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果传

张果,不让人知道他是何方人氏而显示自己神异。隐居在中条山,往来汾、晋之间,世人传说他是几百岁的人。武后时,派使臣召他,他当即死去,后来有人又看见他住在恒州的山里。

开元二十一年(733),刺史韦济把他的事报告皇帝。玄宗命通事舍人裴晤去接他。张果一见裴晤就气绝倒地,很久才醒。裴晤不敢逼他,跑回来说明情况。

皇帝改派中书舍人徐峤带了盖有御章的信以礼邀请,他这才到了洛阳,住在集贤院,乘轿入宫。皇帝亲自询问修道及神仙等事,答语诡秘,不传道法。张果善于屏气,能几天不进食,只饮美酒。曾说:“我生于尧时丙子年,位居侍中。”其相貌看来有六七十岁。当时有个邢和璞,善算人寿命长短,有个师夜光,善看鬼。皇帝命邢和璞推算张果的生死,茫茫然推不出来。皇帝召张果坐在密室里,要师夜光看,也看不见果在何处。

皇帝对高力士说“:我听说喝堇汁而不觉得苦的,是奇人。”当时正天寒,取堇汁给张果饮,喝了三杯,醺醺然说“:不是好酒。”就睡了。不一会儿,见他的牙齿全都又焦又黑。他看看左右,叫拿来铁如意把牙齿都敲掉了,藏在带子里,拿出药来敷在断牙上,过了些时,牙生长出来,又整齐又洁白。皇帝更惊叹不已。

皇帝想把玉真公主嫁给他,尚未说明。

张果忽然对秘书少监王迥质、太常少卿萧华说“:俗话说娶个老婆是公主,平地就会添公府,可怕啊。”两人奇怪他说话不伦不类。一会儿有使者来到,传帝诏书说“:玉真公主准备下嫁先生。”张果笑起来,坚持不遵旨。又下诏要画他的像放在集贤院,张果恳请让他回山,得批准。升任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赐帛三百匹,给服侍二人。到恒山蒲吾县,不久谢世,有人说成仙了。皇帝在其住处为之立栖霞观。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后妃下·李延寿
  第八十五回 梁鼎芬造府为说客 黎元洪假馆作寓公·蔡东藩
  贫士传序·黄姬水
  卷之五十一·佚名
  提要·廖道南
  史记集解卷七十三·裴骃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丁曰健
  十八相送·胡兰成
  杨元杲、阮弘道传·张廷玉
  晋纪四十 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417)·司马光
  附录一·孙中山
  卷一百九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五九·吴楚材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瞿佑

      △乡饮用古诗  古诗《三百篇》,皆可弦歌以为乐,除施於朝廷宗庙者不可,其馀固上下得通用也。洪武间,予参临安教职。宰县王谦,北方老儒也。岁终行乡饮酒礼,选诸生少俊者十人,习歌《鹿鸣》等篇,吹笙抚琴,以调其音节。至日,就

  • 卷九十七·徐世昌

    汪缙汪缙,字太绅,号爱庐,吴县人。诸生。有《二耕草堂集》。夏日闲居杂咏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咿唔闤阓间,名利共物役。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赖有羽人家

  • 列传第八十九 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 獠·魏收

    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自汧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或谓之白氐,或

  • 何廷仁传·张廷玉

    何廷仁,初名秦,字性之,雩都人。禀性温和敦厚,待人接物,满腔诚意。而同乡黄弘纲则相反,很难接近,对人从来不是和颜悦色,然而两人的志向、德行却相同。廷仁起初仰慕陈献章学说,后来从弘纲那里得知王守仁的学说。守仁征讨江西南安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八器服略【三】冠服【臣】等谨按礼之大者昭名分辨等威莫备乎冠服自虞廷观象文明渐启夏收殷哻损益不同所以成一代之制度而垂法守也我朝冠服之制夏凉冬燠各因其时而品节灿然观瞻有秩盖列圣相

  • 卷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慈孝下上英宗乞讲奉养隆显皇太后之礼傅尧俞臣窃惟皇太后有旨更不於内东门同听朝政臣伏以皇太后佐佑先帝拔陛下於藩邸有不得已遂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语译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其深厚博大的情况,好似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它以简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

  • 绿衣·佚名

    ----永恒的招魂曲【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①。心之忧矣,曷维其已②。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③。绿兮丝兮,女所治兮④。我思古人⑤,俾无訧兮⑥。絺兮綌兮⑦,凄其以风⑧。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卷五百六十九·佚名

    △第六分法性品第六尔时最胜复从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若说诸佛微妙功德及大威神。诸佛如来因何得此微妙功德及大威神。惟愿世尊,分别解说。佛告最胜天王当知。如来所行及所得果。甚深微妙

  • 卷二十七·赞宁

    ◎兴福篇第九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唐京师光宅寺僧竭传释僧竭者,不知何许人也,生在佛家,化行神甸。护珠言戒,止水澄心。每嗟靳固之夫,不自檀那之度,乃于建中中造曼殊堂,拟摹五台之圣相。议筑台至于水际,竭惧伤生命,俾立三

  • 般若无知论第三·僧肇

      夫般若虚玄者。盖是三乘之宗极也。诚真一之无差。然异端之论。纷然久矣。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少践大方。研机斯趣。独拔于言象之表。妙契于希夷之境。齐异学于迦夷。扬淳风于东扇。将爰烛殊方而匿籴凉土者。所

  • 指月录卷之七·瞿汝稷

    未详法嗣▲泗州塔头侍者。及时锁门。有人问。既是三界大师。为甚么被弟子锁。侍者无对。法眼代云。弟子锁。大师锁 法灯代云。还我锁匙来 又老宿代云。吉州锁。虔州锁。▲或问僧。承闻大德讲得肇论。是否。曰不敢。

  • 卷第五·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五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二世 双林誾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月江宗净禅师 金华兰溪倪氏子。髫龄从邑之正觉院文译祝发受具,因诵楞严经至如标月指处,豁然有省。往参双林正庵誾。誾问:&ldquo;黄

  • 现果随录目录·戒显

    卷之一陈益修以力护关庙大士赐目  赵志清挂冠修行先几免祸  赵时雍施异僧一钱便获贤嗣  徐成民身理阴司刊行冥判  圆通师禀受大戒顿脱无常  朱纲魂游冥府论前世判事  隐圆师以礼忏放食消解夙冤  碧璠毁

  • 苏学士集·苏舜钦

    宋代诗文别集。16卷。苏舜钦著。据欧阳修《序》称:“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为十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有《沧浪集》15卷。此书现为16卷,卷1至5收古体诗96首,卷

  • 书指·汤临初

    二卷。书论。明代汤临初撰。临初生平事迹未详。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十二则,下卷分十一则。其内容大体是尊崇晋、唐书法,元代推崇赵孟頫一家,认为宋人评书多不可据,对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的评书多有指谪。崇尚书法

  • 易图通变·雷思齐

    经学著作。宋末元初雷思齐撰。5卷。思齐字齐贤,学者称空山先生。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弃家为道士,居乌石观。后讲学广信山中以终。此书本于道家图书之学,备讨众说,探核经义。卷一“河图传上”,卷二“河图传中”,

  •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佚名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赤班符封山坠海』」;《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六甲九赤班符一卷」,皆指此经。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