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程师孟传

程师孟,字公辟,吴县人。中进士甲科。历任南康军知军、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泸水一带西戎多次进犯渝州边地,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很远,有敌警讯,率兵一整天才能到。程师孟奏请迁路治到渝州。夔州路部没有常平粟,奏请建常平仓。恰逢凶年歉收,赈济饥民不足,即下令调用其他的储备粮,不等向上报告。官吏害怕,告诉他这样做不行。程师孟说:“一定要等待报告,挨饿的人就都饿死了。”最后还是开仓发粮。

程师孟迁徙河东路担任官职。晋地多土山,旁接河流山谷,春夏之间,大雨滂沱,水流混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灌溉。程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一万八千顷,辑录这些事写成《水利图经》,颁布于地方州县。担任度支判官。担任洪州知州,积石为江堤,疏浚章沟,开揭北闸,以节制水的升降,后来没有水患。

程师孟任判三司都磨勘司,接伴契丹使,萧惟辅说:“白沟之地属于宋、契丹相连地区,现在南朝(指宋朝)植柳数里,而以契丹人在界河捕鱼为罪,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程师孟说“:两朝都应当遵守誓约,涿郡有案牍条文可以供检查督察,你舍弃文书,凭口说,岂不是想生事吗?”萧惟辅惭愧地辞谢而去。

程师孟出任江西转运使。袁州发生了盗患,因本州的小吏充当他们的耳目,好久不能抓到他们,程师孟捉拿几个小吏审讯送狱后,盗贼即被擒获。加直昭文馆,担任福州知州,修筑子城,建设学校,他的治理政事的政绩在东南各地最为显著。迁徙广州,州城为侬族贼寇所毁,另有一天有警报,民众骇怕而逃窜,周围守令接踵而至,都说泥土疏恶而不可以修筑。程师孟在广州六年,修建西城,到交趾攻陷邕管,听说广州防守甚为坚固,因此不敢再向东进。当时程师孟已被召还,朝廷念他的前功,授任他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任判都水监。

程师孟为贺契丹主生日诞辰,到涿州,契丹排列入席位置,迎客的人向正南而坐,涿州的官吏向西而坐,宋使向东而坐。程师孟说“:这是看不起我。”不入席就座。从太阳偏西一直争至黄昏,跟随他的人为他担惊失色,程师孟语辞气概更加坚毅,叱责傧相改变安排,于是,改为要迎客的人坐西向东。第二天,涿人在郊野为他饯行,他疾驰而过,头也不回,涿人移居雄州以此为题进行议论,他因此被罢免归班。重新起用后,他先后担任越州、青州知州,于是致仕,在光禄大夫任上去世,卒年七十八岁。

程师孟多次担任一些重要地区的官吏,为政简约、严格,罪行不重的人都不要下属去处置。发现隐私,揭发隐藏的奸邪,都料事如神,对于豪强、恶霸、为非作歹的人一定严厉地惩罚他们,直至斩尽灭绝才罢休,所辖部属,恭敬肃然。洪州、福州、广州、越州,都为他建立生祠。

猜你喜欢
  卷三十·志第十一·礼三·脱脱
  卷一百七十九 表十九·赵尔巽
  ●卷八十九·徐梦莘
  第六十七回 山墅赌弈寇来不惊 淝水交锋兵多易败·蔡东藩
  第八节 清郑书诏往来之一年间·陈匪石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跋·陈惟彦
  ◎袁世凯帝制运动之开始·刘以芬
  八三五 谕内阁《离骚图》中各图缺略不全着重加订正补画·佚名
  华峤汉后书卷二·周天游
  苏轼传·脱脱
  卷七十一·阿桂
  卷一百十五·杨士奇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八·王世贞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 卷八十·列传第十八·脱脱

        熙宗二子 斜卯阿里 突合速 乌延蒲卢浑 赤盏晖 大抃(本名挞不野)磐(本名蒲速越) 阿离补(子方)   熙宗诸子:悼平皇后生太子济安,贤妃生魏王道济。   济安,皇统二年二月戊子生于天开殿。上年二十四始有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杨士奇

    宣德元年十二月庚申朔 上省郊祀牲○赐交阯左布政使阮勋诰命并封其祖父母父母妻仍敕谕勋曰昔我 皇祖太宗文皇帝临御俯念交阯为黎寇造祸弑君虐民是以兴师吊伐师初临境智者倾诚归化愚者犹怀疑贰尔阮勋存心端实操虑纯良达

  • ●宦遊偶記卷下·陈惟彦

    石埭陳惟彥劭吾查金陵釐捐整頓金陵釐捐記皖岸鹽務記與端督論辨數則記美商造油棧案記日本購米辭查皖南道涖湘始末整頓淮鹺撤西鄂湘掣驗辭皖財政司長附記密查雲貴總督案○查金陵釐捐壬寅六月入都引見將赴蘇魯撫周公馥奏

  • 卷七十一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一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八上 死虐 魏 边让 周不疑 杨修 丁仪【弟廙】 崔琰【许攸娄圭】毛玠 杨俊 鲍勋【父信】 郑

  •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真按:疑当作七字!】吏部为知照事。文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清字一折,相应译汉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杜祁公衍墓志铭欧阳修故太子太师致仕祁国公赠司徒兼侍中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先本出于尧之后厯三代常为诸侯后徙其封于杜而子孙散适他国者以杜为氏自杜赫为秦将军后三世御史大夫周及其子建平侯延

  •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二·佚名

  • 卷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一元 胡一桂 撰三皇总论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礼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史记秦初并天下令议尊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

  • 张万公传·脱脱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欢读书。其父张弥学,做梦梦到一室,其上贴有一纸,上写“张万相公读书堂”,不久张万公出生,就用此为名。他登正隆二年(1157)进士第,调任新郑簿。因父去世而辞职。服孝期满,他被授予费县簿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八·允禄

    副都统黑塞奏称皇城周围立有八旗火班其该班满洲防古汉军三旗大臣内凡有出差兼别职者该旗大臣等即将该旗官员姓名咨行兵部代为该班查火班之地与皇城相近所系匪轻官员等不便代大臣该班【臣】愚以为如满洲防古汉军三旗大

  • 卷第七·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七〈起靈龜元年九月、盡養老元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瑞淨足姫天皇〈元正天皇第■四〉日本根子高端淨足姫天皇。諱氷高。天渟中原瀛眞人

  • 第二卷·冯梦龙

    绅志略●死难诸臣:愚谓死者,人臣自了之事,非所以尽职而报国也。宋司马子甲之死,《春秋》以为不能其官,至于见杀,故以官举而没其姓名。将相大臣,事权在握,安危倚之,如屋有盈,如柱有础。平日所营何事,乃临时一无所侍,而仅以捐驱塞责

  • 词章·吕坤

      六经之文不相师也,而后世不敢轩轾。后之为文者,吾惑矣。  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夫文以载道也,苟文足以明道,谓吾之文为六经可也。何也?与六经不相叛也。否则,发明申、韩之学术,饰以六经之文法,有道君

  • 卷十七·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七     元 李廉 撰成公十年春衞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左氏【衞子叔黒背侵郑晋命也】胡氏【其曰衞侯之弟者子叔黒背生公孙剽孙林父甯殖出衞侯衎而立剽亦以其父有宠爱之私故得立耳此与齐之

  • 卷十八·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秦秋阙疑卷十八     元 郑玉 撰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 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 高氏曰介东方之国葛卢其名高邮孙氏曰春秋之法自外至者书来介葛卢白狄也盖圣人之意凡曰来者皆以不来为善也陈

  • 三峰和尚年谱终·三峰法藏

    附与毗陵人华禅师书昔人谓云门跛师奇伟杰茂其辨慧涡旋波险如河汉无极余尝谓先和尚之全机大用真不可得而名状每中夜祷佛前愿我兄弟中有操董狐笔者载其生平成一岁谱岂不光耀前古启迪后昆屈指廿七年来尽宝惜不轻出手今春

  • 正学隅见述·王宏撰

    一卷。清王宏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今无持是非之平者,故撰此书以折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