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遵路传

吴遵路,字安道。父亲吴淑,见载于《文苑传》。中进士第,累任官至殿中丞,担任秘阁校理。章献太后临朝称制,国家的朝政得失,下面朝臣没有谁敢于议论。吴遵路条奏陈请十多件事,语言都直爽而切中要害,违背太后的意思,出任常州知州。曾经预先在吴中一带买米,以防备歉收年岁,不久,果然大部分地方缺乏粮食,民众依赖这些买的米得以接济,从其他州县流徙来的人也依靠这些买的米而十有八九活下来。累迁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暂任开封府推官,改任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担任淮南转运副使。正逢罢免江浙、淮南路发运使,于是兼任发运司事。曾经在真州、楚州、泰州、高邮军建置斗门十九座,以蓄泄洪水。又扩广本州县常平仓储备米达到二百万石,以防备凶年歉收。凡所规划、考虑到的事,后来都获得了便利。

吴遵路迁任工部郎中,因为没有发现蕲州王蒙正过去的部吏所犯下的死罪,被降职任洪州知州。徙任广州知州,推辞而没有去。这个时候发运司又恢复设置使官,于是任命他为发运使,没有到任,召他修撰起居注。元昊叛反,奏请复建民兵。担任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负责挑选河东乡民可当兵的人,各路把他的这种方法当作基本法则去仿效。进任兵部郎中、暂任开封府知府。对待官吏严明,所辖县分没有需要追查的刑事犯罪。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都是宰相吕夷简所不喜欢的人,吴遵路与他们三人雅趣相投,友谊深厚,吕夷简妒忌他,让他出任宣州知州。奏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任陕西都转运使,迁升龙图阁直学士,担任永兴军知军,带病还处理公务,亲自上书奏事。他死的时候,宋仁宗听说后为之悼念,诏令遣官护丧返还京师。

吴遵路幼时聪明、敏捷,到长大后,博学广读,知书识大体。母亲死后,在墓旁草屋服丧、素食,直到按礼制规定服完丧期。性格坚毅、淡雅、慎重,很少言笑,善于写文章。他治理政事简易,不被声威所左右,立朝敢于发表意见,无所阿谀、奉承的行为。平素居家廉洁、俭朴,没有其他的嗜好,死后,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他的朋友范仲淹把自己的俸禄分些给他家人养家。

吴遵路的儿子吴瑛,担任尚书比部员外郎,没有等他年老就告老还乡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脱脱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四·荀悦
  卷二百八十一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东都事略卷三十·王称
  第六十九回 破剧盗将帅齐驱 败强虏弟兄著绩·蔡东藩
  上篇·陆圻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卷九十六·司马迁
  一〇六 从上海到北京·周作人
  一七 西三条胡同住屋·许寿裳
  卷第九十四·佚名
  目录·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莲子居词话卷之一·吴衡照

    西林先生论填词家西林先生颖芳言:词之兴也,先有文字,从而宛转其声,以腔就辞者也。洎乎传播通久,音律确然,继起诸词人,不得不以辞就腔。於是必遵前词字脚之多寡,字面之平仄,号曰填词。或变易前词仄字而平,或变易前词平字而仄,要於

  • 黄庭坚诗全集七·黄庭坚

    葫芦颂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虎号南山一章虎号南山,北风雨雪。百夫莫为,其下流血。相彼暴政,几何不虎。父子相戒,是将食汝。二章伊彼大吏,易我鳏寡。

  • 卷十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五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周致尧【四首】致尧字焕文崇德人平江书院山长有山长集【静志居诗诂山长旧有钞集存崇德县学有闽人知县事者携之归遂失传今所存者槜李英华湖海耆英集所收一二而已曹能始石仓

  • 志第十三 礼四之四·魏收

    世宗永平四年冬十二月,员外将军、兼尚书都令史陈终德有祖母之丧,欲服齐衰三年,以无世爵之重,不可陵诸父,若下同众孙,恐违后祖之义,请求详正。国子博士孙景邕、刘怀义、封轨、高绰,太学博士袁升,四门博士阳宁居等议:“嫡孙后祖,持

  •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脱脱

        ◎百官志一   官生于职,职沿于事,而名加之。后世沿名,不究其实。吏部,一太宰也,为大司徒,为尚书,为中书,为门下;兵部,一司马也,为大司马,为太尉,为枢密使。沿古官名,分今之职事以配之,于是先王统理天下之法,如治丝而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今献备遗卷十二·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陈洽陈洽字叔远常州武进人也洪武中以荐为给事中奉命点军过目輙识其人再至辄笞之髙皇帝闻而嘉之赐金织衣一袭父以贞戍五开死洽去官走五开触瘴疠冐险五千里竟负骨归葬焉居亡何兵部尚书茹瑺荐洽才可大用诏起

  • 四十七 内务府奏请将宫中用车交三处织造报效承造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三十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查车库现有朱沿元青车四十辆,内延主子出入畅春园,或恰排在同天,有时用五六十辆,有时用七八十辆,由于车辆不敷,调拨使用时,往返取送,以致麻菰钉脱落,各处松动。为了车辆不足,每

  • 金佗稡编卷二十八·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八宋 岳珂 撰天定録下谢封鄂王表臣珂言今月二十三日准告大父先臣飞追封鄂王臣已於当日望阙谢恩讫者剡奏吁天辨先世百年之枉疏恩裂地啓真王一字之封?然宠命之颁贲此勲盟之旧臣珂诚惶诚惧

  • 五、宗教·林语堂

    我的宗教信仰之进化,和我离开基督教之长远而艰难的程序,与乎此程序所给我内心许多的苦痛,在此简短的自传中不能认真详述了,只可略说其梗概。我在童时是一个十分热诚的教徒,甚至在圣约翰加入神学院,预备献身为基督教服务的;我

  • 咸阳王元禧传·李延寿

    咸阳王元禧字思永,太和九年(485)所封,并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等职。文明皇后要皇子皇孙们到安静的地方设立学校就读,选派具有忠信品德而又博闻多识的学者给他们当老师,以培养成才。孝文帝让他的几个弟弟掌管京都

  • 张果传·欧阳修

    张果,不让人知道他是何方人氏而显示自己神异。隐居在中条山,往来汾、晋之间,世人传说他是几百岁的人。武后时,派使臣召他,他当即死去,后来有人又看见他住在恒州的山里。开元二十一年(733),刺史韦济把他的事报告皇帝。玄宗命

  • 五六、田和始立在齐宣公五十一年非四十五年辨·钱穆

    《史记 田齐世家》:“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卒,子太公和立。”中间漏去悼子一代。宣公四十五年,乃悼子始立,非田和始立。已详《考辨》第五十一。顾悼子卒于何年,《索隐》不著。今考《水经 瓠子水注》引《纪年》:&ldq

  • 算地第六·商鞅

    题记:算地就是计算土地,这一节中商鞅论述了利用土地的方法,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地与强国的关系。一般国君犯的弊病是,用兵作战时不衡量自己的兵力和能力,开垦荒地时不计算好土地。因此有的地方狭小而人口众多,人口的

  • 世运之转机·太虚

    欧洲纵我制物之近代文明发展,由科学、工业、交通之进步,使人类世界开出一大奇局!而结果则演成个人的资本主义与国家的帝国主义;其激起之反动,则为社会革命与国民革命,要皆未脱纵我制物之性质。故人与人间乃至国与国间,争斗之

  • 南宋院画录·厉鹗

    国画史著作。八卷。清厉鹗撰。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于临安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置御前画院,以侍候品玩。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

  • 笔札华梁·上官仪

    诗论著作。唐上官仪撰。上官仪(约607—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幼出家为僧,尤精《三论》。工于文辞,博涉经史。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太宗作诗,每命继和。永徽初,为高宗草诏得罪武后,坐事下狱

  • 二程粹言·杨时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杨时编。是杨时汇辑二程的言论集。二卷,分为十篇:《人物》、《心性》、《君臣》、《圣贤》、《天地》、《论事》、《论政》、《论书》、《论学》、《论道》。朱熹称程颐之言即事明理,耐人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