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六、田和始立在齐宣公五十一年非四十五年辨

《史记 田齐世家》:“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卒,子太公和立。”中间漏去悼子一代。宣公四十五年,乃悼子始立,非田和始立。已详《考辨》第五十一。顾悼子卒于何年,《索隐》不著。今考《水经 瓠子水注》引《纪年》:“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邱叛于赵。田布围廪邱。翟角、赵孔屑、(即《吕览》孔青。)韩师救廪邱,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师败逋。”又《汶水注》引《纪年》:“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而《田齐世家索隐》引《纪年》:“宣公五十一年,公孙会以廪邱叛于赵。”三说相参,知为一时事。翟员即翟角字伪。晋烈公十一年,当齐宣之五十年。是年田悼子卒,去其即位前后五年也。然《水经注》引公孙会以廪邱叛在晋烈公十一年,即为齐宣公之五十年,而《索隐》引《纪年》,乃在齐宣公五十一年者?窃意《索隐》此条,实因《史记》本文而误衍一一字。《索隐》原文当为:“《纪年》,宣公五十年,公孙会以廪邱叛于赵。十二月,宣公薨,于周正为明年二月。”盖《纪年》魏史,用夏正。宣公卒在十二月,以魏史言,尚为宣公之五十年。而以周正计之,则已为五十一年。《索隐》故特著“于周正为明年二月”之语,以见《纪年》之五十年,是《史记》之五十一年,虽异而实同。自今本《索隐》误衍一字,则宣公之卒,以周正计,已为五十二年。《索隐》何更无一言以明著《纪年》《史记》之异同耶?故知今《索隐》五十一年云云,乃涉《史记》本文之五十一年而误也。(初疑《索隐》引宣公年,特自其立年数之,故与《史记》以即位后翌年改元者差一岁。嗣细读《索隐》本条全文,似不如今说为审。)据此又知悼子之卒,田会之反,皆在齐宣公未死前。今《史记》书田会反于宣公卒后,此亦微误。(《齐太公世家》亦云:“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雷氏《义证》云:“宣公之卒在会叛之后,《世家》误以悼子之卒为宣公。”)而兵事则延及翌年,或在宣公后矣。又按《史记 赵世家》:“敬侯三年,救魏于廪邱,大败齐人。”徐文靖《纪年统笺》云:“即败齐田布事。救廪邱者乃烈侯,《世家》云敬侯,误。”余考晋烈公十一年,适当赵烈侯之三年,然则史公所云敬侯三年败齐廪邱者,实系烈侯三年之误也。

又《今本纪年》田悼子卒,田会以廪邱反,在周威烈王十七年。魏师及韩景子、赵烈子入齐长城,在十八年。较余考定前两年。以《今本纪年》于晋敬公、幽公年数皆误,故也。(参读《考辨》第三六。)若如《今本纪年》之说,则田悼子卒,尚在齐宣公四十七年,与《索隐》引《纪年》“宣公五十一年悼子卒”之说绝不同。故余知《晋世家索隐》不列敬公、幽公、烈公年数者,为所见《纪年》本与《史记》合。而《今本纪年》所载晋诸侯年数实误,不足据,即本此事,亦足为证。且周威烈王十八年,赵烈侯、韩景侯皆新立,又魏方伐中山,亦知无三国联军入齐长城事。

今既定田悼子卒在齐宣公五十年,则田和立为齐宣公之五十一年也。下至康公二十年田和卒,凡二十一年。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六 关董袁赵窦·欧阳修
  卷二十四 本纪二十四·赵尔巽
  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九百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纪昀
  五○○ 谕内阁检讨王太岳在四库馆行走勤勉着加恩改为革职留任·佚名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佚名
  十国春秋卷六十三·吴任臣
  庾杲之传·李延寿
  浑·欧阳修
  韩林儿、刘福通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阿桂
  卷三十一 耶律伊逊之奸·李有棠
  卷一百六·宋敏求
  卷十二 礼七(嘉礼 )·龙文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二·陈衍

    一、林少穆先生则徐有《云左山房诗钞》,使事稳切,对仗工整。有《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之二云:“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新潮拍岸添瓜蔓,(端午前后,积雨经旬,敝居门前,河水漫溢。)小艇穿桥宿藕花。(予近浚小

  • 谷城山馆集卷八·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五言律诗懐寄张玉阳年丈二首怊怅前年别绵绵岁月征积薪从古叹投杼至今惊春雪梁园道秋江建业城行踪何处问愁絶鴈来声聚散年来事茫然思不禁薄游交道浅久宦世情深别日枫林梦愁时桂树吟悠悠大河水讵尽尺书心

  • 卷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五】月夜独酌凉月被云涵碧霄暂怜尘宇断尘嚣露飞向树光明灭风度疎星影乱揺惊鹊似投人处息暗虫无恨嵗华凋短歌薄酒清辉里百感先秋不自聊咏亭前箭

  • 御选宋诗卷七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十五七言絶句十二恭圣杨皇后宫词溶溶太液碧波翻云外楼防日月闲春到汉宫三十六为分和气到人间云影低涵百子池秋声轻度万年枝要知玉宇凉多少正在观书乙夜时琐窗宫漏滴铜壶午梦惊回落井梧风递乐

  • 卷七 五言排律·佚名

    马祖常寄舒真人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割蜜蜂先避

  •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

  • 李景传·魏徵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 父亲李超,北周的应、戎二州刺史。 李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平定北齐,他颇有功劳,授为仪同三司。 因平定尉迟迥之功,升为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九年(589),他以行军总

  • 安童传·宋濂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之长子。中统初年(1260),世祖追录元勋时,召安童入宫掌管宿卫军,这时才十三岁,而爵位在百官之上。母姓弘吉剌氏,世祖昭睿皇后之姊。中统四年,朝廷将惩处阿里不哥党徒千余人,太祖问安童:“朕欲把他们处以

  • 十二年·佚名

    (庚戌)十二年大明宣德五年春正月1月1日○壬寅朔,上率世子及百官,行賀正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及百官朝賀。諸道進箋獻方物,議政府進表裏鞍馬。○遣知申事許誠,邀使臣至,上迎入勤政殿慰宴,日暮乃罷。御勤政門,與使臣觀放火砲。○命

  • 周子抄释卷二·吕柟

    拙赋第一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巧者言拙者黙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防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絶【释巧只是伪拙只是实】爱莲说第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 洪范明义卷下之中·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五纪章第六四五纪一曰嵗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厯数王省惟嵗卿士惟月师尹惟日【章上有曰字衍】嵗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又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嵗时既易百谷用不成又用昬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

  • 卷五十二·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丧服小记第十五齐衰音义又作【仍作齐误】疏斩衰者主人为父之服也【上当脱斩衰括髪以麻六字】括髪者以麻自项而前交于额上【者字误在以麻下而误以】免而以布

  • 周书·康诰·佚名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 原子弹归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保管·太虚

    中国在战国时代,国际间互相攻伐,有公输子发明新攻具,天下畏之,几如今日国际形势间之畏原子弹。乃其时复有热诚救世的宗教家兼大科学家墨子,以禁攻寝兵,大声疾呼。其禁攻不尚空言,以最进步之科学发明超级禁攻新器械,抵御公输子

  • 撰集百缘经卷第四·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出生菩萨品第四  (三一)莲华王舍身作赤鱼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秋果熟时。将诸比丘。游行聚落。啖食果蓏。皆不消化。多有疟疾。种种病生。不能坐禅读诵行道。尔时阿难。前

  • 南岛志·新井白石

    《南岛志》日本国最早研究琉球的著作。新井白石(1657—1725)著。共凡二卷10章:分为卷上、卷下两册。·卷上: ⑴地里,⑵世系;·卷下: ⑶官职,⑷宫室,⑸冠服,⑹礼刑,⑺文艺,⑻风俗,⑼食货,⑽物产。

  •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其与刘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步虚大师预言并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

  • 华阳国志·常璩

    又名《华阳国记》。区域著名方志。东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璩,江原(今四川重庆)人。曾任成汉散骑常侍,掌著作典册,熟谙蜀事,遂纂是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约四十一万字。所记上起远古下止东晋穆帝永和