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靖传

陈靖,字道卿,兴化军莆田县人。好学习,颇通古今,父亲陈仁壁,仕陈洪进,担任泉州别驾。陈洪进称臣,豪猾者有的依险作乱,陈靖步行拜谒转运使杨克巽,陈请讨伐贼寇的方策。被召还,授予阳翟县主簿。契丹进犯边境,北宋政府的军队多次处于不利,陈靖遣从子上书朝廷,请求入奏他的谋略。诏令随之询问此事,上奏五策,说:明令赏罚;安抚士众;持重示弱,等待机会举兵;允许将帅自找谋士幕僚;而将帅能够专制境外。宋太宗对他感到惊异,改任为将作监丞,不久,担任御史台推勘官。

当时,殿试进士,多选择文章先完成而送到的人为高等第,士大夫都因习浮华,崇尚敏捷快速。陈靖请求把试文交付考官来决定甲、乙等级,等到唱名,有的果然是知名之士,即置于上科。为父服丧,后复起任秘书丞,直史馆,判三司开拆司。淳化四年(993),出使高丽而还,提点在京百司,迁升太常博士。

宋太宗务兴农事,诏令有司议行均田法,陈靖议论说:“法很难突然推行。应该先命大臣或三司使担任租庸使,或兼任屯田制置使,仍诏令三司判官选用通晓民事的二个人担任副官。东京、西京两地相隔千里,检查荒地及逃民田产籍之为官府所有,招募耕作,赏赐耕田的人房屋、耕牛、耙犁农具、粮食种籽,不足的则给以库钱。别其租课为十分,责令州县地方官劝课农桑,给印纸写在上面。划分高低等级为三等:凡县管垦田,一年得租课三分,二岁六分,三岁九分,为下等;一年四分,二年七分,三年达到十分,为中等;一年五分,没有三年达到十分的,为上等。其最上一等者,守令、副官免选或超额发给奖资;最下一等者,就增选又降低奖资。每州通以各个县田为十分,看其高低等级予以赏罚。等数年以后,全部罢除官府屯田,全部分给民众收取田赋,然后按照人口授给土地,丈量土地,平均赋税,大致按井田之制,以此为授田原则,颁行四方,不过如此罢了。”宋太宗对吕端说:“我想恢复井田,担心怕不行,陈靖的这个奏策正合乎我的心意。”于是召见陈靖,赏赐他吃饭后遣他回去。

另有一天,宋太宗又对吕端说:“陈靖虽说的是对的,但府田不一定能开垦,租课不一定能收入,请令三司议论。”于是,诏令盐铁使陈恕等各选判官二人与陈靖议论,任命陈靖担任京西路劝田使,命大理寺丞皇甫选、光禄寺丞何亮为副官。皇甫选等说这个功劳难以取得,宋太宗还说不会这样。此后,陈靖想借缗钱二万来试行这件事,陈恕等说:“钱一拿出,以后不能偿还,那么民众就会受害了。”太宗皇帝以各人的议论终不相同,于是才罢去不行,诏令陈靖出任婺州知州,又迁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

真宗即位以后,陈靖又论列从前所论劝农事,又说:“国家在西北防御戎敌,而仰食于东南的供给,东南食不足,则会延误国家的大计。请在京东、京西及河北各州大行劝农的办法,以此来作为评价州县官吏的好坏等级,每年可节省江浙、两淮的漕粮百余万石。”又诏令陈靖条列奏上,陈靖请刺史参加行春耕之礼,要求县令劝勉耕种,讲求孝悌,努力耕作的人赏赐爵禄,置设五保以检举、监察盗贼,籍没游惰的民众以供给劳役、耕作。真宗皇帝又下令三司议论,最后都没有具体施行。

陈靖历任度支判官、京畿均田使,出任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公事,迁升江南转运使。特别奏论前任李氏横取民赋一共十七事,诏令他罢去其中特别厉害的。迁徙任潭州知州,历任度支、盐铁判官。祀于汾阴,担任行在三司判官。又历任京西、京东路转运使,先后任泉州、苏州、越州三州知州,多次迁任太常少卿,进升太仆卿、集贤院学士,担任建州知州,迁任泉州知州,拜为左谏议大夫。起初,陈靖与丁谓友善,丁谓被贬,他的党羽都被逐去,提点刑狱、侍御史王耿于是奏请陈靖因老患病,不适宜长期担任地方官吏,于是以秘书监致仕,在仕任而卒。

陈靖平生多建树、筹划,而对于农事尤为详悉,曾取淳化、咸平年间以来所奏陈的表文谏章,编辑为《劝农奏议》,录载上之,然而其中的许多观点泥古不化,大多不可施行。

猜你喜欢
  顺治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元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二十三·唐·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一·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八·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第七八禀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一二一二-七·佚名
  卷十四·宇文懋昭
  尉元传·魏收
  卞彬传·李延寿
  李纲传·脱脱
  田雄传·宋濂
  张辅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作邑自箴卷第八·李元弼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张元凯

    七言绝句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夫古之帝王,登封降禅,类帝禋宗,诗书之所称述者,未坠于地恭惟世庙中叶端居西斋宫者垂三十年,良由睿智天纵妙应万几时,适乂安休征协瑞日夕望祀蓬莱受厘宣室,莫非祈祷长生,愿言久治,盖不出九重之内,能

  • 卷二十八·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八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陪诸公上白帝城楼宴越公堂之上【大历元年作洙曰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象尚存】补注【鹤曰诗云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盖初见也当是大历元年春晚作】此堂

  • 卷一百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苕溪诗集下方欲相约为孔侯溪上之逰忽辱佳篇复次元韵山色溪烟淡墨成隔溪幽鸟自呼名未妨浊酒陪心赏更借清诗作眼明桃叶不闗今夕恨竹枝犹是古时声扁舟

  • 淮海集补钞·管庭芬

    淮海集补钞秦观观易元吉獐猿图歌参天老木相校枝,嵌空怪石衔清漪。两猿上下一帝挂,两猿熟视苍蛙疑。萧萧丛竹山风吹,海棠杜宇相因依。下有两獐从两儿,花餐草齧含春嬉。易老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解衣一扫神扶持,他日自

  • 申忠愍诗集巻一·申佳胤

    (明)申佳允 撰 ○五言古诗 见圣堂感赋 少读封人编惓焉怀远托今者至于斯封人不可作风物尚依稀衣冠半零落顾兹太古民浑浑而噩噩河北緑林秋前年恣焚掠登莱倒干戈曹濮惊风鹤余亦抱关者夜深催击柝灾害复相仍彼苍一何虐安得封

  •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陈寿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

  • 卷一百四十九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壬戌朔,樞密副使韓琦、參知政事范仲淹並對於崇政殿,上四策曰:   昨元昊叛命,王師數出不利,而北敵舉數十萬眾,謂元昊是舅甥之邦,中國不當稱兵。國家以生民之故,稍增金繒,以續盟好。今元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弘治十四年十一月乙亥朔 钦天监进弘治十五年大统历 上御 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本监官复诣 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 再运太仓银十五万两于宁夏以助军储从巡抚都御史王珣请也 礼部奏冬至节例赐百官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十八章海埔租·佚名

    (一)钦加道衔、护理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为谕给成熟印照,永远管耕征租事。照得军工厂一带海坪,沙泥壅积,涨成浮埔,前来开垦成业,尚难报升。经前道详奉前总督部堂赵、巡抚部院孙批司议详,准予招佃开垦田园耕作,以及筑

  • 卷十六·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六    宋 易祓 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凡辨灋者攷焉不信者刑之成周有五史皆所以掌记载策书之事以其命数考之则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从三十一尽五十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律二十卷  (右二部四十卷同此卷音)。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第三十一卷  抆摸(上文粉反下音莫考声云抆修理也广雅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二·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子摄颂曰。假令不截衣  有缘皆得著衣可随身量  若短作篅衣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不割截衣得守持不。佛言。不得。若有难缘者得。著不割截衣。得入聚落不。得往俗舍不。得入外道住

  • 佛祖统纪叙·志磐

    佛祖统纪叙志磐法师佛祖统纪一书历序。从上诸祖授受渊源支分派别。亦如一花五叶。传衣受记历历分明。自是天台一家眷属。又广之以华藏世界天宫地狱诸图。莲社诸贤往生僧尼其于法运通塞尤惓惓三致意焉。用心良亦勤矣。

  • 冰岛怪兽·凡尔纳

    《冰岛怪兽》(Le Sphinx des glace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卷32章。本书是以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皮姆历险记》(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的续集面目出版的。主

  • 七剑十三侠·唐芸洲

    一名《七子十三生》。章回小说。近代唐芸洲著。三集一百八十回。叙明正德年间扬州府义士徐鸣皋拜欧阳子为师,学得一身武艺,能飞檐走壁。一日在岳阳楼与友饮酒,闻小霸王李文孝恃强欺弱,将其痛打一顿,以示惩罚。后到苏州,在玄

  • 胡端敏奏议·胡世宁

    十卷。胡世宁撰。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明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弘治癸丑(149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祜称“南都四君子”。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