代州刺史,用建立当虞候将。庄宗曾经派女奴到代州祭墓,女奴侵扰代州百姓,建立捉住鞭打她们。庄宗发怒,想杀他,明宗庇护得免。明宗在魏反,入京,曹皇后、王淑妃都在常山,建立杀常山监军并其守军,保护了明宗家属,因此明宗更加喜爱他。明宗即帝位,用他当成德军节度副使,不久升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建立与安重诲平时有矛盾,定州王都有二心,多次写信给建立,约为兄弟,重诲知道了并报告明宗。明宗不想伤害建立,立即召他回京。建立入见明宗,也说重诲的过失。明宗大怒,想立即罢免重诲,群臣劝解才算了。然而叫建立当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三司事。过了一年多,自言不识文字,情愿不当三司,明宗不允许。后来建立称病,明宗笑着说“:确实有人没病说有病因此而得病的人。”就叫他去当平卢节度使,又移镇上党。建立郁闷不得意,又要求去职,才以太子少保告老回家。

建立多次要求朝见,不许,就自己到京,夜晚人静时到后楼见明宗,哭着说自己无罪,被重诲排斥,明宗说“:你当节度使,不做好事,也是重诲谗言害你吗?”赐给茶、药送走他。废帝即位,起用他当天平军节度使。

晋高祖时,移镇平卢。天福五年(940)来朝,高祖慰劳他说:“三十年前老兄,可以不拜!”赐他坐轿上朝,给两个宦官用手扶着他的胳膊上殿,宴会相见时很厚待。又移镇昭义,赐给玉斧、蜀马。封韩王。

建立喜好杀人,晚年开始信佛教,戒杀生,所到之处人民稍能安定。死,年七十岁,赠尚书令。

唉!仁义道德,所以能治国,法制纲纪,也起了维护作用。自古乱亡的国家,必然先坏了法制然后才乱。乱与坏互相作用,使纲纪荡然无存,那就必然大乱到极点然后治,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五代时就是这样。比如文珂、守恩都位兼将相,是汉的大臣,然而周太祖以一个枢密使就叫他们换位置,如同更换戍卒一样。那时太祖与汉的矛盾尚未发生,他的无君叛上之心还未产生,他所以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习以为常事,所以发生在喜怒随意的时候,然而文珂不敢违抗,守恩也不敢抗拒。太祖不觉得有什么疑问,汉廷君臣也置之不问,当时上下安然不以为怪,难道不是因为朝廷法制纲纪已坏乱到了极点,长时间的坏乱以至于到了这种地步了!所以以善为天下着想的人,不敢忽略细微的事,却常常防微杜渐,怎能不借鉴呀!

猜你喜欢
  卷十七·吴广成
  第五十六回 怡制军巧结台湾狱 徐总督力捍广州城·蔡东藩
  卷第一百六十四·胡三省
  水师篇第六·王闿运
  卷八十上·郝经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查《大藏全咒》告竣时间及板片存贮栢林寺片·佚名
  卷四十二·鄂尔泰
  ·檄擒旧社红毛寮余孽·丁曰健
  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惲列传第十九·范晔
  杨溥传·欧阳修
  中美天津条约·佚名
  ●皇朝通典卷五十八·佚名
  食货六四·徐松
  四庫全書提要·佚名
  三十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士祯·龙榆生

    王士祯(避雍正讳改士正)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年十八,中顺治八年(一六五一)乡试,十五年(一六五八)举会试,选扬州推官,由礼部主事累迁少詹事,奉命祭告南海,官至刑部尚书,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卒,距生明

  • 嵗时杂咏巻四·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立春【今诗】立春日病起邀安国见过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防予杖防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发滞闷也【二首】苏 轼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欺簮羞防胜黄耆煮粥荐春盘东方烹狗阳初动南

  • 御选宋诗卷六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三五言絶句三王十朋九日寄昌龄弟此日黄花酒深期酌弟兄谁知有离别西望不胜情白石登山客新诗句必豪宁容杜陵老独步玉山高千叶红桃在处飘红雨临窗照夕阳何时清禁里一笑伴仙郎蓼花秋色在何许蓼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纪昀

    列传宋 【七十三】○宋七十三朱胜非 吕颐浩 范宗尹范致虚 吕好问朱胜非吕颐浩范宗尹范致虚吕好问△朱胜非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寍二年上舍登第靖康元年为东道副总管权应天府金人攻城胜非逃去会韩世忠部将杨进破敌

  • 后集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 宋 朱子 纂集 韩绦 康国献肃公 字子华参政忠宪公之子也登进士甲科相神宗哲宗拜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为江南东西路体量安抚问百姓疾苦县邑以衙前为重役一当其役则破家竭产民至有嫁

  • 刘基传·张廷玉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父刘濠曾在宋朝为官,任翰林掌书。宋亡之后,县城男子林融倡导义旅。事情败露,元朝派使臣将其同伙列成名册,许多人被株连。使臣中途留宿刘濠家,刘濠便将使臣灌醉,然后放火烧了他的宿舍,名册全被烧毁,使臣

  •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魏纪一 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1]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二兵部七军役军政至重其目有收补重役冒名缺伍老疾等项皆见於诸司职掌以後又有存恤之法今附録之诸司职掌凡内外卫所军士俱有定数大率以五千六百名爲一卫一千一百二十名爲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一

  • 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黎靖德

      ◎训门人一   问:"气质弱者,如何涵养到刚勇?"曰:"只是一个勉强。然变化气质最难。"(以下训德明。)   "今学者皆是就册子上钻,却不就本原处理会,只成讲论文字,与自家身心都无干涉。须是将身心做根柢。"德明问:"向承见教,

  • (十五)阳货篇·钱穆

    性相近也章。 朱子曰:“性即理一语,自孔子后,惟程子言之。此一语即千万世说性之根基。理者,公共之物,不会不善。”又曰:“孟子未尝言气质之性,程子言之。所以有功于名教者,以其发明气质之性。以气质论,则凡言性不同者,皆冰释矣

  • 指月录卷之三十二·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六世▲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要下酬答法要之余示谕。自到城中。着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亡拘滞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宿习旧障。亦稍轻微。三复斯语。欢喜踊跃。此乃学佛之验也。傥非过量

  • 宗镜录卷第三·延寿

    夫教明一切万法。至理虚玄。非有无之诠绝自他之性。若无一法自体。云何立宗。答。若不立宗。学何归趣。若论自他有无。皆是众生识心分别。是对治门。从相待有。法身自体。中实理心。岂同幻有。不随幻无。楞伽经云。佛

  • 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五十四·佚名

    【古文】行者欲成佛道。当乐经法读诵演说。正使白衣说法。诸天鬼神。悉来听受。况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之。是故应勤诵说经法。【白话】修行人想要成就佛果,应当喜

  • 卷第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一门第九子摄颂曰。应为洗足处  及以濯足盆热时须扇听  蚊虫开五拂缘处同前。时诸苾刍随在何地即便濯足。遂使诸蝇在处撩乱。时有长者婆罗门等。来入寺内见

  • 安乐康平室随笔·朱彭寿

    《安乐康平室随笔》6卷,近人朱彭寿撰。成书于1939年,次年排印问世。“安乐康平”4字,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除夕清廷颁赐朱彭寿春联中语,因即以此名其室,并称其书。此书是在《寿鑫斋丛记》成书之后撰纂的一部笔记,据作者自序

  • 重阳教化集·王重阳

    马丹阳门人朱抱一编。三卷。收录初化马丹阳时与马唱和之诗、词、曲二百余首,外《三洲五会化缘榜》一篇。前后有营丘府学正国师尹、宁海州学正范怿、宁海州学录赵抗、宁海州乡贡进士刘孝友、宁海州东牟乡贡进士刘愚之

  • 万灵灯仪·佚名

    万灵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燃灯供奉万灵。所谓「万灵」,并非特指某位天神,而是指一切神灵。凡能显灵降世,护国救民,利人济物,有求必应之神,皆可供奉。

  • 身观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说身不净,无可爱乐。后附偈颂,七言七首,五言十首,皆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